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热点文体预测:发言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21-06-06 手机版 | ||||
一、概念与分类 1.概念: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2.分类: 按用途、性质可分开幕词、闭幕词、会议报告、动员发言、专题讨论、总结性发言、指示性发言、纪念性发言等。 二、写作格式 发言稿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区别。格式一般包括以下要素: 1.题目。如“在……的发言稿”(最好还应有一个主标题,要么是动宾式结构;要么是对称句结构) 2.称呼。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各位来宾”“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等等。(顶格写,加冒号) 3.问候语。如“大家好”(换行空两格写) 4.正文。一般由开场白、主体、结尾、结语组成。 (1)开场白。方法有设问法,能与听众交流;情境法,引导听众进入既定的境界;开宗明义——开门见山表明主要观点等。如“今天很高兴/荣幸来参加今天的演讲活动”。 (2)主体。分成几个层次,每层次前有主句——层次清晰,一般不要超过3个要点。 联系现实和自身、作者、听众,要求三者浑然一体。 进入高潮,运用排比、反复和比喻。 (3)结尾。或抒发感情,与听众融为一体;或重申观点,发出呼吁与号召。 (4)结语,包括祝福语、致谢语等。 祝福语,如:“祝大家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致谢语,如:“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写作注意 写发言稿和演讲稿相似。写发言稿时,要注意三点: (1)观点要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的说明;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2)条理要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3)尽量调动听者情绪。要善于使用呼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充分调动听众情绪;要善于用不需要对方回应的句子达到回应的目的。比如,可以使用以下句式: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 某热点事件 同学们 我们都是…… 大家都十分清楚…… 这个道理我们显而易见…… 你我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 (4)语言要简洁明快,要有读者意识。发言要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稿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啰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的词句,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020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虽然选材避开了抗击疫情的社会热点,但也抓住了时代脉搏,关注国家人才发展的大战略。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角度示例 写作点拨 立意角度一:齐桓公。 立意角度二:管仲。 立意角度三:鲍叔。 (1)齐桓公:从被管仲箭射衣带,到装死逃脱,再到后来称霸诸侯,我们可以由果溯因,梳理一下齐桓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善于倾听,从善如流。 第二:摈弃前嫌,大度宽容。 第三:能屈能伸,不拘小节。 (2)材料中我们可以通过孔子的话来了解管仲。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我们从中可以立意: 第一:其不拘小义(忠君)而循大道(社稷百姓)的品质。 第二:能力为先,智谋为上。 第三:只有自身为珠玉,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3)材料中也是通过司马迁的话语侧面烘托鲍叔,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我们可以立意: 第一:知人善用,慧眼识人。 第二:胸怀远大,不嫉贤妒能。 第三:个人为轻,家国为重,具有家国情怀,家国为大,私利为末。 第四:甘为绿叶,大度为国。 君王胸广,帝业安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君王胸广,帝业安稳》,鲍管之交,是流传千古的佳话。他们不计往日之相争,行握手言和之事,共举辅助君王之霸业,历史流芳,广为传颂。 而其中,最值得赞扬的莫过于齐桓公,作为君王,他不计前嫌,胸怀气量之宽广,任人唯贤,这才是他能雄霸春秋五国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管仲曾经带兵狙击齐桓公,并射伤了他,若非齐桓公聪慧,装死逃过一劫,恐怕早已命归黄泉。但是他成了帝王之后,并没有报当年一箭之仇、将他碎尸万段,而是既往不咎,重用管仲。这等胸怀,足以让他在帝王的扉页里留下美名。 纵观历史的滚滚长河,但凡胸怀宽广的帝王,任人唯贤,不记私仇,其帝业必然稳固,国家强盛。 秦孝公为拯救秦国江河日下之势,认清现实,放下身段,发布求贤令,渴求天下有才之士匡扶秦室,并力排众议任用商鞅,支持其变法,胸怀宽广,最终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立下稳固根基。 千古女王武则天,当时著名诗人骆宾王反对她,写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声讨她,武则天读后,并没有雷霆大怒,而是拍掌叫好,并说:“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她在位期间,史称“贞观遗风”,这跟她宽广的胸怀是离不开的。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敢于谏言,直言他的过失,太宗也欣然接受,可见太宗胸怀之宽广,君王之海量。 胸怀越广的帝王,帝业根基越稳。相反,心胸狭隘的帝王,不免残害忠良,最后都无可避免地让王朝走向颓势。 纣王无道,心胸狭隘,残害忠良,唯一敢于直言的比干,却被他剖了心;项羽心胸狭隘,汉王用了离间计,就疏远了自己唯一的谋士范增,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明代皇帝崇祯心胸狭隘,害怕袁崇焕背叛,故将他千刀万剐,最后清兵踏破山海关,崇祯也落得煤山自缢的悲惨下场。 由此可见,心胸宽广,不仅关乎个人道德修养,更关乎家国大业、历史兴衰。 反观我们日常生活,朋友之情因为一点小事不欢而散;恋人之情也因为一点矛盾而感情破裂;兄弟之情更因一些隔阂而分道扬镳。 有时候我们过于执着,过于纠结过往,才会越发心胸狭隘,最后陷入痛苦的深渊,最让我们痛苦的不是失去,而是放不下。 心胸宽广之人,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六尺巷的邻里佳话。所以,让我们学会洒脱,学会云淡风轻,不计前嫌,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们也能笑对人生,成就自己的王朝。 谢谢大家! 这是一道高考真题,由管鲍之交的千古美谈说开去,作者纵古论今,正反对比论证,非常有深度。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武则天的中兴大唐,再反观:纣王无道,心胸狭隘,残害忠良的悲剧下场;再到自矜功伐的项羽和明代末代帝王崇祯,他们心胸狭隘,没有大格局,最终成为历史上的笑柄。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少了心胸和格局,也难以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史论结合,语句精辟,论证有力。 【2021届四川省资阳中学高三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1年春节前夕,某中学为重温诗词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特地组织学生在线学习并仔细品味李白杜甫诗歌。 材料二:2019年11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强调,高考评价体系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融入考试的各个环节,其中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是重中之重。 材料三:2017年年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文化自信”,要求“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 某中学欲组织“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目从三则材料引入。话题都围绕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上,情景是某中学组织的“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活动,文体要求是发言稿。对于中华文化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是弘扬和创新。首先要继承,然后才是融入时代的元素、精神等等。参考立意: 1.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在行动。青少年势必要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2.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和课标,我们应该明白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我们理解、认同和热爱中华文化,从而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传承经典,文化常新 ——在“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活动上的发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专题活动上发言。 众所周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也是国家发展、突破创新的基础与条件。古代经典便是中华文化之塔上的一颗明珠。文化虽历经千年,但在岁月冲刷之后,历久弥新,也能启发当下。 品味经典、了解文化是个人发展之必须。2021年春节前夕,一中学借助互联网,组织学生品读李白杜甫诗歌。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对李白杜甫诗歌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对中华经典、传统文化有了深刻认识。李白主张浪漫主义,其中描写较多,可以作为学习范本,也可以在闲时阅读,在潜移默化当中感受文化。杜甫诗歌主张现实主义,通过品读能在命途多舛的诗人身上学习到乐观、坚强的为人品质与处世态度,提升人格品行,处世待人都会受益匪浅。当高考评价体系也明确经典的文化立德作用时,其内涵意味不容小视。 理解经典、根固文化是国家民族进步之基石。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而经久不衰。经典体现了中国人的品格性情,文化彰显了光芒照耀的自豪与自信。中华文化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民族意义之体现。尚若没有以经典为体现的文化与自信,民族就没有前进支撑,国家就没有能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的勇气与信心。国家领导到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让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文化是生长在中国人心中的,如同树根于树杆一样牢固,便是国家、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发展经典、创新文化是时代社会的指引与方向。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应巩固经典文化在社会、时代精神中的体现与诠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这样,文化才能散发出永久而巨大的光辉。 文化存于个人,根于民族、延于创新,这是文化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文化定会开出丽丽之花,经典也定会于“精”而“典”。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这篇题为“传承经典,文化常新”的文章,非常具有针对性。文章形式上符合题干的要求是发言稿,从格式上的称呼到结尾的致辞都非常规范。内容上本文紧扣材料题旨,而且极大地体现了作者的思辨色彩,既要传承,也要注重创新。正文主体采用小分论点的形式结构全文,非常有层次感。从“品味经典、了解文化是个人发展之必须”“理解经典、根固文化是国家民族进步之基石”;再到 “发展经典、创新文化是时代社会的指引与方向”,给人的感觉逻辑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增强带来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觞一咏品古意,不忘经典存心头 ——在“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活动上的发言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一觞一咏品古意,不忘经典存心头》。 鲁迅先生曾说: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同学们,此刻,你我所站立的这片大地,是无数代人历经无数个“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也落时”才为蹚出来一条镶着盈千累万的文化瑰宝的康庄大道。站在这条大路上,往后,你我该如何行进,又如何才能让这条大路更“璀璨”?我想,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在每日的学习与生活中“一觞一咏品古意,不忘经典存心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从“源头”——教科书来开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经典文化的传承在此最先体现,与学生书本相有机结合,扩大了各自的价值。在那一页页古诗古文里,我们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领悟人生哲理;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一窥祖国的大好河山;还从“物与我皆无尽也”去学习认识这世界之真理……俯仰天地,你咀嚼过的每一句文言,就好比一道道美味佳肴;纵横展望,这传统古籍便是一席席绝世盛宴。学好古文,再献力传承,我们才能做到存于今世,而感悟昔生。 中国的故事也绝不仅停留在纸张书籍和背诵默写间。所谓“手口相传”,我们注重嘴上言语的同时,也要关心一下那些“手头功夫”。据国务院发表文章报道,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上的申遗数量名列世界第一,而且还有许多正在排队申请!这种文化的鼎然兴盛发展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红纸一裁,展开的是穷越千年的祝福;泥土巧塑,代言着这片大地上生活过的人民的笑容;还有那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唱出一年年岁月流迁,传承下一辈辈精神不湮……这些凝结了时间和汗水的结晶,至今还深深扎根在我们大家的心中,一回忆起或一触目到,你我也许都会享受到,那一种独特的归属之感,在内心家国情怀的最深处油然而生,说:“这才是那一段,只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时代。” 中国宝藏数目纷纭,恒河沙数。但是很可惜,他们之中已经有一些消失在了时光的长河里,再也无法被人们在如今重现演绎。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时候接过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了。我们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做到手口兼并,将那些经典文化实实在在地刻在自己的国家精神、民族基因里,正所谓“技多不压身”。 我相信,在我们这一代的努力奋斗之下,中华文化将再生光辉,更上层楼!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这篇题为《一觞一咏品古意,不忘经典存心头》的文章,题目巧妙化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句子,充分地表现了作者的积淀和传统古诗文的积淀素养。作者本文的最大魅力在于语言的精辟和典雅。开篇从鲁迅的名言说开去,然后讲到中国的中国宝藏数目纷纭,恒河沙数。但是很可惜,他们之中已经有一些消失在了时光的长河里,再也无法被人们在如今重现演绎。进而很自然地过渡到现实中,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就是要做到手口兼并,将那些经典文化实实在在地刻在自己的国家精神、民族基因里。全文很有说服力,令人回味。 【2021届福建省福州市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包含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内容。 某中学准备就该文件召开学习交流会。请你在教师、家长、校友、在校学生中任选一方,写一份发言稿,在会上谈谈你的学习体会,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想要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应该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其次,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第三,任务驱动型作文要将“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要就事论事。最后,要明确写作任务。本题是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针对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来谈学习体会,该方案出台的目的是解决当前的教育中只注重学生分数、只追求升学率等现象等弊端,力求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所以在谈体会时,无论是选择教师、家长、校友、在校学生中哪一方,都应该明确对该方案的态度是支持和赞同,既可以谈唯分数、唯升学以及“炒状元”这些行为是功利主义,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也可以写改革的方向和举措;还可以写作为学校应担负的使命、家长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等。 角度示例 写作点拨 (1)片面追求高分非好事,教育本质应回归; (2)学校要勇担教育改革之责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3)教育当以人为本,勿助“唯分是从”论; (4)请勿捧红了状元,却寒了无数考生的心 (1)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不良风气来一个拨乱反正。 (2)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要思考自己的使命和方向,要扛起素质教育的大旗。 (3)学生要注重全面发展,社会评价机制不能唯分数论。 (4)炒作高考状元的作风是民族的一大败笔,此风必须遏制。 期待教育春风满神州 尊敬的各位者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今年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我收获很多,感慨也颇多,非常有幸可以在今天的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每年高考过后,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成绩和各学校的升学率,各种媒体大肆宣传“高考状元”,我认为这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宣传状元无益于状元本人的成长。宣传状元也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些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荣誉。但得到这些利益和荣誉也许并非好事儿。物质的利益甚至会助长不正确的金钱观、成才观。据媒体报道,四川某地高考状元考上清华大学,获得了丰厚的奖金和企业赞助,但该生和家长并未把这些当成前进的动力,反而作为敛财的手段。该生竟从清华退学又参加高考,只为赚取当地奖励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的高额奖金。这种短视行为,正是由于金钱的诱感造成的。试想这样的学生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吗?金钱不仅没有成为前进的动力,反而成了他成功的绊脚石。而对于我等平凡的考生,若见处处只对胜者大肆褒扬,轻易抹杀其他人埋首苦读,囊萤映雪十几载的付出,又有何信心再启征程?诚然,在这个重要的分水岭,我们需要选出这样一个代表,背负着世人的关注和期望,为无数学弟学妹树立优秀的高标。但人生长路漫漫,如果仅凭高考单一的分数就决定一切,未来的人生长征如何能尽开欢颜? 其次,如果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无益于促进教育公平。学校为了名声去宣传高考状元,无非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他们会为了出状元而把有限的资源向个别同学倾斜,只求出亮点儿,出高分,而不注重全面发展。这对教育公平是极端不利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香满园。历史上彪炳干古的英才绝大部分并非状元,施耐庵,李时珍,蒲松龄,考场失意却名重千古,而绝大多数状元却籍籍无名,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其实,人生的旅途是一条寂寞的单行路。高考作为其中一个十字路口,固然重要,但也只是一个选择,一种方向,未来有无数种可能,生活有万千种方式,一时的成败决定不了以后的风景,更左右不了人生的价值。少年强则国强,但这个“强”,不是区区一纸分数,而是战胜自己的毅力,是让国家变好的决心。 我希望,这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可以纠正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可以让媒体的关注点从那些“高高在上”的第一名,转到每一个少年不断突破自己的努力上来,转到分数背后的那些酸甜苦辣上来。毕竟,高考之后,人生长征才刚刚开始。唯有长久的耕耘付出,才能真正做自己的状元。 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教育春风满神州。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以是以发言稿的形式来写的,开篇首先亮明自己的身份——高三学生,并交代发言的目的;然后表明态度:片面追求分数,宣传“状元”弊大于利,并从两个层面来具体阐明其危害;接下来表明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的支持和期盼;文章最后点明主题: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教育春风满神州!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