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7-18 手机版 | ||||
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究《乡土中国》这本书里和“权力结构”相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要一起阅读和分析三篇文章,它们分别是:《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 在开始阅读前,我们首先来思考两个问题: 1. 我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它不但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军事和政治作用,还影响到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写照;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它对于中国南北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庇护和滋养了中华民族。可为什么这两项伟大工程的重要推动者——秦始皇和隋炀帝——这两位非常“有所作为”的皇帝,却有着悲剧下场呢? 2.不可问对方(尤其是女性)年龄是西方社会的不成文规定,英语中不分长幼:别管是哥哥还是弟弟,都是brother,别管是伯伯、叔叔、舅舅、还是姨父、姑父,统统都是uncle,而中国人却要明明白白地分出谁大谁小、谁亲谁疏呢? 通过阅读本节课程中的三篇文章,也许,我们能从费孝通先生的理论中寻找到一定的线索: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乡土中国》,我们一起来完成本节课程学习的第一项任务:请大家根据下面的阅读任务清单进行快速略读,并在表格中记下答案的关键词。在这一张任务清单上,老师们帮大家抓出了三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形成思维框架,是我们阅读学术著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篇文章里,有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关注: 第十章 《无为政治》 什么是横暴权力? 什么是同意权力?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中,为什么实际上呈现出的是“无为政治”的社会治理状态? 第十一章 《长老统治》 什么是教化权力? 教化权力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长老统治”的? 第十二章 《血缘和地缘》 什么是血缘社会?它有什么特点? 在乡土社会里,隔壁邻舍本可以在门前交换物品,却都要大老远跑到街集上进行交易,其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并从商业中发展出地缘这种社会关系? 相信,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能把握住这三篇文章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了。 现在,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以摘录关键词的形式快速完成这一项阅读任务。 学生暂停,完成快速阅读 好的,相信此刻,你已经完成了阅读任务清单,接下来,请大家对照任务清单中自己记录下来的关键词口述一遍三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这样完成: 《无为政治》一文讨论了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横暴权力?”从社会冲突的方面来看,横暴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的主从形态当中,它具有压迫性质…… 请大家仿照老师刚才的形式,用三分钟的时间完成口述任务。 学生暂停,完成口述 教师提问:现在,你能回答我们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张丁一和李子涵两位同学的答案: 关于第一个问题,从横暴权力的角度看,秦始皇修筑长城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是当时的农业经济承担不了这项工程的耗费,于是怨声载道,秦始皇更以严刑峻法加剧统治,陈涉、吴广便揭竿而起了。 第二个问题:西方社会以商业为基础的地缘社区更多,中国的乡土社会更多地是血缘结合,而且文化具备稳定性,就使得先出生的人往往可以根据经验教化社会中的年幼者,进而形成了“长老统治”,所以,中国人特别需要区分出“长幼”。 教师小结:这两位同学的回答都非常准确。通过完成初步阅读任务清单,我们已经了解了每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那么,这些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深挖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请大家再次阅读这三篇文章,这一遍阅读,请同学们把关注点放在文章的论述脉络上。在方法上,我们尝试一边阅读,一边划出主旨句和推进论述的关键性句子。当我们完成这次“深耕”式阅读后,请大家划分出每篇文章的结构层次。 下面,大家可以按下暂停键,开始第二次阅读。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张越同学对于文章脉络的把握: 1.梳理《无为政治》文章结构 (1)作者首先分叙两种不同的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第1-3自然段) (1)第二层,总述上述两种权力的错综混合,这两种性质的权力是概念上的区别,不常是事实上的区分。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这“两种过程常是互相交割,错综混合,冲突里有合作,合作里有冲突,不很单纯的。”(第4自然段) (2)第三层,深入挖掘权力的背后是利益的驱使。(第5-6自然段) (1)第四层,提出在“无为统治”下,社会结构既非横暴权力又非同意权力,费孝通先生结合中国的农业社会特点,先从利益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在“无为政治”统治下,社会结构具有非横暴权力式的特点;再从经济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小农经济社会不具备同意权力占主导地位的条件。(第7-11自然段) 教师小结:而且,我们还能发现,费孝通先生这篇文章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文章的起承转合层次清晰,章法严谨。 读到这里,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一篇文章更多是在否定,费先生告诉我们,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既不是横暴权力主要,又不是同意权力主导,那么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进行阅读和梳理,一起来看下一篇文章的内容: 2.梳理《长老统治》文章结构 (1)作者首先从“社会继替”角度提出教化性权力。(第1自然段) (2)接着,作者从孩子角度说明教化权力既非同意,又非横暴。(第2-6自然段) (3)最后,费孝通先生将亲子关系中的教化权力推广到社会中,引出乡土社会的长老统治。(第7-12自然段) 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推广到社会,从家庭成员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教化权力推广到长老统治,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乡土中国的涟漪式“差序格局”。 教师小结:而且,读到这里,我们也明确了上一篇文章中留下的问题,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都要让位给“长老统治”。 好,现在,通过阅读《长老统治》一文,我们知道了,在乡土中国,更多的是“长老统治”这种爸爸式权力在发挥作用。 关于这篇文章,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教化权力能够顺利地从“小家”的亲子关系推广到社会的“大家”之中,需要一个重要的假定,这个假定的条件是什么? 没错,教化权力的推广必须具备的前提是:它所属的文化是稳定的。按照费孝通先生的原文表述,在这种社会中,“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 之所以能够形成“生活谱”,让后来者能够“按图索骥”,关键都在于——稳定性。假若社会频繁变动,不断有新问题出现,那么经验,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长者便无法教化“后来者”了。 那么,这样稳定的文化在乡土中国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我们来梳理《血缘与地缘》一文的结构。 3.梳理《血缘与地缘》文章结构 (2)首先,作者向我们阐明:血缘社会具有稳定性且在社区的原始状态下,血缘与地缘是合一状态。(第1-5自然段) (3)紧接着,费孝通先生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举移民、籍贯、客边等例,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的血缘主导特点。(第6-12自然段) (4)最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达,人们“当场清算”的需要增加,而商业不能存在于亲密的血缘社会中,故而另一种关系必然产生——地缘结合。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这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第13-17自然段) 正是血缘,保证了社会结构的稳定,而正是稳定性,保证了长老统治的运行。这三篇文章的核心概念环环相扣,写得精彩之极。 4.读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三篇文章的结构框架,那么,三篇文章中出现的各个概念间是什么关系?请大家绘制一张示意图来提示重点。同学们此时可以按下暂停键,完成示意图的绘制。 下面我们来看刘一航同学的作品: 在这幅示意图中,乡土中国位于中心,右侧标明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权力结构既非横暴权力、又非同意权力主导。那么,中国乡土社会到底是哪种权力在发挥主导作用呢?当我们换一个方向,走向示意图的左侧,从社会继替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发现教化性的权力在乡土中国广泛存在,这种权力从家庭推广到社会,便形成了“长老统治”。长老统治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以血缘为基础的乡土中国则恰好提供了这种稳定性。 这幅示意图简洁明了,概念间关系把握准确,概括性很强。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老师相信你也能画出非常清晰准确的示意图! 1.核心问题解决 现在,我们完成了快速的初步阅读、细致的深耕式阅读和绘制概念关系图三个任务,相信你已经能够把三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和概念间关系都把握得非常好了。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下这三篇文章的“主脑”,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来阅读?它们是否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原文,去寻找“蛛丝马迹”——在谈到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事实上的错综混合时,费孝通先生说:“我们如果要明白一个社区的权力结构不能不从这两种权力怎样配合上去分析。”《长老统治》开篇即言“要了解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只从我在上篇所分析的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两个概念上去看还是不够的。” 在这一部分中,费孝通先生谈及诸多权力,对这诸多权力的讨论意在明确: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什么? 相信通过阅读和之前的分析,你的心中一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高哲伦同学的回答:“作者对于乡土社会中两种基本权力‘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做出了分析,并在下一章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力——教化权力。通过对这一权力的分析,作者结合了乡土社会中政治和文化稳定的因素,提出先出生的人总是拥有更多的经历和经验。点出了一种在社会更替中‘人生循环’的现象,从而说明了为何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往往长者为尊,处于权威的地位。“ 教师小结:高哲伦同学用简单的话语帮我们总结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老师来做一点补充,串起这一课的三篇文章:在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中,皇权为了自身的维持,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我们常说“无为而治”,皇权的“无为”如何使社会安定呢?费孝通先生发现,在中国的基层乡土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统治形式,即“长老统治”,而“长老统治”的施行离不开社会的稳定,中国基于血缘的乡土社会恰好提供了这种稳定性。 2.研究方法提示 最后,我们发现,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并没有用上我们之前示意图中的所有概念,我们只用到了与乡土社会有关的“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结合”,而没有用到“横暴权力”“同意权力”“地缘结合”等概念,那么,答案之外的那些概念又起什么作用呢? 其实,这些概念是作为“参照”而存在。费孝通先生正是通过并置与对比,帮助我们了解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 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即费先生在《后记》中写到的“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发现了每个社会结构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我们需要在对比中确立自我,即费先生所说的“先得确立若干可以比较的类型”。 这是一种研究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希望这样的方法也能够对同学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有帮助。 最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课后请同学完成教材第81-82页的表格,梳理作者用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社会的概念。 今天的课程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