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3-31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字词大意。2、把握故事形象,理解寓意的内容。3、理解“道”的内涵,探究作品对人的启示。 学习重点:对课文古文言词的理解 学习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体会对人生的启示 学习过程: 一、导入环节: 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鼓励人们积极入世,克己复礼;而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是与儒家争锋相对,主张顺应自然、自由无为,脱离社会的消极避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庄子的著名篇章——庖丁解牛。感受故事中蕴含的庄子哲学的思想。 二、品读课文 1、关于作者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2、《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所谓“养生主”,即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 3、相关成语: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善刀而藏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注音 yǐ踦、xū砉然、huō騞然、大窽kuǎn、綮qìng、大軱gū、硎xíng、怵chù然、謋huò 2、齐声朗读 3、文章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突出庖丁解牛的高妙。 第二部分(2—3):写庖丁技术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4):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4、课文内容翻译 1、朗读课文 2、讲解重点字词 3、翻译文章大意 小结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大体掌握了庖丁解牛的内容和文言知识。在下一次课我们将会着重学习庖丁解牛背后的寓意,请同学们巩固好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一下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 布置作业 1、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抄写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庖丁解牛的文本内容,我们从文本中得知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接下来,我们再来深入地学习庖丁解牛的背后的寓意。 二、根据文本内容,回答问题,深化理解 A、第一段从什么角度描写庖丁解牛,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两个方面: 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 声音:砉然、騞然、莫不中音(音乐化) 动作和声音的描写,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 B、庖丁解牛,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 (2)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3)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按照时间顺序,诠释了自己练就解牛之技,得“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过了不知规律——把握规律——应用规律的三个阶段,探寻出应遵循的“道”,使自己的“解牛”日臻化境。 C、庖丁和族庖、良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庖丁——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技与道的区别 技是形而下的,可以目视的,是感官所感的;而“道”则是形而上的,不能目视,只能神遇。“官知止而神欲行”,也就是说在四之躯体所掌握的“技”不能不停止的地方,而“神”却径自运行。这种“神”的力量从何而来?“依乎天理”,“天”就是自然,“理”就是奥秘、规律,即“道”。由此看来,“道”是超越“技”的。 目的:在与良庖、族庖的对比衬托中进一步凸显了庖丁解牛技艺之高妙。 D、这次寓言对我们生活的启示? 如果解牛之刀看作人的生命,那么牛身体相当于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牛身上的骨骼筋骆缠结之处比喻世事的纷繁复杂,解牛的方法便是养生之道。人生于世,必然要面对、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所以讲究“解牛之法”,即“养生之道”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人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首先要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顺应自然与社会的良性法则,同时要巧妙避过种种复杂障碍,遇到困难的事情时,要全身贯注,谨慎应付,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样才可全身养性。 廖浩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