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八年级古诗资料梳理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中考复习指导 2022-01-11 手机版


八年级上册(18首)(其中,课内10首,课外8首)

序号 古诗词篇目 属性 考查频度 考点

1 野望/王绩 课内 ★★★★★ 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手法:①用典:借商末臣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的典故,表达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怀。

主旨:表达了作者孤独无依、彷徨抑郁的心情,同时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2 黄鹤楼/崔颢 课内 ★★★★ 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主旨:《黄鹤楼》一诗的主旨是描写登楼望远时心中寂寞思乡的情感。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寄托思家的情结。

3 使至塞上/王维 课内 ★★★★★ 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主旨:《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4 渡荆门送别/李白 课内 ★★★ 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主旨:《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表达诗人对蜀中的山水的眷恋和对游历全国实现抱负的期待和豪情。 

5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课内 ★★★★ 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主旨: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

6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课外 ★★★ 名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主旨:《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7 龟虽寿/曹操 课外 ★★★ 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主旨:从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进取精神,同时,也批判和否定了方士们关于神仙不死之说的妄谈。作者直抒胸臆,坦率热烈,真切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8 赠从弟(其二)/

刘桢  课外 ★★★ 名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主旨:这首诗通篇以松柏而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以此自勉,同时诗人将此诗赠与他的堂弟,目的是为了让堂弟像青松一样,不畏严寒,屹立不倒。 

9 梁甫行/曹植 课外 

★★★★ 名句: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主旨:”本诗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海边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10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课内  ★★★★★ 名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主旨:表现了作者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感,不慕荣利的高尚品质,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11 春望/杜甫 课内 ★★★★★ 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手法:①对偶②拟人: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③夸张:一封家书胜过万两黄金,表达了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主旨: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12 雁门太守行/李贺 课内 ★★★★★ 名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手法:①比喻:“黑云”暗喻敌军,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②夸张: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③用典:“临易水”用荆轲刺秦、易水诀别的典故,暗示将士们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尾联运用燕昭王黄金台重金招揽人才的典故,写出了将士边城苦战,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主旨: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13 赤壁/杜牧 课内 ★★★ 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手法:借古讽今,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主旨:表达了作者期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14 渔家傲/李清照 课内 ★★★★★ 名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手法:①用典:借用《庄子逍遥游》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典故,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主旨: 这首词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在梦中直接来到天宫,大胆地向天帝诉说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境,然后象大鹏鸟一样逍遥,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

15 浣溪沙/晏殊 课外 ★★★★ 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主旨: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16 采桑子/欧阳修

课外 ★★★ 名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主旨:表达了词人对颍州西湖美好的春景的喜爱之情,抒发了词人恬淡、安适、惬意的情怀。从中折射出欧阳修辞官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17 相见欢/朱敦儒 课外 ★★★★★ 名句: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手法:借代:“簪缨”代指达官贵人,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抗金的愤慨。

主旨: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表现了词人亲身赴战、收复河山的愿望。

18 如梦令/李清照 课外  ★★★★ 名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手法:①反复,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到出路的焦灼急切心情!   

主旨:这首词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之中,又渗透着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性格特征。

练习一: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1)描绘了诗人于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2)全诗于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抒发了惆怅忧郁,孤寂苦闷的情怀。

2.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3.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1)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2)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

(3)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适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4.请从从“景”与“情” 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满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予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5.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用典 (2)“采薇”是采食野菜的意思,作者借用商朝末年臣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中“薄暮”“徙倚”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 薄暮指傍晚,徙倚指徘徊。

(2)尾联借典抒情,通过“采薇”的典故,表达了自己隐居不仕的志向,并且通过情景交融的

方式,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孤独和徘徊。

12.【2020番禺区综合测试一试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5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中的“薄暮”与“徙倚”是什么意思?请任选一个作答。(2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个典故,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1)徙倚:徘徊  薄暮:傍晚  (每个1分)

(2)“采薇”一词运用典故,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的故事(1分,故事大意说出即可),表达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怀(2分)。

练习二: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3.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2020海珠区八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发挥想象,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的画面。(2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1)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2)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此诗以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寂寞伤感的思乡之情。

练习三: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用“蓬草”“大雁”的喻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抑郁。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 “旷远”)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2020番禺八上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1)“大漠孤烟直,场合落日圆”被誉为千古名句,请描述这两句展示的画面。(2分)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历来为人们所称赞,请简要分析这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

答案:(1)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

(2)作者以“蓬”“雁”自比,描绘了一幅远征的蓬草飞出汉朝的关外,北归的大雁飞临“胡天”,写出了飘零之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遭到贬谪的不满、苦闷的心情。

练习四:

【2020广州市白云区二模】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又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1)(夜晚),月亮倒映江面,好像是从天上飞下一面明镜;(白天,)江面上云彩升腾,好像结成了一座海市蜃楼:写出了出川之后,江水清澈平静、江岸辽阔迷蒙的景象。(能描述画面即可得2分,不必概括。)

(2)思乡。通过故乡水一路跟随,不远万里送我出川,从对面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爱恋。(感情1分,方式2分。)

练习五:

【2021年广州市增城区一模】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问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抓住哪些景物细致地描绘早春的景致?(2分) (2)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怎样的风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1)【内容理解】(2分)

水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评分说明:四个景物中,只答一个不得分,答到其中两至三个景物可得1分,答到四个景物才可得2分】

(2)【主题理解】(3分)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明媚、生机勃勃的风光(1分),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或流连忘返,或看不够美景,或赞美,或热爱大自然)(1分),抒发了诗人喜悦(或愉快,愉悦)的情感(1分)。

练习六: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抒发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2.“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盈”字用得好,“盈”是充满的意思。是说花的香气充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拿花枝,站立了很久,表现出主人公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结尾两句是说花珍贵还是不珍贵?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答:珍贵。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思念的主题。

4.请分析《庭中有奇树》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答:运用了乐景衬哀情的写法。作者写叶绿花盛的春日美景,却只能一人独赏,更反衬出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之深。

练习七: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B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3.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答: 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4.《龟虽寿》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

答: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5.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答案】B 【解析】A“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C“说明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直抒胸臆”错误,应为“借景抒情”。 

6.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参考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共2分)。 

参考示例二: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共2分)。

练习八:

赠从弟  汉末/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

答:“一何”是多么的意思。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一起衬托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本诗运用了对比、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练习九:

梁甫行  三国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描述了什么画面?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答:简陋的柴门内外一片萧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跳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海边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内心的恐惧与凄惨。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12.【2019天河区一模】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

梁甫行  三国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请描述诗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中的“妻子”的形象(2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答案:(1)诗中的妻子与儿女“寄身于草野”,他们衣不蔽体、蓬头垢脸、与世隔绝,过着像野人一样粗俗艰苦的生活。(得分要点:妻子与儿女、野人一样的外形或行为特征) (2 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1分),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

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1 分),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

练习十:

【2021年广州市增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2分)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3分)

【答案】(1)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解析】本题考查再现诗歌画面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要依据诗句展开合理想象,不能是单纯的翻译诗句。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2)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示出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与山之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凡脱俗于尘世之外的情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句中的景给人一种平静、和谐之美,在此景中,人的精神可以得到放松,有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所以这体现了诗人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隐含着诗人摆脱官场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由此可以看到诗人的超然物外、悠然自得、心志高远、闲适豁达。

【参考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021年广州市海珠区一模】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2分)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11.【古诗鉴赏】(5分) (1)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中看见了南山。(2分)

(2)诗句的意思是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3分)

【2020广州市海珠区一模】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蕴含的情理带给你怎样的生活启示?(3分)

【答案】(1)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归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一派生机盎然。(2分,直接翻译诗句只能得1分)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虽然身居喧嚣扰攘的尘世,却能不受尘俗的烦扰,关键是心境恬淡。(1分)生活和学习常受外界干扰和诱惑,若是我们心无杂念,保持一颗恬淡的心,便能远离纷扰。(2分)(3分:情理1分,生活实际启示2分)

练习十一:

【2021年广州市花都区八年级上期末期末达标测试】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景色反差强烈,你认为反差体现在哪里?(2分)

(2)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为什么就“白头”还“不胜簪”呢?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2)“白头"是愁出来的,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练习十二:

【2021广州市荔湾区一模】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诗句“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1)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2分。“甲光向日”“金鳞开”各 1分。意思对即可。]

(2)尾联用典,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抒发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豪情。

[2分。感情只要写到“报效朝廷”“为国献身”“誓死报国”等类似表述均可得 2分。]

【2020广州市番禺区一模】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古诗鉴赏】(5分)

(1)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角声在高远天际下呜咽鸣响,晚霞映照胭脂般鲜红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边塞战场并呈现出一片紫色的画面。

[2分。一句1分。]

(2)立志报国之情。用燕昭王筑台置千金招贤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为报国君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的斗志。

[3分。表达感情1分,典故1分,解释1分]

练习十三: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诗的前两句写感慨的原因,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以小见大,为后两句的议论作铺垫。

2.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赤壁之战(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曹操、周瑜。

3.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句诗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一反传统看法,认为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历史将会重写。诗人即物感兴,以小见大,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和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见解。

练习十四:

【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一模】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涛连晓雾”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词人化用《逍遥游》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四垂的天幕,弥漫的云雾如翻滚的波涛。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2分)(翻译1分,概括画面1分。概括的词只要合理即可)

(2)词人化庄子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为“九万里风鹏正举”,表达她想要像大鹏那样乘风高飞的志向,表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2分)(“像大鹏那样”1分,表达的情感答到“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等其中一点即可拿1分)

【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一模】(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般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1)诗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11.(4分)(1)(2分)一幅天空中云涛连接晨雾、星星在流转的银河中如千帆竞渡般的辽阔无垠的壮美图画。(一句1分,意合即可,共2分)

(2)(2分)此句是词人对天帝的回答,感慨人生路途漫长却近日暮(至晚年)的孤独无依:学诗枉有妙句为人称道,空有才华,表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划线处1处1分,意合即可,共2分)

【2020广州市从化区一模】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上阕中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下阙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古诗词鉴赏】(5分)

(1)景物:天空、云、雾、星河、千帆,(1分)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1分)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1分)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苦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2分)

练习十五: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1.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1)这两句词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写花的凋零,抒发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2)这两句词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请赏析“夕阳西下几时回?” 

答:此句寓情于景,借落日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感叹年华将逝的感情。

【2019越秀区育才实验中学一模题】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中的“燕”能否改为“雁”字,请说明原因。(2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自选任一角度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燕是春天,对春天的赞美或惜时伤春。雁是秋天,思念故乡、羁旅之思。

(2)从“意象”角度赏析,“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从修辞角度赏析,对仗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中词语的理解能力。“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燕”是春天的象征,表达对春天的赞美或惜时伤春;而“雁”是秋天的象征,一般表达思念故乡、羁旅之思的感情。

(2)本题考查赏析关键词句的能力,题目没有规定答题的角度,答题时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常,如对付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练习十六: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绿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着芳香。隐隐传来动听的笙歌,仿佛在湖上飘荡,描绘了一幅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图。

2.上片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轻舟短棹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3. 描绘下片“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的画面。

答:水面无风,光滑的好似琉璃一样。船移不觉,只见微微的涟漪在船边荡漾。忽然水鸟惊起,掠过湖岸飞翔。描绘了一幅立体而动感的西湖美景图。

4.首词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比喻的修辞手法,一、二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

(2)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拂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恬淡安适情怀。

5. 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作者通过视觉、听觉描写“西湖好”。①视觉上,写作者看到的春水碧绿、流转绵延、堤长草绿、水鸟低飞的美景;②听觉上,写隐约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③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恬淡安适的情怀。

练习十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

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1.A  “当时正值初秋时节”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应为“‘清秋’交代当时正值深秋的时节”。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本题考查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词人纵目远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而万里的长江也在夕阳下流去。明显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眼前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

3.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答: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4.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5.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黄昏时分,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效果: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6.“簪缨散”什么意思?分析“中原乱,簪缨散,几时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中原乱”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伤痛之情;“簪缨散” 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达官贵人,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抗金的愤慨; “几时收?”,抒发了渴望收复河山却难以收复的无奈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来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即今江苏扬州,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1)词中的“簪缨”“倩”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作答。

(2)下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倩:请人代自己做。

(2)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原战乱,达官士族南逃,中原什么时候才可以收复?

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

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练习十八: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陶醉于美景而流连忘返。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划呀,划呀,把满滩的水鸟都惊飞起来了。

1.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答:“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2.“争渡,争渡”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着什么样的感情?

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到出路的焦灼急切心情!   

3.《如梦令》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答:描绘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之中,又展现着词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性格。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12首)(其中,课内4首,课外8首)

序号 古诗词篇目 属性 考查频度 考点

1 关雎/《诗经》 课内 ★★★ 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手法:①比兴: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主旨: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真切地表现出男子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 蒹葭/《诗经》 课内 ★★★ 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手法:①借景抒情:②赋与兴: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主旨: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写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3 式微/《诗经》 课外 ★★★ 名句: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手法:①设问: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主旨:揭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4 子矜/《诗经》 课外 ★★★ 名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达了其思念之情,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课外 ★★★ 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主旨:主旨: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勉励朋友乐观进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课外 ★★★★ 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手法:①比喻,“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②用典:巧妙引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另翻新意。

主旨: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课内 ★★★★ 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它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8 卖炭翁/白居易 课内 ★★★★ 名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主旨: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课外 



★★★ 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主旨:这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10 送友人/李白 课外 ★★★★ 名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主旨: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1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课外 ★★★★ 名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主旨: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12 卜算子咏梅/陆游 课外 ★★★★ 名句: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主旨:作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练习一:

【2021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期中统考】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5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女子有什么特点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答案】(1)她文静、美好、善良,劳动姿态优美。

【解析】文中表现淑女的句子:“窈窕淑女”:美丽贤淑的女子。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女子劳动姿态优美。

(2)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对“淑女”梦寐以求的爱慕渴求之情。

【解析】无论是奏起琴瑟来亲近她,还是敲起钟鼓来取悦她,都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练习二:

阅读下面诗作,回答相应题目。

蒹  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2)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白露秋霜时节,画中有蒙蒙的雾,柔软的芦苇,清浅的水,细细的沙,水中的绿洲,一位痴情的少年把一位婉约的女子追求。神思恍惚,感觉美女在身边,在眼前,在不远处,寻来觅去,不得其踪。

(2)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不得的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12.【2019广铁一中一模试题】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国风秦风》)

(1)诗中的“溯洄”“右”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溯洄:逆流而上;右:弯曲。

(2)宛:宛然,好像。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可望而不可即的。

【详解】(1)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词语理解属于基础试题,要养成多看注解的习惯,对于重要的词语要多读多记,才能轻松应对。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溯洄”意思是“逆流而上”,而“右”解释为“弯曲”。注意理解好诗句的大意。

(2)“宛在水中央”:仿佛在那水中央。“宛在水中坻”:仿佛就在水中滩。“宛在水中沚”:仿佛就在水中洲。三个“宛”字都是“仿佛,宛然,好像”之意。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表明伊人的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练习三: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式微》 “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B.这首诗的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

C.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D.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变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诗歌鉴赏的主旨、语言表达、内容和表达技巧。本诗反映受奴役者非人的处境和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在诗句中两个问号,质问的语气,强化了语言效果。两个劳动场面表现的是奴隶终年累月、昼夜不停在露水河泥泞中奔波劳作,而不是选项C中所说的“勤劳” 。本诗的表达自然巧妙、语言朴实。

练习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答案:1.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练习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以及诗人乐观豪迈的豁达胸怀。

练习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 请赏析一下颔联的艺术价值。(3分)

答案:1.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2. 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10. 【2020八下白云期中】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解释以下词语:涵虚,端居。

(2)全诗抒写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1)涵虚:指水映天空;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2)想要渡河,却没有船只;在太平盛世却因赋闲在家而感到羞愧,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要当官却苦于无人推荐的心情,渴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练习七:

【2020年广州市荔湾区一模】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古诗鉴赏】(5分)

(1)这是一幅秋天黄昏大雨即将降临的画面,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

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2分。每句1分。]

(2)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3分。解释1分,表达感情2分。]

练习八:

【2021年广州市增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问答问题。(5分)

卖炭君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描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所表现的画面。(2分) (2)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老翁满面都是灰尘,那时被烧炭的烟火熏过的颜色,两鬓苍苍,满头白发,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很黑。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意思是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2)本诗讲述了一个老翁烧炭、卖炭却被宫使掠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地鞭挞与抨击,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地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练习九: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诗的领联、颈联写出了环境宁静幽美的特点,“空人心” 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杂念顿消(纯净、安然,意思对即可)。

(2)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托诗人的心静,抒发了诗人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 “曲” “幽” “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 ,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解析: D项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的说法有误。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练习十: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 “白”、 "横”、 “绕”四字的表达效果。

“青” “白" 相间,色彩明丽。”横” 勾勒青山的静姿,“绕” 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2)“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 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3)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 幅怎样的画面?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与友人的依依借别之情,感情真挚热烈而又豁达乐观。

练习十一: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从内容上看,上片用缺月疏桐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漏断人静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

(1)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

孤鸿若有若无,也许就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二为一。写鸿“惊起”“有恨” “不肯栖” , 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用象征手法,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

【2020天河八下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中的“漏断” “幽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漏断”:深夜,“幽人”:幽居之人。

(2)孤鸿挑遍了寒枝却不肯栖息,甘愿独宿荒冷沙洲,忍受寂寞寒冷。表现了词人被贬到黄州时孤独寂寞的心情和坚守理想、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

练习十二:

【2020广州市增城区一模】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 这首词借物喻人,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古诗鉴赏】(5分)

(1)驿亭之外,断桥的旁边,一株梅花孤单寂寞地绽放着,却无人欣赏。(2分)

(2)解释如何借物喻人1分,表达感情2分。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