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3-24 手机版


 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充满战斗力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演讲词的特点,学习演讲词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握其针对性。

3、审美鉴赏与创造:设想作者演讲时候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想象其表情和肢体语言,学会在公共场合表达意见。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树立对正确观点,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8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二、背景介绍

马克思被邀请作为伦敦的外国流亡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1856年4月14日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他利用请他第一个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

马克思参加《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这件事明显地说明了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同英国宪章派保持着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想在思想上影响英国无产阶级并且帮助宪章运动的领袖,以使英国工人运动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起来。《人民报》是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革命的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以帮助。《人民报》除了刊登马克思和恩格斯专为该报撰写的一些文章外,还转载了他们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在这个时期,该报始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三、文体知识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四、资料链接

演讲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

照读式演讲、读稿式演讲,演讲者拿着事先写好的演讲稿。走上讲台,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宣读一遍。其内容经过慎重考虑。语言经过反复推敲。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话讲得郑重。它比较适合于在重要而严肃的场合运用。

背诵式演讲、脱稿演讲,演讲者事先写好演讲稿,反复照背,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演讲。这种演讲方式比较适合于演讲比賽和初学演讲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增进演讲者的演讲能力。其缺点是不便于演讲者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难以继续,往往要当场出丑。

提纲式演讲、提示式演讲,演讲者只把演讲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按照提纲形式写出来,借助它进行演讲。而不必一字一句写成演讲方式。是初学演讲者进一步提高演讲水平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演讲方式。

即兴式演讲。演讲者预先没有充分准备而临场生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它是一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讲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灵活机动。迅速调动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悬河之口生动的直观和形象的直接感染力,是其它各种演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一)字词积累

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衰颓:衰落颓败。也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毋庸争辩: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

狡狯:诡诈。也指机灵。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战友和同志。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谊。这种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谊,(                )

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他俩弥合矛盾的根本密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同志和战友,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人从____________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一次一次问题争辩中____________,找到解决问题症结的办法;在处理因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导致感情裂痕上____________,理智地陈述原委,检讨错误和过失,及时弥合矛盾。长相知,不相疑,肝胆相照,____________,风雨同行。视友谊为生命,以事业为根基,经受住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血与火的考验,建立了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友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B.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C.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D.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

B.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

C.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

D.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因为它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休戚相关

B.繁文缛节 茅塞顿开 适可而止 休戚相关

C.繁芜丛杂 茅塞顿开 适可而止 休戚与共

D.繁文缛节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休戚与共

4.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原指(版面、书页、画幅等上面)空着,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这里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不可企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B.“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对于马克思的死,恩格斯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这样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又符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愿。

C.用“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比喻敌人的无能和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未必有一个私敌”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马克思的大公无私和光明磊落。

D.第4段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的对比,热烈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功盖当世,前无古人。

5.下列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B.文章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发现,后写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两句话的深层含意是,这样两个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其成就和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D.文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

6.用“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由四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一段话是马克思的名言,请仿照他的说法,自选话题,另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字数可略有增减。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连续运用比喻,形容危亡国势与个人坎坷命运紧密相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____。”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过的与之意思相近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原句主要存在主语残缺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A、B两项缺少主语“他们”,“在他们”应改为“他们在”;且修改后的内容信息不完整。D项不合逻辑,最后两小句在内容上具有因果关系。

2.【答案】B

【解析】注意与上文“这种……友谊”以及下文中的“密码”相照应。C、D两项只是对友谊的赞美,和后文陈述的内容没有关联。

3.【答案】C

【解析】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关联。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4.【答案】C

【解析】马克思“未必有一个私敌”是事实而不是夸张。

5.【答案】A

【解析】文章第2段既是对马克思的哀悼也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从第7段开头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可以看出,文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6.【答案】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也是一位天才。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他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7.【答案】(示例一)如果人只是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他也许能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贵、生活富足的人、上层社会的名流,但他绝不可能成为人民爱戴的人。

(示例二)如果花儿只是为了让人观赏而开放,它也许能成为被人追捧的花、装点居室的摆设、有钱人的宠物,但它绝不可能成为具有独立品格的花。

8.【答案】(1)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2)逸豫可以亡身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整体把握

1、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找出这次演讲的主旨是什么?演说的时间、场合、对象分别是什么?

明确:

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

在欧洲,19世纪中叶是一个崇尚革命、追求革命、推动革命的时代,是一个革命气氛从四面八方包围者它、压抑者它的时代。当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

场合: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

对象:参加纪念会的欧洲群体,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

2.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为何从1848年革命谈起?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明确:

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些做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科学地总结了这场革命经验。在演说里,马克思想用它来对照反村,由它“宜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者人们的心灵。

3.第四段中,“我们看到”后面的内容说明了什么?与上下文有何关联?

明确:

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扰。即上文第三段,“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其中,前者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而后者则说明了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

二、问题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⑴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

⑵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⑶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⑷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

⑸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⑴将革命形象比喻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并生动描绘革命的力量: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

⑵尽管革命尚未到来,但已经预示无产阶级就是旧社会的掘墓人、就是资产阶级的执刑者。

⑶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尖锐对抗,即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

⑷以英国现代工业为例,说明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无产阶级就要登上历史的舞台。

⑸用菲默法庭的典故,形象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最终会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3.马克思在这篇演说中闪烁的深邃思想,在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是否有应该重新审视的方面?

  示例:共产党人的目的就在于在资本主义带来的物质条件下,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为全人类带来福祉。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必须付出自己的一切一切,这是历史的使命,是人民的愿望。每个人共产党人必须有莫大的责任,只有一心为了理想,为了人民,实事求是地去奋斗,才能最终实现理想。

  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认清自己使命,洞察各种资本主义现象的本质。我们应该看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新的形态而已。当前,工人阶级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带动全体人民,才能完成解放全人类的神圣历史使命。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去重新审视它,对于演说中那些曾被认为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应该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理解。今天,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不再是相互对立的,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为我们提高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人文价值,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标志。科技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风貌、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必然随之发生较大改变,公平、正义、积极进取、开朗、诚信友爱等成为社会主流的精神状态。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经典的魅力

这是马克思1856年4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150多年来,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年轮不仅丝毫没有消蚀掉它非凡的风采,而且其深邃的思想、隽永的语言、厚重的文化,至今仍然让我们能够领略到经典的魅力。

在欧洲,19世纪中叶是一个崇尚革命、追求革命、推动革命的时代,是一个革命气氛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时代。当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演说中,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却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科学地总结了这场革命的经验。在这篇演说里,马克思意欲以它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他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喻为“一片汪洋大海”,一旦它汹涌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马克思把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以比喻性的评价对照起来,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接着,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即“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其中,前者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而后者则说明了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

精神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深邃的思想只有与隽永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典的光彩。我们阅读这篇经典,不仅可以感受到思想和理论的独特逻辑,也能品尝到丰盛的语言“佳肴”和文化“美酒”。

从将革命形象比喻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到对革命“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的生动描述;从“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的精彩表达,再到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菲默法庭”的判决等典故的机智运用,以及对“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的理解,始终在一种鲜活的语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获得。

思想并不晦涩,理论并不枯燥,经典并不艰深。如何做好理论工作,细读该文,21世纪的理论工作者一定能得到启发。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就目前查到的文献资料来看,马克思的名字最早在中文报刊 上出现是在1899年,即出现在当年广学会主办的 《万国公报》 上登载的一篇名为 《大同学》 的文章中,此文是英国进化论者颉德的著作《社会演化》 前几章的译文。由李提摩太翻译,蔡尔康撰文,曾在 《万国公报》上连载。此后不久 (同年),即出版了全书的单行本。

  20世纪初,梁启超、马君武等在 《新民丛报》《译书汇编》 等刊物上,曾多次涉及马克思及其学说。1905年,朱执信在 《民报》第2号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 《共产党宣言》 的要点,并对 《资本论》 作了评述。

  1912年10月14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以《社会主义之流派及其批评》 为题,连续发表演说,其中称赞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垂30年之久,著作 《资本论》 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所本,不复专迎合一般粗浅之言论矣”。

  虽然如此,但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传播开来。而在其以后,由于李大钊等的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及其组成部分,才为中国的一部分先进分子所熟悉,其原著也开始陆续有了中译本。李大钊则成为中国有代表性的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的影响下,不论在启蒙学者中 (包括陈独秀等),或在五四运动涌现的青年学子中,都先后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这样,就不仅在思想上也在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准备。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步成为它的很有影响的新内容。它与“民主”“科学”的精神并不背离,而是其新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排斥在新文化运动以外,是不符合实际的。

  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所显示的力量,由于先进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通过一大、二大,它不仅制订了自己的最高纲领,而且制订了当时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