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参赛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1-07-27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掌握重要的文言现象,如“至于”“平方”等。

2.疏通文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泰山的雄奇和壮美,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本文运用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泰山的雄奇和壮美,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习本文运用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式、资源 以讲授、讨论交流、课堂练习等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有交互白板或一体机演示,效果会更佳。

(作者?时代背景?“记”的特征?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持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代表作为《登泰山记》。

【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并写下了这篇游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主要分类:①碑记: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

【关键词】实词 虚词  句式 翻译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的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的经过和所见所感。

(读通句子 翻译文段 整理要点 讨论难点)

【活动】提请学生翻译,老师点评,并和学生互动,掌握以下文言知识要点:

【重点词语】

通假字

其级七千有余(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石苍黑,多平方,少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

须臾成五采(同“彩”) 

古今异义

至于泰安(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多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   今义:数学名词。)

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 今义:阳光,表面上)

是月丁未(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复循西谷(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戊申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重点实词

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与“无”相对,动词)

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僻不当道者(挡住,动词)

词类活用

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向东)

崖限当道者(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道少半(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照耀)

重点虚词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及既上(等到,介词)

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同“于”,在,在……的时候)

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等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雪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判断句,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 

(2)省略句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省略句,“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

生石罅(省略句,“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

复循西谷(省略句,“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省略句,省略主语代词:余)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省略句,省略主语代词:余)

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3)定语后置句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重点语句含义】

(1)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译:我起初沿着中谷进山,行程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译:登上山顶,只见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天空的南边。远望夕阳映照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一幅图画,而在半山腰停聚的云雾像一条带子似的。

(3)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译:天边云彩上有一条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变成五彩斑斓。太阳升起来,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就是东海。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译: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依稀看见云中几十个白的像骰子一样立着的是山峦。

(5)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译: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深浅错杂,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关键词】形象  写作 

1.作者的登山路线是什么?描摹了几幅画面?

作者以登山为主线,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南麓起步,绕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越中岭、复循西谷,至泰山顶。详细记叙了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四幅画面:泰山地势图——雪后登山图——泰山日出图——泰山景物图。

2.第3段集中描写了泰山日出的景象,请根据文本填写下面表格,与作者一起赏泰山日出。

时 间 景  色

日出前 五鼓 大风扬积雪击面;足下皆云漫

稍见 山:白若樗蒱;云:一线异色 

日出时 须臾 五采

日上 日:正赤如丹;海:动摇承之

日出后 回视 色:绛皓驳色;山:而皆若偻

3.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景物,找出具体语句体会其特点和作用。

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峰西面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

4.姚鼐的《登泰山记》将“义理,考据词章”(即要求文章要表达一定的道理,并且有坚实的事实证据,同时也要文采斐然)融于一体,成功地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请结合文章分析。

①《登泰山记》的行文,以时间和自己的游踪为序而展开,依次记述了作者于隆冬岁梢从泰山南麓经中谷登上泰山之巅的沿途观感,在日观亭上所见日出的绚丽景致,归途中的庙宇,皇帝行宫、石刻等文物古迹,以及冰雪泰山的肃杀寂静物候,以此表达对泰山的热爱。这是姚鼐“义理”的创作思想。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引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中的“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作注解,以古人名著来考证泰山的名胜。接着写道:“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东谷是古时人们登泰山顶峰通常经由的山口。这体现了他“考据”的创作思想。

③“观日出”的描写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日出的景象瞬时变幻,难以描摹。但姚鼐把日出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达到了应有的艺术高度。文辞清丽,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还有严谨的结构,错落变换的句式,都体现他“词章”的创作思想。 

5.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登泰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按照作者登山的路线,分别写了登山的位置和过程,山巅所见,日出奇景,人文景观,自然风貌,表现泰山的雄奇和壮美,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抒发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①巧用烘托手法来突出景物特征。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 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都可见气候严寒。

②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登泰山记》偏于客观写景还是主观抒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观点一:《登泰山记》偏于客观写景。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单说“考据”,文中处处可见。“古长城”“三谷”“环水”“东谷”“天门”等都是作者考据的内容。“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作者好像一个地理学家,只是客观地描述景物,全篇无一句抒情语。

观点二:《登泰山记》偏于主观抒情。其情感蕴藏在叙述写景之中,其情韵需要仔细吟咏体会才可领悟。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行感染。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末这一天观日出则更加少见。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红日,这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从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寄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怀。文章满纸豪情,基调积极、乐观。

细密的文笔 壮美的画图

——《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泰山,位于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日出奇观,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登临者,而这些登临者又以他们那绝妙的诗章为这位东岳尊者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之更加扬名天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登攀的人。在洋洋大观的登览诗文中,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很值得一提。在他的笔下,日观峰那雄浑的气势,泰山日出时那壮美而又柔和的色彩,作者那顶风冒雪登山的动人经历,得到了形象而准确的描摹,生动而细密的表述。因此,无论是构思还是文笔,它都是无愧于前人而对来者又有所启发的一篇杰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

作者以登览为主线,以日观峰为主景,用移步换形之法,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乾隆三十九年,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的姚鼐因与主纂纪昀不和,辞职返家,路过泰山,应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纯的邀请一同登泰山观日出。作者着意把本文题目命为《登泰山记》而不用一般的“游泰山记”,就意在表明,他着重写的是“登览”。事实上也是这样,作者就是按登览这条主线移步换形,组成四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而在这幅山水长卷中又以日观峰为主体,从而使整个长篇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引人入胜。

首先为我们勾画的是泰山地势图。作者先介绍汶水、济水分流于南北,古长城横贯于东西的泰山地势,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杜甫的《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是从时间上来形容,姚鼐是从地势上来介绍,但都使我们对泰山的雄伟神奇获得了生动而准确的印象,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介绍了泰山的地势后,最后缀上一笔:“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是作者登临泰山的目的地,也是这幅泰山地势图的点睛之笔。

第二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代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述。“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三幅是泰山日出图。这是整幅山水长卷的主体部分,地点虽仍在泰山最高处,但在时间上却有了变化,由昨晚变成今晨,描写对象也由夕照变成日出。作者仍是先交代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四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二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少圜、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可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董自展)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