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记叙文专题复习——段落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中考复习指导 2021-08-17 手机版


 母亲与莫扎特

这似乎是一个不伦不类的题目,母亲目不识丁,根本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曾有过一位什么莫扎特。记得那一年我刚把音响搬回家时,她蹑手蹑脚走过来,奇怪地望了望这庞然大物,问我这是什么物体?

是冥冥中的命运,把母亲和莫扎特连在一起,我知道这样说对谁也讲不清,我只有对自己一遍遍倾诉。 

两年前的夏天,我常去两个地方消遣:一是月坛邮票市场,一是灯市口唱片公司。抱着邮票回家,邮票不会说话,任你摆弄,任你和那些古今中外的哲人或动物相会就是了,母亲只是悄悄坐在床头看我摆弄,看腻了,便倒下睡着了,微微打着鼾。唱片不是邮票,买回来不是看的是要听的,而且,常觉得音量太小难听出效果,便把音量放大,震得满屋摇摇晃晃;又常在夜深人静时听,觉得乐曲融合着沉郁的夜色才有韵味,才能把心融化……母亲常无法休息。我几次对老人说:“吵您睡觉吧?”她总是摆摆手:“不碍的,听你的!”我问她:“好听吗?”她点着头:“好听!”其实,我知道,一切都是为了我。在母亲的眼里,孩子的事再小也总是大事。她就是那么默默地坐在床头,陪我听到很晚。在那些个无月多云或星稠云淡的夜晚,母亲并不关心那个大黑匣子中的贝多芬、巴赫或曼托瓦尼,母亲只关心一个,那便是我。 

八月一天的黄昏,我又来到了灯市口,偶然间看到了一盘莫扎特《安魂曲》的激光唱片。我拿了起来, 

犹豫了一下,买还是不买?这是莫扎特一生最后一部未完成曲,拥有它是值得的。但是,我还是把它放下了,我实在不喜欢莫扎特,我一直觉得他短短一生写的乐曲太多太滥太流畅,缺少柴可夫斯基的忧郁、勃拉姆斯的挚情,更缺少贝多芬的深刻。我知道这是我的偏执,但在音乐面前喜欢与否,来不得半点虚伪。 

这天黄昏,我空手而归,母亲还好好的,正坐在厨房里帮我择新买的小白菜和嫩葱。我问她:“今晚您想吃点儿什么?” 她像以往一样说:“你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吧!”几十年以来,她都是这样辛勤操劳,却从不为自己提一点点要求。我炒菜,她像以往一样站在我旁边帮我打下手。晚饭后我听音乐,她像以往一样坐在床头默默陪我一起听,一直听到很晚很晚……谁会想到,第二天她老人家竟会溘然长逝呢?母亲依然如平日一样默默坐在床头,突然头一歪倒在床上,无疾而终,突然得让我的心一时无法承受。 

丧事过后,我想起那盘《安魂曲》,我无法不把它与母亲联系在一起,人生哪有这样的巧合?莫非莫扎特在启迪我母亲即将告别这个世界,灵魂需要安慰?而我却疏忽了,只咀嚼个人的滋味!我很后悔没有买。如果买下让母亲临别最后一夜听听也好啊!我甚至想如果买下也许能保佑母亲不会那样突然而去呢! 

我直感到对不住莫扎特,我直感到对不住母亲。 

不要执意追求什么深刻,平凡、美好,本身不就是一种深刻吗?母亲太过平凡,但给予孩子最后一刻默默的爱,难道不也是一种深刻吗?我看到梅纽因写过的一段话,说莫扎特的音乐“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外面幽美宁静,里面却是火热的”!母亲难道不也是这样的吗?我没有理解莫扎特,也没有理解母亲。 

鬼使神差,我又来到灯市口,可惜,那盘唱片没有了。 

1.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2 分) 

鬼使神差,我又来到灯市口,可惜,那盘唱片没有了。(分析此处“我”的心理活动) 

2.本文主要写母亲,却以“母亲与莫扎特”为题,请分析标题的作用。(4 分) 

3.请分析本文一、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1.作者为自己没能够让母亲临终前听到《安魂曲》而悔恨,为自己没能在母亲生前理解母亲而内疚。 

2.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线索、点明中心。写了母亲与莫扎特之间的联系,母亲其实不知道莫扎特,也不懂音乐,但我喜欢,于是就陪着我一起听,后来母亲突然离世,我为自己没买《安魂曲》而后悔。突出了母亲与莫扎特一样,有外静内热的特点,更突出了母亲虽然平凡,但是非常爱我。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愧疚和怀念,对母亲去世的悲伤。 

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制造悬念.写了把母亲与莫扎特联系在一起不伦不类,她不知道莫扎特,不认识音响,突出母亲平凡、其实不懂音乐,为下文写母亲与莫扎特之间的联系作铺垫,突出作者对母亲的爱、感激和怀念,对母亲去世的悲痛。 

一、考情简析

记叙文阅读理解中,首段的作用是中高频考点。其分值通常为3到4分。

二、常见题型

1.文章第一段/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第一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3.文章第一段是环境,与文章内容而言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写……?

三、首段的作用:两个内容 + 三个结构

1.内容上:(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

(2)概括叙述……(人、事、物,包含景物)的整体形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结构上:(3)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是否总领全文);

(4)引出下文对……的叙述;

(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首段是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就是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例1.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济南的冬天》

该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结构作用)总领全文;并引出下文对济南冬天“温情”特点的描绘;(内容作用)同时把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突出了“济南是个宝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例2.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该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采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父亲的背影,并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主旨: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例3.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该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表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之一:百草园;并引出下文对园中各种景致和趣事的描绘;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眷念之情。

孤灯斜影

王丹枫

(1)黄昏,夕阳像个醉鬼,红着脸倒向西天。碎影斑驳,坠在脏乱的胡同深处,一缕深幽的斜阳落在“中华老字号”五个字上。酱红色铁门紧闭,有人踩着自行车打门前闪过,揿铃,撒下一串“叮铃”脆响,门里迅疾传来几声狗吠。要不是门脸儿的发旧广告牌,很难留意到这里曾是老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北京美术红灯厂。

(2)敲了几下门,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汉子径直带我进了工作间,他就是郭师傅,北京宫灯传承人。二十多平方的工作间被几张工作台占去了大半,一台刨床搭着布帘挤在角落里,看上去很久没用了。门口的立式电风扇,不时发出“吱吱”颤音。原本雪白的墙皮也发黄了,水泥地面上覆满了渍痕………

(3)现实有点儿残酷,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接到宫灯活儿了。很多时候,他无事可干。现在,厂里做宫灯的师傅仅剩三人,最小的就是他了,53岁。时间快得瘆人,一个趔趄,郭师傅就栽倒进知天命的年轮里。十八岁高中毕业那年开始学做宫灯,现已入行三十五年。头都秃了,成老家伙了。没有年轻人肯来,老家伙们都等着退休就回家养老。

(4)虽然一直挣着微薄的工资,但郭师傅从没后悔过。“咱这人,比较传统,父辈都是干这个的,我就想吧,老老实实干这行得了,别的咱也干不了。”他呷了一口茶,若有所思地怔在那里,像一尊雕塑,皱纹无所不在地侵犯着他的倦容,“跟我一年进厂的十多个人,大多跑出租去了。”

(5)“年轻那会儿,干得可起劲了。”郭师傅说:“进厂学了一年多,木活都会干。这得益于耳 rǔ目rǎn。少时,常看见父亲晚上在家做木活,那会儿在单位干不完的,可以回家干,有时候他也跟着学。晕黄的灯光下,父子俩各拿一把刻刀,在木料上凿凿刻刻,夜深了,出奇地静……”

(6)好时光总教人怀念。2004年红灯厂改为股份制后,迄今最大的一笔宫灯订单来自于什刹海旁边的恭王府,100多盏。那还是赶上恭王府修缮。而这样的机会也难得一遇。因为宫灯一挂就是几十乃至上百年,全是榫卯结构,很难坏。

(7)宫灯的造价远远高于灯笼,非寻常人家所能消费。全是木质结构,用料讲究,红木和紫檀为上选,梨、枣次之,桦木、栬木等硬杂木为三等。

(8)行当里有句老话叫“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手艺高超的宫灯技师,都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雕刻镂花时要用到锼弓子,以铁丝磨其空隙,这个家伙得自己捯饬。现在虽然有了更为先进的曲线锯,但是弯儿活出来的很毛糙,雕刻这一环还是要手工才有味道。机械化虽然提升了速度与产量,但却不能复制手艺人的灵气。那种神韵,非手工出不来。

(9)“大靠架子小靠扇,钉灯当然也关键,龙头龙脚要活现,镂空花牙牢固有神态,灯画雅气远近都能看得见。”这段顺口溜是北京宫灯制作的要诀,郭师傅说从架子、开料、开榫、拓样、锼活、溜活到雕刻、攒架子、粘牙子、磨活等,少不了还要堵腻子、上色、抛光打蜡、手绘玻璃片儿、手编灯穗,再制作圆光、卡子、灯钩,最后钉灯组装、包装……制作一盏宫灯需要上百道工序。入行35年,制作宫灯的“木活”和“花活”,郭师傅早已驾轻就熟,以前绘玻璃片儿还得在纸上画草图,现在不用勾图了,都在脑子里装着,很多工序合着眼都能干。

(10)2008年6月,北京宫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高兴了好一阵子,可是火焰的光芒会渐渐暗淡下来,一年里三盏宫灯都卖不出去。

(11)“有几个年轻人认识这玩意儿?国家现在叫它‘非遗’了,为什么叫它‘非遗’?肯定是没人要,认知度低啊!””他满脸的无奈,“纯市场化,准得灭亡。”

(12)屋外的斜阳,转瞬消隐在天际。送我到胡同口,几户人家门前的大红灯笼亮了,“再干个六七年,我也退了,那一天,我会送自己一个礼物——六方宫灯,图样我都想好了……”

1.(1)在第(5)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耳 rǔ目rǎn               

(2) 请说说对第(2)段“一台刨床搭着布帘挤在角落里”一句加点字“挤”得理解。(2分)

2.请简析第(1)段的写作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6分)

3.从文中看,造成北京宫灯制作面临窘境的具体原因是

①                 ;②                  ;③                  。(6分)   

4.“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的热词,通读全文,分析郭师傅身上表现出的“工匠精神”(6分)

工匠精神 事例

(1)(2)

精益求精 (3)

(4)上百道工序一道不缺,驾轻就熟,闭眼也能做

5.对于本文标题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孤灯”暗示了本文写作对象的萧条式微。

B.“斜影”借夕阳投影隐喻宫灯手艺的没落。

C.标题表达作者对传统工艺陷入困境的忧虑。

D.标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1(1)濡  染

(2)“挤”字形象暗示了工作室杂乱拥挤,表明了刨床已被闲置,体现了工厂的萧条,好久没活了。

2 运用了环境描写,交代了来访的时间及北京美术宫灯厂环境的冷落衰败,隐喻了宫灯制作手艺的落寞,渲染了沉重压抑的气氛,为下文内容展开作了铺垫,流露出作者对宫灯制作手艺遭遇失传危险的忧虑和沉重的心情。

3 ①宫灯榫卯结构,很难坏,需求量小。

②宫灯的造价远远高于灯笼,非寻常人家所能消费。

③现代社会宫灯不流行,认知度低。、

4(1)坚守热爱

(2)干了35年从来不后悔,即使他人纷纷改行也不心动。

(3)虽有机器,仍坚持自己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坚持手工工艺。

(4)技艺娴熟\严谨专业

5.D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⑩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⑥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巳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⑩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⑩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⑥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⑩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⑥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⑩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⑩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巳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④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⑨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3分)

①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④           

2.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4.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⑩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4分)

5.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3分)

答案:11.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事例的概括。注意题干中的“从‘我’的角度概括”,同时,应仿照题目中已提供的样例。

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作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表达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个角度作答。

3.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和把握。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处境、性格、心理甚至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暗示人物命运等。“提”“牵…‘踏…‘摸”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描写;“瘦弱的母亲”属于外貌描写;“用力地”“弓着腰”吃力地”属于神态描写。

4.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根据题干“联系全文”,该题的答案应从全文中寻找。

5.“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既要结合文中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要结合本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文章句段——中间部分的作用

⑴(结构)①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或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照应标题/开头;

⑵内容上:①推动情节发展②暗示中心;       

(3)答题格式: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⑴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⑵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⑶文章由……转为……

尾段的作用

1.总结/收束全文内容,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2.揭示文章主旨/深化主题/强化作者感情,加上主旨/主题/感情的具体内容

3.前后呼应,照应题目/照应开头

4.揭开悬念/戛然而止/故事转折,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5.引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6.丰富……(人物)的……形象

补写结尾段:

1.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把握文章主旨;

2.注意题目特殊要求,如只能运用环境描写等;

3.注意按照分值,根据尾段的作用拟题。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

包利民

①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人都有些受不了。而且,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一场挫折,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愈发地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②闲得无聊,也是为了躲避伤痛和失望,我决定去乡下的老叔家。老叔一直和我很谈得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没有读完就回乡务农,可从没见过他露出 过落寞的神情,相反却生活得有滋有味。在老叔那里,受他的情绪感染,我的心情也许会好些。那时老叔正赶着马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也许劳累也可以使人忘掉很多事。 

③没想到当天夜里下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早起一看,那雪足有一尺多厚,大风呼啸,寒气逼人。我和老叔赶着马车出发了。煤场距镇上十多公里,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虽然出发前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大狗皮帽子,毛围脖,只露出一双眼睛,可坐在马车上,我还是 冻得眼睛生疼。老叔的鞭子打着响亮的哨子,说:“今天零下三十度,最冷的一天让你赶上了!”我眯着眼睛,看着白茫茫的雪野,冻得说不出话来。 

④装完车,身上的汗便多了起来,竟是丝毫感觉不出冷了。休息片刻,马车开始向镇上奔去。风一吹,浑身的汗顿时变凉,接着便是彻骨的冷。那马身上一层细细的白霜,口鼻间突突地吐着大团的白气。我和老叔的帽子上围脖上也是白糊糊一片霜,风像细刀一样钻进身体,连打寒战的力气都没有了。中途路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村口的路边。待马车行近,看清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笤帚和一只编织袋。老叔忽然用力一甩鞭子,收回时鞭杆戳到煤上,立时一团冻在一起的煤滚下车去。 

⑤走出很远,不经意回头,见那女人正捡着马车一路颠簸下来的煤,装进编织袋里。又拉了两车煤,每次经过那个村子,那女人都等在那里捡煤,而老叔也总是故意弄掉些煤。终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叔说:“你老婶的弟弟住在这个屯儿,他跟我说起过这个女的。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自己家的那点儿口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她每年冬天都冻得一身伤!”我点点头,说:“哦,所以她才在这儿等着捡些煤!”老叔甩了个鞭哨说:“捡的那些煤她也不烧,要等到儿子放寒假回来时,才把炉子点着,让儿子热热乎乎地过个年!”我心里一动,忽然觉得不那么冷了,便想着也帮那个女人一把。 

⑥可是最后一次拉煤回来时,车却在半路陷进了雪地里。我和老叔又推又拉的,马蹄把雪蹬得飞溅,仍没能拉出去。老叔坐下来,说:“只好等过路的车帮忙了!”我也坐在车上,北风正紧,寒冷包围着我们。老叔从衣兜里摸出卷烟纸,掏出烟料来,熟练地卷好一支烟,点燃,深吸了一口,然后递给我。我虽不会吸烟,还是接过来吸了一口,立刻被呛得直咳嗽,忙又还给了他。他一边吸烟一边仔细地看着那明灭的火光,对我说:“你看,这么冷的天也不能把这一点烟头冻灭!”看着那一点火光,我亦很有感触,老叔又说:“这么大风,越吹,这烟头上的火越亮!人啊,有时也该像这烟头上的火光一样,冻不灭,吹不灭,那就有奔头了!”我一阵感动,老叔用最形象的比喻点醒着我。 

⑦等过路的马车把我们的车拉出来时,天已经有些黑了。最后路过那个村子时,竟没发现那个女人等在那儿,可能她觉得天太晚了,我们从别的路直接回家了!老叔一路打着极响的鞭哨,并大声地吆喝着马匹,我手一推,一些煤便落在了路边。车穿过村子时,我回头张望,见那个女人的身影正出现在路边。 

⑧返回城里后,心里竟是暖暖的有了春意。想起那个为儿子捡煤取暖的女人,想起冰天雪地中老叔不灭的烟头,那份爱,那种启示,便会点燃我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每一个冬天都是春天的先行者,是的,在那个零下三十度的冬天,我却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本文开头、结尾都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说说其在结构上的作用。(4 分) 

【答案】 (4 分)首尾照应,结构严谨(1 分)。以“我”“ 愈发地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开头,以 “我”“ 返回城里后,心里竟是暖暖的有了春意”结尾。对比“我”前后心情的变化,突出那一天的经历对“我”产生的重大影响,深化主题。 

《低到尘埃的愿》

①路过一个工地,几个农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要是每个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说手缩脚了。”“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②在东北,人们爱说“妥了”,那是一种心灵满足后的肯定。就像给生命放了一张舒适的床,生命跟着熨帖了。知足是一种境界,口袋里只有5元钱,妥了,那就吃4元钱的“大餐”——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剩下的1元给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乞丐,他已经给路人行了无数个礼,却还没有“开张”;没钱坐车去上班,妥了,那就骑自行车或者跑着去,正好这个年龄该减肥了。

③人的心永远想去山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人的心总在远方——财富、权力、名声以及许多,人常常会忘记当下。殊不知,回到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精彩。简单如一的生命,也可以是那根最优美的琴弦,上面满是快乐而炫目的音符。听着那几个民工畅快的笑声,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的境界,简简单单的向往,踏实而天真,温暖着社会你死我活的残酷。

④人世间有多少愿望,在旁人看来触手可及,可于他们却是奢侈的。比如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的愿望是在假期多编几个篮子卖掉,有了学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比如一个拾荒的老人,他的愿望是明天早上可以第一个去占领那个富人区的垃圾箱;比如一个乞丐,他的愿望是今夜不要下雨,因为窝棚盖被风刮掉了;比如一个流浪汉,他的愿望是冬天再迟一天来,缩在墙根儿再多取一天阳光的暖;比如两头相爱的猪抢食吃,彼此希望明天早上自己的重量超过对方而被宰杀,那样就可以让对方苟活下来;比如一个车辙里的两尾鱼,希望能再吐出一点唾液给对方,以求延长一秒此生的幸福……

⑤苏轼写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无灾无难,便是他对孩子的愿望。安德烈问他的母亲龙应台:如果将来我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告诉她的儿子: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无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朋友在新年短信里说,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这些很低很低的愿里,藏着很深很深的爱。

⑥忽然想起自己一个个简朴的生日和一张张亲人的脸,那很低很低的愿的蛋糕里,不是一样插着很饱满的蜡烛吗?

1.幸福是个比较级,在相对的平衡中才能感受其真实的存在,选文中作者是通过一件什么事顿悟到幸福的?

2.文中第④段的划线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阅读强调情感共鸣。选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4.时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幸福指数,现在你是否有被幸福紧紧包围的感觉。请晒出你的“幸福账单”。(提示:至少从三个角度来谈;50字以上)

1.作者由民工打牌时满足和愉悦的状态顿悟到幸福其实很简单。

评分说明:(2分)概括事件1分,精神状态1分。

2.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或者过渡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承接上文简单而美好的愿望引出了下文生活中许多渺小的愿望。 

评分说明:(2分)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答题,各1分。

3.“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饱含着朋友对“我”的关爱;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向上的过程,在“行走”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收获快乐,而不仅仅是疲惫追逐。

评分说明:(2分)从情感角度和含义理解两方面来答题,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4.提示:来自学校、家庭、自然或社会的幸福账单。

评分说明:(2分)写出一份账单不得分,写出两份账单得1分,写出三份账单方可得2分。

鼓神

王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因为生意亏了本,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无奈中,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谁知这里也在操练鼓锣作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哀,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

可能感到再也推辞不了,张伯突然像运气似的抡了抡手臂,脱袄,仍衣,大步流星,就站稳在了大鼓前。他拉开架势,将双槌高擎过头,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豪气万丈,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普通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降临高耸在鼓阵中间;一个在群山中滚爬像山石一样平凡的山民一瞬间如金刚发威挺立在群峰之上。.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在轻敲几下鼓沿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叩--急如狂风暴雨,缓似岚岗生月;重擂轻掠——重如万马奔腾,轻似惊鹿踏雪,把一面鼓指派得出神入化。除了力的迸射,还有技的绽放。老人时而槌抹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低伏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刚时像枪挑滑轮;乱则乌云横飞,齐则兵阵突进。铁马兵戈飞鸣镝,细雨轻风荷叶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机杼声……

轰鸣!呼啸!冲突!纠缠!齐整!狂乱!

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cū guǎng _____,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虽然肃立的山民之间,我虽然肃立在山民中间,但精神却是跪着的。形似卑微而神不卑微,处身卑微而心不卑微——调度这阵势,创造这奇迹的老者已不再是一个焉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这是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卑贱者豪迈,低微者挺拔,全在于自己.

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问题:请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地点,及“我”生意失败,流落在外,过年仍不敢归乡凄惶可怜的境遇;而后文“我”看完鼓神的精彩表演后,心灵感受到了震撼,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卑贱者豪迈,低微者挺拔,全在于自己。”从而更能突出鼓神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启迪。

结构 首段中的“我”不敢作归乡的打算,才在后文中听了鼓神的演奏,因而首段还在结构上引出下文遇见鼓神的故事,同时形成与结尾处:“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一句相呼应。

答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地点,及“我”凄惶可怜的境遇,从而自然引出下文遇见鼓神的故事,同时形成首尾呼应,更好突出了鼓神的精彩表演,带给我的心灵震撼,使我明白“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的人生道理。

胡记面馆

马苏玥

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②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③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④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⑤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⑥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 36 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 72 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⑦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 72 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⑧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⑨“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 72 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 72 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02,有删改) 

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4 分) 

【答案】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 形象特点;为后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城市里的菜地

晓寒

①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河把土地分开,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我的窗户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 

②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我是菜地里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边走边看。黄瓜花开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地黄,做好了招蜂惹蝶的准备。苦瓜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签。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③我母亲很少来城里住,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了都不踏实;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条路都提心吊胆。而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 

④有年春天,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放肥,再不搞就迟了,你看这人一懒,地也懒了。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也阴睛不定。 

⑤一根藤蔓爬到沟里来了,母亲把它牵回架子上,一条虫子在叶子上爬,母亲把它提了。母亲在不自觉中就把这些事做了。各种瓜菜,没有一样是闲着的,拔节的拔节,长个的长个,散发着不同的清香。在里面走着,亲切,踏实,知道自己离土地最近,离庄稼最近,离根最近。 

⑥这晚,母亲显得很高兴,大概是没有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不过,并没有因为一片菜地,使母亲改变对城市的看法,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少进城。我回家去,母亲总会去菜园里摘些菜给我带走,每次摘菜时都会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老样子。过了几年,母亲再一次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好着哩。母亲不再说话,看样子她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⑦事实上,那块菜地早已经被推平,几条街道纵横穿过,一些商品房从上面拔地而起,菜地以另一种形式变得高耸幽深,河的这边和那边都变成了同一种生活。那些菜被埋在了城市的底下,人在上面走过,汽车从上面碾过,只有日子还在流转,雨仍然从天空落下。 

(选自 2017 年 5 月 24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菜地已成为他另一本“鲜活的日历”?(3 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3 分) 

3.文章的标题是“城市里的菜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母亲?(4 分) 

4.联系全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4 分) 

【答案】 1.“鲜活的日历”是指不同的蔬菜标志着不同的时令季节,我一路走来,顺次看到它们就像翻开一张张日历,菜地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去看菜地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2.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各种蔬菜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它们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特点,表达作者对菜地的喜爱。 

3.菜地是连接母亲和城市的纽带;母亲对菜地的感情代表了老一辈人对土地和庄稼的深情,具有典型意义;写母亲其实也是写作者,对作者来说菜地具有“根”的意义;母子对话内容和菜地的现实遭际形成对比,加重悲剧色彩,深化了文章主旨。 

4.交代菜地的结局(城市这块令人感到亲切、踏实的菜地被无情吞没);与前文中菜地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与“我”和母亲的愿望形成反差,表现“我”的痛心;结尾具有鲜明的画面感,余韵悠长,引人深思。结构:照应文章的开头。

(一)开头段 (二)中间段 (三)结尾段

1.开篇点题 1.承上启下(过渡)1.总结全文

2.统领全文 2.交代:人、事、因、经过、结果 2.点明中心

3.交代:人、起因、结果 3.交代背景(环境)3.深化主题

4.交代背景(环境)4.设置悬念 4.升华情感

5.引出下文 5.做铺垫 5.引发思考、引人深思

6.设置悬念 6.埋设伏笔 6.照应前文或题目

7.做铺垫 7.对比/衬托/烘托 7.首尾呼应

8.埋设伏笔 8.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9.奠定感情基调 9.揭示中心

10.渲染气氛 营造氛围 10.烘托人物心情   

11.激发阅读兴趣 11.照应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