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树和天空》优质课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1-11-20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3.揣摩诗句的含意,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想象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重点: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难点:揣摩诗句的含义,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神奇的世界。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如海,执着作舟,乘舟泛海,方知海之广阔。生活如山,执着作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远。生活如歌,执着作曲,依曲而歌,方知歌之美妙。山高不碍白云飞,虽海枯石烂,而此身尚存,此心永不灭,因为我坚信:唯执着,方能造就最美风景。

唯其执着,才会精益求精,才会马到成功。你看,那个奥地利的卡夫卡,只是个银行职员,却笔耕不辍,创作了蜚声世界的《变形记》,创作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目的,人生的唯一意义,那《城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呀。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作长诗《画廊》时几乎花尽了十年光阴,就连诗《有太阳的风景》也断断续 续用了七年的时光才创作完成,正是凭借这种执着的精神,他才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二、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三、作者介绍

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一生共发表诗歌 200余首,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四、题目解说

标题运用了隐喻手法。树立足于大地的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但是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还有着的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驻足静观与默想等,更忘记了对宇宙纯美的惊叹。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节:描写、感受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

第二节:描写、感受一棵夜晚静穆的树。

六、全文分析

1、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

明确: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歌。/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2、《树和天空》中,作者说“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我们”是谁?在诗中有什么存在意义?

明确:

“我们”是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自然生命律动的记录员。

见证了树“在雨中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情形。即便在“灰色”中也依然可以“汲取雨中的生命”,而那“果园里的黑鹂”更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积极乐观又欢愉的精灵。真正健全的生命懂得享受自然的每一种赐予,于是在“晴朗的夜晚”才有了它们“挺拔”的身姿。而支撑这一切的,除了对宇宙规律的默认,更多的应该还是对那个雪花绽开的瞬息最为坚执的等待!“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冬天的象征,它不可避免地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使强力的意志得到了最充分的凸显。承续前文,它又是万物对宇宙规律一次充满自信的认可与迎取。

3、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树及其自然界,对此应如何理解?

明确:

诗人与树的视角有了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里走动。树在这里犹如无言的智者,通过写树把诗人的瞬间感受表达出来。诗人感觉到了匆忙的人生,又好像黑鹂在树下为“生命”躲雨。雨后天晴,林子静谧。这优美情景,让诗人内心更宁静,焕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4、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

5、在古今中外多如牛毛写“树”的诗作里,特朗斯特罗姆的这首《树和天空》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特朗斯特罗姆是营造意境的大师。《树和天空》的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对此,你如何理解?

明确:

观点一:树是诗中的意象,它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

观点二:这里运用了隐喻,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还有着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忘记了驻足静观与默想,更忘记了对宇宙纯美的惊叹!

七、中心思想

《树和天空》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诗歌中,“树和天空”的关系,寓示着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诗歌通过对树和雨的描写,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多层次的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八、写作特点

1.以简单的意象构建微妙的意境。

构建起或动态十足或宁静神秘的意境。

2.以独特的视角展示深刻的思索。

这首诗的视角,虽从“树”落脚,却又能反诸人类自身,体现着人类更深刻的关怀意识。

3.以凝练的语言呈现广阔的世界。

诗歌虽然短,却有着广阔的容量,植物的魔幻力,灵魂的丰富性,以及音乐的魅力,使读者在灰色的秋雨中领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九、补充资料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截止至2019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这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联合国难民署)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个团体(红十字会)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奖,故总计923次授予个人、27次授予团体。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十、总结全文

诗歌通过对树和雨的描写,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多层次的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布置作业

请以树和天空为意象,运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写一段250字左右的抒情片段。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被遗忘的船长【注】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李笠译

我们有许多影子。我走在

九月夜晚的回家路上,Y

从躺了四十年的坟墓里走出

与我结伴

起初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

但他的思想

比时间走得快

并追上了我们

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

于是看到战争的海洋

他驾驶的最后的那条船

在我们的脚底下生长

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

有的将幸存下去

有的被打上了记号

(看不见的记号)

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

但与他无关——

救生衣穿在油布大衣下

他没有回家

一阵内心的哭泣

让他的血在加的夫的一家医院流尽

他终于躺下

变成地平线

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

世界史在这里结束

轰炸机悬挂在空中

石南的野地开花

一张世纪初的照片展示一道海岸

六个穿盛装的男孩站在那里

他们手捧帆船

多么严肃的表情!

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了生死

而描述死者

也仅仅是游戏

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有删改)

【注】本诗描写的是二战初期发生在欧洲北海靠近英国一侧的一场海战,准确地说,是德国空军对一支盟军运输船队发动的空袭。诗中称Y为船长而非舰长,表明他是一名盟军货船船长。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第一句“我们有许多影子”中的“我们”指孤独存在的集合,而“许多影子”则指每一个个体所对应的虚无世界。

B.“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一句,诗人借此表明Y并不一定指向某个具体真实的人,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

C.“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内心的哭泣”写的是遭遇空袭后,Y船长重伤垂死时的无意识状态。

D.“他终于躺下/变成地平线”“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Y船长的生命结束于1940年。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运用拟物的手法,将船队当作爬行的动物来写,写出了船队行进的缓慢。

B.诗中说船长“躺下”“变成地平线”,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托体同山阿”有异曲同工之妙。

C.“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世界史在这里结束/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是插叙,交代了Y船长眼中最后的画面。

D.诗歌倒数第二节写了Y船长小时候的纯真理想,其与Y船长的牺牲形成对比,突出了战争、死亡的残酷。

3.第二节中,诗人说“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那么诗歌的叙述视角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你是如何理解“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这几句诗的?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

2.C;

3.没有发生变化。诗人通过“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穿越时空,进入了Y船长的视界,看到了他死前的遭遇。但因为是将“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故主要叙事视角还是“我”,是诗人在替Y船长回忆叙述当年的情景。

4.描述、谈及他人之死,对于创作此诗的特朗斯特罗姆、对于读者(我们),固然轻巧如游戏,然而死亡是没人能够回避的“将到的东西”,它如此“沉重”,是每个个体必须面临的终结。

解析:

1.“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错,在这首诗中,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在二战期间牺牲的军人。

2.“插叙”错。应为“倒叙”。本诗先写Y船长已死在加的夫一家医院里,再写船长遭遇空袭后眼中看到的最后一幅画面(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属于“倒叙”。

3.这句诗是指“我”借助Y船长的眼睛,以“全知视角”叙述看到的景象,也就是他亲历的一切。但这又是诗人“我”在替“他”回忆叙述,故虽然“我”通过Y船长的眼睛看到他死前所经历的一切,但叙述视角还是诗人本人。

4.本诗写“我”通过Y船长的眼睛,看到他遭遇空袭,流尽了血,死在加的夫的医院里的故事。对于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和读者来说,描述、谈及这个故事是轻而易举的,因此诗人说“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但是“死亡”本身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将到的东西”,是每一个个体都必将面临的终结,无比沉重,因此诗人说“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