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期末复习:散文阅读专题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21-06-14 手机版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

从广义上讲,散文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现代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带有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性质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

1.“形散”

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1)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 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2)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以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也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2.“神聚”

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 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要受到中心思想的约束。

3.结构

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串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

(2)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

(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4.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的语言更具文学特色,风格更具多样性,内涵更为丰富蕴藉。

5.分类

根据写作内容可将散文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思辨等类型。

二、阅读方法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产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正确率。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有:比喻、反衬、对比、象征、排比、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他”或“她”可以写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最后,阅读散文还需留意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更重要的一点是阅读、鉴赏散文 

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三、阅读注意点 

散文阅读的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阅读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但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把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4.品味散文的语言.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的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

★练习划重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点滴的触动竟能创造出成片的美。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欣赏灵魂创造出的诗意般的美的世界。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9322;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首先从客观条件出发,引出“头脑中的旅行”这一现象,再从主观条件出发,阐述了它的可能性。

B.第②段用波德莱尔的实例具体描述什么是“头脑中的旅行”,从中也可以看出“头脑中的旅行”常常有触发点。

C.第⑨段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可以帮助我们“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2.简要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3.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C

2.①从结构上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既对上文所举波德莱尔和蒲宁的例子做了总结,说明拥有强大想象力的人其头脑旅行带给人的体验是那么真切,的确算是生命中的宝贵奖赏。同时又连接下文说明善感的灵魂能够打通一条连接诗和远方的道路,创造出诗意般的美的世界。

②从内容上看:强调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和作用。当我们受各种制约的时候,想象力是最好的翅膀,带我们去远方同时拥有真切的感受,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是一种美的诗意情景的再现。

3.①头脑中的旅行可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但一定要从文章内容、个人生活体验两个角度分析)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错,“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是想象,不是比拟的修辞手法。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段落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从内容上看,“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强调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和作用。“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联系后文“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点滴的触动竟能创造出成片的美”“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欣赏灵魂创造出的诗意般的美的世界”,意思是当我们受各种制约的时候,想象力是最好的翅膀,带我们去远方同时拥有真切的感受,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是一种美的诗意情景的再现。从结构上看,这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了波德莱尔和蒲宁的例子,波德莱尔“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蒲宁“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这些都在第六段“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的生动注解。因此此段是对上文所举波德莱尔和蒲宁的例子做了总结,说明拥有强大想象力的人其头脑旅行带给人的体验是那么真切,的确算是生命中的宝贵奖赏。同时“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又连接着下文“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欣赏灵魂创造出的诗意般的美的世界”,说明善感的灵魂能够打通一条连接诗和远方的道路,创造出诗意般的美的世界。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题干问“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这是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作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题,一要审题干命题的方向,二要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要审答案的模式。“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这里需要学生给出选择,是或否或者辩证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这是学生选择的理由。“谈谈你的看法”,无论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别人的认知,到了这里全是学生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要注意表述的角度,应从自身出发。问题有三个答题的方向,比较简单的应是顺着本文作者的角度来说,这样一来,文章里的内容就可以拿来作为答案。如“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作为一种弥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如“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杭州宣言

余秋雨

杭州在成为南宋国都之前,迎来过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喜欢的苏东坡。他到这座城市里来的时候,也一点儿没显出旷世诗人的模样,而是变成了一位彻彻底底的水利工程师。

他不想在杭州写诗,偶尔写了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我看来算不得成功之作。苏东坡仅仅是随口吟过,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他忧郁的眼神,捕捉到了西湖的重大危机。西湖已经被葑草藻荇堙塞了一半,再过二十年,西湖将全然枯竭,不复存在。如果湖水枯竭,西湖与运河的水资源平衡将会失去,咸潮必将顺着钱塘江倒灌,咸潮带来的泥沙将会淤塞运河,而供给城市用水的“六井”也必将归于无用,市民受不了咸水之苦又必将逃散……那么,杭州也就成了一座废城。

面对这么恐怖的前景,再潇洒的苏东坡也潇洒不起来了。他上奏朝廷,多方筹集工程款项,制订周密的行为方案,开始了大规模的抢救工程:

第一,湖中湮塞之处已被人围而成田,下令全部废田还湖;

第二,深挖西湖湖底,规定中心部位不准养殖菱藕,以免湖底淤积;

第三,用挖出的葑泥筑一条跨湖长堤,堤中建造六座石桥使湖水流通,这就是“苏堤”。

杭州人谁都知道,这位总指挥叫苏东坡;但谁都忘了,这个苏东坡就是那个以华美辞章震撼了华夏历史的苏东坡!他曾经在长江边上感叹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现在,他在长江归结处所做的事业,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豪杰。战火硝烟已被大浪淘尽,而杭州和西湖,却被他抢救出来,并长久地保留下来了。

苏东坡之后的杭州和西湖,容光焕发,仿佛只等着做国都了。至于真的做了国都,我就不想多说了。已有不少文字记载,无非是极度的繁华,极度的丰富,极度的奢侈,又加上极度的文雅。杭州由此被撑出了皇家气韵,西湖随之也妩媚得气宇轩昂。

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这个道理,一直被杭州雄辩地演绎着。雄辩到,连最伟大的诗人来到这里也无心写诗,而是立即成了生态救护者。

更让我喜欢的是,连一些民间故事,也被杭州铺陈为动人景观。最惊人的当然是《白蛇传》里的白娘娘。杭州居然用一池清清亮亮的湖水,用一条宜雨宜雪的断桥,用一座坍而又建的雷峰塔来侍奉她。

她连人也不是,却愿意认认真真做一个人。她是妖,也是仙,因此什么事情都难不着她。但当她只想做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那就难了。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诘难。中国历史,两多一少:一是多妖,以及与此近似的魔、鬼、奸、逆;二是多仙,以及与此近似的神、圣、忠、贤。这两个群落看似界限森严却时时可以转换。少的是人,与妖与仙都不同的人。因此。白娘娘要站在人和非人的边缘上郑重告诉世间的人,人是什么。民间故事的这个构想,惊心动魄。

杭州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了这个民间故事的伟大,愿意为它创制一个巨大的实景舞台。这个实景舞台永远不会拆卸,年年月月提醒人们:为什么人间这么值得留恋。像《白蛇传》的故事一样,杭州的要义是追求人间之美。人间之美的基础,是生态之美,尤其是自然生态之美。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

近年来杭州的城市建设者秉承这座城市的独特精魂,不找遥远的古代理由,不提空洞的文化口号,只是埋头疏浚西湖水源,一次次挖淤清污,把西湖的面积重新扩大到马可波罗见到时的规模。重修完杨公堤,打理好新西潮,又开发了一个大大的西溪湿地。表达出杭州人在生态环境上的痴迷。

这一来,杭州就呈现出了一个贯通千年的人文宣言。这个宣言,曾经由钱缪亲自主导,由白居易、苏东坡参加起草,由白娘娘从旁润饰。又由今天的建设者们接笔续写。宣言的内容,很复杂,又很简单: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

(有删改)

文本二:

“学者散文”的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他们也并不特别注重散文的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例如余秋雨称自己为“票友”,陈平原则把写作短评当成“保持‘人间情怀’的特殊途径”。朱学勤有类似的说法:“左手写长线学术,管它春夏秋冬;右手写短线时论,不妨卷入今天。”对于许多类似的散文而言,引人注意的首先并不是叙述形式,而是所谈论的内容。但由于这些谈论结合了作者的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文字表达上的生动个性也随之显现出来。因此,这些学者的写作比较自由,反而为散文创作融进了一些新的因素。“学者散文”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这些散文随笔与“杂文”的不同之处是,它更关注的往往不是“识”,而是“情”与“理”。因而,有的批评家将之称为“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论干预’”。

(摘编自百度百科“学者散文”)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以“自然生态”为中心组织材料,写了苏东坡治理西湖、白娘娘眷恋杭州、近年来杭州城市建设者埋头治理西湖等内容。

B.对于民间传说《白蛇传》,文章称白娘子“连人也不是,却愿意认认真真做一个人”,借以说明她与杭州对人间的钟情,评点独到。

C.文本一选材兼顾历史与文学,说苏轼来杭州也无心写诗,意在说明治理前杭州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难以激发诗情。

D.文本一末尾才简洁地指出“宣言”为何,但宣言“贯通千年”的内涵。在前文苏东坡、白娘子等事例中早有铺垫。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光潋滟晴方好”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睛后雨》,诗人此句借醉意写出了晴日里西湖水光的若隐若现。

B.杭州成为国都而更加繁华奢侈,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一词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便是佐证。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原词中意在感怀以曹操为代表的英雄,词人与曹操都曾临水作赋,颇有惺惺相惜之意。

D.“中国历史一是多妖,二是多仙”,二者“可以转换”,这在《西游记》的凡间与天庭两个世界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3.学界将八九十年代诞生的、作者主要是学者的一批散文称为“学者散文”。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学者散文”的特点。

4.如欲以“一篇‘学者散文’”为题写一篇《杭州宣言》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答案】1.C 2.D

3.①“学者散文”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关注“情”与“理”,书写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具有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②“学者散文”不注重散文的“规范”,风格节制;③“学者散文”表达个性生动,以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

4.①《杭州宣言》“情”“理”结合,彰显了作者丰富的学识与饱满的情感以及富有哲理的思考。②《杭州宣言》形式自由,以“生态”为线索贯穿古今,融合了历史、民间传说与现实。③《杭州宣言》语言灵动,富有睿智的幽默。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意在说明治理前杭州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难以激发诗情”分析不正确。文章用苏轼的例子,指出“最伟大的诗人来到这里也无心写诗”是为了说明杭州“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生态维护重于文化创作的道理。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A.“写出了晴日里西湖水光的若隐若现”错。“潋滟”一句写的是波光闪动的明媚画面,下句“山色空濛雨亦奇”写的才是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感。B.“杭州成为国都……《望海潮》……便是佐证”错。柳永是北宋词人,此时的杭州(钱塘)并非国都。C.“感怀以曹操为代表的英雄”错。原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怀的是以周瑜为代表的英雄。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能力。文本二中与“学者散文”特点有关的句子有“‘学者散文’的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这些散文随笔与‘杂文’的不同之处是,它更关注的往往不是‘识’,而是‘情’与‘理’”“这些谈论结合了作者的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由此可见,从内容上看,“学者散文”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关注“情”与“理”,书写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具有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他们也并不特别注重散文的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学者散文’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可见从形式上看,“学者散文”不注重散文的“规范”,风格节制;“文字表达上的生动个性也随之显现出来”“通常会以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可见从语言表达上看,“学者散文”表达个性生动,以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写作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及个性化解读能力。从内容上看,《杭州宣言》既有“情”,又有“理”,彰显了作者丰富的学识与饱满的情感,富有哲理的思考又让它显示出睿智的风采。文章写了与杭州有关的诸多人事,有苏轼疏通西湖,筑造苏堤,“第一,湖中湮塞之处已被人围而成田,下令全部废田还湖;第二,深挖西湖湖底,规定中心部位不准养殖菱藕,以免湖底淤积;第三,用挖出的葑泥筑一条跨湖长堤,堤中建造六座石桥使湖水流通,这就是‘苏堤’”;有白娘子以及与她有关的故事,“杭州居然用一池清清亮亮的湖水,用一条宜雨宜雪的断桥,用一座坍而又建的雷峰塔来侍奉她”;有钱缪、白居易,“这个宣言,曾经由钱缪亲自主导,由白居易、苏东坡参加起草,由白娘娘从旁润饰”等。彰显出作者丰富的学识。同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于苏轼的敬仰,如“杭州人谁都知道,这位总指挥叫苏东坡;但谁都忘了,这个苏东坡就是那个以华美辞章震撼了华夏历史的苏东坡!”“现在,他在长江归结处所做的事业,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豪杰”,表达了对苏轼爱国爱民,目光长远,肯做实事的赞美。同时,文章也富含深邃的哲理,比如对于生态的看重,对生态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这个道理,一直被杭州雄辩地演绎着”,以及“杭州的要义是追求人间之美。人间之美的基础,是生态之美,尤其是自然生态之美。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总之,文章融“识”“情”与“理”为一炉,既有文化韵味,又有哲理厚度。《杭州宣言》内容丰富,既有历史人物苏东坡,又有民间传说白娘子,末尾还写到了当今的杭州城市建设,跨越古今,融合历史、传说与现实,写得很自由。但是作为散文,又始终有一条线索串联起所有内容,那就是“生态”。文中有很多关于“生态”的句子,起到了线索作用。如“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这个道理,一直被杭州雄辩地演绎着。雄辩到,连最伟大的诗人来到这里也无心写诗,而是立即成了生态救护者”“像《白蛇传》的故事一样,杭州的要义是追求人间之美。人间之美的基础,是生态之美,尤其是自然生态之美。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重修完杨公堤,打理好新西潮,又开发了一个大大的西溪湿地。表达出杭州人在生态环境上的痴迷”“这个宣言,曾经由钱缪亲自主导,由白居易、苏东坡参加起草,由白娘娘从旁润饰。又由今天的建设者们接笔续写。宣言的内容,很复杂,又很简单: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由此可见,《杭州宣言》虽然写得“散漫”,但却始终有自己的逻辑线索,使得文章体现出“学者散文”的典型特点。最后,《杭州宣言》语言灵动,富有睿智的幽默。文中很多语言富有学者的幽默,如“他到这座城市里来的时候,也一点儿没显出旷世诗人的模样,而是变成了一位彻彻底底的水利工程师”;很多语言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引人深思,如“中国历史,两多一少:一是多妖,以及与此近似的魔、鬼、奸、逆;二是多仙,以及与此近似的神、圣、忠、贤。这两个群落看似界限森严却时时可以转换。少的是人,与妖与仙都不同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镇美丽就幸福

周玉永

①每遇来上海的外地朋友,笑谈之中都说上海好。这能品出朋友对我居住的上海的赞誉,也折射出对我能幸运地拥有上海的羡慕。当然,上海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设施多属世界一流,从某种角度远眺,酷似香港。可是到了老家苏北小镇,虽看上去跟上海不好比,但也日夜追赶,小镇建设得风情万种,影院、音乐厅、咖啡店、教堂……堪称苏北的小上海,如李克强总理说的城镇化了。

②小镇,白天看不出什么,晚上却热热闹闹,跳的、唱的、舞的,卖衣服的、卖小吃的,酒吧爆满欢歌笑语,步行街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个大鱼缸的鱼,水太少,鱼太多。这番热闹景象,对于我这个从上海来的人来说就苦了,本是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拥堵,到乡下感受恬淡宜人的田园风光,可这儿也是人满为患。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大城市,尽管大城市代表着机会、财富、地位,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我希望一有机会就逃离自己身处的大城市,逃离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光怪陆离,到一个小乡村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可是很难找到栖居之处。

③于是,我开始怀念起儿时小镇的生活了:暮色渐已深沉,炊烟袅袅升起,牛羊悠然走过,村童嬉戏成群,鸡鸭寻觅归路;父辈躬耕田间,一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田园……跳草绳、打弹弓、掏鸟窝、爬树、钓鱼、洗澡……尤其是天黑不一会儿,乡村静得让人心慌,一盏小煤油灯发出微弱的灯光,一家六七口人围坐在一张八仙桌上,吃着饭,夹起菜,听父母讲故事,笑语阵阵,那温暖亮在心里!哪像现在,打工的打工了,忙的忙去了,真要照个全家福,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

④那天,我去了几户儿时的玩伴家,不曾想,几户人家的墙上居然贴着毛主席的画像,印象最深的还挂着近乎发黄的黑白老照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六七十年代燃烧的岁月。那时,家家户户都是用木头制成的镜框,按长辈大小排好黑白照片,再夹上两块玻璃,一幅全家福就做成了,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村人的家庭观念。一次是偶然,两次是感慨,当一次又一次看到如此相似情景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村人心中的底线,以及最珍贵最善良的角落。到了叔叔家中,看到早已老掉牙的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一台没有天线的大收音机。我提醒叔叔条件好了,换个新的。叔叔摇摇头,大电视耗电不说还辐射人体,污染环境。从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单纯和干净的东西,人似乎变简单了,生活简单与快乐着,这或许算是我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⑤是的,大城市一天一个样,当你回身寻找时,一切都无踪迹了。人是不是这样,当你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而认真辛苦地面对时,你却失去了人生很多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很难回到生活与生命的本身。所以你要记住: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⑥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当下的中国,由于欲望,我们的人性处于退步的阶段。”没办法,我们依然在加大规模建设,小镇的河水臭气熏天,化肥农药让农田种不出放心的粮食蔬菜,村民的病莫明其妙地多了起来,那种单纯和干净看不到了。再说上海,友人短信调侃:上海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望外滩内外,浓雾莽莽,明珠上下,阴霾滔滔……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人戴口罩……我们真希望生命被尊重,自然也被尊重,还人类一个单纯和干净,美丽中国,蓝天白云下,人简单与快乐地生活着。

⑦生活简单就快乐,小镇美丽就幸福。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第①段关于上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3.文章第④节说“从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单纯和干净的东西”,“单纯和干净的东西”指什么?请加以概括。

4.请探究作者对小镇的情感取向。

【答案】1.①引出小镇建设对上海的追赶;②与儿时小镇生活的恬淡宜人形成对比;③为下文写到村人简单快乐的生活做铺垫。

2.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②选择乡村典型的生活场景进行描写;③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④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儿时小镇生活的留恋和怀念。

3.①简单的生活方式;②淡泊的生活态度。

4.①对儿时小镇生活的怀念和留恋;②对小镇现状的不满和失望;③对小镇中还有村人能简单快乐生活的认同和赞美;④对小镇未来能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期盼和希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根据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即可。前半部分写出了上海的富裕生活场景,然后描写小镇的生活“可是到了老家苏北小镇,虽看上去跟上海不好比,但也日夜追赶”,引出小镇建设对上海市的追赶。文章后部分对儿时的记忆进行表达“暮色渐已深沉,炊烟袅袅升起,牛羊悠然走过,村童嬉戏成群,鸡鸭寻觅归路;父辈躬耕田间,一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田园……跳草绳、打弹弓、掏鸟窝、爬树、钓鱼、洗澡……尤其是天黑不一会儿,乡村静得让人心慌,一盏小煤油灯发出微弱的灯光,一家六七口人围坐在一张八仙桌上,吃着饭,夹起菜,听父母讲故事,笑语阵阵,那温暖亮在心里!”用铺排列举的方式写小镇现在的生活与儿时生活的恬淡宜人、村人生活的简单快乐形成对比。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艺术的能力。“暮色渐已深沉,炊烟袅袅升起,牛羊悠然走过,村童嬉戏成群,鸡鸭寻觅归路;父辈躬耕田间,一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田园”这是借景抒情;“跳草绳、打弹弓、掏鸟窝”“炊烟袅袅升起,牛羊悠然走过,村童嬉戏成群,鸡鸭寻觅归路”可以看出是排比的手法;从句式看是整句,但字数富于变化,和后面的三句结合运用,错落有致,总体看是写典型的生活场景,富有乡土气息,表达了对儿时小镇生活的留恋和怀念,是寓情于景。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全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要想理解“单纯和干净的东西”指什么,首先要回归原文,“用木头制成的镜框,按长辈大小排好黑白照片,再夹上两块玻璃,一幅全家福就做成了”体现了村人生活的简单;“叔叔摇摇头,大电视耗电不说还辐射人体,污染环境”体现了村人淡然、淳朴的生活观念。

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题目探究的重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文中的句子“我开始怀念起儿时小镇的生活了”“但也日夜追赶,小镇建设得风情万种,影院、音乐厅、咖啡店、教堂”“本是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拥堵,到乡下感受恬淡宜人的田园风光,可这儿也是人满为患”“从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单纯和干净的东西”“我们真希望生命被尊重,自然也被尊重”分析作者“对儿时小镇生活的怀念和留恋”“对小镇现状的不满和失望”“还有村人能简单快乐生活的认同和赞美”“对小镇未来能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期盼和希望”等情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望

杨海蒂

在遥远的陕北之北,在苍莽的黄土高原,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吴堡,吸引着我在一个月内连去了两次。

最初知道吴堡,因为作家柳青。吴堡是柳青的故乡。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柳青和他的现实主义杰作《创业史》,具有引领价值和旗帜意义。

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前往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乡寺沟村,那里是柳青故居所在。刚到村口,一幅用柳青说过的话制作的标牌映入眼帘:“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心头一颤,驻足,凝眸,五味杂陈。青春年少时,我经常抄写这段话于笔记本扉页,那时候,何曾想过有朝一日竟能在先生故里拜谒先生。

柳青祖辈,原是大户人家,然而,柳青和兄长背叛了他们的家庭、阶级,弃绝“维新”,追求革命,投奔延安。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陕西,神于天,圣于地。“天之高焉,地之古焉,惟陕之北”。那是一片英豪辈出的土地,那是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

“邑枕黄河”的吴堡,是陕北通往华北的桥头堡。现今的吴堡,有座黄河大桥连接着秦晋两省。曾几何时,要东渡黄河,只能依靠渡船。半个世纪前,吴堡川口渡口,水浪滔天战船列阵,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前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勇敢智慧的吴堡人民齐心协力的支持下,从这儿乘木船东渡黄河、过境山西,前往西柏坡指挥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从此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毛主席转战陕北13个春秋留下的光辉足迹,在吴堡划上一个伟大的句号。

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闪光点,是中国共产党命运的转折点。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再生之地,吴堡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转战出发之地。这是陕北的光荣,是吴堡的荣光。

在渡船上,毛主席一次次恋恋不舍地回望陕北,主席深情回望的照片深深地打动了我。距吴堡著名旅游景点、壮观的“黄河二碛”不远处,吴堡黄河古渡(川口渡口码头遗址)古旧石碑旁,矗立着吴堡的红色地标“毛主席东渡纪念碑”。一簇簇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沿着黄河岸边的崎岖山道,汽车一路颠簸,盘旋而上,在纵横沟壑间和枣树掩映下不断攀高。黄河西岸,吴山之巅,有一座石城环山抱水,蜿蜒盘曲,拔地通天: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悬崖为堑,南为绝壁天险,北为咽喉狭道。悬崖峭壁下方,黄河滚滚奔腾而去。山上乱石穿空,山下惊涛拍岸。真乃雄奇而险峻、磅礴而壮丽。

这就是黄河文明的璀璨名片、“华夏第一石城”——古吴堡石城。

吴堡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凭借石城这一雄关险隘,千余年来,吴堡虽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抗战时期再立新功,它抵抗住了日寇的侵略,守住了陕甘宁边区东大门,护卫了圣地延安,保卫了党中央。

在此之前,多少英雄豪杰曾在这片黄土地上大展雄才一抒伟略,但都以失败告终。而红军在陕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古吴堡石城年代久远,据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遂虏其部,筑城以居之,号曰吴儿城。”若此说不谬,其当始建于公元418年,距今1602年。

石城不大,占地约10万平方米,作为县府所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设置了县衙、捕署、官仓等官府机构,还建有观音阁、魁星阁、文昌宫等众多庙祠,也有南坛、北坛、校场、点将台、兴文书院等杂糅其中。石砌窑洞与砖木房屋,错落有致遍布全城。庙堂文化与江湖文化,相融并生和谐共存。

登山临水,不禁发思古之幽情;登高望远,进而怀激烈之壮志。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不由浮现脑海:“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只消换几个名词,何尝不是眼前这座石头城的写照。

城墙的里外墙面均为石砌,条石拉筋、中间土夯,最重的石块一吨有余,普通筑石也多在千余斤,令我惊奇的是在生产力那么低下的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与天斗,与地斗”的?吴堡石城,就像古埃及金字塔,留给人们一个未解之谜。

在石城南门外,有一座石头瓮城。瓮城大门匾额为“石城”,城垣东、南、西、北四门均建有门楼,城门洞顶上对应有“闻涛”“重巽”“明溪”“望泽”四块石匾,皆为清乾隆年间知县倪祥麟所题。从民居“义行可风”门匾可窥民风一斑。城南西侧石壁上刻有“流觞池”,为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杜邦泰题写。流觞池位于石塔寺下,古时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城中文人墨客便聚会于此,在水池上放置酒杯,杯随水流,停留在谁面前谁即取饮并作诗助兴。

风流云散。逝者如斯。想起孟浩然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历史,就像悬崖下方的黄河水,不停地流淌,不断地翻腾。

夕阳西下,枣花飘香。下得山来,奔往高家塄村,去品尝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力推的“天下第一挂面——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吴堡手工空心挂面,需经十二道工序成品,它绵细又筋道,色、香、味皆诱人。热辣辣的陕北民歌从塬上响起,几乎要将我的心融化。身旁当即有人唱起《赶牲灵》,真是好听,掌声四起。歌者大声宣告:“《赶牲灵》作者张天恩,就是我们吴堡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惊喜交加。被誉为“中国陕北民歌之首”的《赶牲灵》,原来就源自我脚下这片雄浑而又多情的土地,而且,这位为民间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作者,竟然是一位时常赶着牲灵往返于秦晋的普通乡民!

雄厚辽阔的黄土地,就是陕北人的生命舞台。

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在他的《苦难的历程》中写道:岁月会消失,战争会停息……

是的。革命,不就是为了人民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

当战争的硝烟散尽,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正是人性中对美和爱的向往和追求,让天地间充满生机,让人世间充满美好。

(选自《延河》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在遥远的陕北之北,在苍莽的黄土高原,在浩荡的黄河岸边”三个句子反复写吴堡的地理方位,突出其“独具魅力”及对我的吸引。

B.文章引用《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写的是古吴堡石城年代的久远、历史的悠久。

C.文章叙述石城时,详细列举了石城内的建筑物,主要是为表现建筑的错落有致。

D.作者在对战争的感慨中收束全文,表现出吴堡山水人文使作者思想得到了升华。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第一人称展开叙写,以探寻者的心理,登山临水,思接古今,感情充沛地表达了对吴堡的感受与思考。

B.文章引用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中的诗句,照应上文“发思古之幽情”“怀激烈之壮志”。

C.“一簇簇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背景下的红色地标,凸显出吴堡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D.文章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间以叙写吴堡的历史与文化,杂以情感抒发,使读者受到了历史与文化的精神洗礼。

3.文章为什么要写作家柳青?请结合文本分析。

4.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有人理解为作者在文中要展现出充盈流转的精神品质,按这种理解,本文在内容上展示了哪些“气”?请简要概括。

【答案】1.C 2.D

3.①作者知道吴堡是因为作家柳青;②用柳青的名言印证中国共产党在紧要时东渡黄河的英明,揭示吴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③引出后文对吴堡英雄辈出及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性的叙述描写。④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4.①描写吴堡历史悠久的文化厚重之“气”。②叙写吴堡人民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勇敢之“气”。③表现红军以德胜强的精神之“气”。④彰显吴堡劳动人民“与天斗,与地斗”的勤劳智慧之“气”。⑤歌颂秦晋普通乡民热辣而又多情、对美和爱的向往追求之“气”。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建筑的错落有致”错。文章叙述石城时,详细列举了石城内的建筑物,主要是为表现石城的庙堂文化与江湖文化,相融并生和谐共存。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文章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间以叙写吴堡的历史与文化”错。文章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侧重叙述其历史、文化。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由“最初知道吴堡,因为作家柳青。吴堡是柳青的故乡”分析可知:作者知道吴堡是因为作家柳青。由“刚到村口,一幅用柳青说过的话制作的标牌映入眼帘:‘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半个世纪前,吴堡川口渡口,水浪滔天战船列阵,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前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勇敢智慧的吴堡人民齐心协力的支持下,从这儿乘木船东渡黄河、过境山西,前往西柏坡指挥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从此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毛主席转战陕北13个春秋留下的光辉足迹,在吴堡划上一个伟大的句号”分析可知:用柳青的名言印证中国共产党在紧要时东渡黄河的英明,揭示吴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由“吴堡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凭借石城这一雄关险隘,千余年来,吴堡虽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抗战时期再立新功,它抵抗住了日寇的侵略,守住了陕甘宁边区东大门,护卫了圣地延安,保卫了党中央”“在此之前,多少英雄豪杰曾在这片黄土地上大展雄才一抒伟略,但都以失败告终。而红军在陕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分析可知,写作家柳青引出后文对吴堡英雄辈出及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性的叙述描写。

综上分析,写作家柳青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的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内容的作用的能力。据“在遥远的陕北之北,在苍莽的黄土高原,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吴堡”“古吴堡石城年代久远,据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遂虏其部,筑城以居之,号曰吴儿城。’若此说不谬,其当始建于公元418年,距今1602年。”分析可知,本文描写吴堡历史悠久的文化厚重之“气”。据“吴堡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凭借石城这一雄关险隘,千余年来,吴堡虽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抗战时期再立新功,它抵抗住了日寇的侵略,守住了陕甘宁边区东大门,护卫了圣地延安,保卫了党中央”分析可知,本文叙写吴堡人民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勇敢之“气”。据“在此之前,多少英雄豪杰曾在这片黄土地上大展雄才一抒伟略,但都以失败告终。而红军在陕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分析可知,本文表现红军以德胜强的精神之“气”。据“城墙的里外墙面均为石砌,条石拉筋、中间土夯,最重的石块一吨有余,普通筑石也多在千余斤,令我惊奇的是在生产力那么低下的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与天斗,与地斗’的?吴堡石城,就像古埃及金字塔,留给人们一个未解之谜”分析可知,本文彰显吴堡劳动人民“与天斗,与地斗”的勤劳智慧之“气”。据“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吴堡手工空心挂面,需经十二道工序成品,它绵细又筋道,色、香、味皆诱人。热辣辣的陕北民歌从塬上响起,几乎要将我的心融化。身旁当即有人唱起《赶牲灵》,真是好听,掌声四起。歌者大声宣告:‘《赶牲灵》作者张天恩,就是我们吴堡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惊喜交加。被誉为‘中国陕北民歌之首’的《赶牲灵》,原来就源自我脚下这片雄浑而又多情的土地,而且,这位为民间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作者,竟然是一位时常赶着牲灵往返于秦晋的普通乡民”“雄厚辽阔的黄土地,就是陕北人的生命舞台”分析可知,本文歌颂秦晋普通乡民热辣而又多情、对美和爱的向往追求之“气”。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进入

朱以撒

院子里有一棵朴树,明显是从什么地方移植过来的,已经显出了苍老之相。为了防止倒伏,工人们在树干上钉了许多大钉子,以便木桩撑住。几次下来,一个树干就集中了不少锋利的钉子。早先叫了工人来拔过一次钉子,无奈扎得太深,有一枚钉子的头拔了出来,身子却永远留在里边。这让我很不舒服。一日,见到一架木梯,便找来一把羊角锤,一把老虎钳,由自己来处理钉子问题。当几枚钉子成功地取出,听着从高处扔下来时发出清脆的声响,使我从摇摇晃晃的木梯下到地面时,有了满心欢喜。如果不是一个人感同身受觉得疼痛,对一棵树表示怜悯,那么这棵朴树至死都是身怀钉子。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逐渐地壮大,使钉子越发渺小。

钉子是最易于进入对方内部的一种物质,它的尖锐、坚硬,一有来自外在的力量,就突兀而起,紧紧咬住一个地方不放,而要拔出来又特别困难。也许那个钉钉子的人也觉得不妥,想着日后要把它拔出来,但时日一过,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今日的木匠已经不是鲁班的传人了,他们荒疏了榫卯的组合功夫,而借助于钉子。打钉机一梭子过去,木板已相拥在一起,这真的加快了工作进度。早先请一个木匠到家,管他吃住,把一些曲里拐弯歪瓜裂枣般的木头疙瘩扔给他,让他做这个做那个。木匠不吝惜汗水,却吝惜一枚小小的钉子,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一个进入,一个含纳,严丝合缝,然后才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地坐下,卷一支烟,吸着。

钉子是机械的产物,各种形式的钉子天文数字一般地生产,天文数字一般的房屋正在装修,如果像旧日木匠那般,速度会慢得让人受不了——尽管慢生活会使人放松,但是慢到做了两年还没完结,就会让人怀疑慢生活的合理性。现在参观一些古建筑,讲解员说木料的组合找不出一枚钉子,参观者并不为之感动,更不以为榫卯组合是一门艺术。如此,钉子的盛世就到来了。

越来越多的人用钉子——一枚小小的钉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体钻入墙里,仅仅露出一个头,就可以挂一个沉沉的镜框,或者一袋重物。一堵墙就是一个储存器。钉子不占地面,又远离了地面的潮湿,使人觉得再方便、巧妙不过。人们会根据物的重量来选择钉子的承受度。粗细和长短是有比例的,各有不同的功能。会用钉子的人,分寸感很强,否则,不是太长打穿,就是太短不起作用。那时每家都有一把羊角锤,正面打进去,反面拔出来。当人们举起锤子时,钉子的价值就产生了。

和钉子不同的是螺丝钉,它不是直接进入的,往往借助螺丝刀,螺旋式地进入。与普通钉子不同,它以慢速度挤入,更坚韧有力,更有耐性,绝不迁移。慢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力量,如同一个人徐缓中进展的人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在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特定的意味。我几十年间服务于一个单位,不生游移之心。其中也受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它肯定了这个职业的价值,自行其道,是很有乐趣的。如今,时时匆匆,把这种观念吹老了,更多的人反螺丝钉的固定而行,不断地弃旧迎新,哪一个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这也使他们充满探魅的活力,不断探索前路,体验新鲜,感受陌生,挑战角色,直到一把年龄,才乐意稍稍跓足。像孔夫子,五十多岁,历聘诸国十四年,皆在奔走中,直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此时,他坐了下来,捶着已不灵便的腿,不走了。那么,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吧。

以前我觉得树木是大地的钉子。它的生长是天意的,也许是风把种子刮到这里,或者飞鸟把粪便中的种子排泄到那里。它们生长起来后,抽枝散叶越发茂盛,风雨是撼不动的。就算雷劈火烧,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拔钉子的人来,先挖坑,接着动用吊车,即便一棵树再蟠龙奇崛,虬干坚实,也抵不过吊臂的伟力,有如旱地拔葱,那些隐秘的地下根须,带着泥块,裸露在眼前。此时,任由人去摆弄了。

当然,大地最大的钉子是建筑,无数的水泥桩钉入地下,几十米,几百米,许多高层在这些桩上矗立起来,可扪星月。这些巨大的钉子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还有拥挤、嘈杂,尤其是它的坚硬,使城市的柔和大为削弱,婉曲不再。人们在坚硬中生,坚硬中长、长居,已成了必然,就是见了电梯作垂直起降的坚硬气味,也习以为常。外出,到偏僻山乡欣赏老房子,全木质结构,气息安和,让人觉得和祖先近了,说好啊好啊。可是黄昏来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来,没有人愿意住下,觉得还是城里的坚硬更让人快活。

我少年时,脚板被钉子扎过。当时没有穿鞋,光着脚到处奔跑,有时被锈蚀的钉子扎了,更多的时候是被到处疯长的植物刺痛的,奔跑时一脚踩下,尖锐的刺立即进入皮囊。人顿时哭叫起来。时至今日,有时手不经意抚过,里边一阵痛楚。不由得想到立足的大地,有多少坚硬的钉子正在深深地钉进去,又有多少钉子,正在拔出来。夜静更深,万籁阒寂之际,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声音。

(选自《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一自然段,既照应标题,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B.文章写为朴树取出钉子,主要目的是表现作者的怜悯。

C.在大多数人眼里,榫卯工艺已经跟不上现代生活的节奏。

D.文章有四处使用破折号,其作用都是突出语意的转折。

E.作为文章的线索,“钉子”引发了作者丰富的联想。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写出螺丝钉“革命性含义”的具体内容。

4.作者写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1.BD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木匠工作的细致,对榫卯组合技术的娴熟,表达了木匠对自己技艺的自得,以及作者对木匠技艺的赞赏。

3.人很渺小,但只要不急躁,坚韧有力,有耐性,绝不迁移,就有价值。

4.写孔夫子在周游列国奔走之后,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是为了说明人不一定像螺丝钉一样,仅仅钉在一处,也不妨体验新鲜,不断地弃旧迎新。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主要目的是表现作者的怜悯”错,主要目的是引出钉子,表现钉子尖锐、尖硬,容易进入对方内部。D.“文章有四处使用破折号,其作用都是突出语意的转折”错,第一处是语意的转折,后三处都是解释说明。故选BD。

2.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划线句子,“木匠不吝惜汗水,却吝惜一枚小小的钉子,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一个进入,一个含纳,严丝合缝,然后才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地坐下,卷一支烟,吸着”。(1)从内容上来看,画线句子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的是木匠工作的情形,后半部分写的是木匠工作后的样子。(2)从手法上来看,“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刨”“凿”“做”属于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运用类比手法,把木匠和庖丁进行类比,突出木匠技艺的高超,生动表现了木匠工作的精细及其对榫卯组合技术的娴熟;“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表现出木匠工作后的轻松和对自己技艺的满意自得。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分析螺丝钉“革命性含义”的具体内容,要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结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在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了特定的意味”“与普通钉子不同,它以慢速度进入,更坚韧有力,更有耐性,绝不迁移。慢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力量,如同一个人徐缓中进展的人生”分析,螺丝钉“革命性含义”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指人很渺小,但只要不急躁,坚韧有力,有耐性,绝不迁移,就有价值。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结合“像孔夫子,五十多岁,历聘诸国十四年,皆在奔走中,直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此时,他坐了下来,捶着已不灵便的腿,不走了。那么,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吧”,再结合上文“更多的人反螺丝钉的固定而行,不断地弃旧迎新,哪一个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这也使他们充满探魅的活力,不断探索前路,体验新鲜,感受陌生,挑战角色,直到一把年龄,才乐意稍稍驻足”分析,文中从反面否定螺丝钉精神。再结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在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了特定的意味”,正面说出态度,为了说明人不一定像螺丝钉一样,,仅仅钉在一处,也不妨体验新鲜,也是可以弃旧迎新的,因为孔子就是这样,孔子在周游列国奔走之后,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湘江口

那是一个雨天,我已经走到了一条河的上游。到处都是水流的声音,但看不见河流。

哪里是河的源头呢,我茫然四顾。

出发前,我就被那个名字迷住了,湘江口。我知道那是一条河的源头。

为了寻找这条河的源头,我从北方的那片大泽一路寻来。这是通往瑶山的路,路越走越窄。在无边无沿的蛮荒之中满眼都是混乱的群山,然而我已经走不出这大山了。我不知道,这湘南边地的瑶山,是否存在着某种蛊惑人的魅力,但现在我确信自己迷路了。哪怕找到一条很小的溪流,我也有一个方向。我听见了水响,我朝着那声音奔去,那清脆的响声又从我的身后传来,而那是我刚刚离开的地方。我疲惫而无奈地转回了原地。远近,依然是深怀诡谲的大山。

我坐了下来。很快,我的黑夜降临了。

忽然,青色的崖壁亮了一下。我下意识地抬头望去,那是光。后来回想,我十分感激那个夜晚竟然黑得那么深,不然我是不会注意到那遥远的一星灯火的。我终于看见了我渴望已久也寻觅已久的东西,我很激动,但又很害怕。在空无一物的夜空忽然出现的灯火,远远的,你会以为那是几千年前的一点火光。然而那已是我生命唯一的指引。我浑身发抖地朝那看上去比另一个世界还要遥远的一点火光走去。慢慢地,我平静下来。在宁静的矮林里头冒出一座吊脚楼的轮廓,老屋四周的树木都像与天地万物连在一起了。渐渐地,这树影和吊脚楼的暗影后边又冒出了更多的灯火,揭示了一个隐秘人间的存在。

就这样,我走进了一个瑶人的山寨,我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又看见了树木、溪流、人,又嗅到了热烘烘地扑过来的牲口粪味。

那一刻我感觉就像世界又回来了。

不用我敲门,狗已经报信了。瑶山人听见狗吠就知道有远客上门。一位瑶族大娘用手护着一点儿摇曳的灯光走出来。她替我撵走了狗,然后把半掩的门打得更开了。她没问我从哪里来,她也根本不问我是干什么的,就向一个陌生人,完全敞开了瑶家的大门。也许,她已经不止一次地接待过我这种没头没脑闯进大山里的不速之客。

外面还在下雨。大娘生起火,烘着我那被雨淋湿了的衣服。我闻到了那火焰的香味,像是香杉树枝的香味。大娘的儿子,一个头裹罗帕的红脸汉子过来陪我喝酒,我看见一只壁虎爬到他身上,他也不赶。瑶家人爱惜而敬畏一切生命。

很烈的包谷烧酒,很辣的辣椒,吃着喝着我浑身就像燃起了火苗子。好长时间都没有这种热烈的生命感觉了。我想要寻找一条河的源头,我觉得这可以让我的生命平添某种神圣感,但没想到自己找到的却是这样一间有点贫寒的吊脚楼。大娘掏出针线来纳鞋底,把一根绳线从鞋底的另一面长长地伸出来,又一针扎下去,不紧不慢的,悠闲里透着满足。

寂静地躺在角落里的是一只石缸,整块石头掏空了,不知是怎么掏空的。水缸里的清水,被大娘一勺一勺舀出来,灌进铜壶里,架到柴火上。当我除下鞋袜准备用热水来烫脚时,大娘看见了我满脚的血泡,她心疼得不得了,把那只正纳着的鞋底紧紧地按在了心头。

人生如梦。当我在这远离城市的吊脚楼里沉沉躺下时,我仿佛掉进了人类的最后一个恬静的梦乡。很久都没有这样放下过自己的身体,我愿永不苏醒。但我还是醒了。夜里,一双手摸摸索索地探到了我的脚底,伸过来的还有那针尖大小的一点儿清凉,在我热辣辣的脚板上悄无声息地移动。一张若隐若现的脸,慈祥地,浮现在寂静的月光中。我没醒。我假装没醒。说真的我也怕自己醒过来,怕突然发现又是个梦。直到大娘挑破了我脚底的全部血泡,悄然离去后,我突然感到了我内心的冷酷。那年我三十出头,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大变故,于是把寻找一条河的源头当成了方向,我希望在艰难的跋涉寻找中体会价值,在别样的自然风景里得到抚慰;说穿了却是为了掩饰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

清早,起来,看见大娘面对上天,口中喃喃着,不知在祈求什么。或许,这个世界是需要有一点信仰的,一个心里有信仰的人,对这个世界会多一些敬畏,肯定也要比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活得踏实。而我,这么多年来,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可以寄存自己灵魂的角落,只好选择了一条河流的源头作为寄托,我寻找,与漂泊。

又要上路了,天已放晴。空气中散发着湿树叶子的味道。大娘一直把我送到了进出瑶村的那个唯一的山坳。我愣愣地站在一片被风吹得摇曳不止的竹林旁,仰起头来看着山顶的蓝色。我问大娘,这里离湘江口还有多远?大娘指给我一条从竹林里流出来的溪涧。大娘没说那是湘江口。大娘说,伢崽,你顺着这条溪走,就能走回家了。我的大娘,她竟然真把我看作一个迷路的孩子,一个找不到回家之路的孩子。

我便顺着这条溪走。走了一程,扭过头去看大娘。大娘正在挖竹笋,风吹起她鬓角的银发,扑打着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她活着,辛苦而又安然地活着,只为显示一种顽强、美好的生命。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种潜在的心心相印之感。我不必再去苦苦地寻觅一条河的源头了,我愿意把这样一位母亲作为我的湘江口。

(取材于陈启文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中,“已经”一词暗示了作者此前的跋涉,“到处都是水流的声音,但看不见河流”与后文在大山中的迷路呼应。

B.作者在迷路时说“我的黑夜降临了”,一语双关,既是说当时天色已黑,也是说自己的内心陷入了绝望。

C.文章描写了大娘家烧柴取暖,以及爬到人身上的壁虎、整石掏空的水缸,意在说明大娘家生活的贫苦落后。

D.文章对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受的大量描写,既体现了作者在特殊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又使得文章细腻丰富、生动传神。

2.文中的画线句子都有“醒”字,下列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愿永不苏醒”,作者终于可以放松身心俱疲的自己,想享受这恬静的梦乡。

B.“但我还是醒了”,尽管来挑血泡的大娘很小心,还是使睡得很沉的作者醒了。

C.“我没醒。我假装没醒”,表达前后矛盾,是因为作者在半梦半醒时思绪不清。

D.“我也怕自己醒过来”,作者感动于大娘对自己的关爱,很留恋这久违的美好。

3.“湘江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文章是如何围绕“湘江口”展开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1.C 2.C

3.“湘江口”指湘江的源头,曾是作者人生价值的寄托处;也指作者偶然遇到的体现顽强、美好生命的瑶族母亲。文章从寻找湘江的源头切入;接着写因迷路而夜宿吊脚楼,在感受到瑶族母亲的关爱后开始反思自己寻找湘江源头的价值;最后写离别时的感悟,愿意将瑶族母亲当作“湘江口”,当作自己人生的方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意在说明大娘家生活的贫苦落后”错误,意在说明瑶家人生活的宁静而淳朴。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C.“是因为作者在半梦半醒时思绪不清”错,这种前后矛盾的话,意在强调“我”是清醒的,只是很留恋大娘的关爱,不愿醒来。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湘江口”一词在文中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由“湘江口我知道那是一条河的源头”“于是把寻找一条河的源头当成了方向,我希望在艰难的跋涉寻找中体会价值”可知,“湘江口”的本义指的是湘江的源头,作者曾经把它作为人生价值的寄托;结合文尾“我不必再去苦苦地寻觅一条河的源头了,我愿意把这样一位母亲作为我的湘江口”可知,“湘江口”的比喻义指的是体现顽强、美好生命的瑶族母亲。文章有三个层次,结合“哪里是河的源头呢,我茫然四顾”“湘江口我知道那是一条河的源头”“为了寻找这条河的源头,我从北方的那片大泽一路寻来”可知,文章开头从寻找湘江的源头切入;结合“我已经走不出这大山了。我不知道,这湘南边地的瑶山,是否存在着某种蛊惑人的魅力,但现在我确信自己迷路了”“在宁静的矮林里头冒出一座吊脚楼的轮廓,老屋四周的树木都像与天地万物连在一起了。渐渐地,这树影和吊脚楼的暗影后边又冒出了更多的灯火,揭示了一个隐秘人间的存在”“一位瑶族大娘用手护着一点儿摇曳的灯光走出来。她替我撵走了狗然后把半掩的门打得更开了”“直到大娘挑破了我脚底的全部血泡,悄然离去”“而我,这么多年来,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可以寄存自己灵魂的角落,只好选择了一条河流的源头作为寄托,我寻找,与漂泊”可知,中间主体部分在寻找湘江口的过程中,“我”在瑶山迷路,进入了瑶寨,在夜宿瑶寨时感受到瑶族母亲的关爱,开始了自己生命历程的反思;结合最后两段“大娘一直把我送到了进出瑶村的那个唯一的山坳”“走了一程,扭过头去看大娘……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种潜在的心心相印之感。我不必再去苦苦地寻觅一条河的源头了,我愿意把这样一位母亲作为我的湘江口”可知,在离开瑶寨、离别大娘时,抒写离别时的感悟,对最初的寻找有了新的认识,与文章开头相呼应,首尾圆和。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