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温州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范文《融合视阈,化“偏”为“预”》(53分)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高考范文 2020-11-18 手机版


伽达默尔在其著作中黯然道:“然而一切理解活动都带有历史性。”其实当人们纠缠于理解活动不可避免的成见之时,哲学解释学已悄然给出答案:将不同视阈融合,可剔除偏见性成见而为人所用。

其实,理解包含“成见”的原因就是历史性个体的独特差异熔铸了其独有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属性。过往的经历、身份、阅历取代了理解时的思考、辩证、反思。马尔库塞称其为“单向度的人”,就是思维定式先入为主的思维在作祟。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性似乎提前流失,浩浩汤汤的信息洪流时代,这种成见也就繁衍成“预见”与“偏见”。

“预见”是对历史性批判总结的一种前瞻性结果。君不见百年前的哲人苏格拉底,在无数次的对话中收获了历史性的预见——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与之相似的仍有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语文文化工业的警示,站在海德格尔“技术危机”的诘问基础上,向世人昭示文化工业背后冰冷的逻辑链条。这些寥若晨星的先贤哲人都在用同一姿态发问:“前见理解,非预见性认识乎?”

然而戾气助长了“偏见”的蔓延,错误的预见滋生了偏见的壮大。从简·奥斯汀极具预见性的《傲慢与偏见》里颇为反讽地揭示了潜藏在个人成见里的傲慢因子。在现代语境下,“偏见”更带上“正义”的滤镜成为随意泄愤的强盗逻辑。“标签战”、网络喷子……偏见正以惊人的速度侵染人们的理解,“认识”提前失去了纵深,成为毫无理性可言的偏见横断面。

于是,在话语场日渐趋“偏”的情况下,寻找化“偏”为“预”的草根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伽达默尔认为视阈应当融合。既然不可磨灭的前见无从避免,那么阻断人们滑向偏见泥沼的有效方法便是视阈融合,在每一次的理解活动前,承认前见之存在,但请像胡尔塞现象学所言将“前见“搁置,转而寻找他人理解的“视阈”,并加之融合,偏见的傲慢也就不攻自破。好比尼采近乎偏执的哲学让他差点被疯狂的“超人哲学”反噬,但叔本华、柏拉图的视阈成功影响了他,让其成功在成为狮子后又精神三变为“孩子”。

钱钟书一言“同体之善,异星之美”如黄钟大吕。“视阈融合”要求我们少一份戾气,多一份底气,来竭尽所能理解不可理解之事。当我们能够赋以自己以他人视阈的景深,就自然而然可以将认识事物前的判断为己所用,没有偏见没有成见,收获的是理性的共奏与灵魂的共鸣。

需牢记:融合视阈,化“偏”为“预”,理解的道路,且行且成长。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