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与入世的碰撞,人生志趣的发现与表达——《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2021-07-12 手机版 | ||||
导入: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是诞生在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这两首诗歌是魏晋诗歌的优秀代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他们不同的人生志趣与生命追求。 学习目标 1.学习两首诗歌中不同的抒情手法; 2.探讨他们人生的不同选择,进而理解两位诗人各自的生命思考。 三、任务探究任务一: 师:前面我们提到这两首诗歌属于魏晋诗歌,关于魏晋诗歌,你了解多少?(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的知识积累很丰富,说了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PPT展示:魏晋诗歌是指中国古代三国两晋时期的诗歌。) 师:通过对魏晋诗歌的了解,我们知道,曹操的诗与陶渊明的诗在诗风上有很大的不同,那二者在思想上有什么不同呢?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来思考一下。S:曹操的《短歌行》感叹时光易逝,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希望归隐田园,向往宁静淡泊的生活。 师:概括的很好,也就是一个强调入世,一个强调出世。 任务二:出世与入世,历来都是一对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在乱世中,曹操和陶渊明作为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都借助诗歌传达出了自己的心声,那么在这两首诗当中,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志趣的呢?请小班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学生讨论、发言) 任务三:师:作者以不同的方法表达出了自己的志向。有人说: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世之雄,一个是隐逸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小班讨论)S :我赞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他隐居山林,不被世俗的乌烟瘴气所污染,也不用在官场中阿谀奉承、向高官低头,他只需要顺从本心。 S:我个人比较喜欢曹操,我感觉好男儿要有志在四方、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而不是像陶渊明那样,在大好年华就蜗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师:你认为陶渊明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了,这个词我觉得用的很好! S:我赞同曹操,大丈夫就该去奋斗拼搏,曹操的确是为了天下而心力交瘁,在官场中正是经过这些历练和磨难才让人生更加充实有意义。陶渊明归隐山林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 S:我认为大家对陶渊明的想法过于偏激了,尤其是王超群说的陶渊明只会躲在舒适圈里,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陶渊明做过县令,当时朝堂上鱼龙混杂,他愤然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不是胆小无能而是出淤泥而不染。 S:我赞同陶渊明。俗话说,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快乐吗?曹操积极入世,在官场、战场上勾心斗角,十分愁苦,他为何身体虚弱多病,不就是愁出来的吗? S:我不赞同朱正轩说的。不择手段、勾心斗角那只是小人所为,官场上也有君子之交。宋代王安石和司马光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在政治上是对立的,可当司马光入狱后,王安石非但没有落井下石还想办法救他。 S:我赞同曹操。曹操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作为文学家,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能横槊赋诗。放在我们的现实的校园生活中,我们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改变这一切,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曹操不满于天下分裂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去统一天下,而陶渊明就好比现在那些已经放弃了学习的同学,不满足于现状去不去奋斗。 师:你把他们的志趣与我们的学习态度联系起来了,很新颖! S:刚才范宁说曹操指挥了官渡之战,但是也不要忘了还有赤壁之战。曹操赤壁之战大败,狼狈败退,若不是关羽心软放了他,他早就死了。 S:关羽为什么会放了曹操?还不是因为曹操曾经对关羽很好?这正是体现了曹操对人才的热情,跟《短歌行》当中体现的渴望人才是一致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让我看到了你们思维碰撞的火花!说到底,出世与入世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鲁迅先生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为什么这么说呢?(PPT展示曹操政治军事以及文学方面的成就)而陶渊明呢?他弃官归隐之事,经过后世各代的标举,甚至美化,让人以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浪漫之事,可事实真是如此吗?(PPT出示《五柳先生传》)师:通过传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生:贫穷。师:有没有具体的句子能够体现? 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师:找的很对。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旼,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陶渊明在当时也很有名,他为什么过着这样清贫的生活?生: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所以以他的性格特点,就算有赏赐他也是不会接受的。师:说的很好,所以作为隐士的陶渊明,他的生活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这更让我们体会到他毅然离开官场的可贵。其实,不管人生追求是什么,人生志趣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在不同的选择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生命追求。最后让我们带着新的理解,再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两首诗。(学生齐读)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