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优质课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1-07-1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本文阐述的“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

2.能够梳理本文论述思路,学习本文针对社会实际问题辩证说理的方法。

3.能够借鉴本文写法,学以致用,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

评价目标

1.能够结合文本内容,归纳概括本文阐述的“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语句,补充完成本文论述提纲,评点本文写作特色。

3.能够借鉴本文,针对身边的校园现象写作新闻评论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本文阐述的“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

2.能够借鉴本文写法,学以致用,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技近乎道”等典故都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华儿女不断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内涵。而今,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核电等,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名片”。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也努力向着“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奋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戒除浮躁,矢志创新,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我们就跟随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来一同思考当下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吧。

  【讲授新课】

学习总任务展示:

研读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理解其阐述的“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梳理本文论述思路,学习本文针对社会实际问题辩证说理的方法,并尝试针对身边的校园现象写作新闻评论作品。

任务一:辨明本文呈现的新闻事实,分析本文的新闻观点,体会本文联系现实针对说理的特点。

教师提示:本文是一篇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议论文体。而本文的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就提示了本文的观点。这个标题是一个动词短语,其核心是动词“雕琢”。“雕琢”的意思是雕刻玉石,使之成为器物,有修饰事物使之完善的意思。想来因为不完善,有缺点,才需要雕琢。“雕琢”的对象是“时代品质”,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不够完善的地方呢,本文针对的是什么样的新闻事实呢?

1.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筛选关键语句,辨明新闻事实。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特征,还有哪些不完善?

(设计意图:从新闻评论标题出发,引导学生在熟读文本、筛选关键语句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立论的现实缘由与时代背景。)

可筛选出文中话语:

“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可归纳:我们当下“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但是人们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参差不同,社会上还存在着“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

正因为当下的时代潮流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反差,作者提出用“工匠精神”来雕琢完善时代品质。那么作者认为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2.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分条概括“工匠精神”包含哪些内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筛选信息,从技艺追求、职业态度、企业精神乃至人生信念等层面归纳概括本文核心概念“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把握这篇新闻评论“工匠精神是什么”的问题。)

可筛选出下列关键话语: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爱岗敬业、劳动光荣”

“质量至上、品质取胜”“创新引领、追求卓越”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臻于至善、超今冠古”“冰心一片、物我两忘”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进乎道、超然达观”

……

可归纳概括:

工匠精神的内涵:个人职业态度层面,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企业精神层面,重视创新,追求卓越;人生信念层面,专注忘我,超然达观。

为什么“工匠精神”就可以雕琢我们这个时代的品质,使之更完善呢?

3.请同学们阅读文本,筛选信息,思考“工匠精神”有哪些价值?请分层概括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进而领会“工匠精神”在当下时代的现实价值。理解把握这篇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坚守发扬工匠精神”的问题。)

可筛选出文本话语: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

可分层概括:

在个人层面,工匠精神使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

在企业层面,工匠精神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得到“金字招牌”;

在国家层面,工匠精神使国家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铸就社会品格与国家形象。

在文明层面,工匠精神不再拘于“匠”的技艺世界,而成为刷新审美追求,扩充文明疆域,修正世道人心,雕琢时代品质的大器,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怎么来雕琢时代品质呢 ?

4.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作者主张应该如何用“工匠精神”使我们这个时代更完善。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践行“工匠精神”要从每个人的实践开始的主张。理解把握这篇新闻评论“发扬坚守工匠精神该怎么做”的问题。)

可筛选出文本话语: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理解归纳: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人人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坚守“工匠精神”重在秉承精神,而不再成为工匠,人人在他自己的生活中都可以践行“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要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做起。

任务二:梳理本文论述思路,评点写作特色,体会本文如何辩证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本,梳理本文论述思路,将下面本文论述提纲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注意文中提示论述层次的言语,理清本文论述思路。此是读论说文的难点,通过议论提纲填空补完的方法,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把握论述思路。)

第一段:从企业家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出发,引出工匠精神的论题。

第二至第四段:

阐发工匠精神的内涵 论述工匠精神的价值

第五段:指出要从⑤       做起,以工匠精神书写时代面貌。 

参考答案:①人与人在职业品质和专业精神上有差别

②澄清对“工匠精神”的误解

③生命哲学 人生信念

④人人可以践行“工匠精神”

⑤每个人的表现

2.请同学们说说本文哪些写作上的特点让你印象深刻?请各小组讨论,交流。整合观点后在全班分享。

教师提示:可从思路结构、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等各方面留意。

回答示例:

例①在论述思路上,本文逻辑严密,层层深入,不断拓展。本文先指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围绕“工匠精神是什么”展开,层层拓展,正反对照,论述了“工匠精神”的深刻的内涵;然后解说“为什么要弘扬工匠精神”,论述这种精神对工匠个人、企业、国家、民族乃至整个时代、世界的重大意义,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阐明应该重在践行精神,从每个人实际行动做起,让我们这个时代更美好,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例②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论述语言气势充沛,鲜明有力。如,第三、四、五段运用排比、对偶手法,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

例③本文语言丰富,生动多彩,使论述说理不枯燥,让读者易于领会。如第一段作者用到了“高精尖、炫彩酷”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使人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第二段中作者用“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等描摹人物的形容词来写企业,生动地写出了厚植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大意义。

任务三:借鉴本文的写法,针对身边的校园现象写作新闻评论作品。

当前,我校不少同学的手机里,都安上了搜题软件——只要将不懂的作业题拍照上传,几秒钟就能获知答案及详尽的解题步骤。它已成为很多同学们答疑解惑的“宠儿”。可是,平时打开搜题软件查答案,将作业完成得又好又快的同学到了考场,没有搜题软件的“加持”,遇到同样的题目却错误百出。

请针对上面的校园现象写一篇新闻短评。要求:观点鲜明,能联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

  【评价反馈】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要精益求精,学业功课也应该日日精进。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作为一个中学生,如何在自己的学业中发扬“工匠精神”。

  【课堂小结】

本文写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奋进的伟大时代。作为新闻评论,本文从眼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出发,层层拓展,赋予古老的工匠精神以新鲜的现实意义。工匠精神重在其心。不必人人为工匠,而人人都可践行工匠精神,我辈青年学生自然也更是如此。专注忘我,精益卓越的工匠精神将从我们每个人身上开始,铸就新时代的品质。

  【布置作业】

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身边实际发表议论,言之有物。

教学反思

本设计意图通过单篇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把握新闻评论从事实生发议论的特点,理解观点,理清思路,总结方法特色,进而指导写作实践,达成知识能力迁移,实现语文素养生成。本次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还需要更多现实情境来激发;任务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还不够。

备课资料

论“工匠精神”

(作者: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徐耀强 来源:《红旗文稿》)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其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其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大抵如此。

其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这意味着,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也就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两个轮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双翅膀”,二者缺一而不可。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发育程度,同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都直接发生着关联。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二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成了“世界工厂”,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在世界随处可见,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这里面却依然缺少真正中国创造的东西,甚至一些外国人将其等同于“山寨”产品。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

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品牌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作为知识资本形态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可经营的企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本。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其实,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够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四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尊重员工的价值、启迪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的发展,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美国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年轻时有过在酒店打工的经历。最初,上司安排他打扫卫生,刷马桶是其中必要环节。希尔顿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对待工作很懈怠。有一天,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同事见他刷的马桶很不干净,就亲自为他做示范,并告诉他,自己刷完的马桶,是有信心从里面舀水喝的。这件事对年轻的希尔顿触动很大。从此他一改对工作的懈怠应付,逐渐树立起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后来,希尔顿拥有了自己的酒店,并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回顾他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年轻时所遭遇到的“喝马桶水”的职业精神教育这一课,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精神财富。事实上,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工匠精神”,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如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烈共识,这就是在中国必须加强、加快“工匠精神”的培育。那么,其路径何在呢?

首先,必须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工匠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在职业“士农工商”的排名中,工匠往往不入统治者的“法眼”而被归为“三教九流”。唐宋以后,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封建王朝依然奉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将工商业视为末业,对工商业者进行压制。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户籍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使工匠一直难以获得与普通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儒家主流思想向来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轻视职业技能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而当代中国虽早已是世界工厂,但社会和企业依然缺乏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尊重。反观欧美文化,古时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艺术家和作家齐名,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其次,必须畅通职业培养机制。有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技工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瓶颈。那么,如何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培养机制呢?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也就是要以改革的思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二要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古代流行的中国艺徒制度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采取的都是一种“心传身授”的默会教学方式,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师徒制”中形成的“亲师合一”关系,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有利于那些非物质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工匠精神”的养成。三要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也就是在加强现行职业教育法规执行力度的同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举行国家考试制度,全面实行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工匠技能等级认证制度,不断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

再次,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理念、共同信念、经营思想、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显然,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价值来自“人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回归于“化人”的过程。无疑,“工匠精神”中蕴涵的巨大力量,也需要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而得到发扬光大,并使之在滋养员工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

最后,必须建立激励保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工匠精神”得以延传和发扬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其一,要建立传统工匠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针对传统工匠“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现象,通过运用法律、制度等形式加强与工匠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传统工匠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其二,要建立濒临失传的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要建立专项基金,抢救性保护那些濒临失传断代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抢救挖掘那些濒于失传的独门绝技,请大师名匠著书立说或为他们撰写人物志和传记,发扬光大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其三,要建立优秀民间传统技艺表彰奖励制度。可借鉴当今建筑界“鲁班奖”、工艺美术界“金奖”“银奖”形式,对技艺界的精品、优品实行专项奖励制度,以此树立标杆鼓励赶超。同时,对于那些德艺双馨的工匠大师、技师要授予荣誉称号,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其四,要建立名品优品特品甄别追究制度。为增加工匠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可借鉴古代社会“物勒其名”的办法,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等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对工匠、技师的每一件作品、产品实行甄别认证,既保障他们的著作权、让他们“扬名立万”,又对他们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以此强化“工匠精神”的建设。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