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红烛》优质课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7-10 手机版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二、核心素养

1.学习闻一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报国志向。

2.阅读诗歌内容,理解红烛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3.理解诗歌的主题,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2、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解反讽手法。

3、探究诗歌的寓意。

四、预习新课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3、感知《红烛》体现的“三美”。

五、导学基础知识

1、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2、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3、走进作者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在学校中颇有诗名”。“五四运动以后,他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他自己编过一本手抄的《真我集》,录存1920年至1921年间写的新诗。”在清华九年中,闻一多在文学、绘画和戏剧演出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六、诵读全文

探究题目:诗人最终是怎样理解红烛的?

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七、导读理解

探究1:理清这首诗的抒情脉络

示例:开头一切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探究2: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了几次?

示例:第一问: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第二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

第三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不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间问答答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

探究3: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示例:这是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

探究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示例:采用拟人化、呼告、复沓的手法。

探究5: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示例: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

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探究6:我们从解读诗歌经验来看,《红烛》你觉得用的什么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示例:像我们学过的《爱莲说><咏梅>《咏柳》蝉》等。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也就是说“物”与“我”

交融。

示例: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

探究7: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表面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儿均为红色,实际上都是具有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义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探究8:“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可是一般颜色?”怎样理解这句诗?

示例:“这样”是指示代词,这里指性质,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探究9:“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怎样理解这句诗?

示例:其一,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 邪恶的势力,.

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探究10: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

示例:“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探究11:.“哦!我知道了!”如将叹号改逗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示例:用叹号:经过思考找到答案后的快感显得很强烈。改用逗号,语气不强,感情色彩淡薄。

探究12:“才着急得流泪!”这句话的叹号有何作用?

示例: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得很强烈,改用句号,就失去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八、巩固练习

1.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和闻一多的《红烛》,完成练习。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培——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培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_______________的情感;闻一多在《红烛》诗歌开头,引用李商隐诗句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烛》一诗每节以“红烛啊! ”领起,发出种种的慨叹,提出种种的困惑,请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这样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1.比喻(双关);相思不尽而终生痛苦煎熬;向我国传统古典诗歌汲取养料,提升现代新诗的文化品格;抓住“红烛”流泪的特点,奠定全诗对于“红烛”牺牲精神的讴歌基调;

2.①作者在第一节诗歌中赞叹红烛的“红”,第二节困惑于红烛式的特点,第三、四、五节又因红烛燃烧创造能量而振奋,第六节追问红烛为何伤心流泪,第七节作者因红烛的伟绩而欣喜,第八节作者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分量时,又隐隐透出感伤之情,第九节用昂扬向上的笔调收束全诗,表达出作者对红烛象征的实干、牺牲精神的高度肯定。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抑扬起伏。②“红烛啊!”是诗歌的抒情线索,使诗歌充满了节奏美;大胆地、生动地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绪波澜,显示出作者的理性批判精神。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