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11-13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 2、理清论证思路,探究庄宗成败的原因。(重点) 3、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难点)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逐层递进的论证方法; 3.通过延伸拓展,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来赞扬项羽的宁死不屈。项羽,曾经的西楚霸王他骁勇善战,威震四方,不可一世,可是最后却英雄末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他的大成与大败的一生足以引发我们后人许多的感慨。他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惨败的结局------“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真是天要亡他吗?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的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也往往将人生的苦难失败归咎于命运。那么这种看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探讨“盛衰兴亡之理”的文章——《五代史伶官传序》,看看文学大家欧阳修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二、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在史学方面,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 2、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三、预习检测,掌握重点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完善学案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教师补充 四、整体感知,明确文章论点、论据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其立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 五、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 默读2至3自然段,回到历史现场,为庄宗李存勖填写一份履历表,并试着分析庄宗李存勖的人物形象,探究他成败的原因。 要求:合作交流,完成表格。提示:庄宗的父亲晋王去世是在908年。 2、继续诵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文中庄宗盛衰(得失天下)时的场面描写的句子体会语言。分析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 3、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提这件史实,有何意义? 4、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5、学生细读课文勾画圈点 6、同桌间讨论 7、找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8、教师小结 六、拓展延伸 1、欧阳修认为庄宗的“忧劳”使他的国家兴盛,“逸豫”使他的国家败亡,在庄宗的人生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提示:命运掌握在谁手中?上天还是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2.学生发言 3.教师谈感悟 七、结束语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史学家欧阳修浓郁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精神,也体会到了他在文章中表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古人说的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同学们,我们要汲取前人的智慧,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 ;要牢记:满招损,谦得益,”戒骄戒躁,虚心向他人学习;更要注意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牢牢记住这些,才能在成功的大道上不断前进。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更精彩。 八、课后作业: 本文为一篇史论,探讨了后唐灭亡的教训,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他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发表你的看法。 九、板书设计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盛 对比 忧劳 人事 衰 逸豫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