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21-06-19 手机版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点概述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考查“重要概念”常常以理解某个词语的含义的形式考查,常见的“重要概念”包括:①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②反映文章深层意义的词语;③代表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关键作用的词语;⑤内涵丰富或者容易混淆的词语;⑥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查形式对这类概念的考查多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并就此设计选项,要求选出理解正确的或不正确的一项。

3.“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查着力点善于把握概念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轻重程度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设题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考查科学术语或说明对象的内容特征。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概述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要句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①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蕴含着某些深层意义的句子;②在一定的语境中,含有某种新意、比较形象生动的句子。③言在此而意在彼、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了临时意义、比较容易误解的句子;④表现作者观点态度、交代脉络层次的句子;⑤表达文章中心,起引用、概括、总结、过渡、深化、揭示主旨作用的句子;⑥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的句子;⑦含有一定的哲理、具有警策作用的须要认真品味的句子;⑧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⑨结构比较繁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句子等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该句子的形式、内容及在文中的位置。所选的句子,一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在理解上有--定困难的句子。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形式近几年新课标卷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在论述类文本中频率不是很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文中某句话含意的理解。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语境中的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点概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综合”的第条要求,能力层级为C级。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查形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为客观选择题。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查着力点这一考点通常是与分析、概括相结合,试题选项涉及的信息区间跨度相对较大,并不仅局限于某一自然段,而常常是涵盖多个自然段。

四、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概述。“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分析文章结构”,就是分析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要点”“中心”,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它们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针对阅读材料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用几句或--句简明的话扼要地表达出来,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它侧重考查考生对语段乃至整个文本进行总结与把握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进行具体化的!阐发或概括,是一种“化零为整”的归纳整理过程。文章的中心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它侧重考查考生能否着眼文本整体驾驭文本,通过理清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形式。“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常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概括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呈现--种综合命题趋势。从高考试题来看,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2020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3.“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着力点。(1)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

(2)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3)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4)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五、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概述。

(1)论点。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2)论据。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证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指经过时间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2)论据。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证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指经过时间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2.“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形式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为客观选择题。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着力点。(1)分析文本的论点和分论点。(2)分析文本所用的论证方法。(3)分析文本所用论据的作用。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点概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另一项要求,是考查的重点之一。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比较鲜明、直接、集中。但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查形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近三年的必考考点,主要为客观选择题。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查着力点。(1)从全文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内容的观点态度,在筛选整合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练习划重点★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近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現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动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合作共赢,同舟共济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谋求本国发展的共同体。

B.为思考人类未来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习主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提出可行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受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你我一体,荣辱与共。

D.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立要加平等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的担当。

B.文章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心,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它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C.文章第二段论述了命运共同体产生的历史渊源并由此指向了它的历史意义。

D.文章第四段列举事例证明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摒弃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实现义利共赢。

B.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中华文化的思考和对世界大势的把握提出的。

C.世界各国只要坚持合作共贏、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船就能破浪前行。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深入思考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

【答案】1.A 2.C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谋求本国发展”错误,不符文意,第五段说“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指向历史意义”错误,不符文意,第二段说“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因此选项中应为“指向现实意义”。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C.“只要……就能”错误,过于绝对,不符文意,最后一段说“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文中“只有……才能”强调这一条件的必要性,而“只要……就能”变成充分条件了。故选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根本上来说,是教育对人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的综合表现,离开了教育对人产生的基础作用,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就无从谈起,所以,教育的国家、社会功能必然只能直接反映在人身上,而非反映在“物”或“事”方面。因而,我们不能作诸如经济作用、政治作用这类着眼于“物”或“事”上的表述。严格讲,这些作用并非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的直接结果。它们反映的只是一种间接的成效或者说是教育所造就的人作用于“物”与“事”所产生的结果与作用。如果我们统统将其视为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则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就会不胜其多,必然难于把握。所以,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只能表现在“人”的身上。这是教育对国家、社会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

人类学告诉我们,首先,人类存在有个体和群体两种形式。个体即个人,而国家、社会就是人类存在的最高层次的群体形式,人类的发展,要表现为个人的发展,也要表现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但是,如同任何物质形态的个体具有决定该类物质性质的地位一样,人类的规定性是从个体上确定的,而不是从国家、社会上确定的。所以,人类的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并首先表现在个体的发展上。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包括物质和精神因素的发展,会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同时,这些新人又推动社会从一种状态发展到另一种状态。其次,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凡是社会活动都要由人来推动。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两方面:实践主体与精神主体。所谓实践主体指的是人在实践中,与实践对象建立主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依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所谓精神主体,指的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与认识对象建立主客体关系,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认识。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教育就是以所有人为对象。教育对国家、社会来说,其首要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全民族人口的质量上,即从提高国家、社会人口质量的角度进行考察和予以肯定。其次,就是培养造就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是在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基础上产生的。人才的造就相对于普遍的人口素质状况来说,是一种提高,但这种提高一般离不开原来人口素质的基础状况。人口的普遍素质越高,越丰厚,一般说来,各类人才也更多更优秀。这是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各类人才越多,越优秀,越能促使社会的进步。

国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是决定因素。高素质的人是促进国家、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因此,在现代国家社会系统中,教育居于基础地位。当然,教育的作用与地位是由必然性决定了的客观事实,是否能认识到它,能否正确对待它,则是另一回事。

(摘自胡德海《论教育的功能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对国家、社会产生的作用依赖于教育对人产生的作用,是教育对人产生作用结果的综合表现。

B.虽然国家、社会是人类群体存在的最高层次的形式,但人类的规定性却是由人类的个体决定。

C.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由作为主体的人来推动的,因此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D.教育作用于国家、社会层面,主要表现在“全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两方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教育的国家、社会功能只能直接反映在人身上,因此,不能离开“人”去孤立地讨论教育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

B.人类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人个体的发展,同时也表现为国家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C.教育的首要作用是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人。

D.人的发展决定了国家、社会的发展,优秀人才是促进国家、社会进步的根本,所以教育是现代国家社会系统中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教育对国家、社会的显著特点是,教育居于基础地位,在现代国家体系中,相较于政治、经济等重要方面,教育居于首要地位。

B.人类的发展虽然是个体和群体发展的结合,离不开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共同发展,但从根本上而言,个体的发展才是首要。

C.高素质的人是促进国家、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因此,对国家、社会来说,教育的首要作用是面对全体培养,造就社会所需的各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D.教育的首要作用和基础地位是由必然性决定了的客观事实,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正确对待它。

【答案】1.C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错误。原文相关信息只有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凡是社会活动都要由人来推动”“国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是决定因素”,可见并没有说“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原文中不能体现出来,选项无中生有。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分析错误,因果倒置。按照原文第三段一、二句内容“人类社会从一开始,教育就是以所有人为对象。教育对国家、社会来说,其首要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全民族人口的质量上,即从提高国家、社会人口质量的角度进行考察和予以肯定”可知,“在人类社会中,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人”应为因,而“对国家、社会而言,教育的首要作用是提高全民族人口的质量”为果。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教育居于基础地位,它作用于人并进而推动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1段“如果我们统统将其视为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则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就会不胜其多,必然难于把握。所以,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只能表现在‘人’的身上。这是教育对国家、社会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可知“教育居于基础地位”并不是教育对国家、社会的显著特点。C.“因此,对国家、社会来说,教育的首要作用是面对全体培养,造就社会所需的各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强加因果。原文最后一段“高素质的人是促进国家、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因此,在现代国家社会系统中,教育居于基础地位”可见,选项中的二者没有因果关系。另外,原文第3段“教育对国家、社会来说,其首要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全民族人口的质量上,即从提高国家、社会人口质量的角度进行考察和予以肯定。其次,就是培养造就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而选项把两个方面合在了一起。D.“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正确对待它”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当然,教育的作用与地位是由必然性决定了的客观事实,是否能认识到它,能否正确对待它,则是另一回事”中“能否正确对待它,则是另一回事”是指能否正确对待教育的作用与地位是由必然性决定了的客观事实是另一个方面,不同于题干所说的“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正确对待它”。故选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爆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的衰弱或覆灭,都或多或少与自然灾害有关。

B.“韧”的精神是中国人的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它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

C.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是内向、保守型的。

D.瘟疫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揭示答案的层次展开论证,指出“韧”的精神的意义。

B.文章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指出儒家和道家在一张一弛之间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C.文章辩证看问题:既肯定儒家思想崇尚进取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

D.文章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所呈现出的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也许中华民族就难以安然渡过历史上的各种困境。

B.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

C.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D.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

【答案】1.C 2.B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C.“道家思想是内向、保守型的”不完全正确,原文第三段说“‘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并没有提到“道家思想是保守型的”。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揭示答案的层次展开论证”有误,文章按照提出问题、揭示答案、分析问题的层次展开论证。C.“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不合文意,本文重点讲了儒家思想在疫情中的积极作用。D.“文章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误,文章没有用比喻论证,而是用了举例论证。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B.“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说“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可见“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与“瘟疫就易发生”无因果关系。故选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一位北大副校长发微博,“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一被网友誉为“撑腰体”的表态,火爆网络。

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校长撑腰体”可谓切合了当下之需。时下,因搀扶老人被讹的事件,特别是女童被碾而路人漠视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道德大讨论、大反思之中。这种“为道德撑腰”的表态,有如此惊人的传播效率,从一个侧面折射着人们对社会美德的呼唤和渴求。事实上,社会个体有践行道德与良知的责任,也应该有“不因践行道德与良知而蒙受损失”的保障。只有在平等的社会杠杆下,个体的义举才能形成整体的善风。

一些专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认为“撑腰体”实际上是“扶德体”,蕴含着“扶起道德”的意味。我们是要“扶起摔倒的道德”,以抚平我们因小悦悦事件而产生的心灵颤栗。可是我们该如何去搀扶呢?是借助国家立法还是公民觉悟,抑或是其他的什么办法?在笔者看来,立法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依靠量化的立法来规范不可量化的道德,还需慎重;依靠公民自觉来重塑全民对道德的崇尚,虽然可行但无疑收效缓慢。依靠社会力量“为道德撑腰”不失为第三条路径,而且影响和效果也很明显。在这样的路径下,道德有了社会力量的靠山,个体没有了行善的后顾之忧,自然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公共层面的很多事情,往往需要社会力量来撑腰。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依靠社会的自净遏制道德的滑坡,不失为“扶起摔倒的道德”的有效途径。很显然,社会舆论对这种“为道德撑腰”的模式十分感兴趣。北大的“撑腰体”一出,人大版、地大版、武大版等多个版本的“撑腰体”也迅速出现,并掀起一股网友造句风潮。这些网民的创作,正是一种对道德救赎的草根表达。

令人欣慰的是,类似的表达不单停留在网友的调侃上,而大有成为全民版本的趋势。成都一家公司就贴出了通告,鼓励员工在老人跌倒后主动去扶,并承诺“扶出问题”由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合肥一些律师表示愿意组团为扶人者提供免费法律支持;一家网站发出倡议,希望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加入到“扶一把”的联盟中来。很多企业表示愿意加入这一联盟。“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知道,这个社会并非那么冷漠”。

我们不妨为“撑腰体”叫好,呼吁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类似活动中来,构筑一道强大的社会道德后盾,以保证人们“对道德与良知的坚守”,没有“粮草不济”的后顾之忧。期待着这种“为道德撑腰”的做法成为一种时尚,期待着搀扶弱者成为无须多虑的公民自觉。

1.下列对“撑腰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撑腰体”是北大某副校长在自己微博中创造的一种网络流行语体。

B.“撑腰体”在舆论上或许能对社会个体的善举起到保障作用。

C.自北大的“撑腰体”出现后,各种版本迅速出现,已经成为全民版本。

D.“撑腰体”作为一种流行的网络语言,很难造成实在的社会影响。

2.下列各项,不属于“期待‘为道德撑腰’成为时尚”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实生活中,人们呼唤并渴求道德和良知,期待着搀扶弱者成为公民自觉。

B.“扶起摔倒的道德”,可以抚平我们因小悦悦事件而产生的心灵战栗。

C.“扶起摔倒的道德”非常切合当下的社会文化需求。

D.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类似活动中来,构筑一道强大的社会道德后盾。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只要具有“不因践行道德与良知而蒙受损失”的保障,个体的义举就能形成整体的善风。

B.道德滑坡的问题,只有采取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依靠社会的自净遏制道德滑坡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C.依靠社会力量“为道德撑腰”作为“扶起摔倒的道德”的第三条途径,其影响和效果要比依靠量化的立法和公民的自觉更明显。

D.从“撑腰体”的流行速度和传播来看,“为道德撑腰”的做法一定可以成为一种时尚,从而大大改变日前道德滑坡的现状。

【答案】1.B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撑腰体’是北大某副校长在自己微博中创造”错,原文第一段有:“一位北大副校长发微博,……这一被网友誉为‘撑腰体’的表态,火爆网络。C.“已经成为全民版本”扩大范围,原文第五段有“令人欣慰的是,类似的表达不单停留在网友的调侃上,而大有成为全民版本的趋势”,可见并不是全民体。D.“很难造成实在的社会影响”错,从文本内容来看,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该项表达的是“撑腰体”的作用,而非“期待‘为道德撑腰’成为时尚”的原因。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只要……就”表述绝对,因为不仅需要保障,而且需要责任;B.“从根本上解决”的表述有误,原文是“有效途径”;D.“‘为道德撑腰’的做法一定可以成为一种时尚”说法绝对,原文的表述是“期待着这种‘为道德撑腰’的做法成为一种时尚”。

故选C。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诗词读本

钟锦

61503;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这一读,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61503;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总得到六七岁吧。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61503;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胝起茧的。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

④选择不能只看名气。要说名气,《唐诗三百首》自然远远大过叶先生的选本。但那实在不是一个给孩子的好选本。《唐诗三百首》基本是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选出的,沈氏眼界极高,尽管编者孙洙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然而,自《唐诗三百首》流行以来,如此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大家首先考虑的反倒是,               。

⑤我想,先生的这个选本在出版后反响极好,也许不经意间唤醒了家长对这个朴素道理的注意。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序言里明确指出:“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具体选目来看,不少算不上名篇的东西都入选了。比如杨万里,选的和李白、杜甫一样多,都是17首。先生特别说明:“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所以本书选了很多首杨万里的诗。”过于精妙深微的不便选择,是否就该刻意选些通俗,甚至庸俗的?所以给孩子选择诗词真的不容易。倘使孩子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也许又使得他们终生不悟高致。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本有其高远的一面,就是为了避免低俗,而要取代之前的《千家诗》。可惜矫枉过正,陷入失误的另外一端。先生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出于她天赋良好的鉴赏力,其选择丝毫不曾低俗。

⑥这个选本也许是当前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了,然而,我觉得仍可以再改进。先生的高龄使她疏忽了选本的真正定位:究竟是给孩子一个进入中国诗词的读本,还是给孩子一个了解中国诗词的读本。前者必须小心翼翼,防止任何可能损害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因素,以使他们逐渐将诗词内化进自己的生命。后者却只需要将基本适合孩子接受力的名篇,逐次向他们推送。叶先生无疑想提供前者,却向后者让了步。 因此,理想中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仍需痛下狠手,对更多的名篇进一步删汰。当然,我们不该再苛求一位已经为诗词教育奉献了一生的高龄学者,更该做的,是沿着她指出的道路继续前行。

(节选自2017年2月7日《文汇报笔会》。)

1.第③段加点字“生胝起茧”在文中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章所用材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到叶嘉莹先生选编的新书反响极好,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

B.第②段朋友幼年背诗的例子说明0-6岁的孩子大多对诗词的领悟力不强。

C.第④段以《唐诗三百首》为例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

D.第⑤段以《唐诗三百首》的失误为例,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

3.把第④段结尾的句子补充完。

4.给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先生的出发点或许没有考虑编选作品是否低俗。

B.叶先生天赋的良好诗歌鉴赏力让选本保证了品质。

C.照应前文叶先生序言对于编选原则的“明确指出”。

D.为下文指出先生因高龄疏忽了选本的定位做铺垫。

5.作者认为给孩子编选诗词读本的原则是什么?请加以概述。

【答案】1.因幼年读的太熟而使心灵变得麻木,缺乏鲜明的感受力

2.B

3.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D

5.(1)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2)不拘泥于名家名篇(或:不只看名气)(3)具有高雅审美情趣(或:能够代表中国诗词美感)的作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本题解答时首先要将画线短语放回到原文中,思考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考虑到画线短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胝起茧” 是喻体,那么就要找出其本体,找出本体也就得到了答案。“生胝起茧”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由上文可知,“生胝起茧”的主语是“心灵”, 由下文可知“生胝起茧”的原因是“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据此可分析出“生胝起茧”的本体就是指幼年读诗读的很熟却不能真正理解,现在能理解了却因为幼年时读的太熟了而没有鲜明的感受力了。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A.“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错,第①段提到叶嘉莹先生选编的新书反响极好是为了引出下文“我对‘给孩子’的思考”。故A项错。C.“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错,第④段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是为了说明“选择不能只看名气”。作者认为《唐诗三百首》“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故C项错。D.“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错,第⑤段写《唐诗三百首》“本有其高远的一面,就是为了避免低俗……可惜矫枉过正,陷入失误的另外一端”,是为了阐明为孩子选择诗词既要避免低俗,又要适合小孩子读。故D项错。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④段画线处需要补出的句子应是总结上文的句子。这一段开头就提到“选择不能只看名气”,然后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指出《唐诗三百首》“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却忽略了孩子的领悟能力。然而《唐诗三百首》影响很大,作者说《唐诗三百首》的流行使得“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那么相对的,大家考虑的就应该是只知让孩子知道名篇。据此可确定此题的答案为: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含意、作用的能力。A.第⑤段画线句子在该段的结尾处,是对上文的总结。“这一点”指的是上文提到的“避免低俗”,“似乎没有明确意识到”表明叶先生的出发点也许没有考虑自己选编的作品是否低俗,故A项正确。B.“她天赋良好的鉴赏力,其选择丝毫不曾低俗”表明叶先生具有天赋良好的鉴赏能力,因此她选择的作品没有低俗之作,故B项正确。C.画线句子说“先生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明确意识到”,表明叶先生选择诗词的原则是唯一的,就是适合孩子,这就与本段的开头部分的“明确指出:‘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形成了呼应,故C项正确。D.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画线句子都不具备“为下文指出先生因高龄疏忽了选本的定位做铺垫”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第二到第五段。第②③④三个自然段,作者提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领悟能力不同,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领悟能力的阅读会使孩子丧失兴趣和感悟能力,据此可归纳出原则之一:适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第④段则重点讲了“选择不能只看名气”,可归纳出原则二:不拘泥于名家名篇,不能只看名气。第⑤段在强调了选择应适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之外还要避免低俗,不能使孩子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据此可总结出原则三:具有高雅审美情趣。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