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之富有创意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2021-12-11 手机版 | ||||
【命题趋势】 “有创意”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这个指标,考生在打磨自己的高考作文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去打磨这个品格,并且使这个品格尽可能地在文章中凸显出来,只有这样,你的考试作文才能在“有创意”这个点上得分。 另外文章的创意在语言上表现的最为突出,任何文学样式都是运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运用好,才能赋予文章以形象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对于高考作文来说,语言是否有文采是能否吸引阅卷老师的第一要素。作文“发展等级”一项中明确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做到: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真题再现】 【2019年语文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做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 【答案】 我与祖国共奋进 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我们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我们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我们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在这片越发繁荣的土地上,有着勤劳的人民和我们这些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大了,我们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我们不一定要等到长大之后为祖国贡献什么,而是现在就为祖国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有的同学此时可能会说:“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报答祖国是他们大人的事,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实在不敢苟同。我们应该时刻想着我为祖国做些什么,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不可能像大人们那样,但是我们能为祖国做的也很多呀。比如:绿化祖国、美化生活环境、好好学习,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努力做到,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去做,我们就已经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了。而且这样不仅仅是为祖国贡献力量,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贡献力量。因为只有祖国繁荣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才会提高,只有祖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得到改善,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的力量才会强大。 我们一定要与祖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要时刻为祖国做贡献,而不是从祖国母亲那里索取些什么,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祖国才能不断的发展。有一句话说的好:“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祖国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会更加更美好!在最后我要说一声:“我要和祖国共奋进,我要和祖国共拼搏,我要同祖国共进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 材料中的三位名人名言侧重点分别是:(1)方志敏:无论祖国处于怎样艰难的境地,我们都要对祖国充满信心。(2)陶行知:爱国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3)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才是最有意义的。把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就是:爱国,就要对祖国有信心;爱国,就要与祖国共奋进。 立意角度: (1)我与祖国共奋进; (2)祖国发展我成长; (3)个人奋斗与祖国发展。 【考点详解】 如何做到文章有创意 一、观点新颖 让自己的观点超越前人或异于众人可使用“翻案法”。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诗中“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把一个罪人说成了圣人。这是何等的一语惊人!这就是翻案法。 如何翻案呢?这需要创作者能够见多识广。例如,“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胜败乃兵家常事,卷土重来那也不是不可能的,杜牧可谓见多识广。前诗中的皮日休处于晚唐时期,那社会现实恐怕也接近隋末了,国家没有修河、挖渠却也走向灭亡。看来问题根源也许不在这条河上,前人未免偏见。 一个人见多识广,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就会不一样。同样是评价项羽,杜牧认为他可以“卷土重来”,王安石认为他“一败难回”,李清照则至今思慕他那“不肯过江东”。这都是因为个人身世阅历不同,思想性情各异所致。 还有一点是可贵的,这些伟大的诗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不怕袒露自己的真性情,而个性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二、材料新鲜 关于作文选材,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就地取材”。中小学课本中的所有成就都是“名人制造”,大家学习知识的时候关注一下这些制造者或发明家的人生经历即可。 记叙类的文章选材多来自切身生活,建议大家多观察生活细节。妈妈的手不都是粗糙的,爸爸的肩膀也不都是宽阔的。公交车上让座的人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做法也会不相同,青年人上班时睡眼惺忪但是动作麻利,中年人下班时身心疲惫但态度温和。细心人是能够发现生活的不同寻常的。 总而言之,随手的新材料应该多方摄取,现成的旧材料可以故事新编,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和进取心,我们广泛搜集并谨慎使用,总能写出一篇可读、耐读的好文章出来。 三、结构新奇 新奇的作文结构恐怕同学们未必敢使用,大家生怕不合老师胃口而被“等外伺候”,这其实大可不必,像书信体、寓言体、实验报告、新闻采访等形式都是我们很熟悉的结构样式,大家不妨拿来一用,只要了解其文体特征就可以。比如:书信适合抒情,寓言适合讲理,实验报告有真实感,新闻采访有时效性。 新奇的作文结构可以吸引阅读,辅以真挚的作品内容,文章可以做到文质兼美。同学们要勇于尝试,不要因噎废食,从而抹杀了自己的创造力。 四、语言清新 (一)用词贴切 用词贴切,就是要求从几个可用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最准确、最生动的那一个,把所要的意思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力求做到“一字入文,九牛不拔”。 用词贴切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要锤炼词语,精选哪些准确、具体、生动、鲜明和内涵丰富的词语。 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中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唉,没办法,现在走在路上的小青年都一个打扮,你这样的“惊历”我深有同感。现代人都爱追求时尚,看到哪个明星穿了碎花短裙、牛仔短裙、热裤,走在路上个个都打扮得跟拍偶像剧似的,我被雷到了。另外,前些日子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余波不平,又引起了一股“门热”,不管是娱乐圈的“魔术门”还是政治领域的“贪污门”,都产生了“蝴蝶效应”,除此之外,似乎给明星的粉丝团命名也成了大家的热门,比如李宇春的玉米们,张峻宁的柠檬们,韩庚的庚窝们等等,不胜枚举啊…… 这一段,亦庄亦谐,新词迭出,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得益于文章准确而新奇的语言,本段词语形象准确贴切,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勇气。 (二)句式灵活 汉语句式多样,文言句式典雅,口语泼辣;长句周详缜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设问、反问句加重强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对偶句铿锵凝炼;重复句余韵悠然。一篇文章倘若句式单调,即使内容再好,也会呆板单调。文章中如果能够注意多种句式的综合运用,使之各得其所,语言就会生动活泼,抑扬顿挫,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1、长句短句结合 一般地说,长句结构复杂,层次较多,表意严谨,精确细致,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易懂。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便于抒情,使文章显示出丰富的内涵和音乐美。 例如2009年湖北高考佳作《站在她的门口》中有这样一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站在她落英缤纷的院落门口,我看到她正为丈夫送别。丈夫即将同幕僚开始泰山之行,她不能陪同前往。想到二人不能共处的痛苦相思,她秀眉轻蹙,吟出那篇感人至深的词,丈夫听闻,竟直言再也无甚去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萧条的庭院内,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她提起笔,将一腔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而生的凄苦哀怨诉诸笔端,成就了她那篇惊世也是绝世之作。于是我明白,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此时我似乎看见纸上的墨迹一下浸开,挽出一朵绝代惊艳的墨梅花…… 这一段用情感化的语言议论、抒情,长短句交错。如“萧条的庭院内,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她提起笔,将一腔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而生的凄苦哀怨诉诸笔端,成就了她那篇惊世也是绝世之作”连用短句,形式整齐而有气势,而长句的运用又使哲思蕴含其中,长短结合使文章句句铿锵,韵味十足。 2、整句散句错落 一篇文章中,全用整句便会呆板;全用散句,就会缺少气势。如果整散句交错运用,在整齐中求变化,与对称中显错落,能使语言具有流动感和节奏感。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 2009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中有这样精彩的文段: 原来,人踮起脚,是要去望向更远的风景,去吸进一口常日里所缺少的高处的活泼,踮起脚,把希冀已久的梦揽入怀中,入目之景,春深夏浅之间,年轻的心在旷野中引吭高歌! 我想起了登埃菲尔铁塔。它那么目然而然地平地而起。在塔下仰望塔尖,扶住帽子,抬起头,踮起脚。眼再抬一寸,脚再高一厘,望见的不过是塔身。眼睛到不了的地方。让心到达。搭乘塔内的货车,在尖顶与目己的心会合。方才的踮脚虽是徒劳,可心中所升腾的征服感最终引我站在这里。巴黎城慵懒地在塞纳河畔小憩。正午的城市在午睡,而我的心却在狂跃不止。我再次踮起脚尖,让猎猎的风灌满我的胸膺。 这两段极具文采,句式整散结合,具有抑扬顿挫之美,使得文章气韵律动,显示了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此外,常式句与变式句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变式句突破了句式常规,往往以新颖、特别的“面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高考作文中也可借鉴采用诗歌创作中 “重章叠句”的手法,以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节奏和抒情色彩,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是语言艺术之花。修辞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充满灵性,气韵流畅,形象鲜明,精彩纷呈。 1、妙用排比,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 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用于议论则条分缕析,阐述透彻;用于叙事,则层次清楚,语意畅达;用于描写,则深刻细腻、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淋漓尽致,一泻无余。 例如2009年江苏优秀作文《品味时尚》这样写道: 当人们以车代步,进入了电动马达四轮的新纪元,似乎很少有人在月亮下闲庭信步,边走边欣赏,感受城市霓虹下最温存的拥揽。似乎没有人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感知生命的重量与自然的厚实。 当人们用电邮、用短讯、用视频支起了整个地球村,网住了这个偌大的城市,似乎人们丢失了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期待与盼望。鸿雁飞过,丝毫没有等待的不安与渴望。咫尺与天涯丢失了那份如同生死别离般的重量。 当人们开始流行在饭店吃年夜饭,一家人聚在喧闹的酒店大厅时,人们似乎没有发现少了一份紧密,少了一份拥挤的温馨。没有了忙忙碌碌的筹备,便少了互相帮上一手的暖暖之语。没有了锅碗瓢盆的铿锵交响,便听了过年的“滋味”。只是吃顿饭,那还何需在外远游的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吗? 这几段前后呼应,整齐圆合,以“当”字一气贯注,把现代时尚与经典传统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凸现出来,流露出时尚所取代的深深叹惋与感伤,突显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很抢眼。 2、善用比喻,使语言鲜明、生动、形象 比喻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手段。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多喻还能突出动态美。 2009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绿叶情意》这样回忆爷爷:“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的风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作者把爷爷比喻为绿叶,描摹了爷爷“飘荡”、“凋零”和“归根”的人生历程,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3、多用引用化用,使语言典雅、凝练、隽永 200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和谐的统一》显得富有文采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因为有多处引用和化用: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是令人怀想千年。 作者借大量的名句名言和经过提炼的语言,萃取精华,引用化用,缀合成文,展现了一个高中生驾驭素材和运用的语言不俗功力。文中一些化用的句子是作者创造性的运用。 4、运用拟人,使语言清新、活泼、灵动 运用拟人,不仅使描写的事物富有情趣,奇异可爱;而且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中一考生作文《令人陶醉的王朝》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娓娓道来:“我的脚步惊醒了你繁华的美梦了吗?那根透明的琴弦还在你修长的十指下震颤,震落了美人脸上凝香的露华,是谁的眼泪这样甘之如泉?面对银烛秋光冷画屏,你叹息了吗?独步瑶台的风采,高处不胜寒的无奈,切莫乱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弹指惊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盏铁观音,散发着在沧桑中冶炼过的从容风味,让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来品评你如盛绚的过往,一个泱泱大气的传说!” 此外,运用仿拟使语言、活泼、灵动;对偶能使文章形式整齐,结构严密,文字精炼,音律和谐;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抒发感情,增强语势贯通脉络的作用;设问和反问能加强语势,如能恰当运用,能给文章增辉。 (四)文句有表现力 文句有表现力是指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蕴含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1、要用好动词、量词和叠词,增强语言表现力 动词运用得好,能表现动态,凸现形态,传递情感;巧用量词,不仅能使语言表达准确,还能使语句形象生动;叠词的运用能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极尽绘情状物之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比如2009年湖南满分作文《踮起脚尖》这样写送别妈妈的场景:很远了,马上就要转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 这一段一系列动词贴切生动地运用,富有动态感和形象性,朴实无华地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深记忆,真是爱意浓浓!期盼深深!。 又如2007山东满分作文《春来草青,淡泊人生》有这样一段量词的妙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一枝红杏,一缕春风,一池绿波,展现着春天的奔放;一声猿啼,一行雁阵,延续着秋天的忧郁;一茎孤根,一脉清香,冬天的坚定在绽放,万千风物总关情。大自然的淡泊情趣,给予我们的人生无限美好,远离浮华,远离喧嚣,淡泊宁静,畅快自然。 2、寓理于形,使哲理的内核加上诗意的滋养 干干巴巴地说理,肯定不能打动人。可用形象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递一种悠远的意境,使哲理也有韵味。如2008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春来草自青》这样诉说一个人生哲理:寻寻觅觅,万里江河,春色满园。野火不尽,春分又起,玉门关外,刘、项英雄气概响彻云际。无关胜负成败,青青草色已然赋翠中原,休养生息,盛世繁花拂面翠翠湖岸,春泥护花,风住沉香,英雄与此永恒天地。 又如2009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见证》这样形象的诠释“见证”:见证,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旷世之作;见证,是曹雪芹笔下的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见证,是鲁迅笔下个个个性鲜活的人物…… 3、以瑰丽的语言渲染意境,使文章语言意蕴丰富 写作不能把意思都浮在语言的表面,应该含而不露,曲而不直,留有想像口味的空间。如写出心灵体会,溶入人文色彩,会深深打动读者。如2009年浙江优秀作文《感念我的中国色》开头三段用形象化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意境: 我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俯瞰脚下的一切。 残阳将我的周身洒成一片金黄,金黄的晖光从我的手臂滑落下来,落入这一片土地上,我的高原色,我的中国色。我与高原一样,拥有同一种颜色。 豪迈的西北风飒然而至,我的衣襟和裤脚唱着低哑粗犷的古歌。寂静,周围竟然没有一只飞鸟,没有一丛绿草,唯有我和高原,享受着歌声中与初民时代无缝无隙的交合,渺小而宏伟,虚幻又真实。 这三段用词极有表现力,用“残阳”“金黄”“高原色”等色彩浓艳的词语和“冲沟纵横”“褶皱斑驳”“低哑粗犷”“寂静”等富有动态感和形象化的词语描写场面,渲染出强烈的画面感、色彩感。 4、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 诗情画意的语言是美,朴实、自然简洁的语言也是一种美。文章写得朴实、自然,没有刀斧之痕,能显出作者的艺术造诣。语言是心灵的使者,感人的心灵必然产生感人的语言。考场上写作时,我们一定要自然流露真实的感情,以鲜活的个性摒弃华丽的空洞,复归朴素的真实;在朴素的叙述中富含丰厚的生活底蕴和文化底蕴。 【例文评析】 范例一: 见 证 一如古老江南水乡的婉转与温柔,一横一捺撷来西湖镜底的青荇;一如悠远江北野原的狂放与豁达,一起一落点出高空飞云中的长鸿。(用两个气势充足的排偶句,增强了文采,突显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很抢眼)它,就是古老中国的文字,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却又曲折的历史。(本段用形象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递一种悠远的意境,使哲理也有韵味。开头点题,引人入胜) 那是熠熠生辉的甲骨文,光映着黄帝陵中的古柏,见证了始于五千年前的炎黄盛世,那是泛着青光,透射遥远星空的金文,千字旋转围成司母戊鼎的威严,见证着青铜时代的光华。那是蜿蜒千里,穿越茫茫大漠的丝路,载着的是回机文的深奥与灵性,见证了那段繁华太平;那是流光溢彩的青花瓷,刻着的是篆文的雄浑与厚重,见证了古老瓷园的智慧与勤劳。(“熠熠生辉”“光映”“旋转”“光华”“深奥与灵性”“雄浑与厚重”“智慧与勤劳”等词语准确而新奇,极具表现力,让人眼前一亮,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遣词造句的能力)无论在何处,汉字载着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见证了千年古国的文明。(联想丰富,拓展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化内涵) 仍记竹简汗迹斑斑,墨染在何处,何处便氤氲着不变的气息,一曲无韵离骚,流传千古,它见证了文学的奥妙。二十四史交相辉映,一个个方块字契合完美地见证了历史的悠久,一步一个字一段历史一首诗,在浩浩长河中卷起古老厚重的气息,在这气息中却也夹杂着血色的浪花。(本段长短句交错,韵味十足。连用短句,形式整齐而有气势。而长句的运用又使哲思蕴含其中) 不忘旅顺的海水泛滥着血与泪,不忘台湾这一串珍珠惨落敌手,不忘圆明园上空仍回荡着炮火之声,不忘南京那块碑上沾满多少人的泪与痛,不忘那段屈辱历史的伤痕、文字,一一记录。(善用各科教科书素材,课本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不会束之高阁,这是见证,见证的每个字都是那样深,每一个字都是不能被抹去的,见证,见证了中华民族曾经的曲折。(这一段用情感化的语言议论、抒情,文句意蕴丰富,情感真挚)(作者视野开阔,文章所用材料极具文化内涵,作者信手拈来连缀成文,使文章内容充实) 但曲折只是暂时。文字,古老的精灵,骨子里的坚强与不屈,它始终在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时时不忘点题) 看今朝,伴着东方红的雄鸡啼叫,三十年改革开放史,让中国挺直脊梁,我们不怕那冰天雪地的春天,不怕那汶川的动地摇天,一切的坚强都将被文字记载,刻入史册,辉映古今。 如中国人民一样的中国文字,见证了遥远的文明,见证了近代的屈辱,又最终站立起来挥去血泪,屹立在世界东端,见证了这些骄傲的时代。(整散句交错运用,在整齐中求变化,与对称中显错落,能使语言具有流动感和节奏感。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直在见证,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收放自如)(结题的话,一语出而境界全出) 简评: 此文于众多的优秀作文中一枝独秀,夺人眼目,除了角度独特、思想深刻因素外,还靠的是华美的语言。她语言典雅优美,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意蕴丰富,不论是措辞的洗练考究,比喻修辞的巧置,还是句式的交错使用,思想的深刻独特,都显示了作者比较娴熟的写作功夫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样的文章铺采摛文,摇曳多姿,文采飞扬,让人如何不喜爱? 范例二: 见 证 当我坐在清凉的教室认真答试卷时,父亲正在烈日(“清凉”与“烈日”对比,写出了女儿对父亲的疼惜与感激)下收麦,谨记此文,让它化成一片树荫,环绕在父亲头上,表达女儿的疼惜与感激。(真挚情感的自然流淌,连苍天大地都在倾听!) 金澄澄的麦田见证了你的辛勤,灰白的头发见证了你的付出,幸福的家庭见证了你的努力。(这三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更为重要的是起到了“引题”作用,引起下文)父亲,你一切的一切见证了你平凡中的伟大。(“平凡中的伟大”,评价中肯) 伤痕见证你的坚强。永远忘不了你跪拜邻居请罪时的那一幕。这是你的伤痕,我们都知道。母亲的疯病又犯了,失手打了邻居;人家吵着上吊自杀,我们急得不知所措,你沉默许久后带我上邻居家磕头道歉。我愣了,一个经常教育我‘人穷志不短;男儿膝下有黄金’的父亲竟然做了这个决定,但我服从了。当我们给人家跪下时(这一跪,意义非凡,义薄云天!),全屋子的人震惊了,而我的心在滴血流泪,我看到七尺男儿沉下的头,我听到那微微的一声叹息(这一声叹息,几多苦痛,几多无奈,几多坚韧)。但我更看到你的大义,我的坚强。(在见证中小作者变得坚强,这是秉承,这是成长) 泪水见证了你的温柔。从未见过你的泪水,你的脸上只有坚毅、严肃和岁月折磨的刮痕。(这张脸让人想起油画“父亲”)那次见了你的泪水,大而晶莹(大爱澄清了浊泪,变得晶莹)。我们送母亲去住院,条件差、秩序乱的医院让母亲暴躁。我一边拉着母亲的手,一边疼惜地流泪(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终于护士带走你我之间的母亲,我看见你拉着母亲的手挣扎(用语朴实,却写尽了父亲的痛苦和爱怜)了一下,眼里全是不舍、担心。终于在大门关闭的那一刻,我看见有泪水从你的眼眶流出,大而晶莹,折射着温柔、不舍的情感。(相信每一位善良的读者都会热泪盈眶.读此片段不流泪着,必不孝!必不慈!必不义!) 沉默见证你的孝义。母亲的疯病让爷爷奶奶对我们不满,面对脾气暴躁的爷爷你低下了头。他又在训斥你,训斥你不听他的话,没有跟母亲离婚(爷爷和奶奶的言行是人之常情,更衬托了父亲“平凡中的伟大”),你每次都用沉默来回答爷爷的训斥。那次爷爷在村里闯了祸,叔叔大伯都在指责他,逃避责任;你仍旧沉默,沉默(三个“沉默”写出了父亲的性格和情操)地借了钱给爷爷弥补了过失。我看到了爷爷看你的背影的那份歉意、爱怜,我看到爷爷眼神中的感动,我看到了爷爷也开始照顾母亲,我看到你用孝义填满了一个家庭幸福的空位。(是父亲挽救了一个大家庭!) 父亲,岁月见证了你的坚强、温柔、孝义,岁月见证了你平凡中的伟大。(这一句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又一次点题,是对父亲的反复歌咏)麦子熟了,见证了你的付出,汗水的付出。高考的捷报就要来了,见证了你的付出,心血的付出。(最后一句不是喊口号,是自信的憧憬,给了我们许多安慰、温暖和感动。让我们真诚祝愿:父亲一生平安!母亲身体健康!女儿心想事成!) 简评: 这一篇作文,字字情,声声泪,真是一篇感情真挚,饱含着父女深情的优秀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读来令人感叹嘘唏,热泪盈眶。在语言上,此文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真可谓“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本文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坚强、温柔、孝义、平凡与伟大,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女儿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在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一群来自清华大学的银发老人系着领结,挽起袖子,在舞台上欢快地唱起歌曲《少年》,情至酣处,他们还踏出节奏感强烈的舞步。无数观众都为他们的活力和激情所感动。这个合唱团,平均年龄74.5岁,由清华大学学霸组成,他们中有投身“两弹一星”事业的将军,有研究大飞机的工程师,有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时代的答卷,每个人都曾经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在祖国的蓝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霸合唱团”的歌声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引发无数年轻人动容打call,是因为人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历经沧桑、阅尽千帆后,依旧热爱生活、心怀祖国的“少年气”。 作为母校“校友大讲堂”邀请到的优秀校友,你将给高三的学弟学妹做一次以“少年气”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请结合上述材料与他们分享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得透露个人以及个人所在学校的任何信息。 【答案】例文: 世殊事异,少年不移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早上好! 曾几何时,我也如你们一样,如新露,如朝阳,怀惴着青春梦想,拥有着清澈目光。 时序流转,我已不再年轻。但看着你们,我仿佛还是可以看见自己。我想,岁月无法抹去,我与你们共享的少年气质。 少年气,不只是年龄其表,更在于气质其里。少年感,是一份有知而无畏的气概,是一颗不愿随波逐流的心,是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 少年气,鲜活于“有知而无畏”。常人言“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一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更有如划破暗夜的流星,照亮人类精神长空。哪怕预知结果,仍保持少年无畏。在中华民族面临庚续危机之时,正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血肉之躯献身革命,才激发千万国人奋发进步。他知道菜市决狱之结果,但他拒绝苟且逃亡,保持革命无畏勇气,保持青年一往无前的勇毅。在如今百年大变局语境下,时代也在呼唤“谭嗣同们”,秉持有知而无畏的精气神,开拓进取,以少年气为桨,渡发展破局之舟。 少年气,流转于“保持独立自我”。少年气者,当如顾城笔下“白昼的月亮”,不慕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浊浪,拒绝随波浊浪流,坚守独立之自我。人云亦云者,湮没于乌合之众;保持自我者,不失少年尖锐锋芒。毛姆《月亮与六便土》中的主人公,便是“视他人目光如盏盏鬼火”,去往无人小岛,才保持少年般旺盛的想象力、创造力,绘出一片天马行空的世界。在如今,网络使“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分流意见”。身为新时代青年,同学们也应坚守独立思考立场,保持少年锐气,不淌党同伐异的浑水,以少年感为帆,渡独立真我之舟。 少年气,寄寓于“永不放弃”。志之所趋,虽远弗界;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人的一生,难免遇上岛屿与暗礁,但若不经过黑暗之径,难以抵达光明。正如卢梭所言,“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无法阻止我们前进”,荆棘仍在,但我们仍然“追风赶月不停留”,选择向理想之地进发,步履不停。夺冠的女排队员,坚持数十年寻药方的屠呦呦,不断攻坚克艰的“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他们都以“永不放弃”为笔,为少年感写下生动注脚,如少年般纯粹于理想,执著于当下。你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需要这份不放弃的少年气,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少年气为锚,航向心之所向,驶往理想方向。 我所理解之少年气,有知无畏,保持自我,永不放弃,人的心灵如浩瀚百川,唯有不断接受少年气的百川,才能够风华长存。 愿学弟学妹们保持少年,愿此间的少年,是永远的少年。祝愿同学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首先审读材料使用抓关键词句法确定写作的话题和立意。细读材料,显而易见话题为“少年感”,关键词句“活力和激情”“用自己的青春书写时代的答卷”“历经沧桑、阅尽千帆后,依旧热爱生活、心怀祖国”。任务指令为:作为母校“校友大讲堂”邀请到的优秀校友,你将给高三的学弟学妹做一次以“少年气”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请结合上述材料与他们分享你的思考与感悟。可见文体为“讲话”,也就是发言稿(格式要求等同演讲稿),身份为优秀校友,对象为高三的学弟学妹,主题为“少年气”,而这里的所谓主题其实就是写作的话题,少年感同等于少年气。 少年时期,每一个人都那样阳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生充满了凌云之志。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少年强则国强”,每一位怀凌云之志的人,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少年”。周总理年轻时,当被问到为何而读书,他毅然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毛主席观北国风光,豪情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胸怀壮志,才能无畏向前;俯临青云,才能心系苍生。今日之你我,亦为中国少年。少年者,国兴之本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常怀“长风破浪会有时”之志,常记少年之感。少年,不是只有那些阳光的孩子,还有每一个胸怀壮志的你我。 少年气,是阳光的心态及无畏的探索精神。孩童时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增大,有些人的少年感消失了,有些人的少年感却依旧那样鲜活。九十多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仍在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海水稻、双季稻……袁老用他的探索精神和阳光的心态向我们展示了何为“少年感”。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不顾自我,毅然投入抗疫一线,不屈服于命运,执着进取,用一颗少年的心,从死神手中抢回无数患者,面对困难,依旧阳光;面对未知,锐意探索。这是属于昂扬的少年的精神,也是属于每一个奋斗者的意志与坚毅。少年的阳光,是驱散黑暗的法宝;少年的无畏,是斩开荆棘的利剑。今日之你我,亦应携阳光之心灵,无畏之思想,勇敢地奔赴前方。 少年气,是不屈从于时代、年龄,永葆初心的品格。正如那句话所说“真正的勇士,是在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永葆初心不是易事,但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诠释了何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时代楷模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将毕生奉献给了教育,助几千名大山里的女孩走出大山;张富清老同志深藏功与名,在基层默默奉献,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不忘初心的少年感。在成长途中,难免遇到波折,今后的日子也总有坎坷,但愿我们不忘初心,永葆属于少年的朝气。 【立意】 (1)永葆少年气; (2)少年风华,知而无畏; (3)少年姿态,不改不息; (4)少年之时,向阳生长; (5)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模拟提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孙中山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习近平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方针。作为一名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学子,你对“人才”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感悟,围绕“我的人才观”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主题鲜明,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设立招贤馆,广延山东士子,最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而清政府人才凋零,贤退愚进,终于国家颓亡、自弃天下,名士龚自珍不禁长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强劲的发动机。而我国正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海外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国际智力竞争中处于下风。习书记也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故此,唯有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人才强国战略是培养人才的孵化器。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结构还不甚合理,高端人才比较匮乏、一般人才又有富馀,形成结构性人才匮乏,面临着量大质劣的问题。而现代全球人才战争,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是人才质量的博弈;量大质劣的人才结构势必削弱我国人才竞争能力。所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改革教育体制,集中资源培养一批高精尖端人才,才能逐步形成高低搭配、质数均衡的人才结构。 人才强国战略是延揽人才的集结号。当今天下,人才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规范、有序、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优化我国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整体质量。而我国在大量流失人才的同时,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却乏善可陈。因此,发现和培养人才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筹利用好国内与国际人才资源。既要下大力气狠抓本土人才培养,也要大胆地走出去,扎实推进海外高端人才招聘工作,延揽天下英雄为我所用,有利于形成“中外互补,相互交流,进出有序,以我为主”的格局。 人才强国战略是激励人才的冲锋号。要想充分发挥人才的巨大威力,仅仅培养和延揽人才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不断地激励人才。而我国部分地区和单位还存在漠视人才、闲置人才甚至浪费人才的现象,在精神上轻视人才、在物质上亏待人才、在工作上压制人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导致大量人才外流,暴露出人才激励机制还存在软肋。这是对人才的浪费,对知识的浪费,更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蔑视。故此,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在体制、机制、环境、物质和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强力改革,形成重视人才、呵护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形成激励人才的长效机制。 唐太宗面对天下士子曾自豪地宣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遂成煌煌盛唐、名垂青史。我们也当效法前贤,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使用与激励工作,为人才提供宽松、自由、民主、温暖的工作氛围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就一定能够揽尽天下英雄,形成发展合力,彻底打赢全球人才战争! 【审题】 本作文命题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注重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关于如何识才、爱才、育才、用才,以及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的新思想、新要求。 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情景任务,三是基本要求。 阅读材料共三则名言,一为古人名言,强调人才要以“德”为主;二为近代名人言论,强调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三为当代习近平主席名言,着重于加强人才培养上。这三则材料都围绕“人才”来论述,各有侧重,结合任务要求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方针”可知,作文要把人才与家国命运联系起来,在国家民族的大局观指引下来阐述自己的人才观,强调人才要对国家民族有益。 话题是“我的人才观”,强调“我”的主体性,即从考生自己的角度,结合现实社会来谈自己对人才的认知。 文体:要求对“人才”有所思考,显然以议论说理为主,注意观点鲜明,论证合理。 【参考立意】 (1)创新发展呼唤人才。 (2)德才兼备,方能安邦治国。 (3)培育人才要以德为核心。 2.根据下列要求作文。 在央视播出的网络春晚上,由清华大学理工科学霸组成的,平均年龄74岁的合唱团演唱《少年》的视频刷屏了,无数网友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清华校友曾经奋战在各行各业,不少人曾参与过“两弹一星”等国之重器的研究设计工作,大部分人将青春岁月留在了边疆,每个人都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人生历程。清华大学的官方微博为他们留言“皓首少年心,不负当年情!” 《你好,李焕英》是今年春节档最受欢迎的电影。“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电影中的这句名言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引发了人们对时光倒流的遐想,但剧中的母亲李焕英却对平凡的生活无怨无悔。 时光不会倒流,生命仅有一次,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具有更高的价值呢?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感悟,围绕“生命的价值”谈一谈你的理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主题鲜明,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让生命负重飞翔 这些曾经奋战在各行各业,不少人曾参与过“两弹一星”等国之重器的研究设计工作,大部分人将青春岁月留在了边疆的清华人,他们都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人生历程。他们让生命负重飞翔,给生命的价值做了最好的诠释。 对于生命的价值,用钱财去衡量的人是浅薄的;用知识去衡量的人是呆板的;用感情去衡量的人是敏感的。可是,生命的价值并不像金银财宝一样可以等价交换的,对“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进行标价是对他的贬低和不尊重。生命的价值从不可以等价交换。 在空旷的舞台上,她赤着脚以惊世骇俗的方式翩然起舞,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声,也没有鲜花,只有坚守的孤傲和无奈的寂寞。她——伊莎多拉邓肯,一位终生抱着为自由而舞理想的女子,在家徒四壁,只剩一箱西红柿来维持一星期的生活时,她依然高傲地拒绝贵族们以寻欢作乐为高酬的演出。别去问这样的坚守值不值,只要有梦想,人生的价值就会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人生因为梦想色彩的涂抹,而变得更加斑斓,人生的价值在寂寞的坚守中实现了。 烟笼长空,声震大地;星陨大地,魂归长天:16秒的时间,他三次放弃逃生的机会,终随飞机的爆炸而长眠于地。求生是人的本能,可是在人民面前,他——李剑英选择将生命的天平倾向老百姓。飞机无法转弯,他却让自己的生命轨迹转了弯。别去问值不值,只要有责任心,人生的价值就会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人生因为责任砝码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厚重。人生的价值在伟大的奉献中实现了 溺水孩子的呼喊声深深撼动了他们的心灵,他们奋不顾身的组成“人梯”去营救孩子。孩子就上来了,救人的三个却为此牺牲了。他们——南京大学的大学生,用他们年轻的生命和真诚的爱心换回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别问值不值,因为生命的价值从来都不是用交换来体现的。只要有爱心,人生的价值就会在奉献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人生因为爱心音符的跳动,而变得更加动人。人生的价值在自觉的付出中实现了 或许有人说他们很傻,可他们不是傻得很可爱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衡量自己生命的价值,却不计较可能的代价。 生命天平的一端,他们沉沉地倾斜着,很重很重,让人肃然起敬。 【审题】 本题材料有两段,第一段材料是关于清华大学理工科学霸的,他们平均年龄74岁,在网络春晚上演唱了《少年》,材料着重介绍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成就,这是一群有着闪光生命色彩的人,他们的人生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他们生命的价值与国家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第二段材料是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名言引发的感触,让我们对平凡人的人生有了更真切的体会。综合两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到,两段材料呈对比性,代表两类人的人生,引导我们思考“伟大与平凡”“激情与平淡”的内涵和关系,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加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本题要求围绕“生命的价值”这一话题,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具有更高的价值这一宏大的命题。材料符合“立德树人”的导向,引导学生从更加积极的角度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选择。 【参考立意】 (1)活出自己,生命就有价值; (2)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3)平凡孕育伟大。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6月,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上线后迅速火爆。“乘风破浪”一时成为热词。“乘风破浪”这个词非常适合形容不断发展的社会和人们的心境、姿态。100年前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越过急流险滩,乘风破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逆行者乘风破浪,他们以奉献精神和求实态度击退了疫魔;北斗的研制者乘风破浪,他们以自主创新的力量为中国人争了气;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乘风破浪,他们立足平凡岗位,拼搏进取……无数个“我”集合成“我们”,乘风破浪、砥砺奋进,为同心筑梦写下一个个生动注脚。 走进2021年的春天,你对“乘风破浪”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体验?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保持“乘风破浪”的姿态 一段时间以来,“乘风破浪”成为热词。乘风破浪,体现为一种豪迈的志向,彰显着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各行各业的人们乘着时代的风勇敢破浪,铸造自己的丰功伟绩,也谱写中国梦的新篇章。 乘风破浪,亦可用来描绘人们在大江大河中游泳的英姿。当汹涌的波涛奔袭而来之时,只有稳住神、屏住气,迎风而上、踏浪前行,才能将浪花抛在身后,体味进击的愉悦。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有畅游大江大河的经验,但在人生和事业的旅途中,同样有风雨来袭,甚至会遭遇惊涛骇浪。面对风浪考验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激扬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的精气神。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既是一种定力,也是一种自信力,积蓄着乘风破浪的底气。风雨来袭,如果自己先慌了神、乱了方寸,还怎么去破浪前行?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如果缺乏定力,不能正确对待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容易心绪不宁、人云亦云,甚至随波逐流。涵养定力和自信力,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把世界看真切,把事物看透彻,不为任何表象所迷惑;才能“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沉潜中让自己更加强大,从容办好自己的事情。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回顾我国近年来的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场面蔚为壮观,多个领域都正在发生着绿色、智能等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人们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奔跑。满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我们就能踏准时代节拍、一路高歌猛进,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李大钊同志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坎坷。保持“乘风破浪”的姿态,拿出“中流击水”的劲头,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必将抵达“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境界,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审题】 本题以“乘风破浪”为核心话题,列举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乘风破浪而来,带领中国这艘巨轮走向世界前列,还有疫情期间逆行者的乘风破浪、北斗研制者的乘风破浪、各行各业建设者的乘风破浪等等。考生要通过这些列举明确“乘风破浪”的含义,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写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列举一些事例,而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如“乘风破浪”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信念、创新能力等;历史上的“乘风破浪”与当今时代的“乘风破浪”有何不同;青年人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乘风破浪”中起到什么作用,应当如何做等等。这样的文章才会写得有思想、有深度。另外这类作文应当从大处着眼,多写国家和时代、世界层面的东西,少写个人的小角度的东西。 【参考立意】 (1)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2)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3)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只被砍下一角的木车轮,因为自己的缺失而伤心郁闷。它决心要找到一块合适的木片,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便开始了长途跋涉。 不完整的木车轮走得很慢,一路上阳光明媚,它与草野间的小虫子攀谈,认识了各种美丽的花朵,也遇到了许多木片,但都不太合适。 终于有一天,木车轮发现了一块大小形状都非常合适的木片,它把自己修补得完好如初。欣喜若狂的木车轮忽然发现:眼前的世界变了,自己跑得那么快,根本看不清花儿美丽的笑脸,听不到小虫善意的鸣叫。木车轮停下来想了想,又把木片留在了路边,自个儿走了。 失去了一角,却饱览了世间的美景;得到想要的圆满,却步履匆匆,错失了怡然的心境。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舍与得虽是反义,却是一物的两面,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生活中面对“取”与“舍”的抉择,你有什么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得到与放弃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皮肤;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要想永远有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利,不得不放弃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下爱情。 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 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久久地感伤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常常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舍不得家庭的温馨就会羁绊启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你美好的青春, 不是吗?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干大事业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都知道放弃,放弃些什么。 放弃,可以轻装前进;放弃,可以摆脱烦恼,摆脱纠缠,整个身心沉浸到轻松悠闲的平静中去。 放弃还会改善你的形象,使你显得豁达豪爽。放弃会使你赢得众人的信赖,从而掌握主动。放弃会让你变得更精明,更能干,更有力量! 学会放弃吧,朋友!放弃失恋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难忘的负荷,放弃耗费精力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利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放弃对虚名的争夺……凡是次要的,枝节的,多余的,该放弃的都放弃。 懂得放弃,才能追求精彩。 曾有人说,放弃意味着失败。是的,我敬佩那誓不低头的勇毅,也崇拜那宁撞南墙不低头的坚决,但我认为,有时更应该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勇气,放弃是为了更高的追求。 回首昔日,看看自己走过的痕迹。我们成长时,我们要放弃童真;当我们成熟时,我们要放弃单纯;当我们远行时,我们要放弃家乡……我们的一生总在不断地追求与不断地放弃中进行着,正如春蚕的蜕变必须放弃温暖的丝茧,果子的成熟必须放弃支持的树枝,鸟儿的成长必须放弃母亲的庇护,于是,我们便在一个个的放弃中有了新的追求。可以说,只有真正懂得放弃的人,才能有新的追求、新的收获。 放弃是一种豪气,是真正意义的轻装前行!放弃是更深层面的追求进取!所以,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一定要注意把材料分析透彻,之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立主题,来完成构思与写作。 材料是一篇寓言故事,木车轮失去了一角,却饱览了世间的美景;得到想要的圆满,步履匆匆,却错失了怡然的心境。故有时候失也是得,得即是失。也许当生活有所缺陷时,我们才会深刻地感悟到生活的真实,这时候,失落反而成全了完整。所以,与其把生命置于贪婪的悬崖峭壁边,不如随性一些,洒脱一些,不患得患失,做到宠辱不惊,保持一份难得的理智。尽善尽美未必是幸福生活的终点站,有时反而会成为快乐的终结者。 “舍与得”是辩证关系,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到底何者该舍?何者不该舍?我们要懂得舍弃,又要懂得权衡舍与得的方法,把握好度。考生思考舍得,可以从为何要舍?哪些能舍,哪些不能舍?权衡舍得的标准和方法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后悔与遗憾?考生厘清以上问题便容易立意,且注意不要局限于自己,要思考团体、社会国家发展的舍与得。 【参考立意】 (1)舍弃浮躁,获得沉稳; (2)想收获美好,请舍弃懒惰; (3)致敬,舍生取义的灵魂; (4)舍与得的转化; (5)舍去霸权,得到和平; (6)赢得腾飞,请舍弃闭关锁国;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 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③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陆九渊集》)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范文: 人生需要坚守 当蝶蛹破茧而翩翩飞翔之时,是对美丽的坚守,让它不计疼痛,华丽蜕变,流连百花之中;当苍鹰飞翔蓝天睥睨万物之时,是对搏击长空渴望的坚守,让它忍受痛苦煎熬,成为天空之王;当溪流奔腾而下一往无前之时,是对东汇入海梦想的坚持,让它度过千难万险,成就壮美之姿。坚守,不仅仅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更能收获别人意想不到的荣光。 古人云:“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那是在一望无涯的茫茫孤漠上,一位白发老人手持汉节,头戴毡帽,背后跟着他的羊群。他佝偻着身体始终朝着中原的方向遥望,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他把自己站成一具雕像。那个遥远的地方是大汉朝,他的家园故国所在,他就是苏武,大汉使臣。他被困匈奴十多载,身处苦寒之地,渴饮雪,饥吞毡,匈奴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他朝朝暮暮充满的是对大汉朝的思念,就是这份对故国的眷念之情,让他熬过苦难岁月,走过腥风血雨,最终等来了归汉的那一天。 这是对气节宁死不屈的坚守,成就了历史上的这段佳话,也成就了他的万世英名,为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忠贞爱国的光辉典范。假如没有这份坚守,苏武还会被后世铭记,尊崇吗?不会,历史和人民只会牢记那些坚守气节的高尚之人。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生活清苦,内战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使他终日食不果腹,饥肠辘辘,在病榻上辗转的他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他告诫自己的家人,宁可饿死,也不能领美国的救济粮。后来毛泽东称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坚守的不仅是个人的尊严,更是坚守了华夏民族的骨气和尊严。他用行动充分证实了他人如其名,确实做到了“自清”。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守。三闾大夫“忠而见疑,信而被谤”,汨罗河畔,他怀石自沉,九死无悔,这是一名士大夫对报国之志的坚守;魏武挥鞭东指,老当益壮,雄心不已,这是一代豪杰对建功立业之志的坚守;鲁迅以如椽大笔,横扫一切反动势力,这是一位文化旗手对救国救民之志的坚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志趣功业在哪里,坚守下去的信念就会跟随到哪里。 陆九渊曾说过“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只有坚守下去,才能欣赏到那因中途放弃而错过的美景。有了坚守的信念,种子就能冲破泥土,开出美丽的花来;有了坚守的信念,航船就能劈波斩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坚守的信念,人就可以山登绝顶,自成高峰。 【详解】 ①“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出自《管子正世》。“不慕古”反对的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留今”是提示人们不要受现实所惑,陶醉于今日的成就中;“与时变”倡导的是因时而变,顺应潮流;“与俗化”即随着习俗一起发展。 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颧雀楼》的名句。意思是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 ③“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意在提醒人们要自信自重,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不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意在提醒青年人要多做少说,埋首工作,而非夸夸其谈。 ①②组合,可以从志向高远,顺应潮流立意,也可以从高瞻远瞩、追求创新立意,还可以从创新改变要有所准备,付出努力方面立意; ②③组合,可以从顺应时代但要有所坚守方面立意,也可以从创新改变不是推翻传统,要有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创新,精益求精,不满足于现状方面立意; 也可以综合三则材料内容,谈发展进步要审时度势、境界高远,有独到思考,不随波逐流。 参考立意: (1)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 (2)志向高远,顺应潮流; (3)顺应时代但要有所坚守。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