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花不在心外,美自在人心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22-03-08 手机版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天王阳明和朋友一起去看花,朋友问他:“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你看这朵花在山中自开自落,你如何解释?”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为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要求围绕材料含义,选好角度,自拟题目,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限制性: 1.写作情境限制。本题所设置的情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对话的背景——看花,关于花的对话是展开联想的依托;二是对话情景,看到花,朋友要求王阳明对此作出解释,王阳明表达了“此花不在心之外”的见解,即人未看花时,人和花没有什么联系,各自只是客观地存在着,花对于人也没有价值,人也不会有“心动”意识;当人看花时,人的“心动”了,此花的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此花便不在人心外。王阳明的话是审题立意的立足点,“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为寂”与“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构成对比关系,这个对比完成了一个推理过程,结论是,只要人看花,花便不再是心外之物。考生思维的重点便应在这个推理的过程和结论上。 2.写作任务限制。题目要求考生全面理解对话内容,“围绕材料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材料中的“花”和 “看花”都是有寓意的,需要深入领会其中的哲理,并与社会人生相联系。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所写内容是看花议花,议论的重点是“花是不是心外之物”,命题人并未做出价值判断,所以在议花的层面,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但考生若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对王阳明的话去证明或证伪,就失去了寓言类材料的意义。若联系社会人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为寂”,就暗含否定,人与人之间是“同归于寂”,还是互相关心?“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便不在你的心外”,人活在世上,要去关注他人、关心世界,你的心中有了他人和世界,你便不会“自开自落”。 开放性: 1.立意的角度自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为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 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是材料的警策语,考生认真琢磨,便可以发现其中有多个角度,即花的角度、人的角度、人和花联系起来的角度,在每个角度上又可以衍生出不同层面的理解。如,花是美的,但当你没有关注它时,它就在那寂然开放;花在开放的同时,若能为世界贡献一份美丽,何乐而不为?你看到花时,它点亮了你的心灵,所以你应该关注美、关注世界。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由花在山中自开自落,考生可以联想到花是孤芳自赏的,还是在为这个世界贡献一份美丽;人是为自己活着,还是为社会创造美、创造价值;人去看花,花便不在人心外,那么,人去关注世界,能不能心中无他人、无世界等角度。至于如何为世界贡献价值,如何关心他人、关心世界,又可以进行具体化联想,所联系的人、事、情、理就更自由了。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记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写成记叙文;可以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议论文;也可以抒写感悟和思考,写成散文。 【解题】 本题属于故事哲理类材料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联系现实思考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材料由对话组成,考生要重点抓住王阳明关于“天下无心外之物”的阐述,联系实际,理解“花”的内涵,思考“花”和“你”的关系,挖掘材料所蕴含的哲理。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从花的角度: 1.为世界开一朵花。 2.若孤芳自赏,生命便在寂寞中凋零。 从“你”的角度: 3.植“花”入心,芬芳人生。 4.容大美于胸中,谱人生之华章。 5.心随美动,逐美而生。 从“你”与“花”的角度: 6.花要芬芳他人,人要关怀世界。 7.切莫让人花两寂寞。 …… 偏题立意: 1.花要芬芳自我。(孤芳自赏的结果是与世界同归于寂) 2.赞美花寂寞自守的美德。(断章取义) 3.你心中有什么,你看人就会是什么。(没有准确理解对话的核心内容,被“看山是山”这 样的一些判断带跑了) 4.万物在你心中,世界在你脚下。(立意不精准,第一句切题,第二句与材料无关) 我心有花,生命繁华 河南省唐河县文峰高中 魏明丽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为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阳明先生之语,令人深思。花有了人的关注,便有了意义,心灵的原野有花的入住,而变得芬芳起来。所以我们要揽花入怀,让生命变得繁华。 大千世界,芳华无数,让我们心中开出仁爱之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中有他人,推己及人,心中便开出仁爱之花;“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仁爱就会开花;“兼相爱,交相利”,和平共处,互惠互利,仁爱就会开花。“仁”是寒冬时节,开封古城张先生送给环卫工人的一碗碗热腾腾的暖心粥;“仁”是黄文秀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诤诤誓言;“仁”是武汉抗疫医疗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壮举。仁爱之花不是水中的月,天上的星,可望而不可即,“人人皆可为圣人”,只要你愿意播下善的种子,只要你去关爱这个世界,你的心中就会开出硕美的花来。 大千世界,芳华无数,让我们心中开一朵赤诚之花。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的这句诗,是赤子们最深情的表白。国难当头,爱国华侨捐款捐物,积极投身抗战;百废待兴之际,许多科学家不顾西方反华势力的阻挠,回到积贫积弱的祖国;民族复兴梦进行之时,施一公、黄大年等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响应祖国召唤。他们心怀祖国,故能舍生忘死,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若心中没有祖国,便会心灵荒芜,毒草横生,当下,乱港分子心中没有祖国,卖国求荣,一些留学青年恣意诋毁祖国,崇洋媚外。真是可悲可叹! 大千世界,芳华无数,让心中开一朵希望之花。 那座英雄的城市,当病毒肆虐时,大多外国人撤退,通向外界的道路被封堵,物资运送困难,昔日繁华的街道变得空旷而冷寂。76 天,几百万市民守在家里,由冬至春,但是,武汉人民和十几亿人没有同归于寂。在十几亿人的关怀下,武汉挺了过来。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不被黑暗所遮蔽罢了。心中开一朵希望花,梦想便在眼前,光明就在眼前。 人生路漫漫,一个人如果心里向着阳光,无论多难,他都能够抵达温暖的地方;一个人如果心里有花,生命终将开满一树繁华。 世上美的花还有很多,真诚、勇敢、坚毅、乐观……千万莫让它们自开自落于黑暗的荒漠。植花入心,你的人生必将芬芳!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