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预习课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5-29 手机版


 【素养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2、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文笔。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相关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了解文体“游记”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4.解题

①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5、素材积累—苏轼名句

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②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③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⑤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⑥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⑦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着心里,你唤做眉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

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落实基础知识

(一)明确字音。

函胡(    )  磬(     )   桴(   )     铿(    )  硿(    )

鹘(   )        磔(    )    噌(     )  吰(    )  罅(     )

窾(   )      镗(    )   鞳(    )     射(    )

(二)挖空解释词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   )下临(   )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   ),声如洪(    )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 (   )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 (   )也,而况(   )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得(   )双石于潭上,扣(   )而(   )聆(    )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   ),桴(    )止响(    )腾(    ),余(    )韵徐(    )歇(    )。自以为得之(    )矣。然是说也,余尤(    )疑之。石之(    )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   )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    )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   )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余(    )固(   )笑而(   )不信也。至莫(   )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   )壁下。大石侧(   )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  )欲搏(    )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  )笑于(   )山谷中者(    ),或(    )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    )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徐(    )而(    )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而为(    )此(    )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    )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    )见耳(    )闻,而臆断(    )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舟夜(    )泊绝(    )壁之下,故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    )不能言(    )。此世所以(    )不传也。而陋者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    )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    )记之,盖(    )叹郦元之简(    ),而笑(    )李渤之陋(    )也。

(三)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是说也,人常疑之  是:(     )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置、(     ) 虽:(     )

3、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始:(     )

4、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     )

5、所在皆是也   是:(     )

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     )

7、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      )

8、因得见所谓石钟者   因:(     )

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其(     )、焉(     )、固:(     )

10、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   然:(     )

11、涵淡澎湃而为此者   而:(     )

12、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因、(     )识:(     )

1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     )

14、此世所以不传也    所以:(     )

1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乃、(     )考:(     )

1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是以(     )、盖:(     )

(四)通假字

1、至莫夜月明(     )

2、南声函胡  (     )

(五)一词多义

1、鼓:

①微风鼓浪(     )

②噌吰如钟鼓不绝(     )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2、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     )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3、莫: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

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4、发: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     )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     )

5、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

③水何澹澹(     )

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⑤豫州今欲何至(     )

6、自

①自以为得其实(     )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7、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②硿硿焉(     )

③微波入焉(      )

④如乐作焉(      )

(六)词类活用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下:(     )

2、微风鼓浪   鼓:(      )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     )

4、而此独以钟名   名:(     )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   舟:(     )

6、事不目见耳闻   目、耳:(     )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夜:(     )

(七)古今异义的词(解释古义)

1、自以为得其实。 其实:

①古义:           。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空中多窍。 空中:

①古义:            。

②今义:天空之中。

(八)明确句式特点

1、石之铿然有声者(     )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3、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

4、古之人不余欺也(     )

5、得双石于潭上(     )

(九)难句翻译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译:                                                                

2、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                                                                 

三、初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概述每小节内容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2、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明确】                          

3、请明晰文章主旨

【明确】                        

(二)深层解读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明确】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人物                        原因              作者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              

李渤、士大夫、陋者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             

(2)                                                                

3、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明确】 (1)             

(2)                                                                   

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明确】        

5、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四、对比阅读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问题:试概括本文观点。

【明确】①      

②                                                                 。

参考答案

二、落实基础知识

(一)明确字音。

函胡(hán hu)  磬(qìng)   桴(fú)        铿(kēng) 硿(kōng)

鹘(hú)            磔(zhé)     噌(chēng)  吰(hóng)  罅(xià)

窾(kuǎn)        镗(tāng)    鞳(tà)         射(yì)

(二)挖空解释词语

焉(在那里)  以为(认为   )  下临( 面对  )  鼓( 振动  )浪,水石相搏( 击  ),声如洪( 大   )钟。今以 (把   )钟磬  虽(  即使  )鸣 ( 使---发出声响  )也,而况(  何况 )石乎  遗踪( 旧址  ),得( 找到  )  扣(叩   )而( 顺承  )聆(听    )之,函胡( 含糊   ),北音清越 (高扬   ),桴( 鼓槌   )止响(响声    )腾(传播    ),余(剩余的)韵徐(  慢慢  )歇( 停歇   )。得之( 得名原因   )矣。余尤(更加    )疑之。石之( 定语后置   )铿然( 声音响亮   )有声者,所在皆是(  这样 )也,以钟名(命名   ),何哉?

  舟( 乘船  )行适(到、往   )临汝,赴( 到、去  )因( 于是   )得观所谓石钟者,于(在  )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敲  )之。余固( 本来  )笑而( 表并列  )不信也。至莫(暮   )夜月明,至绝( 极陡峭  )壁下。大石侧 ( 在旁边  )立千尺,森然(阴森森   )欲搏(  扑向  )人;咳且( 并且  )笑于( 在  )山谷中者( 无义   ),或( 有人   )曰此鹳鹤也。余( 我   )方心动( 心惊   )欲还,发于(  从  )水上,不绝( 停歇   )。舟人大恐。徐(慢    )而( 修饰、地   )察之,浅深(深度    ),微波入焉( 到那里   ),为(形成)此(  这种声音  )也。有大石当( 抵挡、挡住   )中流空中( 中间空   )而多窍(窟窿    ),与向( 先前、刚才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语气词,无义   )。“汝识(知道    )之乎?

  事不目( 亲眼  )见耳(  亲耳  )闻,而臆断(主观推断    )其有无,殆( 大概   )与余同,终( 终究   )不肯以小舟夜(在夜里    )泊绝(极陡峭    )壁之下,故莫(  没有人  )能知;虽知而(  却  )不能言(记下、写出    )。此世所以(  的原因  )不传也。而陋者乃( 竟然   )以斧斤考击而求( 寻求   )之,得其实(事实真相    )。余是以( 因此   )记之,盖(  发语词  )叹郦元之简( 简单   ),而笑(笑话)李渤之陋(浅薄    )也。

(三)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是:(这个)   2、置、虽:(放在;即使   3、始:(才)   4、腾:(传播)

5、是:(这样)   6、适:(往)   7、赴:(赴任,就职)   8、因:(因而)

9、 其、焉、固:(其中的;同"然",形容词词尾;本来)  10、然:(形容词词尾)

11、而:(因为)   12、因、识:(于是;知道)   13、终:(终究)

14、所以:(……的原因)  15、乃、考:(竟;敲)   16、是以、盖:(因此;大概)

(四)通假字

1、(莫----暮)   2、(函胡----含糊)

(五)一词多义

1、鼓:①(动词,振动)  ②(名词,一种打击乐器)  ③(动词击、鼓)

2、殆:①(危险)  ②(大概,可能)  ③(通"怠",懈怠)  ④(几乎,近于)

3、莫:①(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不)③(不要,不可)④(没有谁、没有人)

4、发:①(发生,发出)②(发射,射出)③(出发)

④(启用,被任用)⑤(征发,征调)

5、何:①什么)  ②(怎么)  ③(多么) ④(为什么)  ⑤(哪里)

6、自①(代词,自己)  ②(介词,从)

7、焉

①(兼词,在那里)

②(拟声词尾、----的样子)

③( 兼词,到那里  )

④( 语气词,无义  )

(六)词类活用

1、下:(名作状,在下面)  2、鼓:(名作动,振动)

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 4、名:(名作动,命名)

5、舟:(名作状,坐船)  6、目、耳:(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

7、夜:(名作状,在夜里)

(七)古今异义的词

1、①古义:事情的真相。2、①古义:中间是空的。

(八)句式特点

1、(定语后置)2、(判断句)3、(判断句)4、(宾语前置)5、(介宾结构后置)

(九)难句翻译

1、译: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2、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3、译:事情没有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就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有没有,可以吗?

4、译: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大概慨叹郦元的简单,和笑李渤的简陋。

5、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但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三、初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概述每小节内容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2、【明确】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3、【明确】①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②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③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④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二)深层解读

1、【明确】主要原因::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具体原因:

人物                        原因              作者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      讲述太简略、不会表达      叹惜

李渤、士大夫、陋者   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     讥笑

2、【明确】(1)“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2)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3、【明确】(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2)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4、【明确】因为古书上记载:“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5、【明确】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四、对比阅读

【明确】①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②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