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始怜梦中人且以诗词话钗黛——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5-16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整理小说中人物创作的诗词,把握其不同的风格特征,尝试撰写诗词短评。 思维发展与提升 品鉴主要人物创作的诗词,借助形象思维挖掘诗词的深刻内涵,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悟诗词中显露出的人物情趣和性格,发掘小说的深层意蕴。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古典小说借助诗词表现人物形象的创作传统,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品鉴诗词,发掘其中显露出的人物的情趣和性格,借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探究小说中人物创作的诗词的作用,发掘小说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 归纳整理、分析比较、讨论分享、读写一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经典杰作。周汝昌先生说:“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词,才正式成为小说内容的有机部分。”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的重要手段,也预示着大观园百花凋零、风流云散的最终结局。 要想深入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我们须得从他们的“才华”入手,深入研读作品中人物创作的诗词。我们在本专题中该学习哪些诗词?又如何学习呢?同学们在课前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作品中人物创作的诗词(如咏海棠、菊花诗、螃蟹咏等)都梳理出来,通过泛读——精读——研读逐步深入,有所侧重地进行鉴赏与探究。 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由于与大量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合,《红楼梦》的人物都洋溢着浓厚诗情,《红楼梦》这部写实性作品也处处流露出诗情雅韵,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在本专题的研讨与交流课上,我们将以薛宝钗和林黛玉为例,去尝试深入研读小说中人物创作的诗词,发掘其作用。在此也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钗黛二人是全书最重要的女性形象,可是其他人物都各有判词,此二人却合用一首判词,这样的“惜墨如金”实在不符合常理,作者这样设计会不会另有深意? 如果经过阅读探究,我们明白了诗词对塑造钗黛二人形象的作用以及作者在诗词中寄托的深层意蕴,同学们能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书中其他人物的诗词作品的作用吗?相信在诗词的点化下,同学们对《红楼梦》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二、德才不兼是钗黛,一曲红楼各自哀——从判词说起 回顾薛林二人判词,锁定二人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回忆导入:请同学们根据之前的阅读与学习,回忆钗黛二人的判词,明确她们的不同性格与命运,导入新课;提出二人为何共用一首判词的疑问,为接下来的研读做准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世外仙姝,聪明灵秀,才华横溢,惹人怜悯。 薛宝钗——山中高士,德行无双,质品高洁,令人叹惋。 三、一片丹心因结社,诗词愈谱情愈真——因结社见性 1.海棠诗社咏海棠。 (1)浏览小说第37回的相关内容,找出大观园结社咏海棠诗的写作背景。 明确背景:《红楼梦》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作诗。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吟咏此物,诗社遂命为“海棠社”。此次赛诗,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来补作两首。 (2)比较阅读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咏白海棠》,交流分享相关诗词短评。 咏白海棠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短评分享:李纨评“含蓄浑厚”,认为在众人中当居第一。古人借物咏志,所咏之物的品格就是写诗人的品格。薛宝钗就是这“珍重芳姿”掩门不出的矜持小姐,“冰雪影”正是这服食“冷香丸”的“雪”姑娘的真实写照。“罕言寡语”,淡极而艳,这位熄灭内心火焰、恪守封建妇德的豪门千金默默坚守着清洁的品格,承受着无痕的愁苦,不怨不尤。 咏白海棠 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短评分享:李纨评这首诗说“风流别致”,探春说“潇湘妃子”当居第二,让与蘅芜君(薛宝钗),独宝玉偏爱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开篇就写出了林黛玉栖居世外、冰清玉洁的品性。月窟、缟素、秋闺、怨女,虽是写花,终“不脱自己”,是其人格的象征,也是其命运的暗示。心事无人诉说,生命日渐殒亡。众人对薛林二人不同的评价,也说明了二人的际遇。薛宝钗虽为众人赞赏,但终为宝玉所弃。宝玉虽然钟爱黛玉,但在众人的压力面前,他还是选择“只得罢了”,令人感叹唏嘘。 2.菊花螃蟹皆风骚。 (1)浏览小说第37回的相关内容,找出大观园结社咏菊的写作背景。 明确背景:《红楼梦》第37-38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榭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小姐们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 (2)比较阅读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咏菊花诗,交流分享相关诗词短评。 忆菊 蘅芜君(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画菊 蘅芜君(薛宝钗)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短评分享:《忆菊》一首,闷思、断肠,活脱脱的闺怨,“秋无迹”,唯“梦有知”,空闺寂寥,此诗中的宝钗已经没有了“随分从时”的淡定从容,只落得个“人比黄花瘦”的形单影只,岂不正是其命运的写照。《画菊》一首写作画泼墨千点,画得栩栩如生,神思飞扬。前几句写自己画菊花,兴来不知狂,也许正是这不知狂的偶然间一松懈才是宝钗的真性情——豪气洒脱,有男儿风骨。但结尾以画粘屏来慰重阳,岂不就是其寂寞心灵的写照。此次咏菊花,这两首诗竟被评在最末,可见宝钗所为人赏者在德行,德行一失,幽怨、飒爽一露则为贾府难容。宝钗的从容大度、德高冷静是被环境改造出来的品格。 咏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潇湘妃子 (林黛玉)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短评分享:结社咏菊花,《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让黛玉赋得,已见作者让其夺魁的用心。后李纨公评,果然《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这三首诗既可以分为三首,也可以合为一首。先咏,再问,后梦,终于幽怨,无人可诉。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林黛玉的身世和气质与菊花更合契的了,三首诗不仅写出了林黛玉超逸灵秀的才思、孤标傲世的人格,也写出了梦境和实境、理想和现实之间距离,预示了黛玉的悲剧命运,令人产生出悲凉之雾笼罩心头之感。这三首诗虽是黛玉所咏,也可以看出是作者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处境。“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难道不就是作者写在小说开头那首“自题绝句”在具体情节中所激起的回响吗?慕陶令,说高风何尝不可以看作是作者真实情怀的映照。 (3)精读小说第38回的相关内容,找出咏螃蟹诗的写作背景。 明确背景:《红楼梦》第38回,评议菊花诗毕,众人食蟹,宝玉、黛玉、宝钗因各作螃蟹咏一首,这组诗中,前两首是衬托,精神都在宝钗的第三首当中。 (4)赏读薛宝钗的《螃蟹咏》,分享相关诗词短评。 螃蟹咏其三 薛宝钗 桂霭桐陰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短评分享:《红楼梦》虽然比其它古典小说更充分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因为作者不敢直接说自己想说的“伤时骂世”的话,所以经常借他人之口道出。宝钗的咏蟹诗就是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思想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集中讽刺了封建末世中的蝇营狗苟。小说中写道:“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骂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宝钗因写了这首诗让人感觉到洒脱大气、锋芒毕现,一反平日冷淡雍容的刻板印象,让人眼前一亮。但小说接着就评论:“这是食螃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讽刺世人,作者和宝钗怎么会嫌太毒,但在贾府的众人、封建社会的当权者看来,必然是太刻毒了。可见宝钗若持有这种见识与思想必然和曹雪芹一样是不能容于当世了。如果说《咏菊》是作者人格的自我表达,那《螃蟹咏》其三就是作者政治自觉的表现,可叹两者皆不为世俗所解、所容。 3.可叹谁是咏絮才。 (1)浏览小说第70回的相关内容,找出咏柳絮词的写作背景。 明确背景:小说第70回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作好。 (2)比较阅读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咏柳絮词,交流分享相关诗词短评。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短评分享:黛玉这首词众人评“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全词皆是身世之感,也是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 临江仙(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短评分享:宝钗与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画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作者让众人推这首《临江仙》为尊,正可以看出作者的胸怀与旨趣。其中“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既可以看成是宝钗在贾府蒙乱时的高洁自持,也可以看成作者在黑暗世道当中的坚守。“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咏絮之才(黛玉)苦悲戚,停机有德(宝钗)夺其才,这或许可以玩味。 4.分享你的诗词短评写作心得,明确诗词短评写作要求。 结论:诗词短评写作一定要透过语言媒介,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领会作品的意境美,应注意作家的炼字、炼句、炼意。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认真诵读作品,努力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其次,选好评论点,不要全面开花,要一事一议,议深议透;第三,用语要精炼,鉴赏要公正客观,评价要有力。 四、是非缘来本一身,无关风月说红楼——到判词结束 1.处处有别处处愁——结合小说情节,从诗词入手总结钗黛的不同。 合作探究:根据钗黛二人诗词的比较阅读,深入探究二人诗词作品中显露出来的不同情趣和性格。 分析示例:黛玉,品性高洁,孤标傲世,清高随性,自怜幽独。虽得贾宝玉钟爱,但不容于贾府众人,爱情失败,泪尽殒命。因寄人篱下,她又是最想获取世俗温暖的人,但求而不得。 宝钗,才德兼备,气度非凡,内心火热,外表冷漠。生于封建大家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罕言寡语”“随分从时”的性格。宝钗在做事的时候从来不会行差踏错,但发病时需要服食“冷香丸”来压制邪气。宝钗的冷是被迫的冷,时间久了,似乎就变成了她的本性。“诗者志之所之也”,宝钗虽嘴上说女儿家“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是男人们的事,但还是一不小心在诗词露中出了不让须眉的才情、见识与气度。在封建家庭内部,宝钗是个致力于“齐家”的女子,当她在诗词当中稍稍表现出才情、气度的时候,就不为家族所容了,李纨对其多首词的评价就是信号。 2.是非缘来本一身——一点大胆猜想。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回忆小说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第45会“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结合二人创作的诗词,思考小说处处刻意突出钗黛的不同与对立,却又安排二人尽释猜嫌,同心共戚的原因。 大胆猜想:小说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中有脂评,“钗、玉(林黛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这正符合我们解析两人诗词时获得的感受——钗黛之不同恰是人的一体两面的极端化表现。如果能跳脱出来看,这脂粉堆里的红楼要写的或许并不是脂粉堆里的事,而是要写尽混乱、黑暗的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如果我们将钗黛二人当成是一个人来看的话,那么黛玉则代表了高蹈出世的一面,但“还泪报恩”的宿命、对爱情的追求,让她不能离尘脱俗,这位世外仙姝的解脱之路只在《菊梦》中一闪,又被现实的泥淖葬送了性命;宝钗则代表了入世的一面,《螃蟹咏》切中时弊,《临江仙》气度非凡,但现实的冷水浇灭了她的热情,她积极入世的灵感只是“诗言志”时转瞬即逝的火焰。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说:“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红楼梦》第5回写众芳判词共十四则,唯有钗黛二人共一则判词,终将一个雪里埋,一个林中挂。钗黛的命运也许正是当时落魄读书人的命运,也是曹雪芹的命运,出世与入世都没有出路。贾宝玉是他们表达愤激的理想状态,钗黛二人的共同命运才是他们遭遇的现实痛楚。 五、曲散人亡情犹切,剥开诗词始见心——说诗词缘起 合作探究:结合课堂所学,尝试探讨《红楼梦》中人物创作的诗词的作用。 1.以诗见性——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2.以诗伏笔——暗示人物命运,预设小说情节。 3.以诗言志——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 六、课后阅读指导 1.结合课堂研读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 2.选择你喜欢的角度写一篇人物诗词短评,可以借诗词分析人物形象或小说主旨,也可以单纯鉴赏诗词的好坏。 3.尝试利用课余时间召开《红楼梦》诗词朗诵鉴赏会,进一步交流讨论阅读结果。 附1 板书设计 附2 诗词短评示例 评贾宝玉《四时即事》 贾宝玉一方面是敢于蔑视封建礼教的大胆的叛逆者,一方面又是过惯了封建地主阶级吃喝玩乐的寄生生活的公子哥儿。当他初进大观园暂时地感到“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的时候,他更多地是一个“富贵闲人”。《四时即事》诗即是他这一面生活的自我写照。但大观园不是世外桃源,它同样存在着污秽、眼泪、挣扎和反抗。当宝玉领略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语)的时候,他就不能再悠然闲适下去。于是,他愤懑、痛苦、绝望,终至以“悬崖撒手”来抹去他身上的粉渍脂痕。《四时即事》诗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是贾宝玉那样的人所经历的道路中必然会有的一个过程,用他自己作诗来加以概括,是情节结构上的省笔。 ——摘编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评林黛玉《题帕三绝》 如果把赠帕和题诗孤立地看作是男女私相传递信物和情书,这是十分肤浅的。尽管也可以把它说成是违反封建礼教的行为,但总不免使它落入才子佳人“私订终身”的窠臼。况且,孤立起来看,诗也就显得内容贫乏了,因为它除了写自己哭哭啼啼的伤感外,也没有讲什么别的。 诗在小说中的作用,首先在于联系宝玉挨打这件事,表明宝黛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他人。只有将它放在具体的情节中,对比宝钗、袭人的不同态度,才能看出宝、黛的相互同情、支持,在于他们思想基础上的一致。 宝玉被打得半死。宝钗来送药,虽然也露出一副怜惜的样子,但心里想的却是“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不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还“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处处卫道,处处维护贾政,实际上是用所谓“堂皇正大”的话把宝玉教训了一顿。袭人则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和“君子防未然”的道理,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取得了王夫人的宠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宝黛的相互体贴、了解和黛玉的一往情深,万分悲痛,带便也写了宝玉身边唯一足以托付心事的忠诚信使——晴雯,这都是大有深意的。只要细读书中的文字,自不难理解作者的用心。 其次,“还泪债”在作者艺术构思中是林黛玉悲剧一生的同义语。要了解“还泪债”的全部含义,当然最好读曹雪芹原来所写的黛玉之死的情节,但这我们已看不到了。不过,作者的写作有一个规律,多少可以帮助弥补这个缺陷,即他所描写的家族或人物的命运,预先都安下了伏线,露出端倪,有的甚至还先有作引的文字。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林黛玉,作者当然更是先有成竹在胸,作了全盘安排的。在有关黛玉的情节中,作者先从各个方面挖好渠道,最后都通向她的结局。三首绝句,始终着重写一个“泪”字,而这泪是为她的知己宝玉受苦而流的,它与黛玉第一次因宝玉摔玉自毁而流泪,具体原因尽管不同,性质上却有相似之处——都为脂评所说的知己“不自惜”。这样的流泪,脂评指出过是“还泪债”。但很久以来,人们形成一种看法,以为黛玉总是为自身的不幸而伤感,其实,宝玉的不幸才是她最大的伤痛。为了宝玉,她简直毫不顾惜自己。宝玉挨打,她整天地流泪,“任他点点与斑斑”,这还算不了什么。第五十七回,紫娟诳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去了,作者写宝玉急成痴呆病外,还着力写了黛玉的反应: 黛玉一听此言,李妈妈乃是经过的老妪,说(宝玉)不中用了,可知必不中用。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诗中提出这个问题,为“还泪债”定下了基调。我们之所以说续书写黛玉之死,违背作者原意,不但因为续书把“泪尽夭亡”写成黛玉在受到重大精神刺激下,反而没有眼泪了(其实应该是终日眼泪不干,终于与生命一起流尽,否则,也就用不着说她是“泪尽夭亡”),更主要的还是续书所写改变了原作者定下的黛玉精神痛苦的性质,把她对形容宝玉的爱和惜改变为怨和恨,因男子负心(其实是误会)而怨恨痛苦。这没有什么新鲜,俗滥小说中可以找到成千上万,任何一个平庸的女子也都会如此。这样的结局怎么也不能算是绛珠仙子报答了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惠。同时,误会的至死不得释,实际上也否定了宝黛两人是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真正知己。 说续书者用“梁祝”的套子写宝黛悲剧,其实还大大不如。梁祝的误会倒是在楼台相会之后很快就得到消除的,《红楼梦》的续作者对黛玉愿为知己受苦、而自己“万苦不怨”的精神境界却丝毫也没有理解。与这三首突出写“泪”的绝句有关的几回情节,很象是后来宝黛悲剧的一次小小的预演。从第三十二回到三十四回中有不少细节和对话,都可以看出作者在对未来的悲剧结局作暗示。此外,诗中用“湘江旧迹”之典,若孤立地从这几回情节看,很象是胡乱堆砌,因为除了与“泪”有关外,其他方面都不甚切合。娥皇、女英泣舜,是妻子哭丈夫。她们泪渍斑竹后是投水殉情而死的。前人用此事多写生死之别,如李白著名的《远别离》诗即用此故事写远别离之苦。这些,与宝哥哥被打屁股、林妹妹为之而哭泣,似乎拉不到一起去。但如果把这三首诗当作后来悲剧情节的前奏曲来看,那么,用这个典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摘编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