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1-11-09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通读文章,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

2.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2.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鉴赏并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重点】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难点】鉴赏并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史记》的人物传记时,能将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与人物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理解;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感受其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学习其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作出评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

【教学时间】共2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品国学】  

1.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陶铸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我来积累:              (学生:回想平时所学古文,写出相关句子)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二、新知讲解

模块一 通读全文  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

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甚任”表现:“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一层(4-7):屈原被“绌”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叙)。

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

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

概括楚怀王三次被骗的经过(小组探究活动):

楚怀王第一次受骗:秦国巧设骗局,楚怀王自毁与齐的联盟,孤立了楚国,军败地失,最后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

第二层被骗:楚怀王听信郑袖之言,放走张仪,屈原坚决反对,怀王悔之已晚

第三次受骗。楚怀王听信子兰之言而入秦,秦设骗局绝其后援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最终客死于秦,为天下耻笑。

屈原被黜以后写了楚怀王三次受骗其用意何在?(小组探究活动)

(1)揭露楚王的昏聩和用人不当造成国家的衰败

(2)用楚国外交上的一系列失败印证屈原外交上的远见卓识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3)既呼应前面《离骚》创作自怨生”也为后面的议论抒情及对话作铺垫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结合)。

1、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2、“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3.文章中的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表现了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教师重点讲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差异: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 一种是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品质: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感情:从对话中我们可看出司马迁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也表现出他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探讨:屈原为何选择“自沉”的解脱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楚怀王屡次疏远及小人使奸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幽愤难解,所以自沉以求解脱。

其次,屈原自沉也有他主观上的原因。他太热爱楚国,所以他不能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惟有死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惟有“自沉”才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肯定,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第四部分(12):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议论抒情)。

从几个方面来叙述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影响包括文学和政治两个方面

①屈原楚辞诗体后继有人,继承了他的文学主张,但“终莫敢直谏”,无人继承他的政治主张。

②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生死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凸显屈原对于楚国的价值。

概括生平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段):“王甚任之”阶段

第二部分(第2--7段):“王怒而疏”阶段

第三部分(第8段):“放流”阶段

第四阶段(第9、10段):“王怒而迁”阶段

即:任-----疏-----放----迁 

模块二 成语积累(可以通过造句,巩固知识)

①怀瑾握瑜

(语出《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②博闻强志

(语出本文。知识广博,长于记忆。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③随波逐流(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④弹冠振衣(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

⑤与世推移 (语出《楚辞渔父》。随世道变化而变化。)

模块三 赏析文中的表达技巧

本文是为屈原作传,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1)课文自“屈平既绌”以后,历述了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败:受到秦国说客张仪的欺骗愚弄;丹、淅大败,丧师八万,大将屈匄被俘,丢失汉中地;蓝田大战败退;放走国仇张仪;诸侯共击楚,楚将唐眜战死;怀王受骗入秦,客死他乡。

(2)作者反复写楚国命运,其用意是想强调这些失败都是排斥屈原造成的,可见屈原心系楚国的安危。这样,作者便把屈原个人的命运同楚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把屈原“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连在一起,具体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这样写,既加重了文章叙事的分量,也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

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本文主要是在叙事基础上展开议论。

议论中含强烈情感,褒赞高洁,斥贬邪恶,评价作品和作者,蕴含感情。叙述蕴含情感。

如叙述屈原保持操守,含敬重之情;叙述屈原的悲惨遭遇,含悲愤之情。

模块四 明确写作手法

《屈原列传》中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屈原,写了其他不同类型的人物作反衬,司马迁是如何写的?

夹叙夹议

本文作为一篇传记,成功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评传结合,既塑造了传主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做到夹叙夹议要注意三点:(即学即用,运用到写作中去)

(1)以“叙”为基础。夹叙夹议的基础是记叙。因此,要在记叙中把事件的过程写清楚,把人物或场景写具体,为下文的议论做好充分的铺垫。

(2)以“议”为统帅。议论,是夹叙夹议中的关键,是所记事件、人物或场景的意义之所在。要在议论中揭示出事件的内涵,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3)灵活安排“叙”和“议”的位置。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边叙边议,还可以先议后叙。

三、拓展延伸

辩证分析:屈原投身殉国的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示例一:这一做法是积极的。从屈原与渔夫的富有哲理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以死保节的决心。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屈原自身洁白的品德节操使他“宁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也绝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这种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屈原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和腐败的切齿痛恨,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告和激励。

示例二:这一做法带有消极性。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方式终究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国无人莫我知兮”的孤独感,也反映了他脱离人民、轻视群众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试谈谈你的看法。

(1)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

(2)屈原的人格范式具有当代意义。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上。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意义。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的密切关系,赞扬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五、佳作展示台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一那眼神, 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 ”刘彻震怒了,“ 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

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六、课后练习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做出自己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离骚”者 犹离忧也 

(2)《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大家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则说,他借用历史印证了文学,除了虚构之外,其他文学要素他都酣畅地运用到了极致,但又不露痕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说他同时的汉赋,即使是此后两千年的文学一旦陷入奢靡,不必训斥,只须一提司马迁,大多数就会从梦魇中惊醒,吓出一身冷汗。除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读不懂司马迁。

答案:①他借用文学写好了历史 ②高明得好像没有运用 

③那些人没读过司马迁

3.以“司马迁”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要求语意连贯简明。

人们理所当然地敬仰颂赞司马迁,因为他不饰帝王之功,不隐权贵之恶,他是不屈的。他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没有弯曲正直的脊梁,他以公正之笔为后人留下了可读可信的历史。

司马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司马迁)是不屈的,他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没有弯曲正直的脊梁,他不饰帝王之功,不隐权贵之恶,以公正之笔为后人留下了可读可信的历史,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颂赞。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选B。通过“下邳”“留”“陛下”这些标志性词语可以判断。

文言断句技巧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意、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户,住户,一家谓一户。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答案:选A。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答案:选B。“没费一兵一卒”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准备五万人的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

(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

5.文中哪些地方说明张良运筹帷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附【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准备五万人的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军将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士兵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于是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让张良返回去。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

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回到汉王那里。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印信。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