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优质课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5-27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 2、翻译课文、归纳整理文言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虚词“之”的用法。 3、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重点】 1、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2、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链接】 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 ,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兰亭集序》由来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介绍见课本注释① 4、序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学习过程】 一、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1、将课文注释中的注音搬到课文相关字词上面,然后熟读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把重点字词和解释标注在课本上。 3、归纳整理重点文言知识(小组合作)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4、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 之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 暮春之初 乃夜驰之沛公军 夫晋,何厌之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顷之未发 二、 整体感知文本,用课文中的话填空。 课文第1、2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表明作者闲适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3段在第1、2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指出人与人相处短暂,接着阐述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引出对死生的观点,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文本内容(小组合作) 通过感知课文,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并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生发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生死观是什么? 四、拓展训练(D级) 有人说:“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得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你将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请写一写。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