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2-03-23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探讨材料作文多角度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从多角度分析材料,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观点(立意)。

三、教学设想:

1、【考点解说】写作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写作是需要写作者心灵的创造。而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既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

本节课旨在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让他们有一种良好的心理储备和思维习惯,教与练有机结合,掌握多角度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

2、利用多媒体展示近年来高考作文审题失误的比重,以及偏题作文的得分情况,提醒大家着重提升作文审题能力。

解说:作文审题是作文创作的首要环节,许多同学写作水平不低,但审题能力不够强,从而导致在许多大考中写作得分偏低。

3、明确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进行作文审题专题训练,其目的为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希望通过几节课的训练,我们能够突破作文审题这一瓶颈。

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前,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一位邻居对老太太说:“大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雨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

任何事情只要你换个角度去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人生,快乐与悲哀必不可少,我们所做的是在悲哀中寻找快乐,寻找充实。

有一句诗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导入)。

2、材料作文的优点: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阅读和分析能力,而且能避免猜题押题,所以,很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睐,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二)材料作文的类型。

1、“材料+命题” 型(实际上就是命题作文如考试说明中第38页例2)

2、“材料+话题”型(如《考试说明》第39页例6-----实际上就是话题作文)

3、“材料+谈感受”型(如《考试说明》第39页例7和例8------实际上就是写读后感)

4、“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型。(这就是新材料作文)

(三)学生作文存在问题及矫正

1、审题偏、离题旨类         

2、材料的运用缺乏准确到位的分析,材料照抄,分析是乱开花,立意不集中。构思成文在文中缺乏必要的点题,建议文中至少有三次必要的点题。缺乏论证的素材事例,思维枯竭,建议积累典型素材库。可参看已印发的作文分析例文,体会构思成文的方法技巧。

【典型引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这则故事的理解可以有三种角度: 

第一,从牧羊人来看; 

第二,从牧羊人之子来看; 

第三,从旁观者来看。 

无论从哪一角度来写,都可以得出有益的结论。 

从牧羊人的角度来看,乌鸦是自不量力。所以,牧羊人才不无嘲讽地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诚然,既然是乌鸦,既不具备雄鹰的利爪、锋喙,又不具备雄鹰的勇力、速度,它不具备能够抓走山羊的客观条件。牧羊人对它的评价显然是击中了乌鸦的要害了。 

从牧羊人之子的角度看,这只乌鸦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鸟。孩子并没有弄懂父亲对乌鸦自不量力的嘲讽,但是,孩子却从童心中发出了对乌鸦的喜爱:这只鸟很可爱。 

从旁观者看,这则故事,事浅而意深。它具有多重含义: 

1.从实际出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学习他人,结果不但不能得到成功,有时还会陷自己于尴尬的困境之中。 

2.勇气的可爱。乌鸦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身上透露出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仍然值得肯定。但是,这种勇气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否则,只会留下让人嘲笑的话柄。 

3.批评的善意。牧羊人对乌鸦的批评虽然非常尖锐,但充满善意。牧羊人并没有因为乌鸦自不量力而置乌鸦于死地,而是提出了善意的批评。自不量力者并非仅有乌鸦,我们都可能因为追求某一目标而有时陷入自不量力。但是,犯了错误,能够认识错误,进而汲取教训即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者要善于总结教训,看见别人犯了错误,要给予善意的批评。 

4.认识的差异。父亲和儿子对一只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并不一致。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要求他人的认识和自己的认识总是一致,因为,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太多。 

(二)写作本题关键是要读透材料的内涵,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 

单从材料内容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寓言的含义很明确,用辩证法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材料所体现的其实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围绕这一点可以拟定出以下一些话题:“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同时还要看到,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参考立意: 

一、乌鸦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落得被捉的下场,由此可见,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二、乌鸦做了别人不敢做也不敢想的事,尽管没有成功,依然值得鼓励。 

三、呼吁善待弱者,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与意愿。 

四、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能用迥然有别的眼光来审视(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意)。 

总之,本题在立意上趋于开放,比前些年的“诚信”等话题更能考查考生的见识水平,也有利于考生放开手脚,道出独立的见解,写就富有个性和灵性的佳作。 

提醒: 

立论的角度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注意整体把握材料含义。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 

从审题的角度看,材料能用尽量用。 

为了保险,最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观点有出处,有来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阅卷人的认可,否则极易被判为偏题。

参照:《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课堂练习:

材料1:

在克罗地亚的海滨扎达尔,有一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风琴。这是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海浪管风琴,白色石阶下暗藏35个大型风琴管,大海就是风箱。海水拍打和潮汐涨落会在风琴中自动形成气压变化,美妙的乐声也随之产生。海风琴建成于2005年,设计者是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生长在海边,小时候就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去年海风琴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抓住文中“小时候就喜欢”、“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这些关键词句,就可立意为:爱好使人成功;抓住文中“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就可立意为:灵感源于观察生活。

师生讨论明确审题方法。

1、看清类型,确立方向。(不同的类型,写法不尽相同)

2、研究题干,明确要求。(自选角度不是乱选角度,自命题目不是随意命题,自选文体不是不要文体)

3、读懂材料,明确主题。(读懂材料,全面把握,抓住重点,确立中心)

(四)探讨审材立意的原则和方法。

要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

引导总结审材立意的原则和方法

(1)审材立意的四原则。

第一、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第二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第三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多角度立意之后,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并服从材料的整体,筛选出最切合本材料的立意;自己有话可说;自己擅长的文体)。

第四、论理原则:不能“就事论事”,要联系实际生活,谈出感悟,论述材料包含的事理。

(2)审材立意的五法。

第一、抓关键词句法。客观、完整、冷静地阅读理解作文材料,准确把握作文要求、揣摩命题意图,搜索相关提示,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眼”),这样才准确,稳妥。

例如【材料1】:抓住文中“小时候就喜欢”、“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这些关键词句,就可立意为:爱好使人成功;抓住文中“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就可立意为:

灵感源于观察生活。

第二、追根溯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于丹打败李宇春入选中国最美女人惹争议》

十几家主流媒体联办的“2007中国最美50女人”评选日前揭晓,杨澜名列榜首,于丹入围前10名,而此前呼声极高的李宇春等人却意外落榜。一些“玉米”质疑:“我们的春春难道还没有于丹教授美?” 以“内涵美”当选今年的中国第三美人,于丹自然很开心,她说,每个女人的前20年是靠美丽的外表生活,女人的后半生都是要靠自己的修炼。至于李宇春为何落选,该评选主办方的刘女士没有谈具体原因,她只是表示“这是根据美丽、魅力、风采、影响力等标准综合考虑的结果”。

分析:探究李宇春为什么会落选?什么是美?外在美是美,内涵美更是美。外在美如一朵娇媚的鲜花,很快就会凋零,内涵美如一杯清醇的美酒,越久越浓香。于丹,以其高雅的气质、独特的风采和十足的魅力,向世人彰显出一种深厚的文化美、内涵美,要不,为何不仅我国,就连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掀起一股“于丹热”“论语热”呢?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意:

我们需要怎样的美?真正的美丽在于底蕴,(借用苏轼的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有学问有修养就会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非凡的气度,无论是他看起来多么的穷困潦倒,都无法掩盖这种纯正夺目的光彩。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出现过一些才华卓越的女性,它们并不是以自己的美貌耀人,而是凭自己的才华名世。汉末的蔡文姬,晋代的谢道蕴,唐代的薛涛,宋代的李清照……它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证明了女性不单单为自身的自然价值而存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人,最不怕时间的流逝,反之,时间的沉淀,只能让她们的才华更加出众)

第三、对比分析法。假若材料本身有对比关系,就要通过材料中的人物、行为以及结果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主旨,进行立意的一种方法。

例如:《引狼逐鹿》: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四、全面透视法。把握显、隐全部信息。 所谓“隐含信息”,是与“明示信息”相对而言。是从材料“字面”上看不出的信息,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容易疏漏。隐性信息如果没有把握,写起来就会跑题。如寓言、童话故事等。立意时,要全面透视,由表及里,挖掘材料和生活中最本质的因素。例如材料3

第五、分清褒贬法。从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处立意。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褒贬的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如《断臂的维纳斯》: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就明显偏离题意。

材料2: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 

材料3:

《淮南子》中有这样一段话;“畋不掩群,不取麇jūn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材而猎。”(打猎不能把动物的族群全部猎杀,不能杀麋鹿的幼子,不放干池塘的水捕鱼,不烧毁森林来捕猎)就这一段话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有同学就事论事谈打猎,有的同学谈要保护小动物,要有恻隐之心;有的同学从效益的角度谈方法。这些都不得要领。也有的同学谈要保护生态平衡,不能把野生动物灭绝,这似乎都扣题了,但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去“俯瞰”生态平衡这一问题。 

不论是打猎,还是捕鱼,这几种做法有着共同的实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这就是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这样立意:凡事要有长远眼光,要留有余地。再用它去联系联系现实生活,我们会自然的想到一些与此相似的事情,如弃学经商等。

拓展练习,强化提升。

▲要求:

一、认真审题,明确材料深层含义,确立主题

二、拟出显示文章主旨的作文标题

三、列出写作提纲(尽量既有框架,又有作文素材)

拓展训练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提示:

【审题提示】

思考:人生路上,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所有的门都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园中显方,面对人生的障碍,成功的入口,要学会变通,学会改变自己。

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在人生之路上,常需要我们弯腰侧身。(作文立意)

但也有少数考生对话题的理解狭隘、肤浅,有的以门写“门”,没有做到化虚为实;有的仅是强调“要有推开门的勇气”而没有写怎样过“小门”;还有的把“小门”理解为走向成功的终南捷径;也有人片面地认为我们应该昂首挺胸走小门,哪怕是头破血流;更有甚者将“小门”错误地理解为“后门”——后门走不得;要区别开过小门的大智大勇与低三下四,奴颜婢膝。极少数内容与话题毫无关联全偏离题意。(见详细的开头结尾提纲)

拓展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意分析:

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不小心”“废品”“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

因此,从立意上看,我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  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  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  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以下几种立意属于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打分。

(一)  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二)  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三)  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以下立意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一)  创新塑造成功。

(二)  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它立意则属于偏离材料,应判离题,内容项在四档打分。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创作”“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潮流”等。

扣分规则:缺题目扣2分;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400字以下按15分

处理,200字以下的按10分处理;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四、样文及评价   【样文一】  绝望之处孕育的新生

高档的裙子被一个小小的烟头烧出了一个窟窿,看着完美作品转眼成空的你如何是好呢?或许你会咒骂那承担了千古罪名的烟头毁了你艺术的高峰,或许你会终日想着如何把它复原到起初无瑕的完美而再无新作诞生……可是他却不一样,谁说这窟窿不是上帝仁慈的扶持?复制几个,饰以金边,一条“金边凤尾裙”把这裁缝推上了更高的云端。

世界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正如《无望井》一书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在最深的绝望中,你会看到最美丽的希望的星空。”绝望与希望本来就只差一线,以勇气挣开绝望的束缚,用心去拓展希望的疆域,一个人总能创造出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奇迹。

敌军的第五次围剿终于冲破了我军战士们死守的防线,人民的军队陷入了最大的危机中,这是令人绝望的黑暗。可是深知历史发展的我们都清楚,正是这次危机促成红军壮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在陕甘宁地区凭着地形的优势从此站稳了脚跟。更不用说,后来还在那里团结了西北人民强大的力量,成立了敌后根据地,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最沉重的打击。如此看来,这一危机不也是让党的军队真正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转机吗?

绝望的危机总能激发人最深最尖锐的智慧,而往往正是逼近中压力下迸发的思考照亮了漆黑一片的夜空。

我很佩服中国人民“置诸死地而后生”的见识与睿智,正如小说中虚竹的那一步棋,失了一大片疆土的同时却换得柳暗花明的新局面。人是应该有点放手的胸襟,为什么非要保住大手大脚的占地呢?为什么非要死守原来的绝妙呢?死守的结果可能是连原有的高度也不能保证,但敢于尝试新的路向却可能给予你更意想不到的“洞天之所”啊!又想起那孔明闻名于世的“空城计”,原有的势单力薄是绝望,但这智者并没有因此放弃,带着对司马懿的了解与放手一搏的信心,他大开城门,焚香弹琴,以出人意料的计谋赢得了漂亮的胜利。

挣开绝望吧,你就能看到希望的新光!

评语:本文以“绝望之处孕育的新生”为题,把握住裁缝在坏事出现后摆脱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这一材料重点,审题准确。文中组织多个材料,均扣住人们在绝望处如何通过主观努力,巧妙地化腐朽为神奇这一题意,论述语言自然流畅,语句使用准确到位,思路清晰,内容环环相扣。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后半部分由于时间掌握不好,显得较仓促。

拓展练习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古时中州(河南)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于是奋然立志,准备东上泰山,作一次壮游。计算一下路程,要走3000多年。于是打算南下长江、汉水,计算一下里程,也要走3000多年。再估量一下自己的寿命,却已经来日无多。于是悲愤交加,郁郁而死,落得一个被蝼蚁之辈耻笑的下场。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制定目标需量力而行[读题知文,观点清晰]

①目标是黑夜中的北极星,给我们的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目标是春日清晨的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希望(改为“带来温暖与希望”更能与上下文句子谐调);目标是久旱后的甘霖,为我们输送强大的力量。[排比开头,写出“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②然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则会适得其反,使你事倍功半。因此,请量力而行,制定真正适合你的、正确的目标。[转折,提出中心观点——准确、清晰。]

③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展开一,段首中心句]古时中州的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遂奋然立志。这只蜗牛的出发点是好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没有人愿意庸庸碌碌。但蜗牛的目标却是东上泰山,南下长江、汉水,这对于“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而言似乎没什么,对于如蜗牛一类弱小者,只能说是不切实际。蜗牛如此,人亦犹然。随便立下不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目标,最终只落得望洋兴叹的后果,岂不滑稽?[“点”“扣”材料,由“虫”及“人”,分析到位]相反,正确认识自己,量力而行,所制定的目标就可以催人上进,奋发图强,最终实现理想。[收束本段,照应段首句]

④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战胜困难。[展开二,段首中心句]谁都知道,实现理想的路途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这就是正确的目标。中州的蜗牛制定非常远大的目标,但这并没有帮助它实现自己的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不切实际的目标阻碍了它前进的脚步。对于我们,只有制定正确的目标,我们才会为其奋斗,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去实现自己的电脑梦,不就是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在引导他吗?[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否则,今天的世界首富从何而来,“微软帝国”从何而来?[收束本段,照应段首句]

⑤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展开三,段首中心句]辉煌是通过努力和积累才形成的,一个个正确的目标能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就自己的价值。当我们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后,我们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⑥正确的目标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力量之源(略显啰嗦),通过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请制定好正确的目标,未来属于你自己。[收束全篇,照应开篇,变换措辞,提升观点。可以考虑写成独立段。]

摆正位置[论点式标题,简洁明了]

①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碌碌无为,于是准备东游泰山或南下长江、汉水,但最终都未能实现而郁郁死去。是什么让这蜗牛未能实现目标,是它自己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罢了。[概述材料,反向提出观点]

②有了志向本该是件好事,但由于对自己缺乏认识,把目标定得过高,最终导致了蜗牛的失败。[辩证分析,难得]一只蜗牛如此,难道人就不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把握未来。[由此及彼,正面提出观点: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③高估自己的人,会将自己推向悬崖边沿。[展开一,段首中心句。反]不知你是否对建国之初的“大跃进”有印象。当时中国人是如此的嚣张,曾夸下海口说:“中国不出几年,在经济上便能超过苏联。”于是便集中全国人民大搞经济,结果非但未能实现诺言,反而给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人们苦不堪言。建国初的失败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一切都应依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实的目标,不要太过高估自己。[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④低估自己的人,是将自己才能埋没的人。[展开二,段首中心句。反]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总认为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差,尽管自己多么努力还是没有,就这样他们的才华被他们愚蠢的想法所埋没。古人言:“天生我才(材)必有用。”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如牛顿、爱迪生……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所以请那些低估自己的人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心中的才华放飞。[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⑤摆正位置的人,是通往成功殿堂的人。[展开三,段首中心句。正]还记得那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人吗?年少时,疾病夺去了她倾听世界的权力,但她并非因此放弃生命。她把自己定位在艺术的殿堂里,经过努力,她的节目“千手观音”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每一位中国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将会是一个成功者。[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⑥摆正位置的人,能在沙漠里发现绿洲;摆正自己位置的人,能把握自己的未来;摆正位置的人,是自己才能的挖掘者(改为“能挖掘自己的才能”,上下文句式要谐调);摆正自己位置的人,能……[收束议论,排比手法]

⑦如果你不想一生碌碌无为,郁郁而终,(灵活“点扣”材料)那么请重新认识自己,把自己摆在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收束全文,照应开篇]

【文章提纲】            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起始]

或许它(蜗牛)应该选择一条自己的道路,量力而行。

[展开]

(之一)人生有无数个十字路口,(我们要)量力而行。……过高的目标容易使人颓废,过低的目标会使人潦倒一生。人生应有合适的目标。

(之二)有人问,力所能及就是正确的选择了吗?我想不单只如此。……不义之事不可为。

(之三)(我们要)敢于去走正确的路。……给你一条路,你得敢去走,重在过程。

[作结]

人生是在选择中度过的,当面对选择时,量力而行才能是个识时务者;衡量是非对错才能是个智者;敢于拼搏才能是个勇者。蜗牛做了次错误的选择,选错了目标,选择了放弃。人生应以此为鉴,选择正确的道路。

请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起始]

世间万事万物都要踏出第一步,才能可能通向成功。

[展开]

(之一)踏出第一步,我们可看见成功之门。

(之二)踏出第一步,我们可看见更前的路。

(之三)踏出第一步,我们可以得到更大的信心。

[作结]

请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不要像蜗牛一样畏惧前方。前方的成功之路正在向你挥手,只要你踏出一步,就可看见成功之门,看清前方的路,得到更大的信心。

做事要正确制定目标

[起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做事要正确制定目标。

[展开]

(之一)正确制定目标,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之二)正确制定目标,是成功的基石。

(之三)正确制定目标,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作结]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给自己制定正确的、恰当的学习目标,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迈进自己理想的大学。

行动起来

[起始]

这只蜗牛立志已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它放弃了成功的另一半——行动。

[展开]

(之一)行动是把志向付诸实践的方法。

(之二)行动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方式。

(之三)行动是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

[作结]

你的志向还没有付诸实践吗?

你还在纸上谈兵来证明自己吗?

你还没有成功吗?

行动起来吧!

高估低就

[起始]

因为存在着高估低就的现象,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

[展开]

(之一)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准确地定下自己的目标。

(之二)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为已定下的目标而奋斗。

(之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

[作结]……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小组研讨:

1、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2、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报》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什么?

很多人从地理位置上找到答案,结果都落选了。只有一个答案获奖,那就是:一个好朋友。有一个好友相伴,沿途说说笑笑,不仅不会嫌路长,甚至还会叹说此路太短。

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并想一个能证明观点的事实论据或名言。

点拨:

「角度一」(从“获奖没有从地理位置上找答案”)立意:打破定势思维,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

「角度二」(从答案是“一个好朋友”)立意:友谊很重要(很珍贵)。

「角度三」(从“有一个好友相伴,沿途说说笑笑,不仅不会嫌路长,甚至还会叹说此路太短”的角度)立意:事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一头牛嚼完一把枯草后,眯起眼睛,反刍起来,一脸幸福的样子。一只养尊处优的狗见了,不解地问:“牛大哥,一把枯涩的干草,用得着来回地嚼吗?你这不是吃二遍苦,受二遍罪吗?”

牛微微地睁开眼睛,说:“有些苦,多嚼几遍,就能从苦中嚼出甜来。”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最后一句话“有些苦,多嚼几遍,就能从苦中嚼出甜来”是审题的关键,分析理解其中意思可以有两点理解:一这是比喻性材料,二材料谈的是磨难与成功、成长等等的关系。因而我们可以确立其主题——苦难是一种养料、苦难背后是成熟、品尝苦难珍惜眼前等等。

小组讨论总结审题立意的原则方法:(每小组至少一条)

原则:

方法:

附加:

1、鲸鱼与沙丁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所以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3、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4、800字左右。

写作导引:  

本题只给材料不给话题,而要求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因为审题不是从“话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所以作文就要以“材料”的内容或含意为范围。因此,题目中的材料,就不同于话题作文的材料。 

可以从鲸的角度立意。在水中庞大的鲸无疑是强大的,而当它无所顾忌地对沙丁鱼穷追不舍时,却没有想到危险逼近,自己原来的优势在沙滩上就成了致命的因素。由此可以立意为:强者仗恃优势而无所顾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者须看到潜在的危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懂得进退方为智者;该撒手时就撒手(学会放弃);要有忧患意识,莫让贪婪之心葬送自己的前程等。 

也可以从沙丁鱼的角度立意。身体瘦小的沙丁鱼向沙滩方向游去是十分聪明的,善于利用自身条件和有利地形而引强敌于困境。由此可以立意为:用智慧战胜强敌,要善于利用自身条件,面对强敌不慌乱,从容应对等。

还可以从鲸与沙丁鱼的关系着眼确立文章主旨。鲸的贪婪使它在面对沙丁鱼这个猎物时失去了应有的理智,从而使明显的强弱之势出现逆转。联系实际可以考虑商场中的胜败,军事上的胜败,政治上的胜败等。 

但无论从什么角度立意,作文都不能就鱼说鱼,而必须由鱼及人,联系社会生活,体现现实意义。  

审题:  

鲸------穷追不舍-------浑然不觉------进入险境无法动弹------死亡         

沙丁鱼-------逃命-------冲向海滩-----获得机会------逃生  

立意:        

1 鲸在利益的驱动下失去了应有的警惕(理智),只能走向毁灭。(贪婪的毁灭)  

2 沙丁鱼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在危险来临时,善于利用对手的缺点,为自己创造求生的机会。(冷静的智慧)  

在面对强者的压力时,在面临灭亡的危险时,处变不惊,善于运用策略力挽狂澜,为自己赢得胜利。  

3 沙丁鱼太弱小,与强大的鲸做正面对抗只有死路一条,不择方向地慌乱逃命也可能面临绝境,而选择逃往海滩则是明智的选择。沙丁鱼在危急时刻保持清醒,赢得求生的机会。  

4 贪婪与机智(对手相遇智者胜)             

5 危急时刻避重就轻,寻找突破口。  

选材:        

1 一个贪官的贪婪之心(鲸)与权势利益(沙丁鱼)的较量。  

2 反倾销的胜诉。                     

3 诸葛亮的空城计。(利用司马懿疑心重这一缺点)  

4 毛泽东领导的游击战。  

范文一:  

强势背后的危机           

很多时候,我们缺少一种清醒的自我认识。也许你的羽翼足够丰满,也许你的意志足够坚强,但强大并不意味着战无不胜,强势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就象一条鲸鱼很容易落到沙丁鱼的圈套中一样,缺少冷静的思考会缚束住自己的手脚。因为强大可以藐视弱小,可以不屑以智取胜。骄兵必败,亦是这个道理。三国时的刘备扎营七百里,以滔天排空之势、认清利害,却为一悲痛所误,酿成火烧连营,托孤白帝的悲剧。当历史的卷轴再次打开时,我们看到的不单是一场失意的战争,更是惨重代价之后,国衰难兴的悲剧。有时,拥有强势更需要谨慎,一时大意便可能满盘皆输。 

强者的失败有时亦是功利之心作怪。面对弱者,如果不能干脆利落地击败对方,便会产生一种急躁心理。每一个人都想竭力地证明自己的强大,因为强大可以让人得到所谓的尊重与优越感。而这种功利心越强的人越容易走上歧途,但他往往不是强大的,甚至是脆弱的,由于害怕失败,他们不甘放弃。纵然身处险境,也会选择做一支末势之强弩。纵观历史,霸王项羽兵败垓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手握强势,有时却意味着发展进步的艰难。一些强者一旦被认可,便产生了懒惰的心理。既然已经做到最好,为何还要前进?殊不知身后多少曾经的弱者正在努力争取第一的宝座。历史上有多少盛世强朝在歌舞升平中沦陷?商纣、夫差、秦始皇,一个个最终只能把江山拱手送人。历史就是如此残酷,纵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倾野之势,如果不思进取,最终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强势实际上考验了承载者的运用能力,它有时像一个百宝箱,帮助智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有时又像一个沉重的包袱,它会压垮一个勇夫,一个懦夫。强大的力量需要拥有一颗更为强大的心! 

简评:  

作者从鲸的角度立论,论证“强势背后的危机”,给人警醒。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缺少冷静的思考会让强势缚住自己  

范文二:  

灵巧,制胜的法宝  

与体型巨大的鲸相比,沙丁鱼瘦小不堪,本来强弱悬殊的一场较量,结果却令人跌破眼镜,为什么?因为沙丁鱼以灵巧制胜。它遇到鲸之后,立即向岸边游去,发挥它的优势,运用自身的条件,战胜了庞大的对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愿意成为鲸还是沙丁鱼?你可能会说既然不是这样,谁不愿意成为庞大有力的鲸呢?灵巧只是我们在生活中制胜的技巧,而不是制胜的全部因素,如果鲸能够冷静点,一万条沙丁鱼也敌不过它,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过于注重技巧而忽视了实力。 

但在有实力或存在某些不可抗拒因素的情况下,灵巧依然是制胜的法宝。二战时有一个坦克战队,装备精良,弹药充足,堪称不败之师,作战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处于劣势一方的将领想了一个好办法,当时是在沙漠之中,他就让一些人赶着骆驼,假装是沙漠中的商人,向坦克军走去,坦克军起先没有当回事,就让他们走进了阵列,谁想,这些人刚进去,就把护卫的士兵打死了,坦克军只能干瞪眼,距离太近,不能发炮,结果,这个坦克战队乖乖地被制服了。这无疑是军官灵巧的作战方法创下了功绩:以己之巧,攻彼之滞,这就是灵巧的力量。 

当然,除了战争之外,灵巧在经济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据英国的一家报刊统计,全世界排名前20的巨富中有一半都是零售业连锁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贩卖小商品的理念来经营的,而在排名前50的巨富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搞汽车与地产之类的企业。像飞机制造类的工厂更是一个也没有。这种面向大多数人的一种销售模式,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而调整经营策略,因此灵巧成为制胜的法宝。 

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努力成为“鲸”,既拥有雄厚的实力,同时我们也应该记住沙丁鱼的胜利,运用灵巧这一成功的法宝来化险为夷。  

简评:                              

作者从沙丁鱼的角度立意,确立灵巧是制胜的法宝的主旨,主要从战争~经济活动两方面展开论述。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告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努力成为强者,同时,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条件,用“灵巧”制胜。

2、训练四:

游向高原的鱼

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着,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 

它的游技很精湛,因此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湖泊中的层层渔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通过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它穿过水流湍急的青铜峡谷,博得鱼儿们的众声喝彩,它不断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隙,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结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冰川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道: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穿得远,穿得长,穿得久。 

一位老者却为之叹息,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逆反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但逆反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历史的选择,否则,历尽艰辛得到的只是毁灭。

如何开头: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在文章中突出中心论点,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大家的得分又高呢?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学习一些实用的方法。

第一种是在文章开头就摆出中心论点,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比较容易做得到,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如何写出更有吸引力的开头,是改卷老师眼睛一亮就能给我们打出高分。

大家先看几个例子:

1、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育民小学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训练,在A县小学生游泳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践要飞翔,离不开理论这一对翅膀。

2、一个女歌星扭动腰肢在台上忸怩作态唱上一曲,所得酬金如天女散花一样从天而至。而一名科技界的女教授,辛苦大半生,累计工资还不及女歌星一曲所得。女教授不会扭动腰肢,她手里拿的是厚厚的讲义。为了表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给她胸前别上鲜花一小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不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3、“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

4、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世事皆如此。

5、“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

大家看完以上五则例子,觉得他们好在什么地方?(请同学回答)

明确:

1、喻,用比喻开头,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2、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3、问 ,通过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4、引 ,引名言打头,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5、释 ,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通过一些讲解后,我们进入实战环节。。。。。。。。。

(六)课堂小结。

1、读懂材料,多角度立意,整体把握,抓住重点,确立中心。

2、关于材料的运用:若写成记叙文,只需用材料中包含的主要观点;若写成议论文,则必须用材料,故事性的材料可在开头用,事例性或议论性的材料可在文中用,注意概括。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