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复习课练习(学生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21-03-25 手机版 | ||||
一、创作背景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二、文章大意 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高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三、练习 (一)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下列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遂散六国之从: ②四君却客而不内: ③而陛下说之,何也? : ④西蜀丹青不为采: ⑤说耳目者: ⑥河海不择细流: ⑦藉寇兵而赍盗粮: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至今治强: ②西取由余于戎: ③西并巴蜀: ④使之西面事秦: ⑤使之西面事秦: ⑥蚕食诸侯: ⑦娱心意、说耳目者: ⑧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 ⑨却宾客以业诸侯: ⑩强公室: 3、重点加点文言词释义 ①窃以为过矣: ②窃以为过矣: ③移风易俗: ④举地千里: ⑤拔三川之地: ⑥包九夷: ⑦制鄢、郢: ⑧遂散六国之从: ⑨功施到今: ⑩杜私门: ○1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1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1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14服太阿之剑: ○15树灵鼍之鼓: ○16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17退弹筝而取韶虞: ○18非秦者去: ○19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20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21故能成其大: ○2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4今逐客以资敌国: ○25不可得也: 4、特殊句式 ①东得百里奚于宛: ②遂霸西戎: ③国以富强: ④百姓乐用: ⑤东据成皋之险: ⑥江南金锡不为用: ⑦西取由余于戎: (二)理解性默写: 1.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因: , 。 2.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 , 。 3.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 , 。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4.作者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 ,故能成其大; ,故能就其深。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 , 。”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 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三)重点子翻译: 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6.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