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这样上可以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楼 主]

大致思路是这样的:

一、用知音故事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朗诵;

2、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4、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

5、全诗写了几次音乐?三次。哪三次?

6、哪次写得最精彩?第二次

三、诵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二节

2、诵读指导:哪些诗句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传达感情?(生发言,试读,师小结)

3、自由朗读

4、请一生读,点评

5、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是用哪些手法来摹声传情的?

比喻,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叠词,双声叠韵词;侧面烘托。

6、声能传情,琵琶女的乐声在诉说着什么?我们能否从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变化轨迹?

7、师小结过渡:琵琶女一曲弹奏,尽诉胸中幽怨,悲愤的曲调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悲剧形象。她是一个不幸的女子,但幸运的是碰到了知音----诗人。白居易为她的遭遇发出了沉重的叹息,最后竟至泪湿青衫。诗人为何而洒泪?(结合全诗来谈)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悲从中来。

8、再来品读第二节。

我是一名从教不久的青年教师,有幸得到了一个到市里参赛的机会,我很珍惜。但备课却不是很顺,还要用多媒体。有几点困惑:1、导入后的读课文时间会很长,不读或读几节恐又不完整,怎样处理?2、重点讲第二节能否照顾全篇?3、诵读怎样一以贯之比较好?4、这个教学设计落实了教学目标没有:理解“同是天下。。。。。”的内涵;感知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5、最后作怎样的迁移引申,掀起高潮?6、我看了不少课件,幻灯片很多,内容也很多,我觉得不一定要把问题和答案都展示出来,而应该是最精要的东西。是不是这样?

还有很多问题,先就这些求教于各位前辈。希望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被引导、被帮助。谢谢!

编辑 2004/06/08 07:16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521 字节] 

昆仑青衫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98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4 时 42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7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2 楼]

不知道是否是初稿的原因 感觉没什么新意 知识点和内容很空 特别是有些问题的设置 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抛砖引玉 但感觉你的问题大多是投石问路 是为了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表演而设 太简单了 当然年轻老师都希望课堂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不想给学生太多的发挥机会 因为这样可能会使经验不足的自己不知道怎么应付 但藏拙的同时你也失去了出彩的机会

记得我在学校实习的时候 为了上穆旦的《赞美》备了两次课 备课的资料很多 但问题最大在不知道学生的深浅如何 第一次是用的大学现代文学课的资料 结果深度是有了 但试讲时我自己都觉得讲不下去了 可能叫一个大一的学生来都听不懂我讲的是什么 重点在哪里 可以说是讲座而不是讲课 所以我第二次备课为了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我觉得以提问为主 引导学生学习 所以如何设置问题成了关键 我的问题最后和你的差不多 都以简单为主 问题都很死 答案一般就是2选一 目的不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 而是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反而怕问题问的复杂 自己不好把握 被学生问倒就不好了 但结果那次上课我还是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事 我问一个学生穆旦的诗美吗 我想一个正常的上过几年课的学生的惯性回答一定是美 那个学生的答案也正如我所料 我接着再问它美在哪里 你能说说你爱这诗的理由吗 本来以为学生至少会拣几段东西或理由来敷衍 结果却。。。。。。从他嘴里冒出一句“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的答案 下面一阵哄笑 我当时就无语了 只好请他坐下 再接着按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讲 回避了这个问题 后来我的指导老师下来给我说其实我的问题还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的 特别是那个学生的回答 可以说在很多赛课中都很难出现 是一个很好的亮点 如果把握应答好了 是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氛围的 但我为了安全上完这堂课 却失去了这个机会 后来那个知道老师还笑着说如果是他遇到这个问题 就会用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来叫那个同学继续回答 让他避无可避

我说这么多 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一堂好的课是需要师生互动的 我看你的教案 看来是一个问一个答 好象有互动交流 但只是一种假象 其实主动权还是紧紧被你握在手里 你为什么不给学生几个出彩的机会呢 因为你怕这是赛课 很重要 不能出一点错误 所以什么你都考虑到了 但这堂课也死了 要知道思想的交流是要碰撞才能迸发出火花的 这种碰撞绝不是可以人造出来的 教案实际上就是你一个人在想象中先编导出来的一部独角戏 如果你太依赖教案 那么也就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所以要真正上好一堂课不是有了一本好教案就能达到的 它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多积累思考 厚积薄发 用自己的的思想去激发学生的思想 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思想的老师是不能上出一堂真正属于自己和学生的课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反对上公开课 不是说赛课这种形式不好 而是在下面评判我们上课好坏与否的根本就是局外人 他们怎么能真正明白真正的好坏之分呢

在我看来有时一堂错误百出的课比一堂看来很完美的课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什么能比纠正老师错误还要有趣的事呢 呵呵 我喜欢平凡中的真实 说得不好 请原谅 我7月就要去学校报到了 也应该属于年轻老师中的一员吧 希望大家互相学习

编辑 删除 2004/06/08 08:57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3002 字节] 

东方雪 头衔: 独行客

勋章:

门派: 不二法门

信息:

威望: 0

魅力:

经验:

现金: 1078 瑞文币

存款: 205640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江苏 

在线: 638 时 11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4652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0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3 楼]

应该说,这样的内容已经算是备课充实设计合理了。好话不多说,课例里更多的是建议和批评,因为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一。导入:“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一句是——

二。内容解析

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谁是天涯沦落人呢?为什么说“沦落”呢?

三、赏析

1。两个毫无因缘联系的人相见恨晚,因音乐成为知音,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神奇的音乐?划出你欣赏哪些句子,仔细品味。

2。大家归纳一下,怎样写好音乐(声音)?

四、现场写作

听一支琵琶曲,用100字左右写下你感受的内容。交流。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编辑 删除 2004/06/09 01:38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496 字节] 

边城 头衔: 总版主

勋章:

信息:

威望: +5

魅力:

经验:

现金: 11584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湖南长沙 

在线: 165 时 48 分 27 秒

总发贴数: 1038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7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4 楼]

如果教学目标是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那么你的设计是有问题的。

东方的修改就体现了教学重点。

教案设计可以以一个问题为基点,然后涉及全文。

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开始,分析作者如何得出这句话的,在什么情形下得出的。这个问题可以抛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最后自己总结。

接下来分析第二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欣赏,挑出最令自己满意的句子,朗读并分析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哪怕学生只说了一句话,也就成功了。

全文朗读恐怕没有必要,我觉得朗读可以穿插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比如作者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可以把此前几句和此后几句读读。分析第二段,可以学生读读,老师读读。

总之,朗读的处理是很灵活的。注意合理分配朗诵时间。

第二楼的说得好,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来,不要怕学生提问,如果学生提的问是你没有准备的,不要慌,可以把问题又抛给学生,要学生讨论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找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如此就行了。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编辑 删除 2004/06/09 09:14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968 字节]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5 楼]

深表谢意。能得到大家的关心,真的很开心。前两天高考才监考完,又忙着准备课,焦头烂额。我也是昨天才到这里来,有些操作不是很熟悉,见谅。

编辑 删除 2004/06/09 10:11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36 字节] 

烟鬼猫 头衔: 黑滓泥

门派: 男人三十

信息:

威望: +3

魅力:

经验:

现金: 31113 瑞文币

存款: 16196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江苏苏州 

在线: 187 时 29 分 22 秒

总发贴数: 1258 篇

精华贴数: 4 篇

注册日期: 2003/10/04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QQ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6 楼]

1、人物形象的分析我认为没有必要。

2、重点可以放在分析第二节,音乐的描写和音乐的效果上。

3、古诗中音乐描写方法,较有名的可以参照李贺的《李凭箜篌引》。http://shici.myrice.com/scsx/lihe.htm

竹影扫阶尘不动

日沉潭底水无痕

编辑 删除 2004/06/09 03:25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92 字节]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7 楼]

我把教案给指导老师看了,他说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还是在后面讲,因为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分析音乐描写手法删掉,避免内容的多杂,一节课容量太大。重点放在诵读和分析情感上。老师们以为如何呢?能否给我更细的建议?拜托!

编辑 删除 2004/06/09 11:46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214 字节] 

华山混剑

信息:

威望: +99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3 瑞文币

存款: 2291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64 时 58 分 21 秒

总发贴数: 845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3/10/12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8 楼]

指导老师比较了解你,听他的一般不会有错。

我想问的,你准备把诵读和分析情感作为重点,这本身就是问题。诵读是手段,分析情感是目标,诵读可以加深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不过这首诗的情感是不是要一节课来分析,还是可以商榷的。

混剑无形,混蛋无心。

编辑 删除 2004/06/10 00:04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214 字节]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9 楼]

感谢您的指点,能否说得更明确些?

编辑 删除 2004/06/10 00:20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32 字节] 

边城 头衔: 总版主

勋章:

信息:

威望: +5

魅力:

经验:

现金: 11584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湖南长沙 

在线: 165 时 48 分 27 秒

总发贴数: 1038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7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10 楼]

如果是我,我会专门一节课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是一定要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我想这是高二的课文,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揣摩情感的。

看上去这个分析这句,那个分析那句,但是还是有好处。

可以参考若曦上《无题》的实录,让学生找找不懂的字词,然后找找弄不懂的句子,读读,并由学生自己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情感。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