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逻辑的力量——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公开课教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7-06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初步学会有意识地发现现实生活中蕴藏的逻辑谬误,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道理的理性态度。 【重点难点】有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知识的解释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共同开启一段短暂的逻辑之旅,我们一起沐浴逻辑的阳光,一起感受逻辑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些逻辑知识,并学会运用逻辑解决实践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发现蕴藏的逻辑谬误”。 二、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 1、【学生思考】什么是逻辑? 【教师引导】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的音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2、学习逻辑的意义。 【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逻辑呢? 【教师引导】因为逻辑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是思维的语法,学习逻辑有助于我们养成健康的思维品质。懂一点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真假,弄清真相;懂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与推理,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懂一点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合理思考与准确表达,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 (二)知识探究: 1、同一律 【教师引导】分析一下大家都熟悉的《五环之歌》“我把车子开上五环……我就是要上五环,啊,五环 你比四环多一环……”这首歌歌词是存在逻辑谬误的。 【教师讲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歌的歌词上的逻辑谬误:“我把车子开上五环……我就是要上五环”这里的“五环”的内涵是“第五环”“第五环城路”,而“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中的“五环”的内涵是 “五个环”,这个“五环”,比 “四个环”多一个环。歌词里的“五环”前边指“第五环(第五环城路)”,后边指“五个环”,前后内涵不同,明显违背了逻辑的同一律。 【教师讲解】同一律含义: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思想必然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概念必须保持内容前后同一,不能偷换概念;话题必须前后一致,不能偷换话题。 (1)【学生思考】什么是偷换概念呢? 【教师引导】我们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偷换概念。 (2)【学生思考】什么是偷换论题呢? 【教师引导】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种逻辑错误叫偷换论题。 2、矛盾律 【学生思考】什么是矛盾律呢? 【教师讲解】矛盾律,也叫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学生思考】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区别? 【教师讲解】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比如“这是正义战争”和“这是非正义战争”,“这是拿破仑的头骨”和“这不是拿破仑的头骨”这样的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这是红色”和“这是白色”,“这是拿破仑成年时的头骨”和“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这样两个反对判断不能同真,但可同假。 3、排中律 【学生思考】什么是排中律? 【教师讲解】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关于排中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排中律只是要求对于思维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择,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和第三种可能性。 (2)排中律要求我们对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要明确地回答问题,就必须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必须分析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对问题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之后,肯定或是否定,就可以明确下来了。而当人们对某一问题尚未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的时候,对于是非问题不做二者择一的决断,既不肯定“是”,又不肯定“非”,也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3)对于隐含着某种错误预设的复杂问语,不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这是排中律许可的。因为,无论回答“是”或“不是”,都将意味着承认问话中所隐含的预设是事实。 4、充足理由律 【学生思考】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教师讲解】充足理由律是指,一个判断被断定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则该判断不能被断定为真。 常见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没有理由”“理由虚假”“推不出来” (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否则就犯了“没有理由”的谬误。“没有理由”并不是完全不给出任何理由,而是即便给出理由,实际上并不成立。这种“没有理由”的谬误常常表现为:诉诸个人,诉诸公众,诉诸怜悯,诉诸权威,诉诸无知。 (2)理由必须真实,否则犯“虚假理由”错误。“理由虚假”指用虚假的理由充当论据去证明某种东西,但实际上根本起不到这种证明作用。 (3)所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观点,否则就会犯“推不出来”的逻辑错误。“推不出来”主要指推断过程不合逻辑,因而论点的真实性没有逻辑保证。 三、反馈与评价: 请同学们分析“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这个句子的逻辑错误。 四、课后作业: 1.请分析课本83页例句1和4中的逻辑谬误。(可作为课下作业) 2.“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3.“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我们发现信息中其潜藏的逻辑谬误,甄别信息的真假对错,使我们我们不至于沦落为偏听偏信者或以讹传讹者。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走了。” 六、板书设计: 什么是逻辑 学习逻辑的意义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