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10-11 手机版 | ||||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2.体会作者犀利、讽刺,富有战斗性的杂文语言风格。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重点研读第6—9段,学习作者间接反驳敌方论点的方法。 2.梳理全文批驳过程,把握文章层次。 3.品析本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学习,我们知道驳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间接批驳,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的不成立。在第一课时中,我们重点研读了课文的1—5段的内容,作者首先摆出敌方的论据和论点,看似合理,但作者接着指出自夸地大物博和寄希望于国联,这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要说失掉的话,也只能说失掉了他信力,至于求神拜佛,那是在发展着一种自欺力,这样看来,敌方的三个论据都推断不出敌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就是直接批驳敌方论证的错误。 二)表明观点,间接反驳:接着,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进行间接批驳。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朗读课文第6段到第8段。思考: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 相信同学们很快找到了作者的观点,在第6段: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那么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观点的呢?我们学过的四种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有同学很快就发现了,从第8段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四类人的存在:即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和舍生求法的人。作者又进一步说到这四类人在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并且在前仆后继的战斗。鲁迅把这些人称为中国的脊梁。显然,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2.同学们,你是如何理解这四类人的呢? “埋头苦干的人”是指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 “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玄奘、谭嗣同等人。 3.联系背景,说说第8段“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结合时代背景,他们是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人们。 4.同学们,你们认为鲁迅本人是中国的脊梁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是! 我们来看看鲁迅的生平资料: 1902年鲁迅弃医从文,企图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他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1927-1936年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他被誉为“民族魂”! 5.同学们,你们能结合我们这个时代为鲁迅的观点再补充几个事实论据吗? 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更多。 是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叶嘉莹; 是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 是艰苦奋斗,不断超越,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航天员们; 是逆流而上,抗击在新冠疫情一线,与病毒作斗争的医生、护士; 是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督查,严守抗疫防线的社区工作人员; …… 从上面丰富的论据来看,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论点是正确的,就等于再次宣告了对方论点不能成立,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6.下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默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思考下面几个词的含义: 1)“状元宰相”指什么? 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2)“地底下”指什么? 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3)“脂粉”的意思是什么? 美化、伪装、欺骗。 4 )“筋骨和脊梁”比喻什么?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 思考: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照应题目,作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三)梳理结构,把握层次: 到此,我们不妨着眼于全文,对全文的的论证结构来做一个梳理。 四)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鲁迅曾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本文保持了他杂文语言的一贯特点:具有形象性,讽刺性和战斗性的语言风格。让我们一起来品析本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1.在文章开头,说到社会上的三种现象时,作者连用了三个副词,“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只希望着国联”,“一味地求神拜佛” 。总,写出了部分中国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写出了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形象地描绘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三个副词的连用,强烈地讽刺了悲观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或形象生动,或尖锐犀利。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从文中的找找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仿拟的修辞,作者仿照“自信力”,造出了“他信力”和“自欺力”,幽默而又讽刺,犀利地揭示出这些现象背后的实质。 再看比喻和排比的组合运用,“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前面的举例用了一组排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把这些人比喻成中国的脊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些人才是中国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的希望,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这些人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敌方以偏概全的错误,如同匕首、投枪一样掷向敌方,让敌方毫无还击之力。 4.“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简短有力地作结,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真正称得上驳论文的典范。它结合了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逻辑缜密,层层推进;而犀利讽刺具有战斗性的语言,又为之锦上添花。学习本文,我们不但学到了如何去写驳论文的写作技巧,还能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