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名师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1-06-29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线索,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归纳主要事件及蕴含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

2.分析文章"以言见人"的特点,分析语言的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本篇人物通讯“以言见人”的特点;

2、学习焦裕禄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你知道以人名来命名的树吗?

在兰考县就有这么一棵树,"焦桐"。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焦裕禄的故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写作背景

1964年12月份,新华社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并深为震撼,随后,穆青带着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和干部中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耗时一年又两个多月采访、座谈、写稿、改稿,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随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全中国!

3、作者介绍

冯健,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调新华社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

周原(本名乔元庆),新华社高级记者,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

4、题目解说

“县委书记”是焦裕禄的身份,“榜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写作目的,“焦裕禄”是这篇通讯的写作对象。由题目可知,本文是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党人精神。 

5、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坚定信心,转变思想作风。

第二部分:通过调研掌握战胜灾害的资料。

第三部分:写兰考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过。

第四部分:县委书记焦裕禄团结同志、关心干部、务实清廉的作风。

第五部分:写焦裕禄在紧张而艰苦的工作中积劳成疾,最后去世。

第六部分:写兰考县的群众和作者对焦裕禄的思念之情。

6、全文分析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明确:这篇人物通讯记录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事迹,通过记叙焦裕禄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呕心沥血带领兰考县人民摆脱”盐、碱、旱”等难题,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2、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明确: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3、文本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利用小标题组合的方式,选取焦裕禄书记到达兰考的典型事迹,各节之间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它们共同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县委书记的形象。

第一节: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体现了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

第二节:”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第三节:”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

第四节:“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五节:”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7、写作特点

1.在掌握大量真实素材的基础上,按主人公出场次序及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来安排结构。

2.始终围绕“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主线来选择事例和细节,体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原则。

3.用真实可信的细节和环境描写刻画一个真实的焦裕禄形象。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