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蜀道难》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3-07 手机版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蜀道难》  ,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重点难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情景导学】李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算不得多么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的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他以吞吐宇宙的豪气让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遨游。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一、作品相关内容简介

作者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

作品介绍

1、《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据《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背景介绍:

此诗一般认为作于唐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二、诵读诗歌,疏通文意并掌握重要的词语意义。

1、第一段知识点及内容概括:

2、第二段知识点及内容概括:

3、第三段知识点及内容概括: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重点难点】

完成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蜀道难》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这节课我们深入感受本诗的参差错落之美以及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活动】

问题探讨

1、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训练案

【学习目标】

《蜀道难》是李白奏出的“奇之又奇”的千古绝唱。相信大家通过这次学习,对李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有文采,含赞美崇敬之意。

【学习活动】

1、完成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