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怜悯是人的天性》名师学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21-09-20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3.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4.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难点: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二)作者简介: 卢梭( 1712-1778 ), 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1749年以《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一文而闻名。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三)字词: 1.字音字形 妨碍(ài) 汲汲(jí) 摒弃(bìng) 2.词语解释 嗜血成性:意思是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 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动荡不安: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的离开。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四、学习课文 1、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明确: 故事中的目击者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幼儿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幼儿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痛之感,并生发出一伸援手的冲动。这种冲动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 2、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明确: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 3、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 明确: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明确: 第一句强调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诗人善良的天性。 5、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明确: 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写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6、如何理解卢梭在本文的观点? 明确: 卢梭设想、虚构了一个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即“自然状态”和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他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曾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感情:关切自身的保存及对自己同类的同情和怜悯。亦即自爱和爱人。 那么,是不是由于人的自爱或“自私”,就使人变恶了呢?卢梭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由于自然人过着孤独、离群索居的生活,而且他们的需要又少,且极易满足。因此,自然人在对自身保存的关切时,只涉及自身而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因而自爱不可能使其成为作恶的原因。 相反,自然人又从自爱之中直接产生出另一种感情,即在我们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帮助我们生存的人, 亦即“爱人”。因为,自然人是软弱的,只有在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帮助自己生存的他人——给自己以帮助和关心的人,才能真正保证做到爱自己。可见,爱他人,也是人类应有的另一种天然感情。正是这双重感情的共同结合和彼此协调,使人拥有一颗“好善厌恶” 之心。 卢梭的性善与宗教源罪说是针锋相对的,充满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但他把自爱、良心等归之于天赋,并将之普遍化为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物,反映出他的思想局限。 7、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观点一:不赞同。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进步是一种必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自私、冷漠等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并非完全是这种进步造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法律等方面的束缚来消除这些影响。 观点二:赞同。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人们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正是因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远超于生存需要之外的过分的需求和欲望,人变得理性、冷漠、自私,这无疑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与前面两种一文一武、亦静亦动的方式不同,在文艺复兴之后,还有一些文人向儿童投去了更为温和的目光。(①)。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式的儿童教育,似乎让人体会到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逆转。成人不再仅仅执迷于展现自己在智力、体力、权力方面的至高无上的优越感,(②),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成人和孩子,似乎终于成为平等对话的伙伴。除了《爱弥儿》这本_________的名作之外,其实卢梭的另一本书《植物学通信》更富有童心和童趣,其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感情,甚至令它超越了时下绝大多数忸怩作态的所谓“童书”。读着读着,一幅_________的画面就清晰地浮现出来:卢梭正拉着表妹的小手,跟她一起穿行、徜徉于_________的植物世界,仔细辨认花朵和茎叶的形与色。读着读着,似乎两个人的角色正在发生逆转。这个美好的、未受人间污染的自然世界,不正酷似儿童那_________的心灵世界吗?他引领着孩子去探索自然的时候,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脍炙人口 绘声绘色 琳琅满目 一尘不染 B.喜闻乐见 绘声绘色 丰富多彩 冰清玉洁 C.脍炙人口 栩栩如生 丰富多彩 一尘不染 D.喜闻乐见 栩栩如生 琳琅满目 冰清玉洁 2.请在文中①②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他带着孩子去探索自然的时候,也正是在回忆自己久已逝去的童年。”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阅读下面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 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知县对两个妇人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人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甲妇人开始时还使劲儿,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儿了。而乙妇人则拿出吃奶的劲儿,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儿的甲妇人说:“她是真正的母亲。” 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部分不超过20个字)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①卢梭是一个典型;②而是开始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 3.①原文是疑问语气,抒情性强,且与上文句式保持一致。②“引领”“唤醒”等动词的使用使句子更形象生动,更具表现力。 4.大前提: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 小前提:甲妇人怕拉伤孩子。 结论:所以甲妇人是孩子的亲生母亲。 解析: 1.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这里说的是《爱弥儿》这本书,选用“脍炙人口”更合适。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文段中说的是书中的内容像画面一样清晰浮现,应用“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处形容的是植物世界,应用“丰富多彩”。一尘不染:①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②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冰清玉洁:形容高尚纯洁。此处强调的是儿童未沾染坏习气,内心世界干净,用“一尘不染”更恰当。 2.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关系等拟写答案。文段叙述的是卢梭的自然主义式儿童教育。①处,根据前后文“一些文人”“他”推知,应填入一个“温和”关注儿童的代表人物;再根据后文《爱弥儿》《植物学通信》两部作品,可知是卢梭,故①处可填“卢梭是一个典型”之类的句子。②处,根据前文“不再”可知,该处应填一个以“而是”开头的句子,再由后文的“成为平等对话的伙伴”可知,②处应填“而是开始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之类的句子。 3.这类语句赏析题,赏析时,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运用、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句式(单句、复句等)、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都要结合语境,并和题干中的句子进行比较,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赏析。原句的疑问句式使句子抒情性更强,动词“引领”“唤醒”等的使用使句子更形象生动,更具表现力。 4.该题要求学生以三段论的推理方法来论证知县断案的推理过程。县官推断不使劲儿的妇人是母亲,是因为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