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专题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21-11-22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能读懂浅近的写人叙事的文言短文,了解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结合课内虚词,辨析课外文言中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3.能联系语境,结合课内所学,准确解释词义。 4.尝试判断文言句式,抓住关键字词,文通理顺地翻译句子。 【专项训练】 一、辨析下列几组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1.之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何陋之有 (3) 水陆草木之花 (4)称善者久之 (5)往送之门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汝心之固 (9) 公将鼓之 (10)公将驰之 (11)孰视之 (l2)戒之曰 (13)天子之怒 (14)无案牍之劳形 (1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7)夫君子之行 (18)下年引之 (19)益慕圣贤之道 (20)已而之细柳罕 2.而 (l)天下之忧而忧 (2)溪深而鱼肥 (3)礼而去 (4)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言和而色夷 (7)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8)不知而不愠 (9)而时习之 (10)一怒而诸侯惧 3.以 (1)徒以有先生也 (2)去以六月息者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可以カ师矣 (5)以塞忠谏之路也 (6)不以物喜 (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以顺为正者 (9)以中有足乐者 (10)策之不以其道 (1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君为长者 (13)徐以杓酌油沥之 (1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5)以其境过清 (16)皆以美于徐公 (17)卷石底以出 4.于 (1)告之于帝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所欲有甚于生者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6)达于汉阴 (7)万钟于我何加焉 (8)仓鹰击于殿上 (9)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2)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舜发于畎亩之中 (14)于我如浮云 (1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16)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7)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18)皆以美于徐公 (19)皆朝于齐 (2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其 (l)其真无马邪 (2)其真不知马也 (3)其如土石何 (4)公问其故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恐前后受其敌 (8)俟其欣悦,则有请焉 (9)及其家穿井 (10)其人曰 (11)欲穷其林 (12)屠自后断其股 (13)安陵君其许寡人 (14)但知其一 6.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二石兽并沉焉 (4且焉置土石 (5)不复出焉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7)雕栏相望焉 (8)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二、判断下列文言句式,选择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并在原句中画出相应依据。 A. 判断句 B.倒装句 C.省略句 D.被动句 1.屠惧,投以骨。 ( )(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4.何以战? ( ) 5.我知之濠上也。 ( ) 6.何陋之有? ( ) 7.甚矣,汝之不惠 ( ) 8.属予作文以记之。 ( ) 9.夫战,勇气也。 ( ) 10.莲,花之君子者也。 ( ) 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 1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13.南冥者,天池也。 ( ) 14.王之蔽甚矣。 ( ) 1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16.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 17.急湍甚箭。 ( ) 18.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 1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 ) 20.微斯人,吾谁与归? ( ) 2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22.弗之怠。 ( ) 22.斯是陋室。 ( ) 24.全石以为底。 ( ) 25.受任于败军之际。 ( ) 26.鱼,我所欲也。 ( ) 27.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 28.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 ) 23.【模拟训练】阅读文言,解释文中加点字,并完成文后题目。 韩安国传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县)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下列句中的“以”与“虏以全制其敝”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 不以物喜 C. 以塞忠谏之路也 D. 可以为师矣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韩安国早年受过韩非学说的影响。他曾经受命和张羽一起成功地阻挡了吴楚军队,并显示出持重的性格特点,还由此成名。 B. 狱吏田甲在韩安国入狱后侮辱他。韩安国被重新起用后,田甲吓得离职潜逃。是韩安国叫他回来就任原职,以后能友好地对待他。 C.韩安国曾经拿五百金给亲贵田蚡,再加上天子对他的印象也比较好,他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御史大夫的高职。 D. 大行王恢认为应发兵攻打匈奴,而韩安国认为虽然当时匈奴的国土不是很广,国家的力量也不是很强,但是“打”毕竟有许多弊端,选择“和”比较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 死灰独不复然乎 然:____________ ②甲因肉袒谢 谢: ③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遗: ④于是上许和亲 许: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2分) (2)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2分)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