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讲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1-12-23 手机版


 第1节 非连续性文本整体阅读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选取同一话题下不同表达样式的文本(多为实用类文本)的片段组成的阅读材料,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还包括图标、漫画、统计图表等信息。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对照。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它具有以下3点特征:

1.选材的广泛性。

阅读材料往往不是由逻辑严密和语意连贯的段落构成的,其选材内容具有多样性,除常见的新闻、报告之外,其他材料内容如曲线图、凭证单、说明书、目录、设计图、地图、问卷、时间表、通知、广告、清单、索引等,都有可能进入选材视野。

2.思维的多样性。

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需要考生把连续性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化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话题的灵活性。

信息时代,非连续性文本在报刊、街头电视、网络上随处可见,能够从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是考生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作者根据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组合出一篇非连续性的文本阅读,根据社会热点话题选择出的文本能够紧贴时代脉搏,引导考生对生活、社会、时代等各方面进行思考。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常见选文类型及特点

文体 特点

消息 基本

特征 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消息强调快、新、语言简明。



要素 消息要素包括五个“W”和一个“H”。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 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一个“H”,即如何(how),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完全一致。

结构 消息的结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特写 特写就是作者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的新间体栽,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段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特写中的文学手法运用较多,作者感情比较充沛,观点明确。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一般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系统、更具体。

调查

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揭示其本质,寻找其规律,总结其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

时评 时效性 时评是针对最近发生的事件或产生的问题所做的评论,它兼有新闻和评论的特点。

针对性 为什么要写,针对什么而写,写这篇时评致力于解决什么问题,希望读者从时评中得到什么,等等,目的十分明确。

准确性 准确性是时评有没有生命力的一个关键。作者命题要明确,选材要准确,分寸把握要适度,分析要有理有据。

说服性 在写作时多用摆事实、做比较、讲道理等方法,让读者信之、服之。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步骤”“六方面”

第一步:读前一关注出处及标题,揣测材料大意

关注文本出处信息,可以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体类别:细心揣摩原文标题,可以获取一些信息。这是因为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常来自新闻消息、调查报告,而新闻消息、调查报告的标题为吸引读者往往是简洁明了的,可以从中找出鲜明的观点或明确的对象(话题)。

第二步:读中—提取关键语句,把握材料要点

1.要善于抓住每则材料的显性的关键语句

材料每段的段首或段尾句,往往起到总领或总结全段的作用,理解这些语句就能很好地把握材料的信息要点。

2.要善于整合隐含关键信息的散乱的语句

有些文段(或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点句,这就需要考生将文段分层,对每个独立句或者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提炼出信息要点。

第三步:读题干,明指令,找方向,正确答题

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问题指令,找准勾画筛选的方向。可以把几道题的题干、选项全部读一遍,大致了解试题考查的内容。

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6个方面:

(1)看各材料标题。

考生通过阅读各材料的标题可以确定非连续性文本的话题,同时可能了解到话题的相关内容。材料的标题,有的提示了材料的线索,有的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有的写出了事件的内容,有的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寻找关键信息。

发现关键信息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核心。信息有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寻找隐含信息则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含有关键信息的词句,排除冗杂信息,体会词句的言外之意,快速锁定目标。

(3)整合得出结论。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考生需要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结论。

(4)建构文本意义。

对于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考生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写作目的,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5)注重图文转化。

表格、图片等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大,能综合检测考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考生可以通过图文转化,全面了解材料中的栏目、类别、数据等信息。例如由图到文的转换,一般来说流程如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6)注重分类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类型多,考生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进行分类阅读,例如针对文字类文本,考生要理清结构层次,抓住每个层次的中心词,归纳主旨大意;针对图片类文本,考生要重点阅读标题和简要的文字提示;针对表格类文本,考生通常要关注表头中的重点栏目和表格内的数据变化;针对清单、目录、索引、说明书等条款类文本,考生宜采用浏览策略,抓住关键信息;针对材料探究类文本,考生要对各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找出各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结论。

第2节 理解文本内容选择题

一、理解文本内容选择题选项特点

1.部分选项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概括的是文本的段意、层意,或材料、图表的内涵。

2.部分选项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或评价,分析的内容是文本中材料的特性、作用、意义;评价的方向是对文本中有关材料进行引申与分析,然后推断出其发展趋势等前瞻性的内容。

二、理解文本内容选择题“三细法”

解答理解文本内容选择题,需要在“细”上做文章,具体分三步:细读、细对、细查。

第一步:细读,浏览选项标敏感点

就是细读文、细读图、细读选项。细读文指在读文时能读出文本的陈述重点,读出文本的细节之处体现的信息;细读图就是能读出各类图表中蕴含的各种信息;细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的命题侧重点。

第二步:细对,回归原文找对应

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与选项进行细致对照。因为“4选1”客观选择题的4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比较窄,却还要命制出4个选项,所以命题者命题时就会从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和对应原文。

第三步:细查,找出错因定答案

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细致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而确定答案。“细对”和“细查”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在细对时往往就能发现选项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的媒体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任务也进一步升级,媒体融合需要走向纵深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媒体融合主要动力的传统媒体人,如何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努力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这是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

融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和传播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传播介质,而是向着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渠道,延伸服务链条,在服务内容和手段上实现转型。传统媒体人置身其中,既要牢牢守住主流舆论阵地,又不能抛弃新媒体阵地,因此必须主动转变观念,颠覆传统思维,树立媒体融合理念,调整工作状态,适应新媒体时代。颠覆传统思维就必须消除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这一错误的观念,要在新旧媒体一体化发展的体系下,主流媒体牢牢占据互联网上的舆论引导主动权,实现媒体间的“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

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习惯用受众来界定他们的信息传播对象;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更多地使用用户来定义他们的传播对象,强调用户是产品使用和服务的对象。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的社会传播模式,社会个体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单位,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定义了传播方式和内容,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推送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特点。

可见,传统媒体从不缺少内容,缺少的是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服务。如果用户不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会转而选择其他媒体。因此,传统媒体人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了解用户需要什么信息,目标是什么,按照用户的媒体消费需求进行内容生产,细分用户市场,精准推送产品,培养用户对于自己建设的新媒体平台的认知度、依赖度和忠诚度。

传统媒体要推动媒体融合向前发展,就要重新定义服务,因为所有信息的推送都要带着服务才有黏合度。从大处着眼,主流媒体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从小处着眼,主流媒体要放下身段,将发展用户、聚集用户作为重要抓手,将新闻报道转变为服务实践,积极改善用户服务体验。服务通常借助于平台实现,因而传统媒体要加强平台的建设能力,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传统媒体人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尽快适应时代,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更好地推动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梁燕《传统媒体人如何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

材料二∶

相对于传统媒体,当前对新型媒体的管制相对宽松。诸如近些年出现的网络电视,由于能够兼容电信和广电,从而由多个部门共同监管。伴随运营工作的开展,行业利益的争夺也渐渐浮出水面。单从手机终端来看,运营商为了能够将APP植入手机中,就必须具备多个部门颁发的牌照。

伴随科技水平的提升,媒体融合的价值越来越高。媒体技术的快速进步,直接影响用户的基本取向,从而也对媒体融合带来了诸多影响。正是这一因素,我们国家的媒体融合直接和技术发展有所关联。尤其是传播模式和媒体形态实际联系极为明显。

对于媒体来说,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一直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只有掌握了大量具备跨媒体能力并且懂得管理的全面人才,才能在媒体完成融合之后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人才虽然了解媒体,却不懂得如何管理;同样,有些人才虽然懂得管理,却对媒体的了解非常少。正是这一情况,当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摘编自王红萍《浅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从社会关系重塑角度看,应以用户为中心,重建与用户的新型连接关系。以用户为中心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生产上,吸纳用户意见,注重场景化生产和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关系维护上,以用户画像为依据,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渠道建设上,吸引用户分享传播,构建多元传播体系。在这方面,头部媒体和中央级媒体一直走在前列。《人民日报》加快推进融合步伐,建设融合传播矩阵,不断推出爆款融媒产品,报网端微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近8亿人次。在建军9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仅8月1日建军节当天的浏览次数就达到3.94亿。以用户为中心守正创新,主流媒体迸发出超强传播力。当前,主流媒体思想观念上的“破圈”成效越来越显著,地方主流媒体也在积极突破,在重大叙事中议程设置能力逐渐增强,爆款产品百花齐放。

(摘编自段梦《主流媒体在“破圈”与“建圈”中的迭代升级与深度融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流媒体应积极发挥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作用,像《人民日报》一样不断推出爆款融媒产品。

B.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对象是“受众”,受众是被动接受者,可见传统媒体人缺少服务意识。

C.传统媒体缺少了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服务,如果用户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不会选择其他媒体。

D.媒体融合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无论是作为媒体融合主要动力的传统媒体人,还是新媒体人,都应主动求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媒体要推动媒体融合向前发展,就需要加强平台的建设能力,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B.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电视,由多个部门共同监管,行业利益争夺逐渐浮出水面,这就需要对新型媒体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

C.以用户为中心,需要媒体人重建与用户的新型连接关系,根据用户的媒体消费需求进行内容生产,并精准推送产品。

D.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获得成功,可以看出主流媒体吸纳了用户的意见,注重了场景化生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具备媒体融合特点的一项是(   )

A.某报业集团近日开展了“百年路,忆峥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征文活动,并将获奖文章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B.“学习强国”APP用户可以通过“强国通”板块创建和加入学习组织,还可以发起视频会议、邀请好友展开对战答题。

C.湖北广播电视台的长江云平台建设了电子政务大厅,当地政府部门已经落户平台,及时发布老百姓关注的各类信息。

D.江西电视台在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借力新华智云,推出的《两会云指数》《江西成绩单》等媒体产品引起广泛关注。

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错。原文说“颠覆传统思维就必须消除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这一错误的观念”,由此可知,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B.“受众是被动接受者”错。原文说“传统媒体习惯用受众来界定他们的信息传播对象”“传统媒体从不缺少内容,缺少的是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服务。如果用户不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会转而选择其他媒体”,由此可知,“受众”不一定是被动接受者,他们有自主选择权。C.“如果用户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不会选择其他媒体”错。原文为“如果用户不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会转而选择其他媒体”真命题的否命题不一定成立。在新媒体时代,即使用户对传统媒体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也可能会选择其他媒体。故选D。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主流媒体吸纳了用户的意见,注重了场景化生产”错。原文说“在建军9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仅8月1日建军节当天的浏览次数就达到3.94亿。以用户为中心守正创新,主流媒体迸发出超强传播力”,说明主流媒体注重了“互动式、沉浸式体验”。故选D。

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有材料一可知,媒体融合要求“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传播介质,而是向着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渠道,延伸服务链条,在服务内容和手段上实现转型”。A. “某报业集团近日开展了“百年路,忆峥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征文活动,并将获奖文章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只是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是传统媒体的做法,不具备媒体融合特点。B.“‘学习强国’APP用户……发起视频会议、邀请好友展开对战答题”,“学习强国”使用网络,具备媒体融合特点。C.“长江云平台建设了电子政务大厅,当地政府部门已经落户平台,及时发布老百姓关注的各类信息”,“云平台”建设全媒体传播渠道,延伸服务链条,具备媒体融合特点。D.“江西电视台……借力新华智云,推出的……媒体产品引起广泛关注”,“江西电视台”借力新华智云,推出新的媒体产品,具备媒体融合特点。故选A。

第3节 图表理解归纳题

一、四种常见图表

1.表格。

这类图表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考生在阅读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能够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并结合相关题目准确作答。

2.曲线图。

曲线图一般以横、纵两个坐标为主轴,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考生需要根据这种结构变化关系,弄清所表达的内容。

3.饼状图。

饼状图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出来,考生在读图答题时要按照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达出这种比例。

4.柱状图。

柱状图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读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考生需要认真理解题意,搞清关系,然后准确把握规律,解决问题。

二、两种常见命题方式

1.考查框架图,用框架图的方式梳理文本的内容,重点考查事件的流程、文章的重点内容及文章的结构等,重点关注对读环节缺失、内容解读错误及文章思路概括错误等。

2.考查统计图表,主要有柱形图、曲线图、饼状图,重点分析极值,不同时间、不同事物的对比及变化趋势等。

三、“四看清”解答图表理解归纳题

1.看清图表的标题。

图表的标题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有的标题直接反映了或核心,或实质,或主要的问题。

2.看清比例。

比例是坐标轴横向、纵向刻度尺比例。

3.看清数据。

数据是图表的主干,看数据时不仅要纵看还要横看。通过对图表中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发现其变化的规律,把握其内在联系。弄清是最大(多)还是最小(少),是呈快速上升还是快速下降趋势,是呈放缓上升还是放缓下降趋势,是呈波浪式增长还是起伏式增长趋势,等等。

4.看清附注。

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体现的内容所做的补充说明,是图表的有机组成部分。附注有时对全面把握图表的中心内容、揭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四:

(选自《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1月汤志伟,李昱璇,张龙鹏《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与突破路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层面,以基础研究为主,专业化人才团队和高质量技术竞争情报共同助力“卡脖子”技术突破,以实现国产化替代。

B.企业层面,是应对“卡脖子”技术的核心层面,应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勇于承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主体责任。

C.产业层面,调整布局,向产业链上游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布局,以实现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

D.社会层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内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对外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辨析材料中信息以及图文转换能力。B.“企业层面,是应对‘卡脖子’技术的核心层面……勇于承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主体责任”错误,从图表中不能看出这是“核心层面”,真正的核心层面应该是“技术层面”。故选B。

第4节 内容要点概括题

一、内容要点概括题四种基本题型

1.原因分析型。

常见设题形式:请结合材料,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或:为什么说“×××”,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2.分析作用型。

常见设题形式: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方面的作用。

3.对策措施型。

常见设题形式:怎样才能有效推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发展变化型。

常见设题形式:在×××的影响下,×××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二、内容要点概括题答题“三步骤”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看清试题要求筛选并整合的是哪方面的信息,分清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

2.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并归纳信息。

带着试题的要求,回读原文,在原文中圈点、勾画出相应的内容,然后进行筛选归纳。或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简明化处理,删除其中的次要信息,形成简明的观点,或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注意对段内的句子进行切分,摘取关键词语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利用段首句或段尾句找到答题的角度。

3.分条作答。

注意不要遗漏要点,不要重复要点。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态美学兴起于20世纪初,中国生态美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引进介绍西方环境美学为其开端。但从21世纪初起,中国学者就开始关注中国本土传统生态审美智慧,并开始与西方对话,即进入跨文化研究。生态美学以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为其重要理论支撑,反对人类中心论,力主生态整体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由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为自然立法发展到生态文明时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共生。

中西之所以在生态美学领域能够形成跨文化研究,是因为两者具有共同性。共同性之一是生态问题是中西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资源紧缺型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可耕地、淡水与森林等资源偏少,保护自然环境成为紧迫的社会问题。另一个共同性就是中西生态美学都具有某种反思性与融合性,即对传统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与超越,并且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性,中国21世纪初已经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是相异性。相异性使得跨文化对话具有足够的空间,也使得中国生态美学得以发展。总之,中西生态美学在相同性前提下具有明显的相异性。

其一,中西方存在“生态”与“环境”之辩。西方学者特别是英美学者力倡环境美学,并且对于“生态”一词多有异议。美国著名环境批评家劳伦斯布依尔认为,生态批评是一种知识浅薄的自然崇拜者的俱乐部,而环境更能概括研究对象,体现文学与环境研究的跨学科性。中国学者则认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争涉及人类中心与生态整体两种不同的哲学理念。中国学者从三个方面论证“生态”一词优于“环境”。字义上,“环境”具有“包围、围绕、围绕物”之意,是外在于人的二元对立,“生态”则具有“生态的、家庭的、经济的”之意,是对于主客二分的解构;内涵上,“环境”一词具有人类中心论的内涵,而“生态”则是一种生态整体论;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生态”一词更切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而环境美学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接轨。

其二,从生态文化的发生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种原生性文化或叫做“族群原初性文化”,是在原始形态农耕文化中形成的亲和自然的文化形态。而在西方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种反思的后生性文化。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强调“天人合一”,因而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原生性文化。中国哲学以“天人相和”为其文化模式,中国古代艺术基本上就是一种自然生态的艺术,山水画自魏晋以后成为画之正宗,山水诗文甚为发达。而西方古代是一种科技文化,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它的生态文化是20世纪产生的反思的后生性文化,是对工业革命破坏自然进行反思的产物。它也借鉴了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传统文化。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引用《论语》中的“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作为其亲和自然之依据。

其三,中西方生态美学的话语也有差异。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态美学话语。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主要使用“阐释学”的方法与话语,英美分析美学之环境美学主要使用科学的“分析”的方法与话语,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智慧则使用“生生”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话语。

(摘自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中西差异》,有删改)

材料二:

生态美学引发了艺术观念的生态转型。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艺术曾经长期占据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黑格尔甚至将美学视为艺术哲学,同时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现代美学从其主体性思路出发,通常高扬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用表现论来解释艺术现象,将艺术视为艺术家表达情感世界的自由创造。根据这种艺术哲学,自然仅仅是艺术家用来创造艺术品的原材料,其逻辑与现代工业生产完全一致:自然事物可以由人类随意加工和改造。与此相反,生态艺术美学则认为,自然自身有着远为人类所不及的巨大活力与创造力,天才的艺术家无非是自然之子,其艺术创造活动无非是一个“代自然立言”的过程,无言的自然通过艺术家的“代言”活动而表达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与内在目的。

国内外生态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生态美学以生态学为理论范式,将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审美互动作为理论基点,将人类的审美偏好及其生态后果作为重要的理论命题,站在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之稳定与平衡的高度,探讨审美价值、审美满足与生态健康之间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其核心主张是承认自然的优先性,努力将审美愉悦与生态关怀统一起来。这种形态的美学理论不但有助于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而且有助于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摘自程相占《生态美学:迈向生态文明的美学转型》,有删改)

5.生态美学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①引发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并寻找解决之道;②引发了艺术观念的生态转型;③促使人们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④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另一个共同性就是中西生态美学都具有某种反思性与融合性,即对传统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与超越,并且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性,中国21世纪初已经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反思与超越”“并倡导”等的提示可概括为:引发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并寻找解决之道;依据材料二“生态美学引发了艺术观念的生态转型”可直接概括为:引发了艺术观念的生态转型;依据“这种形态的美学理论不但有助于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而且有助于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可概括为:促使人们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

第5节 比较材料异同题

比较材料异同题设题方式、比较角度、答题技巧“三三三”

非连续性文本在选材上常常是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侧面选择多则材料进行阐述的。所以这些材料虽然都反映同一主题(事件),但是所侧重的方面、观察问题的角度、讨论的焦点有所不同。所以不同材料之间的信息异同比较也就成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常考点。

解答比较材料异同题,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明确任务,即比较什么样的信息,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人物影响、人物成就、事件背景、事件过程、事件结果等。对同样的人或事进行报道,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者介绍人物成长经历,或者介绍人物的突出贡献,或者介绍事件的重要意义,或者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设置题目时可以考查报道的侧重点,也可以考查作者的视角变化,还可以考查不同视角下相关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等。

比较材料异同题的常见设题方式 1.材料×和材料×关于×××的表述有哪些异同?请概括说明。

2.试比较材料×和材料×,简要说明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材料×和材料×都主张×××,但理由各有不同,请说说它们各自的理由。

比较材料异同题的常见比较角度 1.比较新闻事件的陈述,看内容侧重点的异同。

2.比较作者评述性强的句子,看作者观点倾向的异同。

3.比较数据的异同,分析作者列举数据的意图。

比较材料异同题的答题技巧 1.审准题干,找出比较点。凡是比较,必须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在题干中给出了。答题的第一步就是准确找出比较点。

2.读材料,理层次。根据比较点,确定筛选、概括的范围并精读、深析有关文字。比较点其实就是确定文字的依据,把它带入不同文本中,只要与它有关的文字就是答题的范围。找出来并判断、深析,分清层次,确定关键词语。

3.提取要点,加工答案。提取要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摘取法”,即摘取、加工文中的关键词语;一为“提取法”,即独立概括文意。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组织答案时必须根据要求“深加工”,使之符合要求。材料侧重点、角度的异同是常比较的内容。对此,只要把各自材料的关键词语和层次弄清楚,最后两相比较就明白了。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如何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安全,尤其是涉及个人的信息数据,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2019年大数据风控公司被严查,2020年万豪酒店泄露大量用户数据,包括疫情下个人健康码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些社会热点无不与个人信息保护密切相关,也影响着数字经济的未来。对数据安全及发展的法律法规需求,已十分迫切。2020年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为此开了一个好头。

《民法典》的一大创新和亮点就是“人格权”独立成编。该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

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不得“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可以说,隐私和自然人有着密切的“物理”联系,侵害隐私,犹如侵害自然人的身体。

个人信息与自然人则更多的是“数字”联系。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并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相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自然人。比如,知晓一个人的住址和直接闯入他的家中肯定是不同的。现代社会,允许他人处理我们的个人信息,比如拨打电话号码按住址寄送快递等,已是一种必然。

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来说,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只有个人信息才可能成为要素,隐私中的私密信息则不可能成为要素。当然,《民法典》也提到个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应适用隐私权的规定。而私密信息具体有哪些,比如健康信息、行踪信息是不是隐私,《民法典》则未作说明,需由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予以明确。

(摘编自顾子乙《〈民法典〉,为数字经济突破个人信息保护之困》)

材料二:

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数字治理本身的内容。有学者从信息隐私权角度分析隐私的益处和坏处: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过度限制信息使用会影响人们通过信息分享造福社会,这不符合互联网精神;而个人信息被滥用、个人隐私被侵犯也会使得社会环境恶化,因而保持数字社会良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无论面对的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围绕着个人信息的数字治理不外乎这么几个过程: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信息的储存,三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四是信息的使用。每一个过程都可能涉及信息的隐私化和隐私的信息化,关系到是否侵犯个人隐私。隐私信息化的过程相对简单,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信息隐私化因其过程复杂,信息处在动态过程不容易把握而经常被忽视,因此更应该引起重视。

数字社会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难题,全世界都在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的相关法律也应该尽快出台。但可以预料,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不一定能够应对所有的现实问题,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下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但是,不管面对的问题如何改变,都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最低限度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在面对个人信息时都要遵守这一原则,能不收集就不收集,能少收集就少收集。第二个原则是高门槛准入原则。对于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业务开展必须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个人信息的储存、数据安全和业务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核。第三个原则是相关利益者知情原则。当事者要就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储存、加工、使用的权限和边界,信息使用的时间,信息的销毁等做明确的公示,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

当然,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必要的调整,应该通过法治化途径使一些原则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严格规程。只有在重新认识数字社会隐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权清晰的制度框架,企业才能合法收集、利用数据,个人的信息保护诉求才具备治理基础。当下要杜绝个人信息被滥用和个人信息的无界限收集,严格厘清信息使用和加工的边界,严禁针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整合,营造良好的信息使用环境,提高民众隐私安全感,让社会大众可以放心使用信息资源,融入数字社会。

(摘编自王俊秀《处理好隐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隐私化》)

5.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同:

①都认为应保护好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数据安全。

②都认为应找到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界限,以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数字社会良性运行。

异:

①材料一更关注“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分别,材料二更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

②材料一强调《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作用,材料二认为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未必能应对所有现实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首先要总结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问题上的观点,然后进行两者的比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异同点。材料一“如何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安全,尤其是涉及个人的信息数据,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材料二“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数字治理本身的内容”,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保护个人隐私问题;材料一“明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材料二“保持数字社会良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强调了对个人信息的收集要有限度和边界,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材料一“明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材料二“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可见材料一侧重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材料二侧重个人隐私的保护;材料一“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为此开了一个好头”“《民法典》也提到个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应适用隐私权的规定”,强调的是《民法典》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作用;材料二“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必要的调整,应该通过法治化途径使一些原则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严格规程”,强调的是仅有原则是不够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