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教师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21-07-14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 1、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 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 1 羁(jī) 拙(zhuō) 宅(zhái) 荫(yìn) 暧 (ài) 墟(xū) 樊(fán) 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2)、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 明确:“归”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议) 1、从何而归? 明确: 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明确:A 、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这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 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B 、守拙归田园。 原因:保持精神独立、官场尔虞我诈 思考: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1)比喻和拟人。 (2)诗人以“羁鸟”和“池鱼” 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3、归向何处? 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 近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 远景 ,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 的。 “狗吠深巷中”写远闻, 以动衬静 ,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 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 这八句话, 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 用 白描 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近到远, 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 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4、归去如何? (1)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欣喜 (3)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四、引导学生拓展创新(创) 面对困境,屈原选择了投江、曹操却锐意进取。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的归隐? 明确: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五、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二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2.直接抒发作者重返自然后的欣慰之情,且集中体现全诗主题的诗句是: 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归去后怎样的田园风光? 答: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宁静幽美、闲适恬淡的田园风光。 4、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答:略 六、课后延伸、温故知新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中有两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见陶渊明不是一个合格的农夫,请探究他归隐的田园仅仅是自然的田园吗?谈谈你的理解。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