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学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21-07-15 手机版 | ||||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的能力。 2.掌握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向词人学习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写作背景,学习借古抒怀的手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的豪迈气势,学习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旷达情怀,了 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三、重点难点 1.鉴赏怀古诗词写景、怀古、抒情的自然结合的艺术表现力,体味豪放派词的意境及其风格特点。. 2.感悟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理解“人生如梦”的感慨。 四、预习新课 (一)文化文学常识 1.关于作者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声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2.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 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词的标题(赤壁怀古)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而词牌(念奴娇)仅是一首词的 名称。词牌来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3.关于词 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曲词”“乐府”“乐章”“歌词”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 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又分成几种: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依据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词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的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韵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五、导学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_____号_____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_______”,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______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_____。政治 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背景介绍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3、文体知识 小令:词调体式之一。一般指字句短少的词。前人以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虽无根据,亦多沿用。又短式短小的散曲,亦称小令。 中调:词调体式之一。一般指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的词。前人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后多沿用。 长调:词调体式之一。一般指字句较多的词。前人以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后多沿用。 4,怀古诗词: 在古代诗词中,怀古作品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是作者处在某种背景下,前往瞻仰、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业绩、遭遇,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是人非、物换星移的悲哀。 常见情感类型:1、感慨盛衰无常2、感慨壮志难酬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腐朽。 六、诵读全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东流,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千百年来所有的英雄豪杰。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江岸,卷起雪一样的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一幅奇丽的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轻有为、英气勃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七、导读理解 (一)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阕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英雄人物。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二)从表现手法来看: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千古风流人物一一多少豪杰一一周瑜,从而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感慨由之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 种,即以乙托甲,又以甲托乙。词中有两处映衬:实景(赤壁的险要形势)和虚景(火烧曹营) 的映衬: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早生华发”的映衬。. (三)从情感来讲: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 八、巩固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杨慎(1488 —1559),明中叶文学家,因“大礼议”受廷杖,削夺官爵,谪戍于云南永昌卫,年七十二,死于贬所。 1.这是一首_________(体裁)。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两句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B.“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青山”象征永恒,“夕阳”象征变化,在历史沧桑风云变幻下,词人用自然界的这样一幅画面传达出生命易逝的感慨和历尽荣辱的悲哀。 C.“白发渔樵”是乡野农夫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晚年生活的落魄?而“一壶浊酒”以“秋月”、 “春风”为背景,则显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怀和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 D.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者感受到苍凉悲壮的同时,也能在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中品悟到词中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3.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1.答案:1.咏史词; 2.C; 3.同:手法上,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都是以写大江东去、追忆古代英雄豪杰开篇;情感上,都有旷达之情,都有怀古伤今之感,都同样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异:手法上,苏词通过周瑜与自我的对比,引发议论抒情,而杨词通过白发渔樵的隐士形象寄托自己的感悟;情感上,苏词在旷达中有年华已逝、功名无成的无奈与不甘,而杨词则是通过“喜相逢”中的“喜”字, 在旷达中表现了看透世事的明达与清静无为的追求。 解析:“白发渔樵”是隐士形象。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