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歌思想情感题之送别惜别类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1-12-24 手机版


 考点:

1.王勃《别薛华》

2.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3.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4.吴融《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5.柳永《蝶恋花》

6.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

7.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考点研究】

一、词句情感

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当然,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较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二、情感题概括的四大关注点

1.从诗歌本身出发,逐句分析。一句一种感情,一句几种感情,几句一种感情,皆有可能。

2.不管是哪种描写,都要善于化内容为感情,比如内容写的是游览山村,那么感情往往可以表述为“对山村生活的××(之情)”,如“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留恋”等。

3.对感情的概括尽量有具体内容,即给感情加上具体的修饰成分(这种修饰成分实际就是“情由”,情感的由来、原因)。比如“伤感”这种感情,就有很多具体表现:仕途失意的伤感,才华埋没的伤感,理想落空的伤感,国破家亡的伤感,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久戍不归的伤感,羁旅奔波的伤感,思念家乡的伤感,怀念家人的伤感等。

4.如果感情不止一种,回答时要分点,一种感情一个要点。

三、“四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1.抓诗题——感知情感趋向

有些诗歌题目蕴含了诗歌的情感倾向,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倾向就明确了。

2.抓注释——看诗歌暗示的思想内涵

有的诗歌注释暗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思想内容,如写作背景、诗人经历的注释,往往就显示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3.抓关键词——找诗眼,析意象

诗眼 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而言最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

意象 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义,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

4.抓关键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

写景句 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情。

状物句 抓住双重感情: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

特点句 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句子,要还原其本义;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的句子,要理解其曲折之情。

五、分析主旨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考题对接】

一、王勃《别薛华》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释】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送送”意为送了一程又一程,“遑遑”言友人之惶惶不安,巧用叠字,富有音韵美。

B.颔联紧承上联细致描景,“千里”“百年”实指行程远近、时间长短,寄予深沉感慨。

C.尾联绾合题意,意蕴与杜甫《梦李白》中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两句相近。

D.本诗为五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工稳妥帖,全诗语言洗练,情思真挚,含意隽永。

2.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一、王勃《别薛华》【答案】

1.B【解析】B. “细致描景”“实指”错,“悲凉千里道”只用“千里道”概括,未细致描景;“千里”“百年”也并非实指。

2.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

不同:《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等诗句,流露出诗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一洗送别诗的悲酸缠绵之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表现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

【解析】《别薛华》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最好的概括。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已,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诗歌高昂豪迈,一洗送别诗的悲酸缠绵之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表现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

可见两诗的相同点是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点是《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等诗句,流露出诗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一洗送别诗的悲酸缠绵之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表现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

【注释】

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遑遑(huáng):惊恐不安貌;匆忙貌。问津:问路。津:渡口。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悲痛欲绝。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漂泊:随水漂流或停泊。比喻行止无定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

【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该是多么的惶惶不安。

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

不论是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朋友,抒写了诗人不满现实,感叹人生凄凉悲苦的情绪。诗的首联语意双关,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艰难,前途悲凉。颔联和颈联使用工稳的对仗句式,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联绾合题意,抒写双方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凄送挚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紧承上联“穷路”、“问津”而深入一层述说: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这二句是作者发自肺腑之语。诗人联系自己仕途的坎坷,结合自身的抱负有感而发。所以,诗意就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在向远行人指出可能会遭受的厄运,其实也是作者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所亲身感受到的切肤之痛。

  写到这儿,作者觉得意犹未尽,还不足以倾诉心声,更不忍与知音就此分手,于是又说:“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这一方面是同情与劝慰对方,一方面也是用以自慰,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但是,离别却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样,顺理成章地逼出了尾联“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两句: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杜甫《梦李白》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便是这个意思。而这篇在诀别之时,断言彼此都将互相入梦,即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相思之切。“俱是梦中人”的“俱”字,似乎双方对等,而由作者这方面写出,便占得了双倍的分量。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五言律诗多借助景物的描绘或烘托气氛,或抒发感情,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优美洗练的语言,创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思。“兴象婉然,气骨苍然”,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征。诗人采用了“古诗”的传统手法,适当地使用叠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二、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①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②,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③,羞为献纳臣④。

【注释】①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②《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③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④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江东”。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

B.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诗人刻画了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形象,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D.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二、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答案】

1.A【解析】A.“点明‘江东’”错,“不得意”,点明“落第”。

2.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

【解析】首联“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意思是,叹息你又一次不能遂意,何况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不得意”点明“落第”,由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

颔联“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用典,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写尽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

颈联“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表达作者对丘为境遇的怜悯之情。

尾联“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意思是,深知你祢衡却没能推荐,惭愧我空作一名献纳之臣。这里以祢衡借指丘为,自愧无奈中寄寓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

【注释】

丘为:嘉兴人,屡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中进士,官至太子右庶子,九十六岁卒。落第:考试落榜。江东:长江以东的地方,指吴越一带,丘为家在嘉兴,属越地。

不得意:不如意;不得志;不称心。此指科举落第。

况复:何况,况且。

为客:作客他乡。黄金尽:用苏秦典故。《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这里指盘缠花光。

还家:回家。

五湖:这里特指太湖,代指丘为的家乡。三亩宅:《淮南子原道训》:“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后以“三亩宅”指栖身之地。宅:一作“地”。

祢(mí):祢衡,东汉人,有才辩,与孔融友善,孔融曾上表推荐他。此处借指丘为。

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是诗人的自指,王维当时任右拾遗。献纳:把意见或人才献给皇帝以备采纳。

【译文】

叹息你又一次不能遂意,何况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

客游京城盘缠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

太湖边只有你三亩的田宅,遥遥万里外凄凉凉一个归人。

深知你祢丘有才能却没能推荐,作为一名献纳之臣我只觉惭愧。

【赏析】

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落第”。“况复”二字递进一层,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柳条青”三字并暗隐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这一联诗中既有丘为又有诗人自己,其后两联专写丘为。第二联用典。当年苏秦游说秦王,连续上了十次书都未奏效,黄金百斤用尽(《战国策秦策》)。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京都既难以安顿,回家也是孤独一人,生计窘迫。第三联就是对丘为归途形象的描绘:“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这两句是此诗名句,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此联句与句对仗,同时又句中自对:“五湖”对“三亩宅”,“万里”对“一归人”。结尾一联:“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这里以祢衡借指丘为。《后汉书文苑传》说祢衡恃才傲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上疏荐之”。唐代武后垂拱二年,设理匦使,以御史中丞与侍御史一人充任,玄宗时改称献纳使。王维曾任右拾遗、殿中侍御使等官职,因此自称“献纳臣”。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情绪由怏怏惜别转到深深的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

  王维与丘为虽是同辈诗友,但年龄稍长,故诗中语气较为老成。结尾处反用孔融与祢衡的典故,虽是从识贤、荐贤的角度引出,但“知”字与篇首的“怜”字,还是表现了一种长者所特有的口吻。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其着重抒发的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三、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上西平送杜叔高①

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②。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注释】①杜叔高,辛弃疾朋友,曾两度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之外的上饶拜访辛弃疾。二人宴游与赠答,此词即为其中之一。②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有“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强调了怅恨绵延无尽,奠定全词基调。

B.上片大笔濡染,重在写景,展现二人相会的时令特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C.下片起笔写欢宴,“尊如海”等四句表明自己豪气志向和诗才,形象生动。

D.“绿杨阴里,听阳关”,视听结合,巧用典故,凸显对友人的留恋牵挂之情。

2.本词如何借用前人诗句表情达意,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三、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答案】

1.C【解析】C.“表明自己豪气志向和诗才”错,应为“友人”。“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都是作者夸赞友人的句子。

2.①“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化用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点明二人见面时节,表达重逢的喜悦。

②“何时重与细论文”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表达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下次再会的期盼。

③“门掩黄昏”引用欧阳修“门掩黄昏”表达词人惜春之情与友人离去无法挽留的无奈惆怅/友人离去的惆怅与失落。

【解析】“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化用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描写诗人在春季的江南遇到好友,美景怡人,朋友重逢,内心愉悦。

“何时重与细论文”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描写诗人在送别友人之时依依不舍,尚未分别,就已经想着何时能够重逢,好再次相会共赏奇文。

“门掩黄昏”引用欧阳修“门掩黄昏”,以景结情,描写绿杨幽幽,听到阳关曲,更引发诗人的离愁别绪,而此时已是黄昏时分,诗人送别友人,只剩孤身一人,只能独自归来,默默掩上门户,抒发了诗人在友人离去的惆怅与失落。

【赏析】

杜叔高,即杜斿,叔高为其字。公元1189年,他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之外的上饶,拜访罢官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极为欢洽。1200年,杜斿再次拜访辛弃疾,相得甚欢。杜斿两次拜访,辛与之宴游与赠答,存词12首,诗2首。与杜酬应的作品之多,不但在辛集中少有,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此词即为其中之一。

  此词前半阕大笔濡染,写二人相会的时令与政治背景。后半阕写送别:“尊如海”以下四句,赞其气豪与善诗。如此好友相别,怎能不产生无穷无尽的感伤?可谓情真意切,“字在纸上皆轩昂”了。从词中不难看出,辛弃疾与杜斿有着共同的爱国热忱与激情。也使人感到,词人知己难觅,而杜斿的诗酒风流,爱国热情,令人不禁拍案激赏。

四、吴融《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吴融①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注释】①吴融(850~903):字子华,晚唐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交代了创作的缘由,诗人将要前往西川任职,经过便桥时有感而发,写诗寄赠友人。

B.在平门桥头,俯看滔滔东流的河水,想到自己将远赴万里从军,诗人内心充满无限感慨。

C.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以及想到未来客居他乡的无尽的愁苦。

D.尾联不仅表达对春光流逝的伤感,还通过缓马前行的动作,流露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颈联如何借“秦陵”“汉苑”表达深沉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吴融《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答案】

1.D【解析】D.“表达对春光流逝的伤感”说法错误。尾联中明确地说“不是伤春爱回首”,可见诗人并不是对春光流逝感到伤怀,之所以“马迟迟”,是因为“杏坛恩重”,即对同榜登第的友人感到依依不舍。

2.融情于景,通过描写烟雾笼罩着下孤寂的秦陵和波浪拍打中荒废的汉苑,抒发对前朝灭亡的悲叹,寄寓了诗人的沧桑之感和对晚唐社会衰亡的忧虑。

【解析】从词义和内容上理解,“秦陵”“汉苑”指的是秦代的帝陵和汉代的宫苑,它们都位于长安。“秦陵无树烟犹锁”描绘了秦陵早已荒凉枯败,周遭“无树”,却寒烟迷离、空旷寂寥的景象;“汉苑空墙浪欲吹”描绘了汉苑早已变作苍凉废墟,只余“空墙”,冷寂残破的景象。

从表达技巧上看,这是使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赴西川任职,路过长安北的便门桥,看到了春日的寒烟笼罩下孤清残败的秦陵和如今只余“空墙”,荒废破旧,被波浪空自拍打的汉苑,令人顿生千古兴衰之叹。诗人触目所见,古迹残破,让诗人想起秦汉两大王朝往昔的强盛繁华,如今却也只落得“无树”“空墙”,令人喟叹,抒发对前朝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根据诗歌注释,诗人是晚唐诗人,而晚唐是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因此,也寄寓了诗人的沧桑之感和对晚唐社会衰亡的忧虑。

五、柳永《蝶恋花》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怀人之作, 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B.“无言谁会凭阑意”体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及孤独原因。

C.词中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了一种浓郁的凄美与哀怨氛围。

D.下片中的“强乐”一词与上阕的“黯黯”一词遥相照应。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历来被人们称颂的佳句,概括该句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和被人们称颂的原因。

五、柳永《蝶恋花》【答案】

1.C【解析】C.“哀怨”错,词人写的是“春愁”,抒发刻骨得到相思之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文章借景抒情,抒发凄美、感伤、惆怅之情,但无“哀怨”。

2.该句在词中表达的是对伊人执着的追求和坚贞不渝的深情,之所以历来被人称颂,是因为它寄托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成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具备的境界。如答:因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广为流传。

【解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思是,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这里的“伊”可联系《诗经》中的“伊人”,一个曼妙的女子,那么此句表达的就是对伊人执着(终不悔)的追求和坚贞不渝的爱情。这句话描绘了热恋中的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然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被人们传诵的原因也不过如此。当然,还可以理解成对美好理想、事业的追求。考生可以结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分析即可。

【注释】

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望极:极目远望。

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会:理解。

拟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羁。

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忘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他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有首句是叙事,其余全是抒情,但是只此一句,便把主人公外在的形象像一幅剪纸那样凸显出来了。他一个人久久的伫立在高楼之上,向远处眺望。“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他伫立楼头,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销魂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词人在这里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下片前三句是说,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词人的生花妙笔真是神出鬼没。读者越是想知道他的春愁从何而来,他越是不讲,偏偏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他已经深深体会到“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助于酒,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并不是对饮酒真的有什么乐趣。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结果如何呢?他失败了。没有真正欢乐的心情,却要强颜欢笑,这“强乐”本身就是痛苦的一种表现,哪里还有兴味可谈呢?,欢乐而无味,正是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是解脱不了的,排遣不去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两句是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色憔悴。为什么这种“春愁”如此执着呢?至此,作者才透露出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还“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渐渐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绝不后悔。至此,已经信誓旦旦了。究竟是什么使得抒情的主人公钟情若此呢?直到词的最后一句才一语破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为了她!。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六、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释】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2.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

六、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答案】

1.B【解析】B.“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错,这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是对卢侍御此去的期待,并非真的已经停战。

2.①运用反问,表达诗人因战事未息、国家不宁而产生的忧国情怀;②通过想象收复故地、停战春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期待;③借用典故,勉励卢侍御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表达了诗人国家至上的思想。

【解析】首联“何事从戎独远行”是反问,卢侍御因“从戎”而“远行”,是为国家守护国土,使边境安宁,其中蕴含着诗人因战事未息、国家不宁而产生的忧国情怀;

颔联和颈联是想象收复失地、停战春耕的情景。“千里按图收故地”,是想象卢侍御不远千里奔赴战场,按照原来的版图收复失地;而“三军罢战及春耕”则是想象停战之后还来得及春耕,诗人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停战后百姓在田野忙碌的和平安宁的画面,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期待;“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是借景抒情,大江东去,漳水悠悠,鸿雁在高天越飞越远,江边春草在时光中渐渐铺展开;“渺渺”和“悠悠”给人时光漫长的悠长闲适之感。这是想象停战后和平安宁的美好画面。

而尾联“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借用鲁仲连助田单夺取聊城的典故,勉励卢侍御也要学卢忠莲,运用才华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表达了诗人国家至上的思想。

七、一、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正值“不惑之年”,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点出李之入蜀与己之送行,双双入题,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

B.“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直抒胸臆,点出诗人叹息、痛楚的根源是中年疾病缠身以及和挚友的离别。

C.“正梅花、万里雪深”,“梅花”点明时节,“万里雪深”是写彼此的间隔,也是彼此的处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

D.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是说整首词中既有虎啸龙吟般激烈悲壮之情,又有滑滑细流般和缓之感。

2.辛弃疾词善于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七、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答案】

1.B【解析】B. “根源是中年疾病缠身以及和挚友的离别”错误,“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点出是时稼轩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却被闲置在江西上饶,所以“多病”并不是实指身体的疾病,是指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最大的痛楚是报国无门。

2.①“蜀道登天”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暗含此行之艰难;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②“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期待好友李正之能像诸葛亮坚持北伐那样,让东北方面的敌人闻风丧胆,同时寄托了作者不忘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③“西南更草相如檄”运用《喻巴蜀檄》的典故,既是希望友人像司马相如那样,体察民情,安抚百姓,治理后方;又透露出对朝廷不出师东北却让友人前往巴蜀的愤恨。④“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中“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意。一扫上阕愁闷的情绪。“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委婉深厚有致地表达了北方游子面对南方美景时夹杂于胸中的酸楚的思乡之情。⑤“赤壁矶头千古浪”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典故,“赤壁矶”相传当年周瑜破曹之地。

【解析】①“蜀道登天”一句,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诗中是点出入蜀的艰难,作者借用李白诗句,其实是暗含朋友此行之艰难,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更希望他早日归来。李正之此行虽是王命,何尝又不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所以他这阕词写的极其沉郁,开头已定下了全词的基调。

②“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了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出师表》是三国时期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好友李正之能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忠心报国,让东北方面的敌人闻风丧胆,同时寄托了作者不忘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

③“西南更草相如檄”运用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的典故,《谕巴蜀檄》是一篇政府文告。缘自使臣唐蒙出使西南夜郎、僰中时,曾征发巴蜀吏卒扰民,引起当地百姓大惊恐,于是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往责唐蒙,并代表朝廷谕告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帝之意,以安定之。作者用“更草相如檄”一句,“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把南宋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所以辛弃疾引用这个典故既是希望友人像司马相如那样,体察民情,安抚百姓,治理后方;又透露出对朝廷不出师东北却让友人前往巴蜀的愤恨。

④“儿女泪”是化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诗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的意思是:与其有作儿女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这句起到过渡作用,消散了上阕愁闷的情绪。“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护它。特别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有一些思乡的酸楚夹杂于胸中。

⑤“赤壁矶头千古浪”中的“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典故,“赤壁矶”相传当年周瑜破曹之地。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檄(xí席):檄文,即告示。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

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

休:不要。

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要:请。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铜鞮(dī):铜鞮在今湖北襄阳。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正:正值,正当时。

相忆:相思;想念。

【译文】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君莫要流泪伤心,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赏析】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稼轩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之入任,与己之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

  起两句,“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点出李之入蜀与己之送行,双双入题,显得情亲意挚,依依难舍。“登天”虽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却暗含此行之艰难;虽是王命,何尝又不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所以他这阕词写的极其沉郁,这开头无异已定下了全词的基调。“一杯”,何其简慢;看似淡语,然而却是至情的无间;流露出君子之交,一杯薄酒足矣。没有华筵歌妓,也没有清客的捧场;只有两个知心的朋友一杯相对,则这“一杯”二字,不仅写出了友情之深,亦且写尽了世态之薄。笔墨之力量如此,则这“一杯”也就不少了。

  “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汉武帝时,派使者衣绣衣巡视天下,操有生杀之大权,称为绣衣直指。李正之提点刑狱公事,也负有司法和监察的任务,所以稼轩也借以称他为“绣衣使者”。

  三、四句:“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点出“中年”,是时稼轩45岁,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然而“多病”,这一“病”字,包含就多了,更何况“多病”。稼轩正当中年,而一放就是三年。又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才用“还自叹”三字领起下面两种难堪:已是自己闲置生愁,怎当堪用的同志又遭远调,离开了中央,这一来抗战派淘汰将尽矣。所以这种离别,不止友情,更关系国家的命运,才是最大的痛楚。

  五、六两句,按词律要求,是要用律句的对仗格式。他巧妙地安上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都是关于蜀的故事。切题已难,而寓意得妙更难。他却举重若轻,正是有一肚子的学问。“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怕(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唐蒙使路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这里着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字非常生动而有力。

  七、八两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正是双方的小结。自己废置无聊,而李又任非其所。而“把功名收拾付君侯”的,是因为他毕竟还是有土有责的,和稼轩自己只能耕种以自适的“稼轩居士”不同,终究还是可以期望以“功名”的。然而稼轩之所以期望于李的功名,不是铁马金戈,不是临刑的鬼头刀,而是如椽之笔!因为李正之是提刑,他那红笔一勾,是要人命的,虽不能法外开恩,也要慎之又慎。所谓“况钟之笔,三起三落”。在这六年前,稼轩也曾有过“按察之权”,而他当时却向皇帝上过《论盗贼札子》,他就曾非常精辟地说过剿“贼”之害。他说:“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扫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臣不胜忧国之心,实有私忧过计者。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恃其有平盗之兵也。”用笔,即亦“无恃其有平盗之兵”。能如此,那于国于民也就算是功名了。言来令人欲泪。

  过拍起首四句:“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末二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之意。“能”,这里读去声,宁可的意思。这里是说:与其有作儿女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以此换头,过度到下阕,一荡上阕愁闷的情绪。用“要新诗准备”贯串“庐山色”、“赤壁浪”、“铜堤月”。不过这看似闲情逸趣,何等潇洒。其实这正是上阕的“表”与“檄”的内含。下阕怜南,也正是上阕的思北。“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护它。特别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有一些思乡的酸楚夹杂于胸中。总之,只因是一个分为两片的祖国横亘在胸中,所谓“新诗”,当也是长歌之恸。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不仅见趣,亦且见志。多么委宛而深厚有致。

  最后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所以他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是彼此双方的互勉,仍以双双作结。

  这一段看似白描,似乎没有多少深意。其实如果联系历史背景,是仍然可以感到话外之音的。“正梅花万里雪深”,“梅花”是他们,又是传递消息的暗示。所谓“折梅逢驿使,送与陇头人”。“万里雪深”是写彼此的间隔,也是彼此的处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但不论地理的或心理的,造成可以间隔而寂寞的,终归是政治的原因。是投降派对于他们的打击。那么,在这样个废弃与远戍的道路上,他形象地即情即景,用“万里雪深”,彼此的一切,俱足以包之了。而要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的,那当然是人,所以“须相忆”是彼此的。既是人,又是事。而这人事,正是他们“志”的结集,所“须相忆”者,仍是祖国恢复之大业。因此,这是一场特殊的斗争,即抗战派在被迫流离失所时,仍在呼喊着团结。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在告诫着不要忘了抗战的事业。这样分析是有心理依据的。在共同斗争中因失利而不得不分手的战友,临岐执手勉励莫相忘时,他们思想里起作用的第一要素应是斗争失利的耻辱与磨砺以须的豪情。

  战友在一起当然比分散开好。他知道,投降派又何尝不知道。以是他们之间的“离别”就成为“不堪”的了。“不堪”二字,伤心之至:已不成军,不堪遣散。通篇都是对于抗战事业的悼念与惋惜。甚至连那一滴儿女泪,也要他收起,这样的心肠,要以江山为念,真正是情深意厚。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