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空格局上看有语言而无文字的中国基层社会——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四)再论文字下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21-09-05 手机版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著作,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当时他开设了“乡村社会学”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乡村社会,费孝通先生自己撰写讲义。《乡土中国》即根据讲义内容辑录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共14篇,涉及中国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再论文字下乡》选自第三章,承接第二章内容,对乡土社会中的文字生态作进一步论述,从时间格局上分析了中国基层社会没有文字基础的深层原因。

原文解析

①在上一篇《论文字下乡》里,我说起了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可是我在那一篇里只就空间阻隔的一点说了些话。(文字在乡土社会不受空间阻隔,熟人社会是直接面对面交流的。)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这一层意思容易明白,但是关于时间阻隔上怎样说法呢?在本文中,我想申引这一层意思了。

②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让我先从前一方面说起。

总述文章的论述角度,承接上一章的内容,从时间格局上论述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表现,并将时间上的阻隔分为今昔之隔和世代之隔,分别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论述。

③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写出人和动物的区别,指出人具有记忆能力,且通过记忆能力实现学习过程。

④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解释了时间对没有记忆的生物而言是怎样的存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失去记忆的人,会表现出极度的不自洽。可以将记忆对人的重要性类比为历史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

⑤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作者指出人的记忆能力不是出于生理原因。)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历史由所有人共同创造,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制约。)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指出动物没有与人同等的经验积累能力,而人既可以在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也可以从别处获得间接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指出一个人的身份即他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论述记忆和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的文化、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⑥我说了这许多话,也许足够指明了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了。在这关联中,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如要生活也不能超过禽兽。

论述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产生不了文化,与禽兽无异。《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样指出语言和词汇的产生使人类社会具有了意义。

⑦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社会,具体如原始社会时期以及现代少数民族社会,在那里人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是没有发明相应的文字。)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想说明的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在上篇,我从空间格局中说到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在这里我是想从时间格局中说明同一结果。

论述词汇与文字的区别,这里可以将“词”理解为有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语言。作者从时间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求。

⑧我说过我们要发展记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此需要。没有文化的动物中,能以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记忆。我这样说,其实也包含了另一项意思,就是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生活需要而决定的。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论述人们在生活中有选择地关注事物,正如“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将哈姆雷特身上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有选择性地输入大脑,进而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我们并不记取一切的过去,而只记取一切过去中极小的一部分。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有时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可是无论如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

论述人的记忆发展程度与社会需要有直接联系。需求是调动记忆的直接动力。比如考前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但老师考前所划的必考重点则会是学生最先选取的记忆内容。

⑨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⑩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论证乡土社会中经验是代代相传的。)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论述乡土社会历世不移及其结果,即人们记忆中的经验是相同的、重复的。最具典型的例子是,乡土社会对长辈的崇拜,长辈凭借“吃过的盐”比后辈“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比晚辈“走过的路”还多,来树立威信。在乡土社会,长辈凭借自己积累的、继承先辈的经验指导下一辈人生活。

9322;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中国乡土社会是历世不移的,不管是在戏剧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很少为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经历。)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希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对比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对待新鲜事物的不同态度和观点,衬托乡土社会的保守。

9323;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论述乡土社会中靠口口相传即可传递世代经验,点明没有文字记载的需要。

9324;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境,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最后作者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中文字的产生不依赖乡土社会的本质特点,其产生出于其他背景。

思维串联

注:思维导图梳理的不仅是文本的内容,也是作者论证“再论文字下乡”这一观点的逻辑思路。

能力测评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________,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除此之外,费孝通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到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B.人类的学习就是积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C.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炼,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D.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积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通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C.动物的学习简单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积累,不能相互传递。

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积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4.文章指出“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对乡下人来说,都“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结合《文字下乡》一章的内容,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简要概述,乡土社会没有文字需要的原因。

5.费孝通在《再论文字下乡》一文中说“没有文化的动物中,能以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记忆”“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个人体验谈一谈。200字左右。

6.本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基于费孝通先生在大学开设的“乡村社会学”课程的讲义整理而成,考虑到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成书过程,将此书中的论点套用现代中国乡村社会不免有削足适履之嫌,结合文章内容和当下社会发展,指出作者论述内容的不足之处。

相关链接

文字下乡对乡土社会的影响

文字是现代性的,文字下乡,无疑是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碰撞。而这种碰撞对于乡土社会的影响定然是多重的。一是文字以其现代性精神赋予了乡土社会人们的某种理性,礼俗社会中的规则对人们行为的限制作用逐渐丧失。文字下乡还可以帮助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规则等,在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中获益。二是文字下乡对于乡土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是深远的。以往的乡土社会,社会阶层单一,大家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农民。文字在乡土社会出现后,增加了农村与外界城市社会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农民们了解到城市中精彩的生活和诱人的经济效益。由此,农村中大多数青壮年涌入城里。三是文字下乡加速了乡土社会分化的过程。在城乡阻隔打破之后,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劳动力。年轻人通过学校教育,通过学习一步一步地进入到城市生活,原本属于支撑乡土社会发展的年轻一代都流向了城市。农民的生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礼俗的功能在消失,乡土社会的长老权力逐步让步于法理权力,以“己”为中心的私人关系网络在缩小,家族在消失。

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文字下乡引起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礼治与法治、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之间的冲突。而这些冲突让我们感受到了乡土社会的巨大变迁,农村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人们也在逐渐认同和接受现代性的事物,这些是符合城镇现代化发展的。然而对于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他们一方面向往城市中优越的物质生活,以极大的热情响应着现代性的召唤;另一方面基于传统积淀,他们抛不开延传千年的乡土习俗,决定了他们对现代性享受的不完全性,同时还受着传统造就的各种力量的掣肘。

在政府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化速度加快,乡土社会在退缩。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的成果时,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批判,认为现代社会人情淡漠,道德感低,而乡土社会恰是一个由熟人构成的社会,人们之间联系紧密,重视礼俗。也即是乡土社会中存在着现代社会中需要的东西,而我们要思考的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文字下乡的过程中,如何将现代性的东西与乡土社会进行融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并非是乡土社会的消亡。

 

黄彧清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