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二课时《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7-20 手机版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通读两章,思考两章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与第一章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表达。

2.归纳总结作者对文字下乡所持态度以及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二、知识准备

1.《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文中与本书有关的段落如下。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说”是“有”的开始

从客观上说,物质先于人类意识,“说不说”跟物质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哲学上的“有”并不是简单的客观实在,“存在”不是简单的客观实在。

以为“存在”这个词语本身,就已经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接触了宇宙万物之后,将这些事物总结抽象为“存在”这个概念。因而,“存在”并不只是客观实在,它依赖人的思维活动才能产生。脱离了人的主观活动,也就无所谓“存在”了。而人的主观思维活动又必然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我们不可能脱离语言来思考,所谓的“想”也不过就是在脑子里跟自己讲话。

因此,“有”必然依赖语词,只有用语词表征的事物,才是在我们思维中的“存在”,而不再是纯客观的事物。

三、课堂探究

(一)阅读指定段落,完成名词解释

文化(阅读《再论文字下乡》第5段)

(二)完成阅读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阅读《文字下乡》,简单说明作者对文字下乡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他为什么持有这种态度。

2.阅读《再论文字下乡》,指出作者认为文字下乡的前提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这么认为。

3.简要说明这两章观点与第一章的关系。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