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过秦论》优质课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1-11-1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辨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掌握有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作者的论证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和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

3、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领会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辨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掌握有关的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的论证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和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认真分析叙和议的关系,厘清其论点和论据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文章磅礴的气势,透彻的说理。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本文写作精点和语言特色,并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

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读: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说理解。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伦比。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问民生却是问鬼神之事。)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二、写作背景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刑酷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三、作者介绍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作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湖南长沙,任长沙王太傅。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政论文集)。

贾谊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代表作《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其中《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

贾谊在贬居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辞赋《吊屈原赋》,亦有《鹏鸟赋》等作品。文帝七年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后因梁怀王坠马而亡,自伤失职,抑郁而终,卒年仅三十岁。

四、题目解读     

过秦:指出秦的过失。论:表明文体是一篇议论文。《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过秦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叙述秦王朝兴亡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六、全文分析

1、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2、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在诸侯之中崛起?

明确:

地理优势: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崤山、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秦国安全生存且能够发展经济、军事的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外因)。

秦孝公的深谋远虑与雄才大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此时秦国国力尚不足以与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和天下诸侯相抗衡,力量还不足够强大。所以,只能偷“窥”以周天子为代表的天下,但他已经开始觊觎王室,说明它有野心,可谓一字千斤(内因)。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以及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他开启后代的革除弊政、变法图强的先例,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晚清的戊戌变法等。商鞅变法从四个方面对秦国进行改革:

内     立法度:政治上——健全法律制度,有章可循;

务耕织: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修守战之具:军事上——积极备战,走强兵之路;

外    连横而斗诸侯:外交上——采取连横策略,让诸侯互相猜忌,发动战争,消耗实力。

所以,商鞅在秦国全方位实行变法,对外采取消耗诸侯实力的战略,秦国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在诸侯之中均占优势,扩大地盘,壮大力量。

结果: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以看出,秦国从一开始,就使用诈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

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4、秦国强盛的主要原因何在?

明确:

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再加上延续先王(秦孝公)制定的既定政策——统一全国的雄心,并不因循守旧,在战术上针对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策略,积极主动出击,凭借人才优势出谋划策,才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性,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5、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明确:

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6、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用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明确:

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7、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是什么?第5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①启示:治国安邦,施行仁政。

②费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统治阶级日益崇尚“淫修之俗",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通迫农民卖妻需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英之振教”,于是借此文,警示汉文帝吸取泰亡的教训,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③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七、中心思想

本文论述了秦王朝兴亡的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了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希望汉文帝以秦王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王朝的覆辙。

八、写作特点

1.用叙事来说理。

这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这篇文章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是很有条理的,上来抓住一条纵的线,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先后;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在叙述中始终贯串着秦王朝兴衰的关键所在,即秦灭六国后不施仁政,却残酷地压迫人民,故而迅速灭亡。

2.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例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赋的夸张手法。第二、四、五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这一类句子。这样的文章气势自然充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使读者有欲罢不能之感。

3.全篇对比到底。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后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陈涉与始皇的对比;陈涉之师与九国之师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起,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说理显得更有分量。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这几个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了。

4.语言独具特色。

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藻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句子长短相间,读来朗朗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没有雷同之嫌。当然,作者语言上的这些特色,是为文章的思想内容服务的。

九、补充资料

奉惠文王:打赢了秦魏河西之战;击败楚国,夺得巴蜀;降服义渠;重用张仪,利用连横之策破坏六国的合纵。

武王:秦武王重武好战,在位期间,平蜀乱,设丞相……武王与孟说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昭襄王:嬴稷,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

孝文王:奉始皇祖父,战国时期奉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

庄襄王:秦始皇父,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奉国国君。

十、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政,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秦论

贾谊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钮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B.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C.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D.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

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中的“匹夫”便是此意。

C.大夫,在夏、商、周时是职官等级名,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D.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朝吞并了六国,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

B.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也难免秦朝的败亡。

C.秦从秦缪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险固的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D.秦朝丢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秦灭亡的原因。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2.D;3.B

4.(1)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2)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明辨权位势力的适当运用,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

5.①秦王满足于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②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③子婴孤立无亲,无人辅佐。④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

解析:

1.“遂”“藉使”为连词,其前应断开,排除A、B两项。“庸主之材”意为一般君主的才能,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

2.五等爵位指的是公、侯、伯、子、男。

3.原文说的是“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4.(1)注意关键词“禽”“救”“非”的翻译。(2)注意关键词“察”“审”“宜”“有时”的翻译。

5.题干问的是秦灭亡的原因,具体作答时,可从君主和臣下两方面来分析。从君主的角度分析时,可从秦王、秦二世、子婴三人的行为、处境等方面总结;从臣下的角度分析时,可抓住关键句“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等进行总结。

【参考译文】

秦兼并了诸侯国,在崤山以东设置了三十多个郡,修整好各地的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地势,整备精良的武器装备,(派军队)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仅仅靠着农具,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军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和桥梁来不及关闭,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崤山以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不忠诚,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混乱,秦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地,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缪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它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况且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然而却被险要阻塞之地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的,并没有一般占据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灭秦,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他们看见秦的防御是难以进犯的,就必定退兵。如果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等待他们的衰败,收服弱小,扶助疲敝,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秦王满足于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啊,然而他们之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因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掉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双脚紧靠着站着,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坏消息不让皇上知道,这难道不可悲吗?

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饬法令,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也能靠春秋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它削弱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法规条例繁苛,刑罚残酷,天下震动不安;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顺序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延续了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在根本的和次要的方面皆失,所以统治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借鉴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明辨权位势力的适当运用,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