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秦腔》精品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2-02-20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的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2.了解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3.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作者在场面描写上的出神入化,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大气、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有机结合起来的散文独特的地域特色,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刻领会秦川人的精神面貌。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体会民间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难点: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戏曲,代表着本地文化的某些特点,比如广东的粤剧,以北京为主的京戏等,秦腔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西北五省,在观众中特别是农村观众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逢年过节,吼唱秦腔是秦人表达快乐、倾吐悲伤的最佳方式。

二、写作背景

贾平凹出生在陕西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并在此生活了19年。他曾多次写过商州,但他觉得,那是一种泛商州的概念,真正为棣花镇写的太少,太零碎了,用他的话说,《秦腔》是为生他、养他19年,并与他纠缠到现在的棣花镇写的。

贾平凹难以掩饰对变革中故乡之传统生存方式正在走向消亡的痛苦。因为“故乡将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我就是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为农村说出真正想说的话”。

《秦腔》中的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有人说这是一种“还原式”写作。

三、作者介绍

贾平凹,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1972年以偶然的机会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学编辑。后任《长安》杂志小说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现为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兵娃》《姐妹本纪》《商州散记》《腊月正月》《天狗》《晚唱》《爱的踪迹》《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四、题目解说

“秦腔”,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本文虽以“秦腔”为题,但意在写秦川人,意在通过对秦川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写出其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六、全文分析

1、第二段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

首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唱秦腔“快板”所流露出来的高兴、狂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运用了比喻和移就(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手法,极为形象地表现了秦腔“慢板”对秦川人心灵的抚慰作用。

2、第三段文字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

①村村有戏班,人人会清唱,写出了秦腔普及之广;

②帝王陵墓、石碑残字,含蓄地暗示了秦腔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

③土屋窗口、村口土尘、叫驴打滚、“我”的感受等,写出了秦腔的生活气息和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3、请概括开演前人们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细致地描摹?

明确:

①开演之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观众席场面宏大,人头攒拥;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④小吃隔空买卖,拥挤产生冲突。这些细致的描摹使人如临其境,体现了秦川人民粗犷、质朴的性格特点,也有力地渲染了“秦人秦地、秦腔”惟妙惟肖的统一。

4、作者对所谓“二杆子”的人物有怎样的评价?

明确:

有贬有褒。贬的是他们拿树条儿打人,褒的是虽然彻夜不得看戏,但他们忠于职责,维护秩序,这从侧面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忠诚,也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本身的喜爱,不仅仅流于戏曲内容。

5、第7段中作者写了哪两类观众?他们有什么特点?选这两类观众来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

两类观众:“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因不能承受拥挤,便“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听戏,从秦腔中获得难以言传的艺术享受;“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予”,他们在观看秦腔表演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们虽然都没有在正常条件下享受秦腔艺术,但他们同样痴迷于秦腔。

好处:选这两类观众来写,对比鲜明、概括性极强,从侧面写出了村民们炽烈的感情以及对秦腔的痴迷热爱之情。

6、本文的线索是“秦腔”,全文都是以此来组织材料,展开文章的,请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明确:

“秦腔”作为本文的行文线索,在组织材料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秦腔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因为秦地以外的读者并不十分熟悉秦腔,所以作者在开篇首先介绍了秦腔的形成地域、唱腔特点和形成原因,使得读者对秦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接着,详细地描写秦腔所形成的特殊文化风俗。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描绘秦腔戏班的排演、演出过程中的种种场面和细节,充分表现了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之后,作者又将笔触向秦腔演出后延伸,饶有兴味地介绍了秦腔所引发的生活中的悲喜剧,揭示了秦腔与秦川人民喜怒哀乐的关系。

结尾部分,作者总结“三秦”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秦腔的感悟和思考,说明了秦腔在秦川人生活中的神圣、崇高的地位,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拓展了文章的内涵。

7、你从本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

①理解秦人。作者理解他们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理解秦腔对于秦人的重要意义。

②欣赏秦人。秦人面对艰辛的生活不屈服,懂得用秦腔进行自我慰藉。

③热爱秦人、秦川,爱得理智而深刻,爱得专注而执着。这种感情上的认同,使得作者能够满怀激情地为秦腔文化呐喊、辩护,能够将秦腔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七、中心思想

本文以一种带有野性的朴素笔触,不但绘形绘色地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透视了八百里秦川人民身上的民族气质和生存状态。

八、写作特点 

(1)表现角度独特,笔墨在秦腔之外,写秦地、秦人,再写到秦腔,很少正面写秦腔艺术本身。真意在写秦人的生存状态生命意志和精神面貌。

(2)语言鲜活、雅俗辉映、活泼风趣、直抒胸臆,铺陈、排比、议论、抒情中穿插民间传闻、故事片段,庄谐并重,刻画精妙,传神生动,营造出具有浓郁秦川风情的艺术氛围。

(3)秦地苍凉辽远、茫无际涯,《秦腔》大气厚重,文风激越,相得益彰。

九、补充资料

秦腔简介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

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秦腔表演的特点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

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

看秦腔时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的时候,你才会此刻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

十、总结全文

《秦腔》是一篇浑厚深重的文化散文,其中不仅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也濡染了秦地的民情风俗,而且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使得他滤掉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愚昧与丑陋,在描述中更多地凸现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

布置作业

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艺术在现今面临着发展与传承方面的阻碍,如果让你调查有关秦腔的现状,你会从哪个方面入手?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①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被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里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明显地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②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21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所系在此。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和钻井,还是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③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主人将这些语言渗进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

④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⑤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道的旧址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之所以称为“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上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每个人将矿泉水喝干,捧着沙子装进了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在我们各自的书房,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题目体现了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的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直接表现了油田大会战时的艰辛,也间接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C.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D.本文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的英姿,突出了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既有含蓄的比喻、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2.作者走进塔里木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

4.微写作。

秦腔是一种民俗文化,剪纸也是一种民俗文化。

绥米剪纸,造型奇特,浑厚圆润;神府剪纸,粗犷豪放,洒脱不羁;三边剪纸,图案玲珑,温婉俏丽:陕北剪纸,无言有情,韵味悠深……

请拟写一段文字,作为以“剪纸”为主题的手抄报的导语。不少于150字。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

2.①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非凡成就;②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他们身上充满清正之气和豪情壮志;③走进塔里木后的所见所闻对作者自我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3.①表现了石油工人的满腔豪情,他们将豪情渗入生活,化为信仰和力量;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赞美和由衷的敬意;③和下文当今社会中“有些人”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了石油工人的英雄本色。

解析:

1.“也间接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表述偏离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的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直接表现的是油田大会战时的艰辛,间接表现的是对石油工人的敬佩之情。

2.本文是作者走进塔里木,了解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时的所见所感所想。作者的收获主要是从石油工人的身上和自身的感受中得到的。从石油工人方面看,作者既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的成就,更体会到了他们的精神。从作者自身方面看,最后一段“长留在记忆中”“永嚼的一份干粮”等体现了此次经历对作者精神方面的影响。

3.第③段是过渡段,要从承上启下的角度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内容方面,从石油工人的成就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等角度入手,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即可。

4.写作指导:导语要有吸引力,富有文采,能突出剪纸的价值或意义,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可以简述剪纸的历史,也可以阐释剪纸的内涵,还可以表达对剪纸的情感,等等。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