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节选)》参赛教学设计(共四课时)(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3-08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 体会剧本的矛盾冲突,揣摩人物语言。 3.通过语言来品味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鉴赏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介绍。 2.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抓住戏剧冲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却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年仅二十三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它在中国演了七十多年,却经久不衰。它除了生命的毁灭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之谜,究竟还能给我们多少人与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前检测——正音 烦躁(zào) 汗涔涔(cén) 惊愕(è) 窟窿(lóng) 弥补(mí) 谛(dì)听 江堤(dī) 咀(jǔ)嚼 沉吟(yín) 伺(cì)候 报应(yìng) 缜(zhěn)密 二、解题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的三要素):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书库里,贪婪地研读着世界名著,特别是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同时他也时常和朋友去广和楼欣赏京戏名家的表演,到天桥去听曲艺。曹禺还涉猎了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他"读老子、读佛、读圣经",赞美柏拉图的"神奇的'理想国'"。"同情叔本华对生活深沉的忧郁",也热爱过"尼采丰盛的生命力与超人的思想",而"所罗门的智慧"、"耶稣对人类所寄予的真诚热爱",都曾使他"仰叹"、"折服"。但是,他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这些先哲们的精神所感动,却没有成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俘虏。他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于是想"搜寻出一条大道"来解决他所感到的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但是读了这些哲学著作之后,答案仍"苦思不得"。而他那种执着地、热诚地求索精神,却熔铸在他早期的创作里,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 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3.有关《雷雨》 戏从封建资本家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和后母蘩漪的乱伦关系面临破裂开始。这罪恶的根源却要追溯到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周朴园还是个大少爷,诱骗了女仆侍萍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将遭受他凌辱的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出家门。大儿子被保留下来,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后来的鲁大海)才生下三天,病得奄奄一息,周朴园只好让侍萍抱走了。侍萍走投无路,跳河自杀,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后来,侍萍带着儿子嫁给鲁贵,又生了女儿四凤。侍萍被赶出周家后,在济南某校当女佣,四凤做了周家的使女,鲁大海也在周家矿上当了工人。周朴园后来又娶了第三任太太蘩漪,蘩漪当时只有十七岁,他的冷酷和专横,使蘩漪如同生活在枯井中,在周公馆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渐渐厌恶了这种关系,又勾引了四凤。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当侍萍找到周公馆,才发觉女儿的主人就是周朴园。此时,鲁大海代表工人也到周家找周朴园谈判。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侍萍带走四凤后,逼她起誓永远不见周家的人,四凤非常害怕。这时周萍又跑到四凤家与她纠缠,外面雷雨大作。鲁大海发现了周萍,但在母亲的压力下又将他放走。四凤出走。侍萍和鲁大海寻四凤到了周家,侍萍痛苦万分,要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永不相见。而一直在死死缠住周萍并暗中窥知这一切的蘩漪,欲愤难捺,孤注一掷。她令人锁上大门,从楼上叫下周朴园,当众揭开这一切。四凤和周萍才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萍痴呆了,绝望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投影: 雷 雨 曹 禺 课 题: 《雷雨》 第二课时 周 次:第 周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授 课 人: 课 型: 教学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 体会剧本的矛盾冲突,揣摩人物语言。 3.通过语言来品味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鉴赏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节选部分戏剧冲突 2、研究第一场,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雷雨》作于1932年,至今已有70多年,但它依然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一个作品能有恒久的生命力,总要有一些特殊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推动我们去思考与探索。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外在哪里呢? 二、初读感知 1.把握戏剧冲突。 解说: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哪些人的?这些矛盾冲突的起止在哪儿?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板书: 鲁侍萍 周朴园 鲁大海 感情纠葛 阶级斗争 2.理清剧本结构:学生自读课文,自由讨论。 明确: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三、分析课文(第一场) (一)相遇述旧怨 1.点读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 提问: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烘托人们烦燥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读者和观众。 2.学生自读开头至“哦,侍萍!(低声)是你?”。 ⑴周朴园是怎样一步步地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侍萍的? 请同学找出周朴园问鲁侍萍身份的地方。 明确:一共四处: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请同学揣摩语气并表演出来。) ⑵.开始的时候,是鲁侍萍的什么引起了周朴园的注意而询问她姓名的呢?周朴园后面三次询问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明确:鲁侍萍的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鲁妈有意地透露了信息来引起周朴园的回忆,可以说是侍萍有意引导周朴园认出了自己。 ⑶.与周朴园相对的,这四次表明身份的机会,鲁侍萍都没有揭穿身份。但是,从台词和舞台说明中,我们又看出,鲁侍萍并没有躲闪或者急于离开,反而希望引起周朴园的注意。由此看来,鲁侍萍一方面欲语还休,另一方面又欲罢不能,当时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呢? 明确:(关键是鲁侍萍想不想见周朴园,又想不想让周朴园见自己,可以让学生充分争鸣体会人物的复杂心态) ①开始鲁侍萍时隔三十年又见到了周朴园,她的内心应该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带着三十年的积怨,想见一见当初摧毁自己命运的罪魁祸首,想看看今日的他过得怎么样;另一方面本以为抛弃自己的人三十年来一定逍遥快活,置自己于脑后,没有想到这里还保留着三十年前的痕迹,些许有些感动。想看看自己在他眼中又是什么样。于是留下来跟周朴园对话并没有打算揭示自己的身份。 ②)可是在对话中周朴园躲躲闪闪,想要掩饰过去的真相,并且在得知侍萍没有死后表现出的吃惊与紧张,周朴园为怕麻烦本能地拒绝了与侍萍见面,这些都深深地刺激了侍萍,她察觉出了周朴园内心变化,于是她要说出身份,用自己的出现拷问这个人的灵魂。 ⑷随着身份的揭开,三十年旧事重提,周朴园也心情随之起伏,由追忆到奇怪,到猜疑,再至紧张,而当侍萍奇迹般地站在他的面前时,周害怕鲁的出现会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害怕、恼怒要赶她走。结合具体的人物语言及舞台的说明体会周朴园的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二)相认生新恨 解说:周朴园为了掩饰自己,极力美化侍萍。当得知侍萍还活着,就在眼前时,他的态度陡变。他为此有何行?采取了什么手段?同时侍萍有何反映?试加以分析。 明确:当鲁侍萍提到往事的时候,周朴园态度十分冷漠“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当周朴园说到30年来对侍萍的怀念的时候,侍萍说“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鲁侍萍的控诉引起了周朴园的危机感,所以要抑制、恐吓;周朴园的甜言蜜语被饱经风霜的鲁侍萍给识破,所以也马上抑制住了。 当周朴园得知侍萍不是特意找他后,从哪些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心理的微妙变化?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 …”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弥补我一点罪过” 先用缓和的语调极力要稳住她,接着又想用感情软化她,当这招奏效后便露出资本家的本性,想用金钱收买人心借此掩盖自己的罪恶,急于赶走侍萍,免得夜长梦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侍萍被认出后的反映: 问:周朴园对死去的鲁侍萍和对眼前的鲁侍萍,态度判若两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确: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后又侍萍因他遗弃而投河自尽,他心中难忘一种罪恶感。再加上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满(第二个应当是一个门当户对的旧式小姐;周朴园和她结婚,两个人很不幸福;这个人身体不大好,加上周朴园不爱她,结婚不久,大约是在周去留学的时候,就病死了。第三个应当是繁漪,她很傲慢的,不听他,不吃他那一套,这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他美化死去的侍萍,正是为了求得心理安慰。当他发现侍萍就在眼前时,他“惊愕”“惶恐”,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他本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便无人得知,侍萍的出现给他以精神的打击。他的这种善变正是他虚伪性格的表现。这正是他资本家本质的表现。 ㈢分析人物性格: 周朴园: 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自私残忍。 对“死去”的侍萍:“于心不忍”,供起“遣照”来“纪念”――虚伪。 对面前的侍萍: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 鲁侍萍: 过去的侍萍:上当受骗,听天由命――善良软弱,听天由命。 现在的侍萍:控拆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恶――清醒、自尊、坚强。 课 题: 《雷雨》 第三课时 周 次:第 周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授 课 人: 课 型: 教学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 体会剧本的矛盾冲突,揣摩人物语言。 3.通过语言来品味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鉴赏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节选部分戏剧冲突 2、研究第一场,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鉴赏人物语言:分析第一场戏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戏剧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1、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潜台词分析(二)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2、潜台词分析㈢ 周朴园:……不过是——(顿)他很大了…… 明确:你最好别想让他认你作母亲,别让他知道真相。 二、探究性阅读 探究课题: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 教师解说: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在《雷雨》研究中历来是个争论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初恋难忘说、年轻美貌说、老年忏悔说、内心空虚说、婚姻失败说、良心发现说、内心平衡说等。请同学们根据人物对话以及你对《雷雨》的了解,各抒已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作者如是说: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接着,万老为我们详细地分析了周朴园的性格。他指出,周朴园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周朴园不是诱奸她,而是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特别是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满,这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蘩漪是很傲慢的,不听他,不吃他那一套,这从“吃药”那一场可以看出来。如果侍萍也算是“太太”的话,蘩漪是第三个,第二个应当是一个门当户对的旧式小姐;周朴园和她结婚,两个人很不幸福;这个人身体不大好,加上周朴园不爱她,结婚不久,大约是在周去留学的时候,就病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周朴园自然更加怀念他最初的恋人了。 “我老觉得侍萍被赶走,周朴园不是完全同意的。他的家教很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违抗,他没有办法。新夫人是非常有钱的大官的小姐,绝对不会允许她的前头还有夫人。周朴园的母亲为了依靠这方面的势力,非把侍萍逼走不可。” “他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心狠起来了。他跟警察局长、英国买办来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工人,甚至不惜用工人的性命来填满自己的腰包。侍萍的出现,使他一下子从对过去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利害关系中来了。‘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是他三十年来在尔虞我诈的争夺中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我这么有钱,别人怎么突然找到我的头上来。他把别人也当成和他一样变坏了,立刻审时度势对付。这就露出了他的资本家的面目。 参考:真情说——周问过许多人,派人打听过梅小姐的情况,要修坟纪念。住房内保留着“顶喜欢”的家具,记着生日,保留着习惯。30年前,周朴园的确对美丽温柔的侍萍动过真情。到了晚年,其妻繁漪桀骜难驯,儿子周萍敬而远之,他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 1、三十年前二十几岁的周朴园,对年轻美貌、温柔善良的侍萍产生恋情,是自然真实的感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抛弃而投河自尽。 2、周婚后生活不美满,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和周结婚的第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身体不好,加上周不爱她,婚后不久就死了。繁漪个性傲慢,根本不是周喜欢的那种女人,在这种情形下,周自然更加怀念他的初恋情人。3、对于周对鲁的怀念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作者曹的观点是“是真实的,绝对是真实的”。4、而当侍萍奇迹般的站在他的面前时,周为什么害怕、恼怒、赶她走?因为他害怕鲁的出现会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 假意说——1.(1)当他得知侍萍还活着:“(惊愕)什么?”(2)问是否想见:“(连忙)不,不,不用。”听说侍萍还活着,周朴园感到“惊愕”,更是避而不愿见。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害怕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张扬出去,有损门第。这表明了周朴园的伪善和丑恶。 2.当他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资产阶级的本性使他一下子从往日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厉害冲突中来。 (1)(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2)“谁指使你来的?” (3)(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4)“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5)“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试图以“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为由,企图稳住侍萍,使其不再提旧事;口口声声表白不忘旧情,以期逃避侍萍的谴责;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暴露了他的冷酷和凶残。 课 题: 《雷雨》第四课时 周 次:第 周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授 课 人: 课 型: 教学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 体会剧本的矛盾冲突,揣摩人物语言。 3.通过语言来品味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鉴赏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要点: 1、研究第二场,分析矛盾冲突, 2、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戏剧主题。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 〖角色分配〗 ①周朴园 ②鲁大海 ③鲁侍萍 ④周萍⑤仆人⑥周冲⑦舞台说明 二、分析第二场 1.提问:周已知鲁大海是自己的亲骨肉,也知道他“鼓动工人反对他”,他对鲁是什么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确:明知故问,仍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无情的面孔和傲慢态度。二人的冲突是阶级间的冲突,已没有骨肉之情,从而揭露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性。 2.提问:周朴园是怎样对待罢工工人的? 明确:①用金钱收卖 阴险狡猾 ②开除鲁大海 狠毒无情 3.面对周朴园的种种卑劣行为,鲁大海有何表现? 明确:①立场坚定,坚信罢工是团结的,有组织的,斗争一定会胜利。 ②揭穿周的骗局,指出周离间工人队伍的“卑鄙无赖”。 ③揭露血腥镇压工人的罪行,血腥的发家史,怒骂周家是一群强盗。 4.分析侍萍的两句话中的潜台词。 ①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找我的儿子? ②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问:这两句话反映了侍萍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这两话包含了复杂的感情。她想看一看分别30多年的大儿子,但他却打了自己的亲弟弟,使侍萍十分愤慨,感到阶级的对立的尖锐,所以叫了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凭”加以掩饰。当周萍问她是谁时,她想说“我是你的妈”,便看到眼前的儿子成了强盗资本家的帮凶,又马上转口,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的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奈的心情。 三、主题探究 1.分析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他们的对立冲突是必然的。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正是由于这阶级根源矛盾冲突异常激烈。 阶级矛盾 使 夫妻相见不相识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识却成仇 2.归纳主题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的展开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的内幕做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⒊本文以“雷雨”为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四、作业: 阅读《雷雨》全剧 补充资料: 《雷雨》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课文共有23处使用了破折号。 (1)哦,--老爷没有事了? (2)你--你贵姓? (3)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4)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5)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哦,--那用不着了。 (7)还有一件-- (8)哦,你,你,你是-- (9)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10)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11)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12)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13)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14)可是你-- (15)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 (16)哦,--他们没有告诉你旁的事情么? (17)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18)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9)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20)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21)你现在还-- (22)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3)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以上23处破折号的作用大体可分成四种情况: 第一,解释说明。如(9)(18) 第二,话题转变。如(1)(4)(5)(6)(10)(13)(15)(16)(17)(22)(23) 第三,声音延长。如(2)(8)(12) 第四,阻断停顿。如(3)(7)(11)(14)(19)(20)(21)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