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与私人道德》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7-17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梳理《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内在关联,提高文本梳理能力; 2.深入理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多重原因,理解“差序格局”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 3.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该如何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学习准备】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收集有关“差序格局”的俗语名言。 3.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学情:(1)学生填写的“阅读记录表”部分内容差异较大;(2)学生对下定义的方法不明了,本书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的定义差异很大,需要正确引导。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2》。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时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沉重包袱。正如庞朴所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乡土中国》第四、五篇论述了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一种文化传统——差序格局。 二、深挖文本 先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再深入探讨文本内容。 1.现象观察。 (1)文中列举了哪些生活现象来解说“差序格局”? [明确]①苏州河道肮脏不堪;②公共走廊和院子灰尘堆积;③亲戚关系一表三千里;④街坊多少具有很大伸缩性。 (2)你在生活中有注意到“差序格局”现象吗? [明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差序格局”,小区里的事、亲戚间的事、学校发生的事都可列举。 2.深挖原因。 (1)综合第四、第五篇的论述,分点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家庭”“社区”“国家”等基本概念伸缩性过强,导致个人与集体的界限模糊;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差等,也会对社会结构带来影响。 (2)联系前三篇的论述,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与游牧业、渔业、商业文明相比,农业劳作基本不需要分工合作,没有分工合作,当然容易形成由我作主、以我为中心的“私德”;②黏于乡土的产业类型决定了村落聚居的社区结构,而这一社区结构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依亲疏远近交往的原则,由此形成“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3)根据你对历史现实的了解,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让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的中心,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与此亦有内在联系。 3.利弊探讨。 [明确]“差序格局”有助于稳定人伦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社会结构、政治局面的稳定不变,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而不中断,与此不无关系。 (2)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又存在哪些负面影响? [明确]受“差序格局”的影响,平等观念很难得到推行,而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会有民主法制社会的建成。腐败现象的屡见不鲜、依法治国的举步维艰都“差序格局”的流弊密切相关。 [教师补充]费孝通先生在书里没有着力批判差序格局的弊端,并非刻意含蓄。这与马克斯?韦伯所倡导的“价值中立”有关。韦伯主张,学者在选择课题时可以有价值关联,而一旦开始论述,则要尽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只做事实判断,少做价值判断。 4概念阐释。 “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中重要概念,请你对此概念下一个定义。 提示:(1)不能用原文的比喻代替概念阐释,如“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的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2)注意引导学生界定概念的外延——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本质属性。 明确: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以自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的亲疏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 5.写法分析。 作者怎样使“差序格局”这个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明确: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对它进行譬喻,借用相对概念进行比较。 文章在阐释“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时,既有比喻论证,也有对比论证。用“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意在证明西洋社会具有“团体格局”的特性;用石头击水产生的“波纹”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的特性。通过“捆柴”与“波纹”的对比形象鲜明地阐明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 6.梳理总结。 (1)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以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为对照,分析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向外推伸的差序格局,群、己和人、己之间的界限可伸可缩;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实则是自我主义。 (2)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特点。仍然以西洋社会为对照,指出差序格局下,没有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最基本的是从亲属角度考虑的“孝悌”和从朋友角度考虑的“忠信”,并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不同程度上的伸缩。与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想比,个人之间,没有人人平等的兼爱精神;个人与团体之间,往往先私后公。 (3)第五章谈道德是第四章社会结构的衍生,道德建立在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 三、延伸思索 1.比较以下两组人物,说说他们间的差异。第一组人物为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和阿Q(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第二组人物为富兰克林(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和科比(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明确]主要借这几个大家熟悉的人物让同学弄清“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的内涵差异。 2.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论述是不是否定了古往今来圣贤们的高尚道德? [明确]费孝通并没有否定圣贤们个体道德的高尚,他认为“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那些人道德高尚只是个人严格要求的偶然现象,并非制度和集体约束普遍结果。 3.墨家的“兼爱”思想可能是中国古代较接近“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你能说说墨家思想为何后来很难流传开来吗? [明确]墨家的主要成员为下层工匠,工匠在完成一项大型工程任务时分工合作远多于农民,这样的出身让他们在思想观念和组织结构上更接近“团体格局”,但当高层的统治者和底层民众都以秩序稳定为最大企求时,它们的思想无法被普遍采纳。 四、学以致用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你该如何在自己的公司内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请以此为主题发表两分钟的即席演讲。 五、作业 预习第6、7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单。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