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题表现手法专题复习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中考复习指导 2021-08-17 手机版


 一、考情分析

在小说中考试频率极高,有时会结合欧亨利式结尾进行考核;在标题和开头中使用频率极高,需要特别注意。在一般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中考试频率较高。通常分值为3分。

二、常见题型

1. 文中作者是如何层层设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

2. 文中作者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3.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请从文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赏析。

4. 文中第……段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三、相关知识

1.定义: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2.悬念与伏笔的区别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⑴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设悬念则没有特别统一的规定,其笔墨根据实际需要有多有少。

⑵伏笔一般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往往貌似“闲笔”。  

为了达到悬念的目的,作者在设置悬念的时候,也往往是把它放在显著的位置,或者是大肆渲染。  

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目的是以求前后呼应,情节合理”。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悬念则是为了造成读者心中的紧张和期待心理,以求情节的曲折,故事的起伏。 

3.注意:设置悬念的文中通常不止设置一处悬念。

四、答题模式

文章层层设悬:……(列出悬念),(或)文章设置了……的悬念,

使文章情节曲折,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即时训练】

《出售欲望的孩子》

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

13岁那年,一次喝酒后,卡尔竟抢了一位妇女的挎包,里面有几百美元现金。从此,卡尔爱上了抢劫,欲罢不能,无人不知他的恶行。校长对他很是头疼,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孤儿。

事情越演越烈,卡尔的欲望愈发膨胀起来。在学校,他成了老大,拉帮结派,唯我独尊,公开旷课,还常常偷同学的东西。

被学校开除后,卡尔才明白自己的行为损害了祖母的尊严。想到祖母苍老的面庞,他无地自容。

走在匆忙的人群中,卡尔看见了一个小个子的老者,他的钱包露了出来,简直是天赐良机。瞬间,欲望控制了卡尔,他跟随着老者,走街串巷。终于,老者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

卡尔的手伸向了老人的钱包。一刹那间,钱包就落到了卡尔的手中。

卡尔本来是这样设想的:拿到钱包后,冲老人扮一个鬼脸,然后逃之天天。

但他的手却遭到了强有力的反抗,老人的手像钳子一样抓住了他的手。卡尔看到了一张狰狞的脸,可怕的脸。老人什么也没说,反身将他塞进了身后的小屋里。

老人问他,说吧,怎么办?是送到警察局,还是私了?

别送警察局了,丢面子。卡尔垂头丧气地说。

那好吧,看来你是个惯犯,有这样的本事也算了不起。我有个孙子,很想学会这一招,你将欲望和技能卖给他吧。话音未落,一个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

他叫奇里,你现在把你所有的技术传给他。但要记住,以后你永远不能再有这样的欲望和行为了,否则你就是侵权。如果发现你再做坏事,就将你扭送到警察局和专利局,因为你同时犯了两大罪,要受到严厉制裁。

老人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容不得卡尔不同意。老人拿出一张协议书,抬头写着:出售欲望协议书。老人握着卡尔的手,让他摁下了手印。

卡尔被放出来时,感到一阵恐惧和失望。他想到了老人的脸,那双有力的手,还有那张协议书。

卡尔回到家时,祖母正在与老师谈话。看到祖母向老师求情的表情,卡尔不由失声痛哭。他发誓再也不做对不起祖母的事。

回到学校后,卡尔解散了“坏蛋组织”,一心一意做个好孩子。欲望再次袭来时,眼前便立刻浮现出那位老人的脸。他不敢出手,他害怕报复,害怕那间小黑屋。

卡尔考上高中后,身上的臭毛病彻底改掉了。渐渐地,祖母也年迈多病,无力再管制他。他学会了自立,每天帮祖母打扫房间、做饭,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那天,卡尔正在侍弄庭院里的鲜花,一位老人推开了他家的院门。卡尔上前询问,却发现是那张可怕的脸。正是那个老者。

卡尔心想,他一定是想将以前的事告诉祖母,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见到祖母,否则祖母的病会雪上加霜。这时,老人走了过来,脸上却荡漾着慈祥的微笑。他摸摸卡尔的头,问:你奶奶呢?

她不在家,出去了,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不能这样对待一位病中的老人!卡尔正言厉色。

学会护着奶奶了?好孩子,我是来看望你奶奶的,这不,牛奶、鲜花。老人说着,指了指手中的袋子。

原来他和祖母认识。卡尔一脸疑惑。

老人进了屋,屋内传来了奶奶与老人开心的对话。卡尔忍不住贴在门上偷听。听到一半时,卡尔禁不住潸然泪下。  

祖母早就知道了他的劣行,她没有张扬,而是与这位好友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改掉了卡尔的毛病。这样做,既彻底解决了问题,又不让卡尔失去人格和尊严。

这个出售欲望的孩子,当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欲望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选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分)

2.选文标题中“出售欲望”的意思是什么?(2分)

3.选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巧妙设置悬念,请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4.请结合全文,分析祖母的形象。(4分)

【参考答案】1.写卡尔在祖母和老人的巧妙教育下,改掉了坏毛病。

2.“出售欲望”指卡尔将抢钱偷钱的想法出卖给人,就没有了这种权利,以后再抢钱偷钱就是侵权。

3.祖母早就知道了他的劣行,她没有张扬,而是与好友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改掉了卡尔的毛病(1分)。这样写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1分);突出了祖母的慈爱与智慧(1分)。

4.答案要点:慈爱、有教育智慧,要有具体的分析。

一、考情分析

在多种表现手法中,抑扬也是记叙文的高频考点,通常考察内容为如何表现人物的,分值为3分。

二、常见题型

1.文中的为什么先说……(人物)不好?有什么用意?

2.文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中……是为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抑扬相关知识

1.含义

把要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

2.欲抑先扬:先肯定或赞扬其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否定、贬低,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例:在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作者是如何塑造华山掌门岳不群的形象地?

分析:作者使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华山派掌门岳不群这个包藏祸心,阴险狡诈的伪君子。在开篇给了他慈父良师的身份,给了他正派人士引以为荣的“君子剑”称号,一代大侠,怎能不叫人折服。然而,谁会想到,这慈父会利用女儿的幸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良师会为了私心杀害自己的徒弟,这堂堂“君子剑”实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险小人,为了野心而掀起武林中的腥风血雨。不用太多的语言描述,仅仅一个“君子”与“伪君子”的对比,足以将其人性的丑恶暴露无疑。

3.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其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例:

漓江情韵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问题:“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2 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欲扬先抑,(1 分)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1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四、答题模式

运用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再写……,给读者强烈印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即时训练】

《翻浆的心》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任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 ”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有删改)

[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1.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3分)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中“翻浆”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作答。(4分)

3.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就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4分)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1.(3分)“青年”是一个孝顺父母、淳朴善良、热心助人的人。(每个要点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

2.(6分)(1)(2分)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灵魂受到的震动和心里的不平静。(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极强贬义色彩的词语(2分),形象描绘出搭车“青年”在司机的故意折腾下的狼狈情态(1分),表现出“我”对他的鄙夷和厌恶(1分)。(意思相近即可)

3.(4分)示例: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先前“青年”一系列“偷东西”的行为最后却发现是“青年”的善举,“坏人”原来是好人,给读者强烈印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社会的和谐需要信任和真诚。

4.(5分)主题:小说嘲讽了当今社会“人心惟危”的现象,呼唤社会相信善良,彼此信任。(2分)

看法:(3分)示例:社会的和谐需要信任和真诚。虽然当今社会确实存在很多积弊,“农夫和蛇”  的故事时有发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善良和美好,拒绝信任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主题归纳正确计2分,意思相近即可;结合现实谈看法计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一、考情分析

以小见大是记叙文的中低频考点,在古文或古诗词中更常见,在记叙文中通常分值为3分,在古诗词中分值通常为2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二、以小见大的含义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

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1.问题类型:文中主要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以……的小见……的大,突出了文章主旨……。

2.问题类型:文中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文中又是如何表现的?

答题模式:通过写……(文章内容),表现了/反映了……(社会现实)。

《一只拒绝飞翔的鸟》

非常抱歉,我不打算告诉你这只鸟的长相。而且,我答应过那个男孩,我将对他的姓名和身份守口如瓶。

这样很好。我的叙述变得异常简单了。请先跟我回到1943年,地点在罗马南部一个叫安齐奥的小镇,在那里,我看见一只鸟,双翼紧闭,行走在林荫小道上。

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我也觉得,尤其是看到那只鸟儿行走到一个男孩身旁,而那个男孩背过身去时,我越发觉得自己活在一篇童话里。可惜,事实恰好相反。

为什么?我也想知道,所以,我询问男孩,这么可爱的鸟儿,为什么不喜欢呢?然后,男孩告诉我,这是一只拒绝飞翔的鸟儿。

我检查过,这只鸟儿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从它矫健的双翼可以看出,它曾翱翔于地中海的蔚蓝天空,那是一片多么自由的天空,可它,这只鸟儿竟然没有丝毫怀念。

从男孩的口中得知,他曾经不断把鸟儿抛向天空,但它宁愿摔死也不愿意张开双翅,好几次把腿摔骨折。这只倔犟的鸟儿就是不愿意屈服,它似乎已经认定,这辈子要跟着男孩,哪儿也不想去。

这是极不寻常的现象,作为一名记者,我隐约觉得背后有可挖掘的素材。所以,得到男孩的同意,我把鸟儿放在手心,跑到一片空旷的山地,奋力一抛,鸟儿直冲向天,但它果然没有张开翅膀,而是在一声闷叫中摔落在我脚下,惨不忍睹。

为了查清楚这只鸟为什么不愿意飞,我花了500里拉让男孩去寻找同样的鸟,我想,通过对比或许能发现答案。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相同的鸟儿,男孩甚至告诉我,连任何一种鸟儿都没找到,这个小镇简直就是鸟儿的绝地。

关于这只拒绝飞翔的鸟儿,它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鸟儿呢?直到一个月后,看着在地上悠闲散步的鸟儿,我忽然想起男孩曾经说过,它本来是要送给妹妹的,或许他妹妹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于是我便问,你妹妹呢?

她死了。

几个月前,报纸上的确登过,那个凌晨,英第八集团军从西西里渡过狭窄的墨西拿海峡,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登陆,向意南部快速挺进,和德军4个精装师狭路相逢。

男孩的妹妹便是被一块弹片带走的。我觉得不应该提及男孩的伤心事,便说了声抱歉,不再言语。但关于那只拒绝飞翔的鸟儿,却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有用的信息。

直到1944年,德军在意大利全面败退,盟军进入意大利北部的时候,我刚好经过曼图亚,在那片刚刚结束的战场上,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尸体被分成两座小山,一座是阵亡的士兵,而另一座则是无辜的小鸟儿。

那是一个硝烟纷飞的年代,鸟儿无论飞到哪里,都有可能被弹片击落,我终于明白,跟随男孩的那只鸟儿为什么不愿意飞翔,它并不是不热爱自由,而是因为自由必须以死亡做代价。

所以,在后来的某一天,我给男孩寄了一封信,告诉他,拒绝飞翔的鸟儿并不赢弱,相反,它很坚强,我们应该向这只鸟儿学习。可惜,我并不知晓男孩有没有收到,毕竟,硝烟并未完全消散。

问题:文中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又是如何表现的?(4分)

【参考答案】本文通过写鸟拒绝飞翔,反映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巨大灾难和严重的心理创伤。文章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一直拒绝飞翔的鸟见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出战争的残酷。

收获:

不足:

《暖爱拂过红围巾》

许小然想送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事情的起缘是她看见同学李美琪的妈妈就围着那样好看的红围巾,石榴红的颜色,金色的丝线若隐若现,看上去毛绒绒的,给人感觉非常温暖,再衬上李美琪妈妈那件有蕾丝边的黑棉衣,那美丽的搭配效果,立即就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花轻轻击中了许小然的心。

她想给妈妈买条这样的围巾!妈妈每天去市场卖菜,围的是一条黑白相间的薄薄的旧围巾,回家的时候,脸颊常冻得红红的。许小然想,如果妈妈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

许小然去商场悄悄看了看,但是一看价钱,热切的心好像立即被凉水浇了,120元,而许小然只有30元,离这个数目还远着呢。尽管如此,许小然还是摸了摸围巾,果然细致绵软,手感很好,那美丽的色泽比春天的花朵还鲜艳。导购小姐说,这是澳州产的羊绒围巾,今年卖得最好。

许小然无精打采地离开商场,心里失望透了。她一边走一边想围巾,忽然有个想法跃上心头——她可以在学校捡饮料瓶卖钱,说不定就能凑够买围巾的钱呢。

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兴奋。

许小然平时住校,一周才回一次家。这天放学吃过饭后,趁着班里没人,许小然鼓足勇气去教室后面的灰斗里捡瓶子。只见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只饮料瓶,许小然忙高兴地弯腰去捡,忽然,身后响起阴阳怪气的口哨声,许小然一惊,回头见是胖男生张承虎。许小然脸红心跳,仍旧低下头捡瓶子。张承虎怪声怪气地问,许小然,你在干什么。许小然没有理他,拎着袋子走出了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后边传来他稀里哗 啦的笑声。

许小然心里有些难过,但想想那条漂亮的红围巾,这些不好的情绪转瞬即逝了。

那天晚自习后,许小然拎着一袋子塑料瓶回了寝室。室友邵娟立即掩鼻子反对,这是垃圾啊,有病菌。许小然的脸又红了,她赶快拎着放置到卫生间一角。直到第二天,她和打扫卫生的赵阿姨商量,才把那袋塑料瓶放在赵阿姨放置工具的贮藏室里。赵阿姨夸许小然说,现 在像你这样懂事的孩子可不多啊。

渐渐地,班里同学都知道她捡瓶子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笑话她。许小然发现,他们不再到处扔空瓶子,而是悄悄地放到她的塑料袋里。刚开始,她很不好意思,再后来,她会大方地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内心里洋溢着小小的温暖。

许小然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许小然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她的步子轻快,嘴角不住地绽开小花,她喜滋滋地想,虽然收入很少,但毕竟积少会成多啊,这样算来,她春节前应该能实现买围巾的愿望啦。

就这样一点一滴,许小然卖废品的收入积攒到了85元,再加上她的 零用钱,已快够买一条美丽的红围巾了。可就在她即将实现这小小梦想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她改变了计划。

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后,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通报了初二班一位女生家庭的不幸遭遇。就在前天,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生父亲突然犯病,挥刀砍向她和弟弟,妈妈为救她姐弟两个,死死地抱住父亲,结果被父亲砍成重伤,女生和弟弟受了轻伤,现在她们一家三口,住在两个医院里。她家里本来就很穷困,现在遇上这样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也因此,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向他们捐款,奉献爱心,帮他们度过难关。

班上的几名女生听着听着就哭了,许小然也哭了。

班里开始捐款的时候,许小然第一个捐款,120元,正是那条红围巾的价格。那天,天很冷,下着雨,但当她把钱放进红色捐款箱的时候,心里却特别温暖、踏实,这份爱心,那名同学和家人更需要。

许小然想,看来今年给妈妈买不成那条红围巾了,但是相信明年冬天,她一定会给妈妈买一条最漂亮的围巾。

1.许小然为什么想送给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4分)

2.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4分)

情节 许小然心理变化

许小然想给妈妈买一条120元的围巾,而自己只有30元

兴奋

同学张承虎嘲笑许小然检饮料瓶

大多数同学悄悄把空瓶放到许小然的塑料袋里 先不好意思,后来内心洋溢着小小的温暖

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得到11元收入 喜滋滋

许小然第一个捐款120元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⑴许小然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许小然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⑵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

4.文章写许小然想方设法要为母亲买一条漂亮的红围巾,好不容易凑够了钱,却插入初二班一女生家庭横遭惨祸,有什么作用?(4分)

5.结合全文,谈谈“红围巾”象征的的“暖爱”有哪些?许小然身上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6分)

【参考答案】

1.同学李美琪的妈妈有一条温暖漂亮的红围巾,李小然也想给自己的妈妈买一条这样的红围巾(2分);李小然的妈妈在菜市场劳动,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2分)。(意合即可)

2.①心好像立即被凉水浇了(失望透了)

②想到可以在学校捡饮料瓶卖钱,说不定就能凑够买围巾的钱

③心里有些难过

④心里却特别温暖、踏实(每空1分)

3. ⑴神情描写(1分)。传神地写出了李小然心里藏着为妈妈买红围巾又不愿告诉同学的调皮神情(2分,意合即可)

⑵动作描写(1分)。生动地写出了李小然对辛苦挣来的11元钱的珍惜,生怕丢失。(2分,意合即可)

4. 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李小然由爱亲人(妈妈)上升到爱他人,爱社会,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中心)。(2分,意合即可)

⑵结构上使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意合即可)

5. “暖爱”有:(1)李小然想给妈妈买一条温暖漂亮的红围巾御寒;(2)同学默默帮助李小然收集塑料瓶挣钱;(3)打扫卫生的赵阿姨对李小然行为的理解和赞许;(4)李小然把准备给妈妈买红围巾的钱捐给更需钱(更困难)的同学。(3分,每点 一分,任答3点即可)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品质:(1)孝敬长辈(母亲);(2)用诚实劳动实现个人愿望;(3)认定正确的事就坚持去做,不达目的不放弃;(4)大爱情怀,爱亲人,更爱他人和社会。(3分,每点一分,任答3点即可)

《我家最富的时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他的一半工资都用在医药费以及比我们还穷的亲戚身上了。  

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天,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它将以抽彩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不管我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家。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时,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赶开了。他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  

当我回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母亲安慰我说:“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着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问。   

“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说。  

我歇斯底里地大叫:“我们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  

桌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348的一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他是爸爸交易所的老板。  

母亲说,当初父亲买彩券的时候,为老板凯特立克代买了一张,老板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  

对我来说,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凯特立克是一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彩车。   

“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母亲平静地回答。  

我们听到父亲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我们家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我成年之后,才有了一辆汽车。母亲的那句“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格言具有了新的含义。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 

1.第③自然段,“父亲得奖”,“我”想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父亲”却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父亲”为什么会这样? 

2.“父亲”为什么对唾手可得的“别克牌”汽车让凯特立克的司机开走?你怎么看“父亲”的这种做法?

3.文章标题“我家最富的时刻”。作者认为是什么时刻?你怎么理解“最富”一词的含义?  

4.你认为本文的情节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5.为什么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答案:  1.因为父亲当时心绪杂乱,正思考中彩得到的汽车是否归还真正的车主人,正为此事而心烦,所以想我咆哮。  2.①因为中奖的那张奖券是凯特立克。②提示:“父亲”这种做法是令人赞赏的。如果他不说,凯特立克也不会知道的,但他却没有那样做,恰是他那诚实|坦荡的人品让他做出最崇高的抉择。  3.①父亲向凯特立克打电话的时候。②拥有了精神财富——诚实,正直。  4.①巧设悬念②使故事情节跌宕多姿,人物的品质在曲折的情节中凸现出来。  6.提示:有了骨气,就有了精神动力,就能依靠自己的拼搏努力而收获盈怀。

葫芦架下的母亲

李汉荣

①初夏的早晨,我妈吃过饭,就在门前院子葫芦架下,坐在竹凳上为我们缝补衣服。哥哥的书包带子断了,我妈要给接上;我的裤子膝盖上磨了个小洞,我妈要给修补;爹的衬衣、姐姐的枕巾、妈自己的布鞋,都等着她去连缀,去重新出落得完好。

②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嫩绿的叶子窸窸父,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一高兴,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不小心洒了下来,有几颗刚好掉在我妈的脸上。我妈伸手抹了一下,放进口里,“好甜的露水吆”,我妈叹了一声,又自言自语,“天意呀,天降甘露,今天怕是个好日子哩。”

③我妈开始穿针走线了。葫芦叶子的影子,掉在妈的身上、手上,掉在针线篮里,掉在哥的书包上,掉在那些等待着的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针线上,掉在妈的心思上。

④我妈灵机一动,其实,也不是灵机一动,这在我妈早已成习惯了,是仅属于我妈的秘密习惯——取来孩子们用的铅笔,将那从各个方向投影下来的葫芦叶子们画下来,就画在那接待影子的布上。若觉得掉在恰好的地方,好看,正合适点缀点儿什么,就依照那样式,略加放大或缩小,一针一线缝好绣好,她的艺术品就成了。瞧,此时,被我那顽皮的膝盖磨破的裤子上的窟窿,正被一片翠绿的胖叶子补丁覆盖了,那本来寒碜的补丁,却成了有趣的、摇曳着的一片初夏的叶子。

⑤快到正午了,一片叶子的影子,定定地守在刚展开的姐姐的枕巾上,好像不愿走了。妈说:“这是缘分和天意,咋不早不晚,偏偏就在这时,是这片叶子,来到丫头的枕巾上,怕是要为她送些吉祥好梦?”我妈就把这安静清凉的叶子,挽留在姐姐的枕上,挽留在她青春的梦边。

⑥我妈爱说缘分、天意,却很少说运气之类。可是要我说,我哥的运气比我好,你看,这时候轮到为他缝书包带了,一朵正在开着的葫芦花——它正在鼓足劲开花瓣儿,那花瓣儿还没开圆哩,它就把还没有开完的花影儿匆忙地投在哥的书包上。我妈看见了,花就在她的手边颤呢,花心里还噙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妈抬起头,望了望绿莹莹的葫芦架和蓝莹莹的天,然后把目光停在手边的葫芦花上。妈微笑着,笑意、暖意和神秘的天意,满当当地漾在妈的脸上、心上。此时,她整个儿被一种比我们后来漫不经心挂在口上的所谓诗意呀、禅意呀,以及更为圆融深挚的情感暖流和纯真欢喜给笼罩和充盈了,那是只有上苍才能够给予的一种福气和喜气。

⑦我妈就把那刚开的、花心里还噙着露珠的葫芦花,绣在我哥的书包上了。你说,我哥的运气多好?

⑧我妈几乎不识字,仅认得一二三天地人山水田土木火上中下,总共就三十来个字,也没受过什么美学教育和艺术培训。但是,她有很纯正的美感和朴素的美学。我妈的美感和艺术灵感来自大自然,来自她劳作、生活的田野、山水、草木和花鸟,来自她对美的事物的直觉领悟。我家门前这菜园,这蓬勃着青藤绿叶黄花的葫芦架,就是我妈的美学课堂。就在此刻,在这个早晨,在葫芦架下,我妈凝神静气,感受着天意,进行着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美的创造……

1.文中写到了母亲为孩子们做的哪几件具体的事?请简要概括。(3分)

2.结合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4.读完全文,说说标题“葫芦架下的母亲”有什么作用。(3分)

1.①“我”裤子膝盖处磨破了,妈妈打上了一片胖叶子形的补丁(1分);②一片叶影落在姐姐的枕巾上,妈妈将其绣在上面(1分);③一朵葫芦花影儿投在哥哥的书包上,妈妈就把它绣在了上面(1分)。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描绘出葫芦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自然洒落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为下文描写母亲将投影下来的葫芦叶连缀在衣服上作铺垫(2分)(答出两点即可)。

3.①勤劳顾家。母亲吃过早饭便坐在葫芦架下为一家人缝补衣物,忙碌操劳;②心灵手巧。葫芦叶影落下,母亲便依样画下来缝补在家人的衣物上,富有生活情趣;③关爱子女。母亲在缝补衣物时将平安祝福融入补丁,满心装着子女;④纯真平和。母亲在自然中劳作感悟、创作,平静快乐。(每点1分,共4分) 

4.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③富有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共3分)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