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生命沉思——《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2-02-22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2、评点赏析,感悟作者的生命哲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感情变化,体悟其生死观。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评点赏析、文本研习活动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山水,以其厚重的底蕴,滋养了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孕育了无数的传世佳作。今天,让我们追随王羲之的脚步,去欣赏兰亭的美景,去感悟作者在山水间的生命哲思。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2、评点赏析,感悟作者的生命哲思。 三、明确中心任务为承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团市委组织开展“向经典致敬,与先贤晤对”青年读书交流活动。 活动分为“美读”和“评点”两个部分。我班选择交流的篇目是《兰亭集序》。 四、研习活动一: 品鉴美读,向经典致敬活动要求:在理解文意、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反复品读,实现美读。 点拨指导: 1、充分理解内容是前提; 2、准确把握情感是关键; 3、熟练运用朗读技巧必不可少。重音、语气、节奏、停连等等。 具体研习活动: 1、明确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永和九年暮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 41位名士,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嬉戏游玩,举行修禊之礼,祈福消灾。感情变化:乐、痛、悲。 2、自选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尝试美读;班内展示。 3、播放音频示范朗读,跟读体会; 4、齐读第一二段:体会乐情。过渡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我们采取评点的方式,再次深入细致地阅读。五、研习活动二:评点交流,与先贤晤对活动要求:请选择文中你感触最深的句子,从思想情感、精神内涵等角度进行评点。点拨指导:评点,是品析诗文的常用方法,即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等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分析评论与指点。评点文字可长可短。最短可一个字,妙!如: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时。 具体研习活动: 1、自主评点,同桌交流; 2、展示分享。交流第 3段:为何由乐转痛?齐读体会。 3、交流第 4段:悲什么?齐读体会。 4、乐、痛、悲的逻辑层次? “俯仰”一词贯穿全文,内容角度包含空间、时间,值得细品。 5、名家评点欣赏。 六、课堂训练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为“后”人,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应该有许多新的人生感悟。请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与王羲之交流。交流分享。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俯仰之间,一节课就过去了。但是,王羲之在山水之间的生命沉思,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让我们珍惜生命,不负韶华,痛苦并快乐着走好人之路,去追求生命的厚度和广度,在暗淡的人生底色上绽放出绚烂的生命之花。齐读: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浮沉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周国平 八、作业: 1、背诵全文。准备参加“向经典致敬,与先贤晤对”经典散文美读大赛。 2、请以“与王羲之对话”为题写一篇随笔,完成“经典散文赏析”征文写作。不少于 800字。板书: 《兰亭集序》评测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所以游目骋怀 ⑥渔人甚异之 ⑦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⑤/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⑦/③/⑥/④⑤ D.①⑤/②⑦/③/④/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感慨系之矣 5.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④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序”又称叙、叙言、序言、引、引言等,它作为一种实用类文体,包括赠序和书序两种,《兰亭集序》就属于赠序。 B.“修禊”就是做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这天,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C.“癸丑”,在《兰亭集序》中指永和九年。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D.“暮春”指春季的末一个月,即季春。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第三个月。 二、理解性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描绘山、竹风景的句子是:“ , 。”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写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的景象是:“ , 。” (3)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是:“ , !”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B.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C.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D.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厢: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文中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B.门生:东汉时原指转相传授学业者,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业者为门生。晋、南北朝时指世家豪族的依附人口。 C.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多用来交代写作文章的缘由、目的或介绍作者情况。序的种类很多,有诗序、书序、赠序等。 D.《道德经》:又名《老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是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他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感遗憾。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中哪些事件可以看出王羲之为人率性,不世俗?请结合文本概括。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项,副词,还是。B项,代词,他们的。C项,代词,他们。D项,代词,他们。 2.B 【解析】“趣”同“取”。 3.A 【解析】分类依次是: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动词/动词做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 4.D 【解析】 D项,古今义均指“有所感触而慨叹”。A项,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B项,古义:它的旁边。今义:次序较后,次要的位置。C项,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5.C 【解析】①②⑤为判断句,③⑥为省略句,④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6.A 【解析】《兰亭集序》属于书序。书序是说明书籍编著或出版意旨、作者情况等的文章,而赠序则是古代一种惜别赠言的文章或文字。 7.(1)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2)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3)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8.C 【解析】正确标点为: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9.D 【解析】 D项,“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错,应该是“春秋晚期”。 10.D 【解析】 D项,“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辞职治丧”。 11.(1)王羲之很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2)王羲之曾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12. ①郗鉴派人来王导家选女婿,其他子弟都拘谨不自然,只有王羲之坐在东床上,敞开衣襟吃饭,若无其事。 ②他自称书法可以与钟繇、张芝相比,甚至还给别人写信,说大家都像张芝那样练习,也不会写得比张芝差。 ③看不起王述,也不登门拜访。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轻快敏捷而刚健有力。极为他的伯父王敦、王导所看重。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把王羲之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房屋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客人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衣襟吃饭,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很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驾车去观看。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用来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坚持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了。”王羲之欣然起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去了,感到非常高兴。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榧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居于前列。”又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非常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前做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过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是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来等待他。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王述深感遗憾。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努力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基本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引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求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2、课堂教学力求与时俱进,坚持反映时代要求,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发展需求,着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均能得以提升。 3、本节课重点关注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具体特点和任务要求,力图把握本课在整个学习任务群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中的独特位置和价值,关注了单元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了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共设计了两个学习目标,以社会情境下的文本研习活动为学习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学习气氛较好,学生在美读课文和评点赏析方面均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目标达成度较高。4、授课过程中,为突出语文课的特点和味道,重视诵读,重视涵泳品味,重视评点赏析,重视展示交流,重视学生主体活动体验,积极给以点拨、示范引领,寻找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平衡点。较好地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5、本节课如果教师点评指导再充分些,在文本咀嚼和章法之妙、细节之美的点拨上再深入些,效果会更好。比如对“俯仰”一词的赏析,没能因势利导,引向深入,留下遗憾。让人深切体会到“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活到老学到老”对教师尤为重要。 6、语文学习,永远在路上;语文教学研究,艺无止境,只有更好。我乐为之。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