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完整两课时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课堂实录 2021-04-12 手机版


第一课时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鸿门宴》。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学与文学两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与影响。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位列二十四史之首。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他继承父亲的遗愿,写作了这部浩瀚的历史长卷,因为其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腐刑。在屈辱中,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鼓励自己顽强地完成了这部巨著。《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在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扩大历史场景中记述了项羽的一生。

鸿门宴是其中尤为精彩也尤为重要的片段。它记载着秦末历史转折的关键性一幕,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5年的斗争的开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鸿门宴发生的背景。

陈涉起义失败后,项梁(项羽的叔叔)等人,拥立楚怀王之孙,仍然号楚怀王。项梁项羽叔侄与刘邦同为怀王的主力军,也成为了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公元前207年,怀王派项羽等引兵北上去,就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去攻打函谷关。临行前,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咸阳者望之。也就是说,谁先入关,便可封为关中王。刘邦解除了西进中的重重阻碍之后,终于先诸侯至霸上,于是据关自守打算称王关中。而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大破秦军,解了巨鹿之围,召见诸侯,。后又收降了章邯,坑秦军20余万。第一时间,声威赫赫,天下莫不震服。他随后挥师西进,可就在行至函谷关时却发现有人把守,并听说刘邦已经先行入关进入了咸阳。项羽于是大怒攻破函谷关,入关驻军于新丰鸿门。

了解了背景,我们再来看看文中涉及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我们按照项羽和刘邦双方的力量中人物出场次序进行介绍。先看项羽的一方,项王就是项羽,其实那个时候还未真正地称王,所以刘邦在鸿门宴上称他为将军。范增是项羽的军师,项羽称他为亚父。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庄是堂弟。再来看刘邦那一方,沛公就是刘邦,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司马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将军下面的属官。张良是刘邦的谋士,封“留侯”,樊哙是参乘,是担任陪衬的,也就是警卫。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鸿门宴”是大家熟知的典故,专职有阴谋的、不怀好意的宴请。然而在鸿门宴上,项羽一方明明已经设下了圈套,要置刘邦于绝境,宴会结束时一切却发生了改变,刘邦竟然化险为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思考的问题就是鸿门宴中刘邦是怎么全身而退的?

同学们先浏览一遍课文,注意圈画,然后在笔记本上罗列一下你找到的原因,看看有哪些?我们不妨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一下梳理。

首先是刘邦打算自王关中。同学们看第2段,当张良去问沛公“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沛公的回答:“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鲰生”是浅陋无知的小人的意思。刘邦说那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说我把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的占领而称王。这里“距”“内”都是通假字,分别同拒绝的拒和接纳的纳。

项羽一路过关斩将到了函谷关,竟然被刘邦的军队挡在了关外。要知道这时候的项羽领军40万,又在巨鹿之战中战果辉煌,刘邦的势力与他完全不可同日而喻,因而,项羽感到了巨大的挑衅,更何况此时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来,告密“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不仅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被抢走,还来火上浇油,项羽大怒。而他手下的老臣范增,这个时候又来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这还了得,不但挑战了权威,拿走了财宝,还约束自己,试图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一句“天子气也”更揭示了刘邦的野心。

一山岂容二虎,何况对方要升级为“真龙”了,“急击勿失”。课文没有在说项羽军中是如何部署,以防万无一失的。但有谨慎有谋的范增在层层的设置,同学们完全可以想象。总之刘邦此去绝无回路了。

这是鸿门宴的序曲,大幕尚未拉开,已是硝烟弥漫。一方为何要设鸿门宴,另一方陷入交代明白,接下来局势如何转,终导致刘邦能够全身而退的呢?同学们,刚才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做了标记呢?我们来看有关的人和事。

第一处转机与项伯和张良有关,项羽得到了曹无伤的告密,刘邦也得到了项伯的通风报信。项伯为报答张良曾经的救命之恩,“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并劝说。“夜驰”是连夜前来,大家想象一下项伯黑夜中快马疾驰的场景,“具告”是和盘托出,“俱死”则侧面写出了项羽已经严阵以待。

然而虽然危险已提前获知,但危险本身并没有减少。我们来看,接下来张良刘邦的反应和处置。先来看刘邦的。刘邦骤然面临如此急迫的形式,大惊之下毫无头绪,连问为之奈何?怎么办呢?第二次又多了一个“且”字,那怎么办呢?焦灼之情溢于言表,能在下属面前展现自己的一无所措。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对张良的信任,当张良问他觉得自己的军队是否足以抵挡项羽大军时,沛公默然,他的沉默无形之中也揭示了双方实力悬殊的现实。于是张良为刘邦献策,让项伯带话回去,告诉项王自己不敢背叛他,这当然是缓兵之计。沛公为摆脱困境,急于拉拢相搏,他拉拢逢迎的手段,一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二是“约为婚姻”。古汉语“婚姻”是儿女亲家的意思,当即联姻以示感激和诚意,并使得两家的关系一下子从朋友成为了亲家。

他请项伯带话,再三传达自己的心意,试图消除项羽的怒气。大家特别还要注意到,刘邦提到项羽时的措辞,将军、望将军至,展现翘首以待的心情。同样在项伯关照他第二天早点前来向项王道歉的时候,一个“诺”字,完全是把自己放到了极低的极谦卑的位置。

我们来看第二个转机,项伯把自己见沛公即沛公的话告知了项王。一句之中三层意思,一是沛公先入关,正式为您入关扫平了障碍;二是由此功劳却要打击它,实属不易,这两层都是为刘邦开脱;第三层是请求,请求项羽非但不要杀刘邦,还要款待他,项羽竟然答应了,原因何在呢?同学们想一想,可能是项伯是自己人,不料项伯现在已经成了刘邦的亲家了。第二个也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项伯提到的“义”字起了作用。第三个也很要紧,刘邦此时虽也已身经百战,刘邦在他眼里可能仍不算什么。

至此,双方一触即发的冲突似乎趋于缓和了,当然双方的力依然存在,内里仍然暗流涌动,精彩的鸿门宴终于开席了。我们先看刘邦,到了鸿门宴上他是如何表现的呢?“谢”就是道歉,一开口就是向项羽致歉,然后一口一个“将军”“将军戮力”“将军战河北”“得复见,将军于此”“令将军与臣有隙”抬高了对方,就是放低了自己,还不够,再放低一点,自觉的称臣,,这一再降低这自己的策略还表现在他对自己攻破函谷关的描述上,“然不自意”,但是完全没有想到,这就是为自己先入关道歉,这个大功本应让您来得到。完全说到项羽的心里去了。我们再看项羽的回答,“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与前面的对项伯许诺一样,项羽的反应令人惊诧,先把告密者说了出来,在几乎要反过来道歉了。如果不是曹无伤,我怎么会这样呢?因留沛公与饮,宴会的紧张气氛为之一松,使刘邦的处境再次陷入不测的是范增。范增一心想要起项羽剪除刘邦这个心腹之患,他安排项庄舞剑,意图在席上杀刘邦,由此引出了勇士樊哙的上场。

司马迁用一组动词写樊哙的出场,“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侧”字一个“撞”字,写出了他的勇猛,“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描绘出他的壮烈。孝王赐饮,他一饮而尽,给肉是生的,有意为难他他,拔剑切下吃了。忠义与勇猛之气所向披靡。

项王不由得脱口而出,“壮士”。樊哙的一番话更是刚柔相济,说的像王“未有以应”,无言以对。樊哙的出现缓和了刘邦的危险的局面,而此时前一天“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项羽,也已判若两人。刘邦于是也趁机以如厕的借口从鸿门宴上脱身逃走了。

这一节同学们要注意的是樊哙的言辞,他的话与前面刘邦的几乎如出一辙。而张良去军门见他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今日之事早已在前来的人人心中,而如何说辞,如何应对也已经一一的妥帖。但什么时候商议这些又如何具体安排全按下不表。这前呼后应的细节全靠大家的细读。

刘邦走之前的最后一个细节是让张良去献礼物,看看项羽与范增的不同反应。范征当场“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当着众人之面“竖子不足与谋!”,并预告未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属”是我们,“今”是将要的意思,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而项羽默默的把玉璧放座位上,真是令人感叹的结局。项羽设鸿门宴时,一定没有想到,鸿门宴中被一网打尽的是自己的霸气和尊严。

这样梳理了鸿门宴的整个过程之后,我们是否可以从刘邦的角度概括出他得以全身而退的原因呢,上下一心的团结,虚心纳言的态度,决策果断、随机应变,加上他手下的谋士张良之策、樊哙之勇,合力而抓住了项伯提供的机会,反败为胜,顺利脱险!而另外的一方以以勇力着称叱咤风云的项羽,在本次重大的较量中从高处跌落,明明胜券在握而轻敌自败,与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一个骄字,一次次胜利给了他无敌的错觉,自尊发展成为骄矜自大,自信发展成刚愎自用。从根本上项羽没有重视过刘邦,而对刘邦的变化,他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背后被范增一语点出的“此其志不在小”的“志”,全然不察,才会如此的轻信寡断,从而错失良机,为自己埋下未来的四面楚歌,而刘邦因“志”而能隐忍,“其志不在小”而能善待贤才,所以虽然性格中比较狠,却终能冲破项羽的孤勇得到天下。

鸿门宴落幕的那个细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手起刀落的果决,展现的是不可阻挡的狠,揭开的正是刘邦争霸天下的序幕。

我们回顾一下今天这堂课的内容,踏石工技术鸿门宴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曲折惊险、引人入胜。正是通过这样的对双方矛盾和争斗的再现,司马迁成功地揭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鸿门宴上,刘邦有智而能隐忍、能用人之机变。项羽刚愎自用,使刘邦在重重险境中全身而退,探究刘邦脱身的原因,不仅使我们领略了险绝的鸿门之会,也让我们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堂课我们通过梳理事件的发生、发展的经过,聚焦历史事件中各方力量尖锐的矛盾冲突,又在矛盾冲突的展开中关注人物的言行,揣摩言行背后人物的心理,进而探究事件背后的势力,总结原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对史记曲折生动的叙事特点有了初步的把握。

今天的作业有两个。

1.完成练习册的第2、3、4题。

2.有人说司马迁常常在叙事中寄寓自己的论断,请同学们结合鸿门宴谈谈你的认识。

第二个作业我们下次课上会交流。好。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次再见!

第二课时

叙事中寄寓论断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鸿门宴上身处险境的刘邦,最后竟能全身而退的原因,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借此认识了文中个性鲜明的项羽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物,并对司马迁在《史记》这部历史长卷中体现出的曲折有序的叙事,生动传神的写人特点有所领会。

今天我们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鸿门宴》,看能不能获得一些新的阅读体验,生发出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上节课我已经请同学们进行了预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有人说司马迁常常在叙事中寄寓自己的论断,结合《鸿门宴》谈谈你的认识。

同学们心里有着怎样的答案呢?如果你觉得鸿门宴的叙事中包含了司马迁的论断。那么你在哪里发现了这些论断?作者做出了怎样的论断呢?在交流之前请同学们再浏览一遍课文。一边看,一边可以随手圈画,并记录自己的发现一起的叙事中文字背后后的论断。所谓论断是态度,判断或认识。因此我们首先来看看在具体的叙事中文字背后或者司马迁有没有自己的论断。

鸿门宴的双方两个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我们先来看司马迁对项羽的描述,字里行间能否感受到隐含的褒贬。我们先来看沛公见项羽这个片段中的几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刘邦为自己辩护后项羽的反应。在来鸿门宴之前。刘邦也已经让项伯带话:“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把自己想要称王的心思说成一切是为了项羽,并心心念念盼望他到来。当项羽的面,刘邦进一步表达自己对项羽的感情。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把离心离德的两人说成患难与共的好兄弟。然后再次为自己辩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这种大难临头而掩盖真相,开脱自己的做法,当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们上节课已经提到,项羽面对自己的对手反应出人意料。在刘邦面前,非但立即放下杀意与戒备,甚至把告密者也和盘托出,轻易就把自己完全暴露给对手。再加一句,“不然籍何以至此?”从敌我争斗的角度看,这样粗豪大意的行为自然只有愚蠢一词可以形容。但从做人的角度看,我们却看到了项羽没有城府、不阴险、不狡诈、虽然谋略不多,但忠诚朴实的秉性。

下一个细节,范增见项羽放下了杀心,急了,“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数”,这里是动词,递眼色,提示项羽,不要忘了,此次鸿门宴的根本目的是要剪除吴刘邦这个心腹之患。但项羽只是默然不应,为什么呢?当然不是项羽不理解范增的提醒,想他应该不会忘记,为什么请刘邦前来,而是因为此时的刘邦兵10万羽翼未丰,力量不强,而此时的项羽四海闻名,故而从内心里没把刘邦放在眼里。完全没有觉察到刘邦会是未来强有力的对手。现在刘邦已经表示了臣服,再没必要杀他而已。这当然是他骄矜自大的表现。另一方面,刘邦进入函谷关的合理性。曾经一起征战的事实,加上刘邦一连串“将军”背后态度上的服软,也就更狠不下心来斩断这个曾一起对抗暴秦的刘邦的性命。

所以范增不得不起身,出去重新布置刺杀之势,引出项羽的弱点:君王为人不忍。那么对于项羽。这漠然不回应的优柔寡断里所潜藏的,所以身经百战、杀人无数,却终究保存着的一点不忍。司马迁有没有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在里面呢?我们再来看刘邦。

刘邦非但没有不仁,甚至是很无奈的。在鸿门宴之后的楚汉对抗中。有一次。情急之中的项羽拿刘邦的父亲做人质威胁他,本以为此招必成。没想到面对老父亲即将被烹煮,他的回复竟然是我们曾经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请分我一杯羹”,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煮了他,那么希望也能分我一杯羹。性格中的冷硬可见一斑。在鸿门宴的最后,脱离险境,回到自己经营的刘邦,第一时间杀掉了告密的曹无伤。我们来看课文:“立诛杀曹无伤”,一个“立”必见刘邦其人的杀伐果决。但更关键的是从这个例子,同学们还要读到司马迁、得到他他藏在这如此简短、平静、有力、毫无枝蔓、没有抒情,戛然而止、不加任何议论的6个字背后的表情。这表情里面是不是有他对刘邦的态度和评价呢。如果我们能感受到司马迁隐喻着文字背后的态度。那么我们再看一个与项羽有关的事件。我们来读一读樊哙登场的这一节文字,看同学们能不能感受到叙述背后的司马迁的表情。

同学们先来自读一下。项羽先是“按剑而跽”,樊哙闯进军门,对项羽怒目而视。大家能想象当时范增他们的反应,但是项羽只是“按剑而跽”,直起身来是一种防备。简单问了一句,你是谁?然后,项羽非但不责怪。不恼怒还忍不住赞叹壮士,赐之卮酒。与不为他的赞叹所动、立场坚定的樊哙形成鲜明对比,但正是这几乎失去了立场的一声赞叹,我们看到了看似寡谋的项羽身上与刘邦截然不同的一点气质,这气质就是他在樊哙身上看到的勇敢威猛、舍我其谁的英雄气,可以说正是樊哙所表现的英雄面貌,才开始让项羽生出相惜之心。英雄相惜,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因此。这里既是樊哙的场面面,也是写项羽的场面。

项羽崛起于群雄之中一路所向披靡、威震诸侯,号令天下。最后在垓下之围中面临绝境依然不泄英雄志气。虽然只有二十八骑,依然冲刺向前,所向披靡。在失败之后他不愿意放弃最后的自尊。不过乌江,自刎而亡。这份威武、烈性,与善变、有城府的刘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尽管鸿门宴上刘邦完善,楚汉之争项羽完败,但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却依旧散发着英雄的光芒,这不能不说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关。

在现实生活中,司马迁虽然是一笔立身的史官,却在一不适合发表意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受到不公遭遇的李陵辩护,他明知这样做会触怒汉武帝,但依然说了,最后遭遇到了重大的打击。所以在项羽看樊哙的眼神之中,我们大致也可体会到一点,司马迁看项羽的眼神正是生命中同一种的气魄,对勇敢的共鸣,是不同身份,书本内外的人心得以相通。后人看项羽依然不把他简单的当做失败者看待。相反,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项羽的诗歌,这些诗作中对项羽所表达的心绪与情感,不能不说是和司马迁之笔是有关的。

鲁迅评价史记的那一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表达的也是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等篇目中与屈原文词辉映情感共鸣的赞美。“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司马迁把自己内心对世事不公的忧愤交织于这些历史的叙事中,使《史记》挥映出别样的光彩。因为情感的被背后也是理性与价值。所以在《鸿门宴》,如果你读出了项羽的一点可爱。读到樊哙身上的忠义威武,感受到立诛杀曹无伤后无言的休止,我们或者就有了更好的读史书的姿态。因为你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与作者有了对话,这也是我读史的缘由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有没有进一步的“断”,也就是对事件人事走向的判断。如果有又隐藏藏在哪里?同学们不妨再细读一下课文,找寻一下在叙事中隐藏的司马迁的“断”。

我们来看。文中有直接预见项羽结局的两句话,都是由足智多谋的老臣范增说的。第一句“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观察云彩,看出来的是天意,但是究竟是天意呢还是人为?刘邦起义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没人看好的小人物,无智也少德行,而现在其志不在小,并且愿意为因此而约束自己,财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尽管多多少少是出于捞取政治资本的考虑,但比起“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的项羽。刘邦可谓老谋深算的多了。

范增的第二句话是在刘邦离去之后,“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在《项羽本记》的结尾“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正是验证了这样的预言。

在这两句寓言的中间,在鸿门宴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看看到的项羽是骄傲轻敌、唯我独尊,导致上下离心。在鸿门宴之后,范增终究愤而离去,但范增离去的端倪不正在这鸿门宴,被司马迁展现的明明白白的吗?项羽起事而兴,在巨鹿之战中得胜,以鸿门宴、而衰,在垓下之围中败,一篇《鸿门宴》,司马迁指出的就是这一个“衰”字。

那么如何可以不“衰”呢?看刘邦,项羽所缺刘邦皆有。尽管他的为人令人不屑,但就大智、虚心纳言、上下一心,最终做得天下。史记对这两个人物的表现中,我们足以看到司马迁情感之复杂。

我们来看司马迁对项羽的小结。项羽死前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而司马迁说:“谬也”。错在哪里呢?从鸿门宴上,我们在项羽的形式与语言中看到了一部分的的原因。或者说可以看成隐于叙事中的论。

鲁迅在《汉文史纲要》中讲到《史记》,说司马迁:“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我们在《史记》阅读中感受到这历史的气脉,通过阅读再一次的接通。我们上节课提到司马迁曾表明自己撰写史记的心志,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是探究的意思,天是天道,命运不可改变的大事,存在的必然性,人是人事,作为我们就可以人事而导致的改变,是对命运的对抗,事在人为。历史的走向究竟是凭借天命还是依赖人为,或者是两者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句话告诉我们,司马迁以一生的心血完成了史传,不单单是对历史事实的如实记录,更是一个有灵魂的记录者所做的无声的探索。他希望以自己的笔下历史的起伏、绵延、千秋的家国命运,人事兴废,来成一家之言。这个一家之言可能既是史记作为史传作品,也包含着他独有的历史观的表达。

其实史记司马迁的笔法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这种特点也成为史书的传统。史书固然是客观的记录,但他可能内涵自己的价值,只是这些价值与判断,常常以“微言大义”的形式出现。

今天这节课,我们寻找《鸿门宴》文字的细节,发现了司马迁喻于叙事中的论断,感受到了司马迁对于英雄之气、权谋之术所隐含的态度。在叙事中,对于人事的兴废,司马迁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它是借范增之口,借项羽由志在必得到最后两手空空的改变所透出的败象,传递了一个“衰”字。

我们来对今天的学习做一个小结。阅读史传作品,我们既要感知作者叙事的艺术,认识历史事件与人物,也当关注事件的走向,思考主导事件的因素和力量,更要通过叙述和描写,在细节中发现作者隐含于其中的褒贬,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探究作者的态度,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今天的作业有两个:

1.完成练习册第5第6题

2.对今天课上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呢?请表达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胡海良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