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优秀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7-09 手机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他在此先后长达十三年之久。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因有此作。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反对党八股》等。

(三)字词: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寥廓(liáo 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四、导读理解

(一)第一个画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三个句子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告诉了你哪些信息?

明确:“寒秋,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告诉了我们:时令、地点、人物

(二)第二个画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1.第二幅画面由哪个字引领呢?

明确:看

2.词人看到了些什么?

明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用自己的话把画面介绍出来。

明确: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翔,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我们把这幅画面叫做“湘江秋景图”吧,课件展示:湘江秋景。

4. 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

明确:远眺、近观、仰视、俯瞰

5.由这大好秋色,词人发出什么疑问?

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作者又对未来充满豪情壮志。看到如此壮丽的大好河山,不禁开始思索祖国未来的命运到底应该谁来主宰。

(三)第三个画面:“携来百侣曾游……粪土当年万户侯。”

1.作者由眼前的秋景联想起了哪段时光?

明确:峥嵘岁月。画面就叫“峥嵘岁月”吧。在这峥嵘岁月,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热情奔放。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字,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军阀,视他们如粪土。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阕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往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四)第四个画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的大意是什么?用此句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中流”,江水中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五、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  娄山关(注)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斗,最终取得胜利。这首词即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雄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

2.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为粪土)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体裁,因其句式长短不一,又可配乐演唱,所以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词可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词、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参考答案

1.答案:(1)C;(2)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出夺取娄山关的艰难。②这两句词体现了红军夺取娄山关后的豪迈之情,表现了革命队伍踏平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2.答案:B

3.答案:D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