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期末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21-06-17 手机版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点概述高考病句类型主要分成以下两类。结构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意类语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形式病句题是新课标卷2018年出现新的题型,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辨析六种基本的病句类型,同时命题语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大都结合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来源于当前的报刊,其内容为当前社会所共同关注的内容。“辨析并修改病句”要求考生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准确掌握高考中的几种主要病句类型,对每种可能出现的病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在枝叶上做文章,由点到面,逐步筛选病句。

一、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对病句的病因作出正确的判断。查找病因,应先读句子,凭“语感”发现问题,从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作分析,而后进行修改。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干枝叶梳理法

主干枝叶梳理法是指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把句子的修饰成分去掉,抽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2.造句类比法

也可以称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怀疑有语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语病,那么原句也有语病。

3.逻辑事理分析法

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检查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句子在概念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有没有不合逻辑的毛病。

4.搜索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也常常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有否定词的句子可能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防止”“预防”“禁止”“忌”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成败”“好坏”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介词掩盖了主语。做题时,可以根据这些句子的特点,准确找出错误,从而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1)以介词开头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缺主语。

(2)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

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3)句中有并列短语或词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能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面相关成分搭配。

(4)句子中含有关联词,要检查主语和关联词的位置是否颠倒,或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或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5)看见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6)有数量词的句子可能表达的数目自相矛盾以及运用不当。突破点二

二、熟悉六种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并列不当

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同--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等,把其中一一种关系当成另一种关系来使用,会造成逻辑病句。其中,把非并列关系(如从属关系、交叉关系等)当作并列关系的错误最为常见,习惯上称这种语病为“并列不当”。

例1: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当个体户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句中“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这一问题也可归到逻辑不当类。可以改为“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贫困市民”。

2.副词的位置不当

副词在句子中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其位置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在句中一般放在状语的位置。

例2:我们如果把这 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

句中副词“不”应放在“把”字前,才符合语法规范。

3.介词位置不当或乱用介词结构 

介词,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作谓语,某些介词如“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例3: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按照第一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后面的陈述对象也应该是“消息”,但实际的陈述对象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可见“自从”在句中的位置不对,应放至句首。

4.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简记为:主语“同前异后”。

例4:今年的双“11”,商家套路很深,不仅他们推出了无数花式繁多的商品想要掏空人们的钱包,还要让广大剁手族时刻冒着买进次品赝品的危险。

句中“想要掏空”与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他们”,所以“不仅”应移到“他们”后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作谓语。

5.主客体颠倒

所谓“主客体颠倒”,是指一个句子中所陈述的主体和客体相互颠倒。在遣词造句时,主宾关系往往通过介词“对、对于、和、与”等来反映,介词常引出对象。按常理,介词前是主体,介词后表示客体,即只能是人对物,或主观对客观,若颠倒过来就是背理的。

例5:听了英雄的报告,感动得许多同学热泪盈眶。

本句主体是“英雄的报告”,客体是“许多同学”,主客体颠倒。后一句应改为“许多同学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6.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等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

例6: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句属语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应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7.分句位置不当

在承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的问题。

例7: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不……”表递进关系,根据句意,应改为“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先驱”才能构成递进关系。

8.定语位置不当或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1)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2)指称或数量短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8: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本句属定语位置错位。句中“所有”与“中国”应互换位置。

9.状语位置不当或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般是:(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2)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3)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4)副词(表范围或频率);(5)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6)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可简记为“目时处范情后对”。

例9: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本句属状语位置不当。句中作时间状语的“三个月内"本应修饰“完成”,而不是修饰“要求”的,应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

10.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1)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由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定语用来修饰主语和宾语。如:(暖和)的阳光照着(平静)的湖水。——形容词作定语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数量词作定语

(今天)的报纸看过吗?——名词作定语

(我们)的历史有(自已)的特点。——代词作定语

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①在句子中,在结构助词“的”前用来修饰、限制名词的词或短语就是定语。也就是说,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如:①(海南)(名词作定语)的工业发展很快。②有时定语后可不带“的”。如:这里盖起了(一座)(数量词作定语)房子。③名词前的定语有时不止一一个。如:(我们学校)(名词作定语)的(两位)(数量词作定语)(有三十年教龄)(动词短语作定语)的(语文)(名词作定语)老师当上了代表。④定语的位置在主语和宾语前面。如:(小明)(代词作定语)的爸爸是(一名)(数量词作定语)教师;(夜幕下)(方位短语作定语)的黑翼。

(2)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一般附加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状语分-.般状语和句首状语。一般状语位于主语、谓语之间,起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词的作用。如:他已经走了。

句首状语则比较少见,但在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把状语放在主语的前边,如“一九四九年,我们国家举行了开国大典”“在北京,我们游览了故宫”其中“一九四九年”“在北京”就是分别表时间、地点的句首状语。

例10: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作定语,本句应改为“在领导和群众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二、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以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短语同用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和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1:这家电厂的发电量,除了满足本市用电需要外,还不断向周边地区输送。

“电”可以“使用”,也可以“输送”,但是,“发电量”既不能“使用”,也不能“输送”。在汉语中,“量”只表示事物的“数量”属性,而不表示事物本身。本句可改为“这家电厂发的电,除了满足……”。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这种病句类型有:动词是不及物(不能带宾语)的而带上了宾语;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动词不止一个;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了顾此失彼的问题。

例2:中国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水平和风格,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发挥”与“风格”不能搭配,“风格”--般只能与“发扬搭配。本句的错误在于联合短语作中心语时,使用了不能与定语搭配的词,可将“和风格"删去。

3.主语与宾语在意义上不搭配主语和宾语不是直接成分,没有语法关系,但在意义上或逻辑上有联系。在用“是”或“成为”这一-类表判断的句子里,如果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能搭配,就不能正确地表达一一个判断。主语和宾语不能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语和宾语之间没有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如:在农村期间,报晓的雄鸡就是我们起身的信号。(“雄鸡”与“信号”不搭配)

(2)一项和几项不能同时搭配。主语或宾语由联合短语充当,主语与宾语由于照应不周,顾此失彼,不能完全配合。如:我们听到的是愉快的笑容和欢快的歌声。(“听到的”与“笑容”不搭配)

例3:这个持续了百余年的国际争端至今得不到国际社会应有的、严厉而有效的支持。

“争端”与“支持”搭配不当,可将“支持”改为“介人”。

4.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此类错误统称为修饰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不同的修饰语,其语法功能是不--样的,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有着不同的相对固定的搭配关系。

例4:小老头干干巴巴的,精致设计的 头发,仍无法将头皮全部遮蔽。

此处作为状语的“精致”一词不能修饰动词中心语“设计”,应将“精致”改为“精心”。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复句中--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意思。关联词之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区别,如果随意组合关联词,会造成语病。

例5: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如果……也……”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例6: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不合事理,“年纪很小”不是“懂得许多深刻道理”的原因,将“因此"改成“但是”,使因果关系变成转折关系就符合事理了。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些句子是可以省略或无需主语的。这类情况不属于主语残缺。

(1)有上下文,不会影响理解的。只要不会引起歧义,主语可以承前省也可以蒙后省。例如“他其实不聪明,但这回没做错。”或"虽然不够聪明,但他这回没做错。”(2)无主句,指根本没有主语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况,而不在于叙述“谁”或者“什么”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变化。它的主语往往是不确定的,如“上课了!”。或者根本无法补充出主语,如“下雨了”。

造成句子主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①介宾短语造成主语残缺。②介宾短语造成主语残缺。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等,常与“令”“使”“让”被”“把”等词连用。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1: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由……对事物缺乏分辨力”是介宾结构作状语,“青少年”在介宾结构中,无法成为句子的主语,致使主语缺失。应该删掉“由于”。

(2)叙述主语转变,造成主语残缺。

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容易出现主语缺失或主语改换的现象。对于复句或句群,要留意每个句子的叙述对象,有时分句的叙述对象变化了,而承上的主语:没有变化,就容易造成主语残缺。

例2: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一句的主语已发生了改变,不能省略掉。应在“具……意义"前补充上“苏通大桥的建造”。

2.谓语残缺

-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如果没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比如: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这是偏正短语,不是句子。原句“……”分明是设想“怎么样”,属于行为;后面……的再创作”说的是“是什么”,属于结果。“本栏目”后加“是”,句子就完整、通顺了,即“本栏目……的再创作”。或将最后--句“进行的再创作”,改为“进行了再创作”。)

(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如: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经过一冬的苦干”属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这句话宜改为“经过我们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例3: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的形式、审美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通过……”是介宾结构,无法作谓语,后面的“有了……诞生和发展”也不能作“艺术家”的谓语,所以句子的前半句缺少谓语,应该删掉“通过”。

3.宾语残缺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为了避免哕嗦重复,凭借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听者不会产生误解,某些句子的宾语是可以省略的,这不属于宾语残缺的范围。如“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鲁迅《孔乙己》)最后一句“打折了”的宾语根据上文可以知道是“腿”,此处可以省略。另外要提醒一-下,缺谓语动词的宾语,误把宾语的修饰语当作宾语,句子的宾语前面往往有较复杂或冗长的定语。.

例4: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句中的谓语动词“改善”缺少与之对应的宾语中心语,应在“缺乏”后面加“的状况”。

4.修饰成分残缺

主要是定语残缺和状语残缺。

例5: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时间内,每年的就业人数都很多。

“相当”不能直接修饰“时间”,中间还要再加一个定语来修饰“时间”,应改为“相当长的时间内”。

5.介词残缺

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在句子中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表示时间、处所、方位、对象等。由于主观忽视或客观上句子很长,尤其是需要两个介词连用的时候,以及介词与连词连用,往往会出现介词缺失的问题。

例6: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此句用“家庭问题”来修饰“警觉性”,表意不明,“警觉”的主体应该是“政府和民众”,而不是“家庭问题”。应改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6.助词“的”残缺

“的”作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的"字的有或无,句意和句子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的”字的常用功能主要有三个:

(1)用在定语的后面,表领属性(如:学校~礼堂)、限制(如:纯金~项链)、描绘(如:蔚蓝~天空)。

(2)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如:他~死亡)。

(3)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如:我们~;国家~;)。

例7:当地一位工人向国家文物部献 出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此句缺失助词“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的主语是“珍珠”,让它成为主语,必须在“献出”后加上一个“的”字。

7.成分赘余

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常见成分赘余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赘余的成分来看,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

(2)从赘余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堆砌词语、词义重复、画蛇添足等。

例8:昨天是转会截止日 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最后一天”跟“截止日期”重复,应删除一。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1.句式杂糅。

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起,就会造成结构混乱。常见的杂糅句式有:“对于……上”“……即可”“借……为名”“由(包括、分……组成”“本着……为原则”“被(受%所”“原因……造成(引起、作怪)”

“……之巨”“旨在……为目的”“大多……为主”“靠的是……取得的”长……之久”“超……以.上”“防……不……才行”“需要……不可”“从……为出发点”大约……左右”“是由……的结果”“之所……的原因”供……之便”等等。

例1: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旨在……为目的”句式杂糅,可以改成“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改为“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2.中途易辙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作为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2:马恩列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把“它要求具有……水平”和“具有……才能胜任”硬连在一起,造成句式杂糅,应去掉“才能胜任”或者去掉“它要求”,在“具有"前加“要”。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种解释。具体指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义,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造成对句意误解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1.多音多义字造成表意不明

“多音多义字”(俗称“破音字”)是指有两个或更多读音,而每--读音又有其独立的意义或惯用法的汉字。换言之,这种汉字的每-一个读音或意义都有其独特的语境要求,在句中使用时不加以说明往往会导致歧义。

例1:从中国 工商银行查到的消息显示,到2019年底,张俊成还贷款二十万元。

“还”读“hái”,是“仍”的意思;读“huán”,是“归还”的意思。

2.词义两可造成表意不明

有些词本身就有两种以上的词义,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句子的歧义。

(1)动词词义两可。如“当地百姓已告政府”的“告”有“告知”“报告……之义,也有“状告”“控告”之义,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民告官的案子了。

(2)量词词义两可。如“个”,就有“位”“家”(指单位,如公司、银行)“种”“盘”(如“两个素菜”)之义。

(3)短语语义两可。如“开刀的”既可指执刀的医生,也可指接受手术的患者。

(4)代词指代两可。如“他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单位”,后一个“他”指代不明。

(5)词性两可。如“和”可指两方相加,也可指两方发生某种关系。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尽量换词语。

例2:王小海说,“今天老师布置的许多任务很有趣,这一期的《极限挑战》我是看不上了。”

“看不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看不成”。此处表意不明,既可能因为任务有趣而“瞧不起”这档电视,也有可能是任务多、时间紧而“看不成”这档电视。

3.修饰不明造成表意不明

句子中的定语和状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就会引起整个句子的表意不明。而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同一个中心语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修饰;二是同一个定语或状语修饰多个中心语。

例3:陆毅扮演的反贪局长侯亮平的发小蔡成功被汉东省京州市城市银行副行长欧阳菁和山水集团董事长高小琴联手骗去所有股份而破产。

“陆毅扮演的”到底是“侯亮平”还是“蔡成功”,句中表意不明。

4.停顿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从而造成表意不明。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二是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

例4: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这句话有两种读法:“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和“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利的妈妈”到底不爱谁?到底谁“不相信”?这些问题都说不清楚。

5.模棱两可造成表意不明

造成句意模棱两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应该是句中的成分省略和一-词多义。

例5: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到底是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呢?既可以指“孩子们”,也可以指“李大伯”。

6.指代不明造成表意不明

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经济的作用。但由于句子结构成分的

复杂,往往会出现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指代不明了。

例6: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最后一个分句中的指示代词“此"指代不明,因为前一分句中包含两种情况:“只是嘴上说说”和“要采取果断措施”。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两面对一面。

1.自相矛盾

语言表达要想清楚明白,逻辑性必不可少。而要保证这一-逻辑性,思维的顺序性、条理性至关重要。所以,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例1:如今,人们的脚步和心态越来越快节奏了。一贯适应于慢节奏的我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最近读了小说《缓慢》,突然间也想过那种慢生活了,放慢脚步,学会聆听和倾诉,学会静下心来,读读书,写些文字。

前面说“我”“一贯适应于慢节奏”,后面又说“我”“也想过那种慢生活了”,一个人既然已经得到了某个东西,怎么还会去“想”(希望、打算、想求得)呢?前后文意明显存在着矛盾。

2.范围不清

范围不清,就是指句子中的多个并列的概念之间存在包容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2: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专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所谓的强加因果,就是两件事情本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却硬是加上了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例3: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4.主客倒置

“主客倒置”是“语序不当”的一种,同样也是“不合逻辑"的一种。

例4:这是一个偏远的小车站,对于他是 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

这句话的主体应该是“他”,客体是“这个偏远的小车站”,可改为“他对这个偏远的小车站是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

5.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也可说成“一面对两面”,是指在一句话中,前半部分是指向某个方向的判断而后半部分对应的含有“是否”“有无”“高低”“好坏”等两个方面的词语。

常用来表示“两面”的词有:能否、是否、与否、成败、优劣、好坏、高下、高低、美丑等。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一一点,不是出现“能否”“是不是”等表“两面”意思的词的句子都是病句。如“体育成绩好坏,竞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有无灵感思维,取决于知识积累的状况”其中的“裁判的判决”与“知识积累的状况"本身就隐含了两面的意思,所以这样的句子并无语病。

例5: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能否”表两面,“……基本要求”表一面。应把“否”字去掉。

★练习划重点★

1.下列句子的表述,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2020年7月上旬,贵阳市和安顺市的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

B.市教育局通知张老师本月18日前去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培训。

C.全国教育大会为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作出了顶层设计。

D.十个学校的师生参加了在贵阳市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歧义句。A.“贵阳市和安顺市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可以理解为“贵阳市/和安顺市的大部分地区”或“贵阳市和安顺市的/大部分地区”;B.“本月18日前去”有歧义,可以理解为“本月18日前”去报道;或者本月18日“前去报道”;D.“十个学校的师生”有歧义,“十个”可以修饰“学校”,也可以修饰“师生”。故选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不妨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

B.世界各地目前建有不少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地设立的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的机构。

C.扫黑除恶必须铲除产生黑恶势力的环境,以不断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巴基斯坦和中国决定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政治、经济和人员往来等领域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当会大有裨益”;C.“铲除……环境”搭配不当,可以改为“铲除……土壤”;D.“加强……关系”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加强……合作”。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B.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现实社会迅速、直接的反映,不仅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且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C.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一些城市的交通治理面临很多挑战,出现车辆管理任务重、违法违规行为多、交警警力不足等。

D.我国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电磁力来实现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不仅……而且……”语序不当,“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二者后面的内容应互换,改为“不仅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C.“出现……等”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在“等”后添加“情况”。

D.“都靠的是电磁力来实现的”句式杂糅,改为“都靠的是电磁力”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故选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轻松自如地驾驭不同的地域文化,试图让作品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意义。他在自由的王国里畅游,像一个喜新厌旧的孩子。

B.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偷换主语,句子“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主语应该为“这些莲藕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C.语序不当,应该为“考古学家对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D.句式杂糅,应该为“这一决定完全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或“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故选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C.这家公司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和国家富强的关键问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A.成分残缺,“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应当删掉。B.句中把“围绕……”与“以……为中心”杂糅到一起,删掉其中一个。C.“录取”与“名额”搭配不当,将“名额”改为“学生”。故选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就是一位超越孤独、甘于孤独、欣享宁静的强者。她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研究文物,信奉“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B.专家表示,三星堆遗址6座“祭祀坑”、500余件文物的新发现,既反映了它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揭示了古蜀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吸收融合为己所用的创新。

C.部分境外院校和中介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假借疫情增开大量在线课程,降低录取条件或毕业要求等方式,大肆招收我国学生就读,并声称不需出国就可轻松获得海外文凭。

D.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预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超越孤独、甘于孤独、欣享宁静” 应为“欣享宁静、甘于孤独、超越孤独”。C.成分残缺,缺少介词,“降低录取条件或毕业要求等方式”前加上“通过”。D.搭配不当,“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不合语境。“干预”应改为“干涉”,“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的硬管。故选B。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文件,为检视当下、反思历史、走向未来提供了中国方案。

B.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安全感。

C.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

D.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共有5386家活跃的人工智能企业,其中约22.1%来自中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不合逻辑,“检视当下、反思历史、走向未来”顺序不当,应该先“历史”再“当下”再“未来”。C.成分残缺,“具有……”缺乏宾语中心语,应在“等”后加“特点”。D.结构混乱,“据……显示”句式杂糅,应删去其一。故选B。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不但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街道如是斜的,这是外地少有的,特别就标明是斜街,

B.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C.街道如是斜的,这是外地少有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D.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特别就标明是斜街,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B (2)A

(3)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复位的能力。联系前文,阐述了一个观点,“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并且举了拉洋车的和老两口的例子,论证这一观点,“这”指代前面两个例子中的现象,“这是外地少有的”与“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相呼应,表明北京人的与众不同,严谨有致。如果“这是外地少有的”放在“街道如是斜的”之后,语义为“街道是斜的”这种假设在外地少有,不合逻辑。所以排除A、C两项。“特别”修饰的是“标明”,应该直接放在“标明”之前,排除D。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是比喻句,把“北京城”比作“大豆腐”。A.比喻,把“浪花”比作“雪花”。B.夸张,“千里”“蔽空”夸张说船只和旗帜多。C.互文,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D.借代,“丝竹”代指音乐。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语句“不但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主要有以下问题:“不但这种方正”错误,语序不当,这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这种方正”,根据“异前同后”原则,关联词语“不但”应该放在主语“这种方正”之后。“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错误,语序不当,“思想”相对于“生活”来说,影响更大,程度更深,所以,思想应该放在后句。即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能传递往往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定于剥削的命运。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富家大族的传递变得极为困难,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   )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

B.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如同一个炒锅一样,贫富易位。

C.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如同一个炒锅一样,贫富易位,上下颠倒。

D.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贫富易位。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A (2)C

(3)改为: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根据前文“汉代传到唐代的”,是从朝代角度按照时间顺序说的,可知后文也要跟朝代,据此排除D。“如同一个炒锅一样”是运用了比喻了修辞手法,是把五代的极度混乱的局面比喻成炒锅,所以“如同一个炒锅一样”要紧承“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据此排除BC。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社会”比喻为“一锅原子粥”。A.夸张,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B.“去天不盈尺”是夸张。C.比喻,“一苇”喻指小船。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夸张。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高门大户能传递往往几百年”语序不当,应该改为“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二是“安定于剥削的命运”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安于被剥削的命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除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的总体特点外,①一个比较突出的情况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在正常的社会和自然状态下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数值。②尽管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日前还没有到达正常比例,但是出生性别比在逐渐回归正常,③重男轻女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实施起了较大作用,如禁止鉴定胎儿性别的事情不再发生;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也起到了保护女婴的作用,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出对于有意愿生育孩子的家庭来说起到了平衡婴儿性别的作用,④这也符合中国“儿女双全”的生育文化和社会习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划线处的逗号,可以改成冒号。

B.②句中的“尽管”,可以替换成“虽然”。

C.③句中的“遏制”,可以替换成“遏止”。

D.④句的“这”指代“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出”。

★(2)文中划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正确的语句抄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1)A

(2)如禁止鉴定胎儿性别的事情发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以及标点符号的把握能力。A.“冒号”表示揭示说明时不能和“即”“是”等词语同用,所以①中的逗号不能换成冒号。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句话中“禁止……不再发生”否定适当。“禁止”表示否定,后面不能再用表示否定的词语,应删掉“不再”。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苏绣,其风骨神韵在隋唐时期就已奠定基础,迨至宋元其基本技法与特色已渐趋形成,明清以降苏绣艺术开始走向成熟。自宋代以后,苏州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绣工,而且往往富家闺秀也以此陶冶性情,消遣时日。明朝时,苏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___________,笔墨韵味___________,有“以针作画”“___________”之称。自此,苏绣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___________。清朝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

★(1)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绣工,而且往往富家闺秀也以此消遣时日,陶冶性情。

B.当时不仅有绣工以刺绣为生,而且往往富家闺秀也以此陶冶性情,消遣时日。

C.当时不仅有绣工以刺绣为生,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时日,陶冶性情。

D.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绣工,而且富家闺秀往往也以此陶冶性情,消遣时日。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A.惟妙惟肖    淋漓尽致    鬼斧神工    媲美争艳

B.栩栩如生    淋漓尽致    巧夺天工    媲美争艳

C.栩栩如生    酣畅淋漓    鬼斧神工    分庭抗礼

D.惟妙惟肖    酣畅淋漓    巧夺天工    分庭抗礼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双面绣”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我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D.“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答案】(1)C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中“不仅……而且……”连接递进关系的句子,两个句子结构最好一致,后句是主谓结构,所以第一句也应改为主谓结构“绣工以刺绣为生”;“消遣时日,陶冶性情”是递进关系,不应颠倒。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处,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非常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语境中是绣工的作品,类似于绘画作品,而不是描写或模仿,故选“栩栩如生”。第二空处,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此处形容“笔墨韵味”表现的很充分,故选“淋漓尽致”。

第三空处,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巧夺天工”强调人工事物而鬼斧神工强调大自然的力量。语境形容绣工精湛,故用“巧夺天工”。第四空处,媲美争艳:指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类似比美之意。一般都用于一种东西可以和另一种东西相比较。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语境中说苏绣“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进行比较,故选“媲美争艳”。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的“双面绣”双引号的作用是着重论述的对象。A.着重论述的对象。B.表否定和讽刺。C.表特定称谓。D.是引用。故选A。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