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必背范文:勤俭节约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21-05-20 手机版 | ||||
(篇一)致敬丰收力量 赓续节俭风尚 又是一年瓜果飘香的秋分时节,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炎黄子孙在对自然的感恩中,既付出着自己的汗水,也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如今,广大群众该秉持着怎样的理念来传承精神、展望未来?除了对过去的感恩,对美好的期待之外,更应以行动去感知丰收力量,以赓续来弘扬节俭风尚。 (从季节变更、炎黄子孙的劳作切入,进而以设问方式提出中心论点。) 致敬丰收力量,要不忘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从发芽到收获,每一粒米的成长都要经受风吹日晒,每一份端上餐桌的食物都需要农民的辛勤付出。丰收的力量有多大,且看贵州桐梓,以“竹”为文,以“产”为经,用一根根小竹子,联结科研、文旅,串起了吃、住、行各个产业链条,让多彩的农业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如今的丰收不仅在于体味艰难和不易,更在于触摸创新和动力,让新时代的劳动拥有更多意义。 (从怎么做的角度提出分论点:致敬丰收力量要不忘一粥一饭的来处不易。运用事实论据,举例论证说明新时代劳动要有更多意义。) 赓续节俭风尚,要牢记半丝半缕的物力维艰。收获不易,自当节俭;劳作不易,更当珍惜。古人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在物质条件日益充盈的当下,我们更需要以勤俭节约作为准则,更科学、更自律地面对生活,以更健康的心态面对发展。一方面,不浪费粮食,用“适当适量”代替“多多益善”,用“光盘行动”代替“剩菜剩宴”。另一方面,做好垃圾分类,多些废物利用,少产生甚至不产生垃圾。同时,能够在面子与里子之间选择后者,并敢于站出来向那些奢侈浪费的行为说“不”。 (从怎么做的角度分析延续节俭风尚要牢记半丝半缕的物力维艰。结合古人名言进行论证,并从两方面提出当下厉行节俭之法。) 读懂丰收内涵,要付出行动涵养节俭新风尚。致敬丰收,最好的行动,是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丰收;赓续节俭,最佳的实践,则是用勤俭的生活去感恩自然。互联网时代,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取生活所需,可以享用舌尖美味,但也正是如此,一些年轻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引导当代年轻人走进田间农耕劳作,见证“一粒米的成长”,同时也不妨利用更多的科技,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运用到田间地头,鼓励当代年轻人以时尚先进的方式参与到“新农活”中,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箴言,发自内心珍惜节粮爱粮背后的辛勤劳作,敬重劳动背后朴素的价值观。 (总结性论点,致敬丰收力量,赓续节俭风尚,就要付诸行动,尤其是立足时代,加强对年轻人的引导。) 节约一粒米的举动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却可助兴国安邦。丰收也好,富足也罢,我们都应牢固树立“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的荣辱观,厉行节约,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点明意义,呼吁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从现在做起。) ◎点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从怎么做的角度提出三个并列分论点,强调厉行节俭要付出实际行动。全文首尾呼应,结构清晰,针对现实问题述,所提办法可操作性强,是一篇结构美和内容美兼具的时评。 (篇二)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引用古语,联系当今背景,提出中心论点。)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然而,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以食为天”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追求饮食多样性、丰富性的同时,个人餐饮消费中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在食堂用餐与家庭用餐方面,“舌尖上的浪费”大量存在。 (指出问题的由来和现象,条理清晰。) 其实,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刻警醒着我们: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非常必要。 (借联合国报告阐明抵制浪费的重要性,论证有力。)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一:要有居安思危意识。)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控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借习总书记名言,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二:要形成有效机制。)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还应全社会共同发力,在教育和宣传上,要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列举具体措施,提出分论点三:全社会共同发力。)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而消费社会下,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心痛。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一方面需要以变革消费环境为抓手,将崇俭抑奢、理性适度作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向标;另一方面应培养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 (引用名言,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不应丢掉,一粥一饭,兴于勤俭,亡于奢靡。所以,要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贯彻落实,让勤俭变成一种风尚,让节约渗透人们的生活。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勿让“空盘”成空谈。 (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有力地发出号召。) ◎点评 本文围绕制止餐饮浪费这一社会行为展开论述,从三个角度分析如何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引用具体事例,结合当前实际,在历史与现实综合论述中自由转换,思路清晰,思辨性强,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照。 (篇三)让节俭之道成为生活新常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勤俭,《朱子家训》中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是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生活起居、穿衣吃饭做起,莫看轻日常微小的事物,要懂得珍惜,杜绝铺张浪费。 (利用名言切入,引出节俭之道。)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耕社会,长期低水平发展,饿肚子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能奢靡浪费的,要么是“何不食肉糜”的帝王,要么是“随手碎珊瑚”的侯爵。平民百姓,多收了三五斗,还不免挨饿;碰上荒年,啃树皮吃观音土的事情,史不绝书。若浪费粮食,那绝对是不折不扣的暴殄天物。 (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国节约粮食的原因:长期低水平发展影响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 有人或许会说,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科技时代,不愁吃,不愁喝,完全没必要搞节俭过苦日子。这种看法大错特错,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凝结的智慧告诉我们,唯有节俭持家、治国,才能保证家道兴隆、国运绵长。 (放眼当下,巧设反方。)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持续改善,但我们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重重关卡需要过,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需要精打细算,能省则省,尽量节约。 (利用名言警句,证当今中国勤俭持家的必要性。)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避免乃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然而,近些年来,一些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时有抬头,虽并不能动摇整个社会在珍惜粮食上的基本共识,如若任其蔓延,贻害不浅。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造。今天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奢靡,更不能忘了古有明训。因此,那些关于餐饮浪费的不健康行为和理念必须破除,对浪费行为绝不能持姑息的态度。 (从反面切入,批判当前铺张浪费的陋习,呼吁对浪费行为加以禁止。) “俭则智荣,奢则愚耻”。一个人可以有消费的自由,但是绝没有浪费的权利,又怎能大肆挥霍社会资源?古人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强调厉行节约的极端重要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躬行节俭,13亿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厉行节约的重大意义。)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节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力,也是全社会的资产、地球的资源。勤俭节约是我们以更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以更健康的心态面对发展。在粮丰食足的今天,再提勤俭节约,既是让我们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的重要提醒,也是夯实粮食根基的深远谋虑,更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朴素表达。 (从社会发展层面分析节约的重要性,分论点表述有深度。) 在通往全面小康的幸福路上,我们永远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更加懂得控欲节用 ,让勤俭节约的好风尚成为一种常态。 符合现代社会尚,再次呼应论点。) ◎点评 ◎全文开篇点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分别论证了节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大家从个人做起,使节俭成为生活常态。文中大量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结构严谨,步步深入,大气又不失典雅,读来使人印象深刻。 (篇四)念节俭之本 固强盛之基 揆诸当下,国家日趋强盛,国势一片向好,可改革开放的航程中总有暗流涌动——生活、工业等领域资源利用率不高,总体资源的人均占有率排倒数。这是我们国家面临严峻的现实和发展困境。要想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得从资源着眼,从节俭着手,助推国家腾飞。 (起笔视野开阔,以国家强盛、人均资源不足的国情,引出“从节俭着手,助推国家腾飞”的中心观点。) 惜不易之食,居安而思危。(段首分论点一,十分醒目。后面两个主体段也采用这一模式,使文章思路结构呈现十分清晰。)常言道:“国泰民安”。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是人民生活安定的坚实保障。然而令人唏嘘的是,我们直到今天也未能端稳自给自足的“饭碗”,我国大豆、玉米等基础性农业作物依赖国外进口,国内产销不足。盐碱地、干旱区的土地治理虽颇有成效,却仍难挡城市工业化推进、耕田荒废弃置的趋向。放眼寰宇,全球疫情的蔓延,更是加剧了世界粮食危机;更有亿万蝗虫越境过阡,农田管辖防不胜防。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要打赢资源匮乏这一持久战,节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既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又是“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粮食等资源难以短期解决的现况下,节俭是“民安”的必然选择,是稳固强盛的根基。(论证紧扣中心论点,论证语言精当。) (主体段一:提出问题——惜不易之食,居安而思危。陈述中国和世界粮食等资源的事实,指出节俭是“民安”的必然选择,是稳固强盛的根基。) 反浪费之风,鉴史而致用。(段首分论点二,由浪费到节俭,行文递进一层。)古人曾说:“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君不见楚王三餐少酒肉,躬身亲食素的美谈。白礼芳老人省吃俭用资助数百名孩子圆大学之梦的佳话。(理论和事实素材运用得非常好,充实了文章内容,使说理有现实依据。)节俭既是从小事做起,减少酒席设宴;又是奉献资源,用于意义更广之处。反观当下,病态吃播扭曲价值观取向,一顿饭吃掉十个人的量,更为令人愤慨的是,这只是运用猎奇心理,主播催吐、编辑、大量浪费食物的产物。不仅社会、学校也充斥着浪费之恶习。据统计,餐饮浪费率高达11.7%,数字之庞大,令人瞠目。(先正面,后反面,正反对比论证方法运用娴熟。)节俭之风,任何时候都不该被忘却。唯有让节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尚俭深入人心,资源才不至于被大规模浪费,新时代青年才更能肩负起国家复兴的大任。 (主体段二:分析问题——反浪费之风,鉴史而致用。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道古说今,指出节俭之风的时代所需。) 育节俭之性,奋发而图强。(段首分论点三,由节俭到图强,行文更进一层。)节俭不应只作为珍惜资源的手段,更应该作为每个人对自我的要求。“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节俭也并非一味强调压缩自己的物质需求,作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拧紧水龙头,关门熄灯,这是潜移默化的举手之劳。爱护公共设施,参与节俭宣传活动,这是同化于形的文化实践。从一点点小事做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让节俭把我们塑造成为更能响应时代号召的国之栋梁。 (主体段三:解决问题——育蕴俭之性,奋发而图强。突出身份意识,回归当下青年学生,该如何践行节俭之风。) 2020年是脱贫攻、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每个人发一份光,然后星星萤火汇成银河,(小小的比喻,也是亮点。这也是许多名校要求学生作文要有文采,开头或结尾要引用名言警句或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奥妙所在。)以勤俭约己,艰苦奋斗,让我们的中国更高更稳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吧!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化中心论点。) ◎点评 全文紧扣材料内容,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内容紧凑,论证方法得当,语言具有表现力。作者能联系社会现实,紧扣当今中国粮食资源不足的实际,在反浪费和行节俭中把“强盛与节俭”这一话题阐述得较为深刻入理。习作突出了主体身份意识,落脚到时代青年,体现出了作者的认识、思考与体验。 (篇五)规则强制更胜道德引领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在座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代表我方发言,我方观点是“节约粮食,规则约束更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阐释规则约束的概念。规则,是指在某个特定范围内,针对某个特定主体,人为地规定你能做的和你不能做的事。这些规定形成一定体系,便是规则。规则具有固定性、强制性、明文性。正是因规则在某特定时段里不能随意改变;在某特定主题中不能有人违乱规则;人在行动中的每个行为都有相对应的明确规则解释你的行为是否正确,使规则起到了规范人的行为之结果作用,也就是规则约束。 其次,让我们来谈一谈在我们学校引起热议的“规则约束节约粮食”事件。许多人只看到了新闻中着重强调的“食堂用餐浪费罚款”,说这个单位多么严苛而忽视民生客观实际,但大家忽略了最开头的“单位食堂用餐制度规定”,之所以说有罚款,是因为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违背了规则,那为什么需要制定罚款规则?因为不制定这样的规则,难免会有不受克制约束的浪费行为发生,且极易发展成为“风尚”。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这就涉及到个人道德素质的差异,我们的论题是“规则约束更重要”,这就暗含着道德引领和规则约束都是节约粮食所需要的,只不过规则约束在粮食节约中所起作用更大。前不久在各大媒体平台上红极一时的“大胃王”吃播中,主播看似真的吃下了许多食物,实则是边吃边吐进垃圾桶,浪费了大量食物,为遏制这种浪费现象,广大网友呼吁各直播平台主播要提升自身道德修养,通过传播一系列“正能量”所营造的节约氛围,确实能让部分主播改过自新。但相比之下央视对“大胃王吃播”做出的禁令和直播平台的明文条例限制显得更为有效。正是规则的强制、性固定性,让规则与相对要松懈许多、易为人所利用改变的道德相比更胜一筹。 由此我还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道德引领比规划约束更能促进节约粮食的普遍实行,那么历史中的这些案例又该如何解释:英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上世纪30年代遭遇经济危机打击,一些资本家为保本不惜将农民生产的整箱牛奶倒入河中,浪费了宝贵的营养牛奶,如果是道德引领更为重要,又缘何需要政府强行制定规划叫停此行为?希望对方辩友能正面对此问题给予我方合理答复。 综上,我方坚持认为,在节约粮食中更需要规则约束。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在辩论词格式上符合要求,且书写不错。 文章论证思路清晰。从首先阐述规则约束的概念,到以文明中学热议的新闻事件为例分析论证规则约束的重要性,再到探究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说明道德引领作用的有限,顺势再举出“大胃王”事例,进一步论证规则约束比道德引领更重要。这之后,作者乘胜追击,追问对方。最后重申己方论点。利落。 作者在论证上以立论为主,重心突出;能用好论据,体现了良好的选材意识和辩论中的以攻为守意识。 当然,作者在语言运用上也存在一些小语病。对于“规则约束”概念的勇敢地做了尝试,但过于琐碎,还需锤炼。 (篇六)道德风尚标引领粮食节约 亲爱的评委、同学、对方辩友: 大家好! 我是正方一辩辩手。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而今天,我方想告诉大家:节约粮食,更是以德为领。 求木之长,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须溯其源头,想明确本次辩论,必先晓其概念。我方坚持认为“节约粮食,道德引领更重要”。先看节约粮食,面对世界环境问题的大局,粮食作为最贴近人民生活的民生福祉,其地位与意义之重要,可见一斑。而道德是深入人心、内里的内心之法,有了道德的引领,社会风尚标的正确方向,节约粮食的意识才能深入人心、外化为行动、益于社会,国家的粮食利用最大化。 站在个人价值坐标系上,无疑,道德风向标引领能确保航向正确,从而达到节约粮食的目的。某市餐饮协会发出倡议,希望通过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标语,播放节约粮食视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制止“舌尖上浪费”便是很好的立风气、树道德的生活实际体现。古人云,但立直标,终无曲影。只有人们自身意识到节约粮食的现实性与必要性,才能做到心服“口”服,从源头上自觉、主动形成节约粮食的自我意识。 再者,规则约束是外在的社会管控,治标不治本。试问:如果没有自身道德规范,空有规则约束,在法律社会盲区,就一定没有人浪费粮食了吗?规则约束就能做到尽善尽美、无死角全方位规范吗?诚然,道德引领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素质、传统观念的桎梏,但更多的人坚持“节约粮食”广而影响之,朝乾夕惕,社会道德就会树立。在任何角落,无需繁琐规则约束,而节约之风盛行。真正做到慎独,规则约束只是社会运行的外衣,道德引领更重要,相信聪明的对方,辩友一定不会于此利我方之观点展开辩论。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人卢梅坡如是说道,今天我们在此辩论,既要看到道德与规则的辩证关系,更多的,也要正视粮食节约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节约无小事,更是关乎国生、甚至人类命运的大事,身处这样的节点,我们更应以道德风向为引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曾在粮食节约方面做的贡献功不唐捐。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节约粮食,道德引领更重要,谢谢大家! 【点评】 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开头引入主题,先明确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和道德引领的概念、价值。以“风向标”为喻,引试题材料为例,指出道德引领能确定正确方向,并从源头上解决节约粮食的问题。而后提出规则约束的局限性,从而证明道德引领更有广泛性、影响力。最后回扣粮食问题的严峻性,升华主题,发出号召。 还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运用了较多古语成语等为文章增色,体现了一定的积累;辩论语言和技巧运用得比较自如。 建议界定概念部分对“道德引领”做更清晰的阐释,其价值意义放到立论部分展开,避免重复;立论的角度和层次还可更丰富;另引用名句须准确,如第三段首句的引用欠精准;倒数第三段后半部分的议论句宜更通顺流畅。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