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内容篇•弄清主题(之四)(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策略解读] 主题,就是高考作文评分表中“立意”的“意”。所谓主题是指文章使用的一个明确的主旨,并让这个主旨贯穿始终,统率所有材料。要探讨话题作文对主题的限制,就必须特别注意材料、阐述和话题。因为,对主旨的限制应该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材料上,或表现在阐述上,或表现在话题上。写这类文章,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阐述和话题,弄清主题,然后再构思写作。 主题表现在材料上。如: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一元钱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请以上面材料的寓意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本题材料属寓意性材料(即提供一则寓言或寄寓隐含某种哲理的寓意性文字或漫画)。遇到这类材料首先必须把握它的寓意,并以寓意作为文章的主旨。这则寓言的寓意为:①凡事不是举手可得的,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有投资的观念,甚至需要投资毅力、耐心。 主题表现在提示语或话题上。如: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读到王安石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后,很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随手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调任黄州团练副使,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已无一朵菊花,到此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看来,说话做事都须细致全面地了解情况后行动,切忌以偏概全。请以“苏东坡的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本文时一定要注意“看来,说话做事都须细致全面地了解情况后行动,切忌以偏概全”这一提示语,因为这提示语已经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请你试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体会到自己的难处,但是并不总能体会到别人的难处。 请以“体会别人的难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与人方便 雷燕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们常常会抱怨别人不关心自己,不体谅自己的难处。你总是抱怨妈妈对你太小气,使你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潇洒走一回;你总是抱怨老师太不尽人情,一点也不理解你的心思;你总是抱怨同学不关心你,在你失意的时候不能及时地送上他的关心。可是,你想过没有,别人同样也有他的苦衷,他的难处,你体谅过吗? 社会是由我们每一个个体共同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关心的需要,于是我们呼吁理解万岁,我们高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可惜我们很多人在呼吁理解的同时,忘记了别人也与自己一样,渴望爱,渴望理解,渴望同情。于是就出现了那么多不必要的抱怨。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一下别人的难处,那么这世界将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纠纷。 我们向妈妈伸手要钱,我们应该想一想,妈妈也是不容易的,她要安排一家人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妈妈也有她的难处;当老师的“苛刻”要求使我们不能接受时,我们应该想一想,老师也是不容易的,那么大的一个班,他要对每一个同学负责,严格一点也是为了我们好;当我们向同学求助遭到拒绝时,我们应该想一想,他未必是不想关心我,他那样做肯定也有他的苦衷,另外自己的要求是不是真的合理。能时时这样反思,我们就会变得平和而宽容。 我们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即使是别人做错了,也要有一种宽以待人的胸怀,多体谅一下他的难处,想一想他良好的初衷,这样还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因为事情已经这样了,怨天尤人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伤害别人的感情。这一点,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秦穆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秦晋崤之战中,西乞术、白乙丙等三员战将损兵折将,亡命归来,他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引咎自责,说:“寡人之过也……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后来,也正是这三人屡败而不见疑,终于在后来的秦晋交兵中大获全胜,为他报了一剑之仇。 体会别人的难处,事实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生哲理。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中国最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弟子向他请教一个可以奉行一生的处世原则时,他提出了一个“恕”字,又解释说,“恕”的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刘备在《诫子书》中谆谆教导刘禅:“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些都是最富有人生指导意义的经验之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奉行一生。 最后,我想忠告大家一句,你想要别人体谅你的难处吗?那么请你先体谅别人的难处。 [简要评析] 本文紧紧扣住话题(话题即提示了文章的主题)。虽属议论文,但读后却没有丝毫说教之感,因为作者是由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出论题的。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显得亲切、自然。就是在展开深入论证时,也是用如话家常的语调来叙述具体实例。和剖析先贤言论,娓娓道来,也不乏理据,使人不知不觉走进作者论述的话题之中,接受起来也是欣欣然的。看来。这位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理,也做到了以理服人。 [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清扫后院时,偶见一棵树苗倚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替它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若依赖他人,终难长久。植物如此,人也一样。你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 请以“压力与依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思维点拨] 1.树苗的种子在石块的压力下顽强艰难地生长着,终于冲出地面,获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长出了幼苗;然而遗憾的是幼苗冲破石块压力后并没有脱离石块自立自强,反而“倚石而长”,结果搬开石块后反而倒地夭折了。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压力激发潜力,产生动力,增强斗志。而依赖他人求生存,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受人控制,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自身价值;而一旦被别人一脚踢开或靠山倒了,由于没有抗压能力和自立能力,也就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夭折”了。 2.“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脏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身,代价极为惨痛。 作者邮箱: 13952865227@vip.163.com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