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自主学习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7-21 手机版


 教材分析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分别从乡土社会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需要文字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共同体现了乡土社会的文化特点。学习时要把握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紧密关联,学会梳理文章脉络,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文本进行精细化阅读和整体把握。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面对面的社群”“语言”等概念,把握文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明确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支撑观点所运用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两篇文章的内在联系,学会梳理文本。

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文字下乡在当下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梳理两篇文章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

2.思考文字下乡在当下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初读印象

要求:读完《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圈画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并对下面的概念进行解释。

面对面的社群  语言   文化   特殊语言   空间阻隔   

时间阻隔

牛刀小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x.

1.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愚”是指他们智力不足或有缺陷。

2.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在这里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

3.文字虽然是“间接接触”,但是它能够完全地传情达意。

4.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语言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5.富于学习的能力是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

6.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的记忆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相差不大。

7.乡土社会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间传授无缺。

8.文字下乡缺乏必要的基础,无论乡土社会如何变化,都不需要文字。

文脉梳理

1.用原文中的词语补全思维导图,清晰呈现出作者的论证思路

合作探究

要求:(1)写下自己的理解,与小组同学分享;(2)把自己与小组同学交流的收获记录下来;(3)小组长整理后形成本组最佳成果,并在全班展示,师生共评。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文字下乡》开头写我带学生下乡时一位小姐把包谷当作麦子的事,有什么作用?

任务二:作者说,“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作者“总难甘服”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你认为,从基层上看,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什么?综合《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的内容进行分析。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