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老子》四章、《五石之瓠》群文探究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7-02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探究道家哲学思想的思辨性,分析老庄的哲学之道对当今社会所起到的积极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名言: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这些名言涉及到了哪两位古代文化名人?依据是什么?

明确:老子和庄子

二、走进老子和庄子 

要求:速读材料,标画人物和人物思想的关键点

老庄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末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主张“天人合一” 和“清静无为”。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三、走进文本:

学习活动一:诵读吟咏,整理文言现象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强行者(   ) 呺然(   )   掊之(   )   洴澼絖(   )

鬻技(    ) 龟手(   )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 强行者有志(  )我树之成(  )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3)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明确:(1)所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2)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自然不加以干涉。

(3)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

学习活动二:解读文本,探究老庄思想 

1、再读《五石之瓠》,概括故事内容,分析庄子所阐述的思想。

明确:“大用”“小用”会相互转化,对待事物,人们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的最大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眼界开阔,见识通达的才能不拘于一时一地的有限之用,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2、找出《老子》四章中第十一章与《五石之瓠》观点相近的句子,并探究第十一章所表达的思想。

明确:事物由有与无两部分组成,其“有”的部分只有借助“无”的部分才能产生实用价值。表达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同时辩证地看待问题。

3、比较一下《五石之瓠》和第十一章在艺术特色方面有哪些不同?

篇目 艺术特色

《五石之瓠》

《老子》第十一章

明确:

篇目 艺术特色

《五石之瓠》 善用寓言故事,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语言夸张,犀利明快,具有讽刺意味。

《老子》第十一章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阐明事理,通俗易懂。

4、分组讨论,深入探究其他三章体现了老子的哪些思想?

明确:第二十四章:“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行为令人厌恶,为有道之人所不齿,有道之人不会彰显自我。

第三十三章:一个人能“自知”“自胜”“知足”“强行”,才能延续他的精神生命,虽然身体消亡了,但是精神不朽,因此要加强自我修养。

第六十四章:告诉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照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的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5、学习活动三:继承发扬,让思想与思想碰撞火花。 

学以致用,走入生活 :列举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老庄思想的事例。

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语言运用,升华情感 :道家思想给了你哪些启示,用下面的形式去解读老庄思想,提升精神境界。

示例: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想到了“自 知者英,自胜者雄”,了解别人,战胜别人容易,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却很难 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突破性地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课堂总结: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生存的通行证,那么道家思想便是清心的良药方。老庄思想教会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教会我们如何审视自己的内心。学会用思辨的思维解读万物,顺应自然规律,进而找到属于自己安身立命于世间的正确方式。 不悲观,不畏缩,不盲目,不卑微,即使生活千疮百孔,遍地枯枝败叶,也能够从中汲取濡养内心的养分,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智哉,老庄 !课后作业: 

1、背诵《老子》四章。

2、阅读姚淦铭的《老子智慧》 刘厚琴的《庄子品读》

要求:写一篇老庄思想的感悟。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课程名称: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教程(尹氏八段论)
课程形式:35个word文档打包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

本站手机版网址:http://wap.yinruiwen.net  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可立即获赠十个资源下载点数,点此了解详情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