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1-07-12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本首词的典故,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怀古伤今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读典故,分析题目,探究关键词句,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把握用典深意教学方式:诵读---指导---点拨---归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精忠报国》,引出作者爱国词人辛弃疾。

(设计说明:通过慷慨激昂的歌曲《精忠报国》,设置特定的情境和氛围,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本词的兴趣。)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1、找学生结合预习简介辛弃疾,教师补充并明确,课件展示。

2、展示写作背景(设计说明: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意蕴含蓄的典故,并能体会这位爱国词人的思想抱负。)

三、初读体会

1、学生自由读,结合课前预习,注意字音、节奏,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教师总结感情基调。

2、找学生试读,其他学生评价优、缺点。 

3、老师范读,学生体会。

4、学生齐读,进一步感受体会。(设计目的:三分文章七分读,对于诗歌学习尤其如此。此环节让学生能读准文中字词,初步感受本词豪壮的感情基调。)

四、题目赏析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登楼可望当时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怀古:表明这是一首怀古词。回顾怀古词的特点:借古讽今,往往是借古人古事,来影射现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设计目的:通过分析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本词的写作特点,对分析这首词主旨有重要意义)五、赏析词文,把握用典深意词人站在北固亭上,想到了哪些历史人事呢?学生回答,明确(孙仲谋,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一)分析上阙   

1、上阙写到孙权刘裕两个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怀着怎样的感情写两位英雄的?学生回答。老师明确:都是建功立业的大英雄;事业从京口起步;都建立了不朽的功业。钦佩,仰慕,赞美。哪些字眼体现出词人的这种情感?(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   

2、词人借助二人抒发了什么情怀?补充时代背景(视频):南宋统治者偏安一方,乐不思蜀学生回答:老师明确:主张抗金,想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建功立业。同时借古代帝王的伟大功绩批判南宋统治者的懦弱无能。    

3、齐读上阙。(注意语气和词人内心的情感)    

4、总结鉴赏词中典故的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首先,了解典故内容;其次,结合词人生活的社会背景和个人际遇;最后,利用典故怀古讽今的特点,把握其中深意。

(二)分析下阙(分组讨论探究)思考问题:

1、词人写到刘义隆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2、词人写佛狸词下“神鸦社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词末运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学生自读下阙,讨论交流,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问题一:委婉劝谏当朝,伐金要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

明确问题二:沉重。忧虑北方臣民安于异邦统治,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懑。

明确问题三:以廉颇自喻,壮心不已,但又报国无门。(设计说明:此环节是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以及词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之所以分步研讨,是考虑到这是本词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分布研讨,层次分明,有利于理解掌握。)

4、齐读下阙六、归纳全词

学生归纳教师明确: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补充升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为什么这首词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我想除了作者用典精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的爱国之情了。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词,不仅要继承、发扬古人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化成果,更要学习他们身上的这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高贵品质,并将之发扬光大。七、课下作业观看“美国近期对中国各方面挑衅施压”短视频,思考“假如我国与某国产生冲突甚至战争,你是否愿意为国家冲锋在前?是否愿意为国家利益牺牲自我?”课下分组各完成一篇文章。附(板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怀古讽今孙权刘裕向往赞美刘义隆警告当朝佛狸祠愤斥偏安廉颇壮心不已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